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摩根的友情觀
- 福布斯箴言錄
- (美)伯蒂·查爾斯·福布斯
- 1740字
- 2015-10-26 17:22:51
正因為J.P.摩根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總裁,所以在大家眼中他只關心金融事務。
然而,這并非他的全部,就在最近,他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另一方面。
摩根先生生前收藏了一些珍貴的舊手稿,如今保存在紐約公共圖書館里,每個人都可以閱讀。后來他的子孫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收藏。摩根先生經常和朋友們交流他的收藏,這個行為不僅顯示出他對手稿及其作者的了解,還展示出他鮮為人知的幽默感和其他性格。每一部手稿都有一個故事,摩根先生可以滔滔不絕地講下去,從一部老手稿到另一部老手稿。而且,他的詩情畫意在某些手稿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一位詩人的手稿上有一處修改,摩根先生指著它說道:“瞧,想要這首詩朗朗上口,就得這么改。”
對于雪萊的《印第安小夜曲》26這部手稿,摩根先生這樣評論道:“他們把他的尸體從水中打撈上來以后,從他的口袋里找到了這份手稿。你看,手稿的字跡非常淡,那是因為它在水中浸泡過。我非常擔心以后墨跡會越來越淡。”
摩根先生擔心老手稿上的墨跡越來越淡,這不正是這位老銀行家鮮為人知的一面嗎?
有一位摩根先生的熟人對我說:“摩根變了。過去,他十分直率,從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他在性格的某些方面與他的父親很像——雖然心地善良,但行為舉止卻極富攻擊性。”
“而如今,摩根已不再是那樣。直率的性情已經改變了許多,而且變得很民主,不再像過去那樣專橫了。”
“要知道,交一些真正的好友,才是他現在真正想做的事兒。”
像摩根先生這樣的人我認識很多,在奮斗的過程中,他們忽略了友誼的重要性,可一旦步入老年,他們就變得平易近人起來。
另一個這樣的人是亨利·克萊·弗里克。他在奮斗的那些年,就像個斗士一樣,只注重怎樣取得勝利。但是當他不再為賺錢而憂慮后,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僅控制了自己的壞脾氣,而且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交朋友,此外他還做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善事。
后來我偶爾得知,步入垂暮之年的他,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沒有早點改變自己的生活,那樣的話,他就會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幸福。
在交朋友這件事上,洛克菲勒家族出現了兩個極端的人。哥哥威廉姆·洛克菲勒總是爭強好勝,事事爭先,活得非常自我,所以他幾乎沒有朋友,甚至身邊的人都不愿和他交朋友。
弟弟約翰·D.洛克菲勒則與哥哥恰恰相反。從踏入商場開始,約翰·D就將交朋友看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曾聽他說起,他之所以在社交上花費大量的時間,見更多的人、和他們交朋友、獲取他們的信任,是因為只有這樣,這些人才能放心地將生意交給他。
無可否認,美孚石油公司建立之初樹敵無數,盡管如此,洛克菲勒先生還是交到了許多朋友。而且他本人也在美孚石油公司內部頗受尊敬和歡迎。創業之初所招致的敵意是他最大的痛處,而在他生命最后的15年里,公眾對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沒有什么比這更能讓他感到心滿意足的了。
已故的詹姆斯·斯蒂爾曼曾經是紐約最冷酷無情的銀行家,他被譽為美國銀行業說“不”字最多的銀行家。年老時,斯蒂爾曼先生的內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令人遺憾的是,他的生命太短暫了,沒有能夠做更多的善事,以彌補他早年留下的壞名聲。辭世時,他儼然成了一個不幸、失望的人。我所知道的這些,都是他親口對我說的。
喬治·F.貝克是美國銀行家的領軍人物,他擁有眾多的朋友,卡耐基也是如此。
仔細回顧上面所講的,我越來越堅信,要想長久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很多朋友、擁有真正的友誼。
奉勸所有朋友們,莫要等到垂暮時,才想到選擇一個更人性化、更和諧、更有益、更友好的生活方式。
Forbes Epigrams:
The man who has never been “up against it”is never likely to get up very far.
Guts gets there.
A dose of adversity is often as needful as a dose of medicine.
Kill time and you kill your career.
Move forward or you'll become a back number.
Water that is stagnant becomes worthless.So do men.
Fame,reputation,only increases a man's obligation to do still better.
To get on,ge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