不是每個富人都八面玲瓏、能說會道,但富人大多擅長與他人交流,他們會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盡可能地多交朋友。因為他們知道朋友也是一種資源,雖然擁有資源不一定成功,但缺乏資源肯定難以成功。
1積極創造多交朋友的機會
要建立一個好人緣,織起一張良性的人際關系網,你必須積極主動。光有想多交朋友的想法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其化為實際行動。
在這個世界上,各行各業都有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們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必須利用與他們接觸的機會,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這對你成為富人很有幫助。你只有積極地一步一步地去做,才能創造獲得友誼的機會。
其實,不論是在什么場合,你都會有許多接觸他人的機會。但是,如果你想更進一步接近他們,讓他們成為你人際關系網中的—員,仍須付出更多努力。假如你到一個新的環境,如機關、企業、學校等,在人們彼此都十分陌生的時候,則更要主動“出擊”,以真誠友好的方式把自己推銷給別人。
想多結交一些朋友,有時還需要主動地去了解一些對方的興趣愛好等。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獲取他們的相關信息,比如你可以通過他的朋友、家人來了解他為人處世的原則,也可以通過他的一些個人材料了解他。
俗話說,“獨木難支大廈”,往往朋友在關鍵的時候幫你一把,就可能會促成你事業的成功。所以,要時刻注意多交朋友,時刻留意能結交朋友的好機會,對此你必須要有所準備。
比如有朋友請你去參加一個朋友聚會、舞會或者其他活動,你最好不要因一時事忙,而懶得動身。因為這些場合是為你提供結交新朋友的好機會。又如新同事約你出去逛商店或者看場電影,你最好也不要隨便拒絕,這同樣是—個發展關系的好機會,也許一個會對你有幫助的朋友就在這樣一次聚會中出現了。
人與人之間接觸越多,彼此間距離就可能越近,這跟我們平時看一個東西一樣,看的次數越多,越容易產生好感。不斷沖擊我們聽覺、視覺的廣告,久而久之也會在我們頭腦中留下印象。所以交際中一條重要規則就是:找機會多和別人接觸。
與盡可能多的人交朋友,除了要創造機會外,還需要懂得交朋友的一些原則和技巧。因為,恰當的方法、技巧往往能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交際往往會有兩種目的:直接的目的和間接的目的。直接的目的無非就是想做成某項交易或想得到別人某方面的幫助等。如果并不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或者為了某種利益感情,只是為了和對方加深關系,增進了解,以使你們的關系長期保持下來,便可視為間接的目的。無論你想達到什么目的,你最好有意識地讓對方明白你的交際目的,如果對方不明白你的交際目的,會讓他產生戒備心理,那樣就很難跟對方交談下去,也就談不上交朋友了。
總之,只有積極創造獲得友誼的機會,善于與人溝通,才能建立起屬于自己的人際關系網。
2江南春:朋友陳天橋帶來的啟發
江南春這個名字也許你沒聽說過,但各小區居民樓中的樓宇廣告,應該見過不少,江南春就是刮起這股樓宇廣告風的人。
1992年還在上學的江南春因為競爭學生會主席欠下“巨款”——人民幣160元。為了還債,大學時代的他曾幫人做過家教,也干過每天掙7、8塊錢的體力活。1992年底,江南春在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一份業務員的工作,底薪300元,從那時起他開始涉足廣告行業。通過幾筆過硬的“單子”,江南春在公司的地位迅速上升,一躍成為公司的二老板。1993年,江南春所在的廣告公司在上海廣告界排名第31位,一年總收入400萬元,據說,江南春個人的貢獻就達到了三分之一。
1994年,具有日資背景的永怡公司成立,江南春出任公司總經理。當時主營廣告代理業務的永怡公司通過與IDG合作,逐漸成為了上海最大的IT廣告代理商,2001年銷售額達到了15億元。
2001年后,廣告市場出現很大的調整。互聯網經濟泡沫破滅,江南春公司客戶的訂單一夜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維持公司的運轉,習慣做大買賣的江南春也不得不接起了小廣告,這一年對他來說是那么的難熬。盡管那一年公司并沒有出現虧損,但江南春深知在商界里“不進則退”的道理。這使得他平生第一次對自己從事了多年的廣告代理業產生了懷疑。當時,江南春心情沮喪到了極點,覺得自己所有的夢都碎了。
公司和自己今后的發展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深深地困擾著他。雖然白天的工作還在努力地繼續,但到了晚上,江南春就陷入了極度的彷徨中。而就在這個時候,他被一個朋友的話點醒了。這個點醒江南春的朋友,就是后來創立盛大網絡公司的陳天橋。
陳天橋是江南春多年的好友,他們的結識是因為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那時他倆都是上海商海中默默無聞的小人物。2000年時,陳天橋還在經營一家小網站stamecom,公司的主要業務內容是靠網友領養一只名叫史丹莫(stame)的虛擬寵物狗來賺取人氣,而這家網站唯一的推廣廣告代理商就是江南春的永怡廣告公司。由于業務上的往來,年齡相仿又有著相同志趣的兩個年輕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
2002年12月的某一天晚上,江南春在一家茶座里約見了陳天橋夫婦。
當時,幾個月不見的陳天橋告訴江南春,自己已經不做那個小網站了,現在改行做網絡游戲。江南春起初并沒在意,大約12點半時,陳天橋神秘地告訴江南春,他現在代理的這款《傳奇》游戲每天晚上同時在線人數可以達到10多萬。而10多萬人同時在線,就意味著擁有至少70萬的收費用戶,每個用戶每月消費35元,一個月就進賬2450萬元。
江南春聽后將信將疑,依他對陳天橋的了解,陳天橋所說的每句話可信度都挺高。這事讓江南春在其后的日子里大受刺激,江南春不斷地咀嚼著陳天橋的話,在江南春看來,陳天橋竟然能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里就實現了一個億的營業額,這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陳天橋的網絡游戲給江南春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江南春曾說:“天橋給我的經驗是,你要找到一個全新的商業方式,你就會創造一個超額的利益。”
江南春一直把能夠結識陳天橋這樣一位朋友作為一件幸事。因為,和陳天橋的每次深聊總能給他思想上帶來撞擊,江南春對陳天橋的商業頭腦和戰略眼光欽佩不已。陳天橋對產業的判斷力,給江南春帶來了一些啟發,他想自己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去創造全新的產業,而不是和別人在一條道上擠。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你應該自己創造一個產業,然后快速地在這個產業里取得壟斷地位,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把所有競爭對手丟在后邊。”
當時江南春的一個想法是,他用十年的時間犯了一個他必然要犯的錯誤。到底是什么錯誤呢?2002年春節,江南春閉門思過整整7天,得出兩個結論,應該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傳媒表現能力;應該細分市場將廣告信息精確地傳送到特定族群。陳天橋的賺錢之道,就是尋找市場空白,劍走偏鋒,另辟蹊徑。
和陳天橋的那次深聊后,江南春決定另立門戶,開始尋找像當年陳天橋《傳奇》一樣的契機,繞開競爭慘烈的傳統媒體,走進“花花世界”尋找另類的“洞天”。后來他的確找到了結合點,那就是靠液晶電視廣告找到了被忽視的巨大市場。從此,江南春義無反顧地走上“分眾”之路,開始他“值得做一輩子的生意”。
2003年,江南春開始投資當時的市場空白點——樓宇廣告,并在2003年創辦了分眾傳媒。其后兩年間,分眾總共獲得了近5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并于2005年7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江南春創立的分眾傳媒價值就高達60多億人民幣,其個人的財富也超過20億人民幣。
沒有好友陳天橋的啟發,也許江南春依然是一個比較出色的傳媒從業人員,對這一點,江南春沒有疑義,他甚至公開承認,自己十分崇拜陳天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江南春交了一位出色的朋友從而讓他有了非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