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失敗了,都是愛找借口惹的禍(1)

有些借口是一個失敗的開始,因為很多人之所以找借口,目的是為了逃避困難。有些借口是及其消極的,比如“這太難了”“我不行”“老天不幫我”等等,這些借口會對人的心理有消極暗示,從心理上消磨人的斗志,所以,人生的很多失敗都是因為愛找借口。

依賴借口會使一個人變得懦弱

對于生活和工作,我們總是抱怨,或者過于樂觀;對于未來,起初我們有著美好的藍圖,但當現實逐漸顯露的時候,幻想就會逐漸破滅;于是我們借口妥協、放棄,人變得斗志全無,懦弱不堪。

借口讓人們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未知的危險上,把潛在的危險放在顯微鏡下研究,最終造成了心理上的過分恐懼。怯懦的人被恐懼“劫持”,他們畏懼未來的一切。“萬一錯了,我會不會失去工作”,“就算我竭盡全力,也不一定會成功”,“如果我沒有成功,大家都會嘲笑我”……這些借口讓人失去了對未來的勇氣,同時也讓自己被惴惴不安的情緒壓垮。

借口會助長恐懼的心理,借口會讓怯懦者更加怯儒。而如果嘗試著勇敢起來,哪怕只勇敢地嘗試一次,人們就能發現勇敢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講述過對他影響最深的一段經歷,這段經歷告訴他,只要鼓足勇氣,令人膽怯的事物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可怕:

他5歲的時候去叔叔家玩,叔叔家的院子里養了一對鵝,大公鵝一看見他,就怪叫著向他撲來。他嚇得跑進了屋子,大哭起來。

受了驚嚇之后,叔叔給他找了一個舊掃把,然后教他用掃把去打敗那只公鵝。艾森豪威爾很害怕,但在叔叔的鼓勵下,還是戰戰兢兢地走到了大公鵝面前,壯起膽子,向大公鵝打去。公鵝挨了打后,再也不敢對著艾森豪威爾怪叫了。

在生活中,令人心生膽怯的事物非常多: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放棄嘗試;因為害怕受到他人的批評,所以放棄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害怕失去財產,所以不愿嘗試新的生活方式;因為害怕失去愛,所以不愿對愛人坦白自己的缺點……這些借口都讓我們最終成為怯儒的人,不敢嘗試、不敢創新,只能拘泥在已有的生活中,最終我們逼迫自己走向了貧窮和失敗。

為什么人們會用如此多的借口來偽裝自己的怯懦呢?因為人是依靠經驗對未來進行判斷的生物。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父母一句無心的責備,會讓我們傷心很久;上學之后,我們偶爾的一次尷尬經歷,都有可能成為同學們嘲笑的話柄;參加工作后,我們開始在意別人的評論。這些從小到大的經歷,都成了我們行動的阻礙,我們害怕再次被他人批評,再次遭遇失敗。而當我們成長為具有理性分析能力的個體,不再是依賴父母的孩子,就能發現,這些成長經歷中的不愉快,大多不是當事人針對我們故意而為之的,絕大部分都是在一種無意的狀態下發生的。

這些被嘲笑、被拒絕的經歷讓我們變成縮手縮腳的人,但是理性的力量完全能夠幫助我們戰勝這些心理陰影。當我們要發表言論,卻害怕被人批評時,應該回想一下上次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在怎樣的環境下,而現在自己要討論的問題和環境是否與上次相同。最重要的是,明確上次被大家否決的觀點存在哪些問題,然后告訴自己,只要在這次討論中避免這些問題,情況就會好轉。

拿破侖的名言是:“我成功,因為我志在成功。”如果沒有必勝的信念,人就會被“我害怕失敗”的借口征服。所以,不要給自己任何借口,就能擺脫怯懦,戰勝那些曾經困擾我們的經歷。做一個勇敢的人,向著人生目標不斷前進,并最終成功。

生活中的問題就像一座云霧繚繞的高山,山腳下的人們抬頭仰望,既不知道前面還有多遠的路要走,也不確定漫長的路途上暗藏著哪些危險。不給自己找借口的人,會勇敢地開始跋涉,他們可能遇到危險,但最終會登上勝利的頂峰;給自己找借口的人,因為他們內心對未來存有恐懼,會告訴自己“我看不清前面的路”,“我可能因此喪命”,“我的體能沒有這么好”等。給自己找借口的人,只能終生駐留在山腳下,直到白發蒼蒼,依然不停地徘徊。

遺憾往往都是借口釀成的

借口會給人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多樣的,有人打了這樣一個比方,說喜歡找借口的人就像溫水煮青蛙——這是康奈大學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只活的青蛙扔到沸水的鍋里,它會迅速跳出鍋而順利逃生;但是,而如果把青蛙放在冷水鍋中,再對冷水緩慢地加熱,青蛙就會繼續怡然自得地待在鍋里,直到水溫升高到足以致命,它再想逃生時,熱水已經將自己煮熟了,想要逃生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坐以待斃。對于人來說,借口就是這鍋冷水,它能縱容人的惰性蔓延,讓人忽視自己潛在的危險,抱著得過且過的懈怠心理,但當發現危機降臨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慘遭滅頂之災了。

當然,借口不見得都會給人帶來滅頂之災,但人生的很多不如意,往往都借口造成的,讓人留下很多遺憾。

夏善強在一家公司做銷售已經十幾年了,業績一直都不錯。有一天,他負責的一筆訂單突然被別的公司搶走了,上司來詢問情況,夏善強借口說,他腿上的舊傷復發了,比競爭對手晚到了一個小時。上司看他以往的業績都不錯,且腿傷也是幾年前出差時弄傷的,就沒有對他加以過多的責備。其實,夏善強那天只是因為自己起晚了,耽誤了工作,他的腿傷完全不會影響他的行動,也不會給工作帶來不便。自此,夏善強發現了讓自己清閑起來的秘訣,只要一有比較艱巨的任務,他就以腿傷為借口,告訴上司自己不能勝任。

此后的半年,夏善強發現,不但腿傷是個借口,孩子生病,家里裝修等,都可以成為遲到早退、不按時完成任務的借口。就在夏善強暗自為自己“英明”的舉動高興時,公司的裁員大潮開始了。領導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對他說:“我知道你為公司負過傷,以前也干得不錯,可是近一年來,你的業績幾乎為零,所以,你被解雇了,不要對我做任何解釋,這一年來,我已經聽得夠多了。”

這就是夏善強為每一天所使用的小借口付出的大代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借口,讓人覺得危害不大,因為并沒給人制造更多麻煩,但如果長此以往,哪怕一個小小的借口也會釀成大遺憾:它們會徹底改變外界對你的看法,認為你是一個不能承擔責任、做事不力的人。在競爭的時候,這樣的印象不但會讓一個人錯過更多的發展機會,還會讓你遭到淘汰。

在上海的一家醫院,每個月都會遇到這樣的病人:他們已經人到中年,肩負著家庭的重擔,卻還在公司的底層掙扎。這些人最常說的話就是:“為什么我踏踏實實地做了幾十年的工作,現在還是一個普通職工。那些學歷比自己低、能力比自己差的人,都已經成了我的領導。”這些人不斷向醫生訴苦,陳述他們在一個崗位上如何辛苦干了幾十年,埋怨領導對他們的貢獻視而不見。

心理醫生進一步了解發現,這些人不是因為有病才來醫院的,而是另有原因。讓我們來看看楊德勇醫生在《隨醫日記》中的一段記錄,這也放我們發現了這些病人的人生悲劇的根源:

“今天我又遇到一位奇怪的患者,我怎么檢查也檢查不出病因,和很多同齡人一樣,他不停地抱怨單位不給他展示才華的機會。為了詳細了解他的情況,我讓他細細地把自己的煩惱說出來。我問他:‘老哥,您能詳細說說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嗎?’”

“‘可以,楊醫生,我就和你說說前些日子的事,單位要派我去海外營業部工作,您想想看,像我這樣的年紀,能到條件那么差的南非去工作嗎?’病人在說這件事的時候,情緒非常激動。”

“可是,老哥,去南非雖然很遠,那里條件很差,天氣很熱,但是,這可能就是單位給你展示才華的機會呀?”

“機會?我都奔五十的人了,孩子都上大學了,我干嘛要這樣辛苦呢?去南非,這些都應該是二十幾歲的小伙子做的事情,我可不認為這是機會,我已經這么大歲數了,這簡直是有人想整我。”

“那么您是怎么回復單位的呢?”

“我告訴我的領導,我有高血壓,不適合到這么遠的地方去工作。”

“我不這么認為!假若您的身體狀況并不好,那么你可以降低一下對自我的要求,在單位做一些閑差也不錯,您知道,你現在在做管理,壓力很大,這或許對您的身體并不好。”

“醫生,我的病并不嚴重,這只是我的一個借口,這樣他們就不會派我去南非了。”

“原來這位病人不是真的有病,他和我所見過的所有一事無成、牢騷滿腹的病人一樣,并沒有什么真正的疾病,只不過他們總是為自己尋找借口,這些借口才是他們人生不得志的根源。”

顯而易見,一個個隨意的借口,看似不會給一個人帶來什么負面影響,但是,這些借口累積起來就會造成人生的大遺憾。就像楊醫生日記中的那位病人,他之所以失意,就是因為找喜歡借口。找借口不去南非,可能是拒絕了單位給予自己的機會。在這個人的一生中,這樣的拒絕可能不止一次。所以,我們不要抱怨人生中的那些遺憾,而是要謹防借口,不讓借口釀成遺憾。

不思進取的人常常會為自己找借口,借口可能都是微不足道,如因為沒事時間而缺席會議,因為心情不好而推卸掉出差的任務,因為孩子鬧心而不認真工作等。假如一個人老是將這些借口掛在嘴上,那是非常可怕的,楊醫生所描述的那位病人的樣子就是喜歡借口者的翻版:一輩子舊碌碌無為,借口只會換來了臨時的舒適,但最后的人生結局卻是一事無成。

借口不會使人走向成功,它只會在無形中慢慢地麻痹人的斗志,讓人一次次地錯失良機,最終釀成莫大的遺憾。因此,我們要杜絕一切借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告別遺憾。

找借口有時就等于向失敗投降

任何一個成功人士絕不會向失敗和困難投降,更不會給自己的失敗找任何的借口;沒有打擊和困難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面對困難和逆境,都可以傷心、悔恨,但唯獨不能用“我不行”作為借口,喪失繼續前進的勇氣和決心。相反,成功者往往在遇到困難時定會拋棄借口,總結教訓,奮力前行。

為自己找借口,就等于向失敗投降。這不難想象其中的道理:當我們遇到阻礙時,如果一個人現在心理上畏懼不前,首先想到的是退縮,那么等待他的只有失敗。“不可能”“我不行”這些最常用的借口,就像一個枷鎖,它禁錮我們的勇氣、信心和智慧,左右我們的情緒,最終讓可能的光榮永遠與我們無緣。所以,我們要學著躲避這個枷鎖。成功永遠沒有絕對的不可能,只有相對的不可能,但當你為自己的失敗找到的各種各樣的借口,那么你就沒有成功的可能了。

盤點人生的很多成功的條件,最給力的不是物質和金錢,而是沒有任何借口,一如既往地去做。

2002年,在《衛報》上有一則這樣的廣告:《衛報》要招募兩名年輕人讓他們進行環球旅行,但是,報社只會支付3000美元的費用。“用3000美元環游世界,這簡直不可能!”沒有多少人認為這是一項可以完成的任務,因為交通費、住宿費等就需要一大筆錢,因此應聘者寥寥無幾。

一位留學英國的中國學生看到這個廣告后,他不信這是“不可能”的。他什么都沒想就應征了,最后,他不但用3000美元完成了環球之旅,而且他很多時候還是在星級酒店里度過的。這個年輕人叫朱兆瑞,后來,他用自身的經歷寫了《3000美元環游世界》,暢銷全球。有人問他憑什么能用3000美元環游世界,他的回答是:不找借口,用勇氣去開拓,用頭腦去行走,用智慧去生活。

有些人在面對艱巨的任務或難以實現自己的預定的目標時,他們往往會這樣找借口:“這對于我來說,太難了,我根本沒有天分。”“這對我來說,絕對不可能,我沒有那么多錢。”人們以自己現存的劣勢或缺點作為借口,無非是要為自己的“無能”“不努力”開脫。

美國成功學專家格蘭特納卻告訴我們:“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帶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機會!”不要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因為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只要你不放棄,你就可能成功——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成功缺乏信念的力量,而借口會終結對成功的信念。

阿倫佐·莫寧是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在他的籃球職業生涯中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四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并代表美國獲得了悉尼奧運會籃球比賽的冠軍。但是不幸的是,在2000年,他被查出患有腎病,但是他并未有借此為借口終止比賽,而是帶病堅持比賽幾周后,在醫生的命令下才離開他一直以來熱愛的賽場,后來,他被切除了一個腎臟。

這時,莫寧完全可以說結束自己的職業籃球生涯了。但是他并沒有給自己找借口,而是繼續前進。2004年,在接受了換腎手術的后他又來到了NBA的賽場上,雖然這時他已經34歲了。他永不放棄的精神感動了上蒼,并于2006年獲得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一枚總冠軍戒指。

如今,莫寧在美職籃成為一種精神象征。很多都知道他說過的那句話:“在我的職業生涯中不會找任何借口,從不對困難屈服。”

從現在開始,不要再為自己找借口,做一個永不妥協的成功者。記住,我們是歷經千百萬年的進化,浴血奮斗,經歷無數苦難而成為集天地精華的人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汉阴县| 故城县| 元阳县| 澄迈县| 睢宁县| 石嘴山市| 万宁市| 定西市| 汪清县| 女性| 普宁市| 桃园县| 河源市| 砚山县| 阿拉善右旗| 陕西省| 阿拉尔市| 抚顺市| 平顶山市| 西安市| 印江| 洛阳市| 三台县| 弥勒县| 株洲市| 尼玛县| 资中县| 玉山县| 阿尔山市| 闸北区| 阿荣旗| 滦平县| 潜山县| 宁晋县| 边坝县| 旺苍县| 北票市| 易门县| 湖北省|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