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魯仲連不肯帝秦信陵君竊符救趙(1)
- 東周列國志
- (明)馮夢龍
- 3935字
- 2016-01-06 16:59:37
呂不韋與王孫異人,坐著馬車,一直來到了咸陽。先有人報告了太子安國君。安國君對華陽夫人說:“我們的兒子來了!”兩人并坐在中堂等待異人。呂不韋對異人說:“華陽夫人是楚國人,殿下既然已是她的兒子,就該穿楚服進去相見,用以表示依戀之情。”異人聽從了他的話,當時改換了衣裝,來到東宮,先拜了安國君,又拜了夫人,哭泣著說道:“不孝兒與父母親分離多年,不能在你們跟前侍養盡孝,望父母親恕兒不孝之罪!”夫人見異人一身楚國人的裝束,驚奇地問道:“你在邯鄲,怎么會一身楚國人的裝束?”異人跪拜稟告道:“不孝兒日夜思念母親,所以特別做了楚服,以表思念之情。”夫人感動地說:“我是楚國人,你真是我的兒子!”安國君說:“我兒可改名叫子楚。”異人拜謝。安國君問子楚:“你是怎么回來的?”子楚便將呂不韋破家行賄之事,細述一遍。安國君當即召來呂不韋,非常感激地對他說:“要不是先生的話,我險些失掉這個賢孝的兒子。現在我將東宮俸田二百頃,以及宅第一所,黃金一百兩送給你,權且作為安家的費用。
待父王回國,再給你加官贈祿。”呂不韋謝恩而去。子楚就在華陽夫人的宮中居住。
再說公孫乾直到天亮酒才醒,左右軍卒來報告說:“秦王孫一家不知去向!”公孫乾便派人去問呂不韋,回報說:“呂不韋也不在了。”公孫乾驚訝地說:“呂不韋說他三日內動身,怎么可能半夜就走了呢?”隨即往南門詢問。守將回答說:“呂不韋一家出城已有長時間了,我們是奉大夫的命令才讓他們出城的。”公孫乾問:“有沒有看見王孫異人?”守將說:“只看見呂家父子和幾個仆人,并沒看見王孫在里面。”公孫乾跺腳嘆息說:“仆人之中,必有王孫,我這是中了商人的奸計了!”于是上表趙王,說:“臣公孫乾監押不謹慎,致使人質異人逃走,臣犯下的罪行無可推卸!”寫完,便伏劍自殺。髯翁有詩嘆曰:監守晨昏要萬全,只貪酒食與金錢。醉鄉回后王孫去,一劍須知悔九泉。
秦王自從王孫逃回秦國,就更加猛烈地攻打趙國。趙王又派遣使者請求魏國出兵。魏國客將軍新垣衍獻計說:“秦國所以這么猛烈地圍攻趙國是有原因的。先前秦王與齊湣王爭強為帝,不久齊湣王又恢復稱王,不再稱帝。
如今齊湣王已死,齊國日漸衰弱,惟有秦國獨自稱雄,而未能樹立帝號,自然心懷不滿,現在用兵侵伐不休,目的就是想稱帝罷了。如果讓趙國派使者去秦國,表示愿意尊秦為帝,秦國必定會很高興而撤兵,這是以虛名來避真禍。”魏王心中本來就不敢去救趙國,因此覺得新垣衍說得很有道理。便派新垣衍隨使者一起去邯鄲,用這些話來勸趙王。趙王與群臣商議這件事的可否。群臣議論紛紛,根本無法決定,平原君也亂了方寸,毫無主見。當時有個齊國人叫魯仲連的,他十二歲時,曾使辯士田巴屈服,當時人稱他為“千里駒”。田巴說:“這是飛兔,哪里只是千里駒啊!”等到長大了,不屑于走仕途當官,專門喜好遠游,為人排憂解難。此時他正巧在邯鄲,聽說魏國的使者來勸說趙國尊秦為帝,一下子就不高興了,于是來求見平原君,對平原君說:“路人都說您將計劃尊秦為帝,有沒有這件事?”平原君說:“我現在就像驚弓之鳥,魂魄都已丟了,還敢計謀什么事情。這是魏王派將軍新垣衍來趙國說的。”魯仲連說:“您是天下的賢公子,難道竟然要將自己的使命交付給魏國人嗎?新垣衍將軍在何處?我理當為您去責問他,讓他趕快回魏國去!”平原君將這事告訴了新垣衍。新垣衍雖然聽說過魯仲連的大名,但知道這個人能言善辯,怕他攪亂了自己來趙國的使命,所以推辭不愿見他。
而平原君卻堅持要他們二人相見,于是就邀請魯仲連一起來到公館見新垣衍。新垣衍抬眼察看魯仲連,只見他神清骨爽,飄飄然有神仙般的氣度,不覺肅然起敬,就說:“我看先生相貌堂堂,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的樣子,為何長期居住在這被圍攻的城里而不離開?”魯仲連說:“我無求于平原君,卻有事情要請求將軍。”新垣衍問:“先生要請求什么?”魯仲連說:“請求你幫助趙國而別讓趙國去尊秦為帝。”新垣衍又問:“先生靠什么來幫助趙國呢?”魯仲連答道:“我將讓魏與燕來幫助,就像齊、楚已經開始幫助的那樣。”新垣衍笑著說:“燕國我不知道,若是說到魏,我就是大梁人,先生又怎么能使我來幫助趙國呢?”魯仲連說:“魏國未能認識到秦國稱帝的害處,若是認識到了這個害處,就一定會幫助趙國的。”新垣衍問:“秦國要是稱帝,其害處又是怎樣的呢?”魯仲連說:“秦國是個背棄禮義而尚行殺人立功的國家。恃強挾詐,屠殺生靈,它現在與別國并為諸侯之列已經如此,倘使它放肆地稱帝,就會更增加它的暴虐。我寧愿跳進東海而死,也不愿意做它的臣民!而魏國就甘心居于它之下嗎?”新垣衍說:“魏國怎能甘心居于它之下呢?!譬如仆人,十個人服從一個主人,難道是他們的智略和能力不如主人嗎?只是畏懼主人罷了!”魯仲連說:“魏國是否把自己看作如仆人一樣呢?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將讓秦王對魏王施行烹醢的酷刑!”新垣衍憤怒地責問道:“先生又怎么能使秦王烹醢魏王呢?”魯仲連說:過去的九侯、鄂侯、文王,是紂的三公。九侯有個女兒非常漂亮,獻給了紂。
這個女子生性不好淫,觸怒了紂,他殺了女子,又把九侯剁成肉醬。鄂侯規勸他,又被活活煮死。文王聽說后暗自嘆息,紂又把他拘禁在羑里,差一點也死去。難道說三公的智略和能力都不如紂嗎?天子對于諸侯,本來就是如此。秦國如果放肆地稱帝,必然責令魏國入朝,一旦對魏王施行像九侯、鄂侯所受的烹醢酷刑,誰又能制止得了呢?”新垣衍沉思不語。魯仲連又說:“還不僅僅如此。秦國要是稱帝,又必將更換諸侯的大臣,罷免他所憎惡的,而換上他所喜歡的,又會讓自己的女兒作為諸侯的妻妾,時時監視,事事進讒言,魏王怎么能夠得到平靜安寧呢?就是將軍又怎么能保住自己的爵祿呢?”于是新垣衍突然站起身來,對魯仲連說:“先生真是天下名士啊!我要即刻回去告訴我的國君,不要再提尊秦為帝的事了。”秦王聽說魏國使者來邯鄲商議尊秦為帝事,很高興,就延緩了進攻以等待商議的結果。等到聽說商議未能成功,魏國使者已經離去時,秦王不禁嘆息道:“這邯鄲城中真有賢士,不可輕視!”于是向后撤退,在汾水駐扎,告戒王龁用心準備。
再說新垣衍離開后,平原君又派人到鄴下向晉鄙求救,晉鄙以魏王的命令為借口拒絕了。平原君于是寫信責備信陵君無忌說:“我之所以依附聯姻的魏國,就是因為公子有高尚的義節,能急人之困難罷了!如今邯鄲將要降秦,而魏國遲遲不愿進兵解救,這難道就是我將一生依托于你的意義嗎?你的姐姐擔憂邯鄲城破,日夜悲泣。公子縱然不念我,難道也不念你的姐姐嗎?”信陵君見了這封信后,幾次請求魏王發布命令,讓晉鄙進兵。魏王說:“趙國自己不愿尊秦為帝,就是要靠別人的力量來給它抗擊秦國嗎?”沒有同意。信陵君又讓賓客辯士去勸說,百般巧語,魏王就是不答應。信陵君說:“我堅決不能有負于平原君。就是一個人,我也要去趙國,與平原君死在一起!”于是準備了一百多輛馬車,四處邀約賓客,準備直接觸犯秦軍,以身殉平原君之難,賓客愿跟從他的有一千多人。隊伍出發,經過夷門,信陵君與侯生辭別。侯生說:“公子你要努力啊!我已年老,不能跟從你去,不要見怪,不要見怪!”信陵君看了侯生好幾眼,侯生也不再說別的話。信陵君很不滿意地走了。大約走了十多里路,心中想道:“我對待侯生,自己覺得是盡禮盡義了。今日我奔往秦軍,準備去拼命,而他卻沒有一言半語為我謀劃,又不阻止我前行,真是奇怪啊!”于是讓賓客們都停下,暫不前行,他獨自駕著一輛車就要回去見侯生。賓客都說:“那是個半死的人,明知他無用,公子又何必回去見他呢?!”信陵君不聽,只管往回趕。
卻說侯生立在門外,看見信陵君的馬車,就笑著說:“我早就料到公子一定會返回來的。”信陵君問:“為什么?”侯生說:“公子待我一向厚重,今日你要去冒險拼死,而我卻不送行,必定會恨我,所以我知道你會回來。”信陵君說:“起初我還以為有什么地方得罪了先生,所以特地回來詢問。”侯生說:“公子養門客幾十年,沒有聽說過門客獻出一條妙計,只會一味跟著公子去冒犯秦國的強兵,就像把肉投給餓虎,又會有什么好處呢?”信陵君說:“我也知道沒有好處,但與平原君交情深厚,義節不允許我獨自活著。
先生有什么好計策嗎?”侯生說:“公子先請入坐,容我慢慢為你謀劃。”于是讓邊上的人都離開,悄俏地對信陵君一人說:“聽說如姬得到大王的寵愛,是真的嗎?”信陵君說:“是真的。”侯生說:“我又聽說如姬的父親,過去被人所殺,如姬告訴了大王,要報殺父之仇,然而三年都沒找到那個人,還是公子派門客去斬下了那個仇敵的腦袋,獻給如姬。這件事真的有嗎?”信陵君說:“確有此事。”侯生說:“如姬感念公子恩德,愿為公子而死,已經不是一天了。如今晉鄙的兵符,在大王的臥房內,只有如姬才能竊到。
公子若是一開口,請求如姬,如姬一定會答應。公子得到了這個兵符,奪取晉鄙的軍隊,用來解救趙國,抗擊秦國,這是五霸的功業啊!”信陵君恍然大悟,如夢初醒,再拜稱謝。于是讓眾賓客留在郊外,獨自一人駕車回家,找到一個與自己交情很深的內侍顏恩,讓他把竊符之事,暗地里告訴如姬,請她幫忙。如姬說:“公子有命,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這一天夜里,魏王飲酒酣睡,如姬竊到了兵符,交給顏恩,顏恩又轉交信陵君。信陵君得到兵符,又去與侯生辭別。侯生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公子到了那里,就與晉鄙合符,要是他不信,或者為保自己安全,假作順從,暗地里卻派人回來與魏王核實,那么事情就不好了。我有個門客叫朱亥,是天下的力士,公子可與他一起去。晉鄙見到兵符表示順從,那就很好,若是他不順從,就讓朱亥殺了他。”信陵君聽說此話,不覺淚下。侯生說:“公子害怕了嗎?”信陵君說:“晉鄙老將本無罪,倘若不順從,就要殺掉他,我是為這個悲傷,并不是害怕。”說完就與侯生同去朱亥家,向他說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