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還心力齊齊到,涸海移山孰敢禁!蔡洧回到蔡國,被楚國巡查士兵抓獲,押到公子棄疾帳前。棄疾脅迫他投降,他不肯,楚國把他囚禁在后軍。棄疾知道晉國不派救兵,攻城越發兇猛。歸生說:“事情危急了!臣要拼上一條性命直到楚營,游說他們退兵。萬一肯聽,也可免遭生靈涂炭?!笔雷佑姓f:“城中調度,全仗大夫,怎么可以扔下我離去呢?”歸生回答說:“殿下如果不肯舍我,臣的兒子朝吳可派?!笔雷佑姓賮沓瘏?,含淚派他前往。朝吳出城見棄疾,棄疾以禮相待。朝吳說:“公子重兵來到蔡國,蔡國知道必然滅亡,只是不知罪過所在。如果因為先前的國君般失德,不被寬赦,可是世子有什么罪?蔡國的宗廟有什么罪?萬望公子憐憫而詳察?!睏壖舱f:“我也知道蔡國沒有滅亡之理,但是受命令攻城,如果無功回報,一定獲罪?!背瘏钦f:“我還有一句話,請您讓左右都退下?!睏壖舱f:“你盡管說吧,我的左右沒有妨礙。”朝吳說:“楚王得到國家也不是正路,公子難道不知道這個?凡是有人心的人,沒有不怨恨氣憤的!楚王又在國內竭盡民脂民膏大興土木,在國外竭盡戰士血肉和生命進行戰爭,使用人民不知體洫,貪得無厭,上年滅陳國,現在又誘殺蔡國國君。公子不念貴國先君被害之仇供他驅使,人民怨恨起來,公子也要分擔一半了!公子賢明,頗有聲譽,又有‘當璧而拜’的祥瑞,楚國人都想由公子做國君,公子真能反戈向內,聲討楚王殺君害民之罪,人心一定響應,誰能成為和公子對抗的人呢?這和侍奉無道昏君,招致萬民怨恨比怎么樣?公子如能聽在下愚計,我愿率蔡國剩下的人做公子前驅?!睏壖采鷼庹f:“匹夫竟敢用巧言離間我們君臣!本應斬首,暫時寄下你的腦袋,替我傳話給世子有,快快自己綁上出來投降,還可留一口氣?!边汉茸笥野殉瘏抢鰻I去。
原來當初楚共王無嫡子,只有寵妾生的五個兒子:老大熊昭,即楚康王,老二公子圍,即楚靈王熊虔;老三熊比,字子干;老四黑肱,字子晰;最小的即公子棄疾。共王要在五個兒子中立一人為世子,心里決定不下來,便隆重大事祭祀群神,捧著璧暗中禱告說:“請求神靈在五人之中,選出一個賢明而有福氣的,讓他主持國家?!本桶谚得孛苈裨谔珡R的屋中,暗記其處,讓五個兒子各齋戒三天后,五更時進入大廟,按長幼順序依次拜謁祖先神位,看誰拜謁時在璧上,就是神所選立的人??低跸热?,跨過埋著的璧,在它前面拜。靈王拜時,手肘在璧的上面。子干、子晰二人,離璧甚遠。棄疾當時年紀還小,讓保姆抱進來拜謁,正在璧紐之上。共王心中知道神靈保佑棄疾,寵愛更加厲害。由于共王死時,棄疾還未長大,所以康王先立為國君,可是聽說埋璧之事的楚國大夫,沒有不知道棄疾該做楚王的。今天朝吳說到“當璧而拜”的祥瑞,棄疾害怕這話傳出去被楚靈王忌恨所以假裝生氣趕走了他。
朝吳回到城里,講了棄疾的話。世子有說:“國君為國家而死,乃是正理。我雖未完成父親的喪事而即位,可是已經攝政守國,就應當和這城一起存亡,豈能向仇人屈膝,自作奴隸呢?”于是堅守更為用力。從楚軍夏天四月包圍開始,直到冬天十一月,公孫歸生積勞成病,臥床不起,城中吃的光了,有一半人餓死,守城人又餓又累,不能對敵。楚國士兵像螞蟻一樣爬上城墻,城被攻破了。世子有端坐城樓,束手接受捆綁。棄疾進城,安撫居民,把世子有押上囚車,和蔡洧一起送到靈王處報捷。因為朝吳曾說“當璧而拜”的話,留下他沒送往楚國。不久,歸生死了,朝吳就留下服事棄疾。這是周景王十四年的事。
這時楚靈王已回郢都,夢見神人來拜訪,自稱是九岡山的神,說:“祭祀我,我讓你得到天下。”醒后大喜,就命令起駕到九岡山。正好棄疾捷報到,靈王就命令拿世子有當作祭祀用品,殺了祭神。申無宇勸止說:“從前宋襄公殺鄫國國君在次睢祭祀土神,諸侯就都背離了他。大王不可蹈此覆轍!”靈王說:“他是叛逆般的兒子,罪人的后代,怎么能和諸侯相比,正該象牲畜一樣使用?!鄙隉o宇退下嘆息說:“王上暴虐太厲害了,大概不會善終!”就告老回家。蔡洧見世子有被殺,哀哭三天。靈王認為他忠君,就釋放而任用了他。蔡洧因為父親先被靈王所殺,私懷復仇之心,就鼓動靈王說:“諸侯所以服事晉國而不服事楚國,是因為離晉國近,離楚國遠。現在大王占領了陳國、蔡國之地,和中原相接,如果加高擴大城墻,各置千輛兵車,向各國示威,四方誰敢不服?然后向吳國、越國用兵,先征服東南,后圖攻西北,可以代替周朝而成為天子?!膘`王對他的阿諛奉承的話非常喜歡,一天比一天寵信。于是重新修建陳、蔡的城墻,擴大一倍,加高一倍,就用棄疾做蔡公,以酬勞他滅掉蔡國的功績。又修筑東西兩座不羹城,據守楚國的要害,從此天下沒有比楚國更強大的了。靈王以為指日可得天下,召太卜用龜甲占卜,問:“我何日為王?”太卜說:“君王已稱王了,還問什么?”靈王說:“楚國和周朝并立,不是真王。得到整個天下,才是真王?!碧酚没馃敿?,龜甲裂開。太卜說:“占卜之事不成?!膘`王把龜甲扔到地上,捋胳膊大叫:“天啊,天??!區區天下,不肯給我,生我熊虔有什么用?”蔡洧啟奏:“事在人為,那爛骨頭知道什么?”靈王就又歡喜起來。
諸侯畏懼楚國的強大,小國都來朝貢,大國也派使臣修好,進貢的使臣,路上不斷。其中有一人乃是齊國上大夫晏嬰,字平仲,奉齊景公命令,出使楚國修好。楚靈王對群臣說:“晏平仲身不滿五尺,可是賢名傳遍各國諸侯。
當今海內各國,只我們楚國最強,我要羞辱晏嬰一番,以顯示楚國的威風,各位愛卿有何妙計?”太宰薳啟疆密奏說:“晏平仲善于應對,一件事不足以羞辱他,必須如此如此。……”靈王極為高興。薳啟疆連夜派人,在郢城東門旁邊,另外開鑿一個小洞,剛好五尺高,吩咐守門軍士說:“等齊國使臣到達時,要把城門關閉,叫他從洞中進城。”不一時,晏嬰身穿破裘,輕車瘦馬來到東門,見城門不開,就停車不動,讓車夫叫門。守門人指著洞告訴他說:“大夫從這個洞出入,寬敞有余,哪里用開城門?”晏嬰說:“這是狗門,不是人出入的!出使狗國,從狗門進;出使人國的,還得從人門進?!背拐甙阉脑掞w報楚靈王,靈王說:“我要戲弄他,反被他戲弄了。”就命打開東門,請晏嬰進城。晏嬰看郢都城墻堅固,市井稠密,真是地靈人杰,大江以南的勝地。怎見得?有宋代學士蘇東坡詠荊門之詩為證:
游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
北客隨南廣,吳檣開蜀船。
江侵平野斷,風掩白沙旋。
欲問興亡事,重城自古堅。
晏嬰正在觀看,忽見兩輛車從大道而來,車上都是精選的出色壯漢,高身量,長胡須,盔甲鮮明,手握大弓長戟,樣子好像天神,來接晏子,意在顯出晏子的矮小。晏子說:“今天為修好而來,不是打仗,為什么用武士?”將這些人喝退一旁,驅車直進。將上朝堂時,朝門外十余名楚國官員,一個個高冠寬帶,濟濟楚楚,列成兩行。晏子知道這些都是楚國一些杰出人士,慌忙下車。眾官一一上前相見,暫時分列左右,等候朝見。其中一個年輕的,先開口問:“大夫莫非夷維晏平仲嗎?”晏子看他,是計韋龜之子計成然,官拜郊尹。晏子回答:“是在下,大夫有何見教?”計成然說:“我聽說齊國是姜太公所封之國,軍兵與秦、楚匹敵,財物和魯、衛流通,為什么從齊桓公做霸主后,篡權奪位不斷,宋國、晉國交相攻伐,到現在,朝結晉國,暮交楚國,君臣在路奔忙,幾乎沒有安寧的歲月了呢?憑齊國國君的志向,豈比桓公低,平仲的賢明,也不讓管仲,君臣在一起,竟不想大展經綸,繼承、振興往日的業績,以發揚光大先人的傳統,卻服事我們大國,自比臣仆,實在是愚昧,在下沒法理解?!标套訐P聲回答:“識時務者為俊杰,通機變者為英豪。從周王室失去對天下的控制,五霸先后興起,齊、晉稱霸中原,秦國稱霸西戎,楚國稱霸南疆,雖說人材輩出,也是氣數造成的。憑晉文公雄才大略,死后就被秦兵攻打;秦穆公強盛,子孫就弱下來;楚國莊王之后,也每每受晉國、吳國的侮辱;哪里僅僅是齊國呢?敝國國君,懂得天運的盛衰,知道時勢的變化,所以養兵練將,等待時機而起。今天我出使修好,是鄰國往來的禮節,記載在先王制度中,說什么臣仆?你祖先子文是楚國名臣,了解時勢,通達權變,先生你大概不是他嫡系后裔吧?為什么說話這么荒謬呢!”計成然滿臉羞慚,縮著脖子退回。一會兒,左邊一人發難說:“平仲固然自負是識時務、通機變的人,不過崔杼、慶封作亂,齊國臣子從賈舉以下,盡節為義而死的無數,陳文子有馬不過能駕十輛車,也離開這些人。先生是齊國世家,上不能討賊,下不能避位,中不能死節,為什么戀戀不舍職位呢?”晏子看他,是楚國上大夫陽匄,字子瑕,楚穆王曾孫。晏子就回答說:“懷抱大節的人,不拘守小的誠實,有遠慮的人,哪里會顧慮眼下?我聽說,國君為國而死,臣下應當隨死。現在敝國先君莊公,不是為國而死;隨他死的,都是他私人的親信。我晏嬰即便不才,怎么敢列身在寵幸人之中,用一死沽名釣譽呢?而且臣子遇到國家有難,能則圖謀解決,不能就離開。
我沒有離開,因為要確立新國君,以保存國君宗族祭祀有人,不是貪圖職位。
假使人人都離開,國事還靠誰?況且國君遇到變亂,哪一國沒有?先生是說楚國在朝的各位都是討賊為君難而死的志士嗎?”這一句話,暗指楚國熊虔殺君,群臣反而擁戴他作國君,只知責人,不知責己的意思。公孫瑕沒話可答。一會兒,右邊又一個人出來說:“平仲!你說‘要確立新國君,以保國君宗族祭祀有人’,話太夸張了。崔氏、慶氏互相圖謀,欒、高、陳、鮑四家互相并吞,你依違觀望其間,并不見你出什么謀略計策,無非因人成事而已。盡心報國的人,就止于這樣嗎?”晏子看他,是右尹鄭丹,字子革。晏子笑著說:“先生知其一,不知其二。崔、慶二家聯盟,我晏嬰獨不參加。
四家作亂,我晏嬰在國君處。應該剛強還是柔和,看時機而行動,主要在保全君主、國家,這豈是旁觀的人所能看清的嗎?”右邊又一人出來說:“大丈夫匡正時勢,得遇君主,有大才略,一定有大的抱負,依在下愚見,平仲未免為鄙陋、吝嗇的人。”晏子看他,是太宰薳啟疆。晏子說:“足下怎么知道我鄙陋、吝嗇呢?”薳啟疆說:“大丈夫為明主作官,貴為相國,必然服飾華美,車馬壯觀,以顯示國君的恩賞,為什么破裘瘦馬出使外國,難道是俸祿不夠用嗎?而且我聽說平仲少年時穿的狐裘,三十年未換,舉行祭祀時,豬腿蓋不住祭祀的器具,不是鄙陋、吝嗇是什么?”晏子拍掌大笑說:“足下的見解,何其浮淺!我晏嬰從居相位以來,父親一族都穿皮裘,母親一族都有肉吃,至于妻子一族,也沒有受凍挨餓的。草野的士人,等晏嬰送東西而點火做飯的有七十余家。我家雖然儉樸,而父、母、妻三族人衣食豐足;本人好像吝嗇,而群士衣食豐足,用這顯示國君的恩賞,不是更大嗎?”話未說完,右邊又一人出來,指著晏子大笑說:“我聽說商湯身高九尺而作賢王,子桑力敵萬人而成名將。古代的明君賢士,都因為狀貌魁梧,雄勇冠世,才能立功當時,名傳后代?,F在先生身不滿五尺,力量抓不到一只雞,只會用口舌,自以為能,難道不覺可恥嗎?”晏子看他,是公子真的孫子囊瓦,字子常,現為楚王車右。晏嬰微微而笑,回答說:“我聽說秤錘雖然小,卻能壓千斤,船上的槳雖長,始終在水中服役。公孫僑如身長而在魯國被殺,南宮萬力氣絕大而在宋國身亡,足下身長力大,大概和他們相近吧?我晏嬰自知無能,但有問必答,又怎么敢自逞口舌呢?”囊瓦不能再對答。忽然有人傳報:“令尹薳罷來到。”眾人都拱手而立等候。伍舉就揖讓晏子走進朝門,對眾大夫說:“平仲乃是齊國的賢士,各位何必以口舌言語相爭呢?”不長時間,楚靈王升殿,伍舉引晏子入見。靈王一見晏子,突然問:“齊國本來就沒人嗎?”晏子就說:“齊國都城中呼氣成云,揮汗成雨,走路的人摩肩接踵,站著的人一個挨一個,怎么說無人?”靈王說:“那么為什么派一個小人來出使我國?”晏子說:“敝國派遣使者有固定規則,賢人奉命出使賢國,不賢的人奉命出使不賢的國家,大人就出使大國,小人就出使小國。臣是小人,又最不賢,所以出使楚國?!背`王被他的話說得很羞慚,然而心中對他暗暗驚異。接見使臣的儀式完畢,正好城郊的人獻合歡橘到,楚靈王先把一只賞賜給晏嬰,晏嬰就帶皮吃了。楚靈王鼓掌大笑說:“齊國人難道沒有嘗過橘子嗎?為什么不剝開?”晏子回答說:“臣聽說:‘接受君主的賞賜,瓜、桃不能削皮,橘柑不能剝開?!裉烀纱笸踬p賜,和我們國君一樣,大王不曾下令叫我剝開,我怎么敢不整個吃呢?”楚靈王不覺對晏嬰敬佩起來,命他坐下,賞給酒食。又一會兒,三四名武士綁著一名犯人從殿下經過。楚靈王突然問道:“犯人是什么地方人?”武士回答說:“齊國人?”楚靈王說:“所犯的是什么罪?”武士回答說:“犯了盜竊罪?!膘`王就回頭對晏子說:“齊國人習慣做盜賊嗎?”晏子知道他是故意侮辱齊國,要用來嘲笑自己,就叩頭說:“我聽說:‘江南有橘樹,把它移栽到江北,就變化而成為枳樹?!詴@樣的原因,是土地不同?,F在齊國人生活在齊國,不做盜賊,到楚國,就當盜賊,楚國的土地使他這樣,和齊國有什么關系?”靈王苦笑了挺長一陣時間,說:“我本來要羞辱先生,現在反而被先生羞辱了?!本退土撕芎竦亩Y物,打發他回齊國。
齊景公贊賞晏嬰的功勞,尊其為上相,賞給他價值千金的皮裘,要割地增加他的封邑,晏子都不接受。又要擴大晏子住宅,晏子也極力推辭。一天,景公到晏子家,看見他妻子,對晏子說:“這是你的妻子嗎?”晏嬰回答:“是。”景公笑著說:“唉!又老又丑!寡人有愛女,年少貌美,愿意嫁給你?!标虌牖卮穑骸叭藨{年輕貌美服事人,以求將來老丑時可相托。臣妻雖然老丑,可是從前我已受她托付,怎么忍心背棄?”景公嘆息說:“你不肯背棄妻子,何況國君呢?”于是深信晏子的忠誠,越發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