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北平西山的紅葉
- 黃河之水天上來:經(jīng)典散文中的山川名勝
- 《伴隨》編輯部編著
- 974字
- 2015-10-28 12:08:08
熊佛西
頃接方鎮(zhèn)華先生函,謂明日適為重陽,請約壽昌史同到隱山一觀紅葉。
啊,又到重陽了。這是多么美麗而富詩意的日子!雖古人有“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但這僅限于寫江南的景色,而在北平的重陽永遠是秋高氣爽,天上沒有半點灰暗,長空一色蔚藍,金黃的陽光照耀著古老輝煌的古城!
尤其是北平郊外西山的紅葉,在重陽的時候正紅透了心,真使人迷醉!從香山(靜宜園)沿著石板小道,穿過松林登山,幾乎滿谷都是紅透了的紅葉!假使全是紅葉還沒有什么特色,而最特色的是紅葉里陪襯著一株株的蔥翠的松樹!人家說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我卻說紅葉比花更熱情,且比任何花更美麗!人家說它沒有香味,而我正因為它沒有香味才熱戀它,才覺得它有無限的詩意!它的“紅”不是旺紅,不是桃紅,不是深紅,不是黑紅,而是一種紅透了心的熱紅!它沒有絲毫的“殺氣”,也從不引人發(fā)生香艷的肉感,而僅僅象征著詩人的心!象征人類一片赤誠的熱情!
一片紅葉可以引起相思,一片紅葉可以引起畫意,一片紅葉可以引起人類的愛,同情。
然而看紅葉要像看江南的“映山紅”一樣,滿山滿谷的都是一遍紅,那才夠味兒!僅是一遍紅還不夠,還得有蔚藍的青天陪襯著,金綠的陽光灑射著,蔥翠的松林烘托著!這樣才夠艷麗,才夠美,才夠味兒!
但是這樣的景色只是北平的西山有!
其實南京棲霞的紅葉也很美,不過是另外一種味道,它是稀疏疏的點綴在石崖上,槁木上,紅通通的中間略略的透出屑微的淺綠與淺黃,雖沒有古老龍虬的蒼松烘托著,然而有浩浩蕩蕩的長江之水陪襯著,也另有一種韻味。然而較之與北平西山的紅葉似仍有遜色。
自從北平淪陷以后,人們常常追戀著北平西山碧云寺的月色,玉泉山的清流,頤和園的長廊,臥佛寺的幽靜,而我念念不忘的還是西山的紅葉!
【人物介紹】
熊佛西(1900—1965),江西豐城人。1923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畢業(yè)后曾任輔德中學教師,后赴美留學,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文學。回國后歷任燕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戲劇系主任,上海劇專校長,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市作協(xié)副主席,上海市戲劇電影協(xié)會主席。1921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5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長篇小說《鐵苗》、《鐵花》,戲劇劇本集《佛西戲劇集》(四冊)、《佛西抗戰(zhàn)戲劇集》、《賽金花》、《上海灘的春天》,專著《寫劇原理》、《過渡及其演出》、《佛西論劇》、《戲劇大眾化的實驗》,散文集《山水人的印象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