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 華嚴綱
  • (唐)澄觀
  • 4144字
  • 2015-10-09 16:10:20

時彼如來。為欲調伏諸眾生故。于眾會道場海中。說普集一切三世佛自在法修多羅。世界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隨眾生心。悉令獲益。是時大威光菩薩。聞是法已。即獲一切功德須彌勝云佛宿世所集法海光明。所謂得一切法聚平等三昧智光明。一切法悉入最初菩提心中住智光明。十方法界普光明藏清凈眼智光明。觀察一切佛法大愿海智光明。入無邊功德海清凈行智光明。趣向不退轉大力速疾藏智光明。法界中無量變化力出離輪智光明。決定入無量功德圓滿海智光明。了知一切佛決定解莊嚴成就海智光明。了知法界無邊佛現一切眾生前神通海智光明。了知一切佛力無所畏法智光明。爾時大威光菩薩得如是無量智光明已。承佛威力而說頌言。

我聞佛妙法

而得智光明

以是見世尊

往昔所行事

一切所生處

名號身差別

及供養于佛

如是我咸見

往昔諸佛所

一切皆承事

無量劫修行

嚴凈諸剎海

舍施于自身

廣大無涯際

修治最勝行

嚴凈諸剎海

耳鼻頭手足

及以諸宮殿

舍之無有量

嚴凈諸剎海

能于一一剎

億劫不思議

修習菩提行

嚴凈諸剎海

普賢大愿力

一切佛海中

修行無量行

嚴凈諸剎海

如因日光照

還見于日輪

我以佛智光

見佛所行道

我觀佛剎海

清凈大光明

寂靜證菩提

法界悉周徧

我當如世尊

廣凈諸剎海

以佛威神力

修習菩提行

此時彼如來下。廣演法門。言說普集一切三世佛自在法修多羅者。乃彼佛自證之法也。故大威光菩薩聞此法已。即得十二種三昧智光明。大威光既得益已。復說偈贊述。上聞法得益。長行明得法。頌有十偈。

諸佛子。時大威光菩薩。以見一切功德山須彌勝云佛承事供養故。于如來所心得悟了。為一切世間顯示如來往昔行海。顯示往昔菩薩行方便。顯示一切佛功德海。顯示普入一切法界清凈智。顯示一切道場中成佛自在力。顯示佛力無畏無差別智。顯示普示現如來身。顯示不可思議佛神變。顯示莊嚴無量清凈佛土。顯示普賢菩薩所有行愿。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發菩薩心。佛剎微塵數眾生成就如來清凈國土。爾時一切功德山須彌勝云佛。為大威光菩薩而說頌言。

善哉大威光

福藏廣名稱

為利眾生故

發趣菩提道

汝獲智光明

法界悉充徧

福慧咸廣大

當得深智海

一剎中修行

經于剎塵劫

如汝見于我

當獲如是智

非諸劣行者

能知此方便

獲大精進力

乃能凈剎海

一一微塵中

無量劫修行

彼人乃能得

莊嚴諸佛剎

為一一眾生

輪回經劫海

其心不疲懈

當成世導師

供養一一佛

悉盡未來際

心無蹔疲厭

當成無上道

三世一切佛

當共滿汝愿

一切佛會中

汝身安住彼

一切諸如來

誓愿無有邊

大智通達者

能知此方便

大光供養我

故獲大威力

令塵數眾生

成熟向菩提

諸修普賢行

大名稱菩薩

莊嚴佛剎海

法界普周徧

此下明威光得了悟已。轉化眾生之事。次為一世間下明轉悟他。顯示十種法門。令多眾生得益。次爾時一切功德山下言彼如來亦說偈贊勵威光大果當成。有十一偈。

此上大威光太子。初逢一切功德山佛因緣已竟。

諸佛子。汝等應知。彼大莊嚴劫中。有恒河沙數小劫。人壽命二小劫。諸佛子。彼一切功德須彌勝云佛壽命五十億歲。

此二行余經將明威光遇第二佛。故此為結前生后之文。然總說劫壽明多小劫者。欲顯多佛現故。說人壽佛壽者。由佛壽促而人壽長。故得威光一生歷事三佛。

彼佛滅度后。有佛出世名波羅蜜善眼莊嚴王。亦于彼摩尼華枝輪大林中。而成正覺。爾時大威光童子。見彼如來成等正覺現神通力。即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即得陀羅尼名大智力法淵。即得大慈名普隨眾生調伏度脫。即得大悲名徧覆一切境界云。即得大喜名一切佛功德海威力藏。即得大舍名法性虗空平等清凈。即得般若波羅蜜名自性離垢法界清凈身。即得神通名無礙光普隨現。即得辯才名善入離垢淵。即得智光名一切佛法清凈藏。如是等十千法門皆得通達。爾時大威光童子。承佛威力。為諸眷屬而說頌言。

不可思議億劫中

導世明師難一遇

此土眾生多善利

而今得見第二佛

佛身普放大光明

色相無邊極清凈

如云充滿一切土

處處稱揚佛功德

光明所照咸歡喜

眾生有苦悉除滅

各令恭敬起慈心

此是如來自在用

出不思議變化云

放無量色光明網

十方國土皆充滿

此佛神通之所現

一一毛孔現光云

普徧虗空發大音

所有幽冥靡不照

地獄眾苦咸令滅

如來妙音徧十方

一切言音咸具演

隨諸眾生宿善力

此是大師神變用

無量無邊大海眾

佛于其中皆出現

普轉無盡妙法輪

調伏一切諸眾生

佛神通力無有邊

一切剎中皆出現

善逝如是智無礙

為利眾生成正覺

汝等應生歡喜心

踴躍愛樂極尊重

我當與汝同詣彼

若見如來眾苦滅

發心回向趣菩提

慈念一切諸眾生

悉住普賢廣大愿

當如法王得自在

諸佛子。大威光童子說此頌時。以佛神力其聲無礙。一切世界皆悉得聞。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時大威光王子。與其父母并諸眷屬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前后圍繞。寶蓋如云徧覆虗空。共詣波羅蜜善眼莊嚴王如來所。其佛為說法界體性清凈莊嚴修多羅。世界海微塵等修多羅而為眷屬。彼諸大眾聞此經已。得清凈智名入一切凈方便。得于地名離垢光明。得波羅蜜輪名示現一切世間愛樂莊嚴。得增廣行輪名普入一切剎土無邊光明清凈見。得趣向行輪名離垢福德云光明幢。得隨入證輪名一切法海廣大光明。得轉深發趣行名大智莊嚴。得灌頂智慧海名無功用修極妙見。得顯了大光明名如來功德海相光影徧照。得出生愿力清凈智名無量愿力信解藏。時彼佛為大威光菩薩而說頌言。

善哉功德智慧海

發心趣向大菩提

汝當得佛不思議

普為眾生作依處

汝已出生大智海

悉能徧了一切法

當以難思妙方便

入佛無盡所行境

已見諸佛功德云

已入無盡智慧地

諸波羅蜜方便海

大名稱者當滿足

已得方便總持門

及以無盡辯才門

種種行愿皆修習

當成無等大智慧

汝已出生諸愿海

汝已入于三昧海

當具種種大神通

不可思議諸佛法

究竟法界不思議

廣大深心已清凈

普見十方一切佛

離垢莊嚴眾剎海

汝已入我菩提行

昔時本事方便海

如我修行所凈治

如是妙行汝皆悟

我于無量一一剎

種種供養諸佛海

如彼修行所得果

如是莊嚴汝咸見

廣大劫海無有盡

一切剎中修凈行

堅固誓愿不可思

當得如來此神力

諸佛供養盡無余

國土莊嚴悉清凈

一切劫中修妙行

汝當成佛大功德

此彼佛滅下。顯第二佛出興。文有三段。初明先佛已滅。次佛出興。次明覩相獲益。三贊德勸請。此初明佛興。即于先佛道場。次爾時大威光童子下。明威光覩相獲益。次即得念佛三昧下。正明獲益。次標十種法門。后結云如是等十千法門。次爾時大威光而說頌言下。贊德勸詣。意謂幸得見第二佛。頌有十偈。贊佛三業之德。勸眾同歸。次大威光說此頌時。一切世界皆悉得聞。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此威光說頌。聞者先已得益。次時大威光王子與其父母眷屬。共詣波羅蜜善眼莊嚴王如來所。其佛為說法界體性清凈莊嚴修多羅。此言法界體性即大方廣也。清凈佛也。莊嚴即華嚴。有多眷屬者顯此圓教故。次下明大眾聞此經已。即得清凈智有十種大益。疏以此十益如次配十地。顯法廣大故得益殊。即如今經頓圓十地之義。威光大眾既已得益。時彼佛說偈贊述。文有十偈。前六贊其已具勝德。當成極果。后四偈言行齊佛因。當如佛證。

此上明大威光逢第二佛因緣竟。

諸佛子。波羅蜜善眼莊嚴王如來。入涅盤已。喜見善慧王尋亦去世。大威光童子。受轉輪王位。彼摩尼華枝輪大林中。第三如來出現于世。名最勝功德海。時大威光轉輪圣王。見彼如來見佛之相。與其眷屬及四兵眾城邑聚落一切人民。并持七寶俱往佛所。以一切香摩尼莊嚴大樓閣奉上于佛。時彼如來于其林中。說菩薩普眼光明行修多羅。世界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爾時大威光菩薩聞此法已。得三昧名大福德普光明。得此三昧故。悉能了知一切菩薩一切眾生過現未來福非福海。時彼佛為大威光菩薩而說頌言。

善哉福德大威光

汝等今來至我所

愍念一切眾生海

發勝菩提大愿心

汝為一切苦眾生

起大悲心令解脫

當作羣迷所依怙

是名菩薩方便行

若有菩薩能堅固

修諸勝行無厭怠

最勝最上無礙解

如是妙智彼當得

福德光者福幢者

福德處者福海者

普賢菩薩所有愿

是汝大光能趣入

汝能以此廣大愿

入不思議諸佛海

諸佛福海無有邊

汝以妙解皆能見

汝于十方國土中

悉見無量無邊佛

彼佛往昔諸行海

如是一切汝咸見

若有住此方便海

必得入于智地中

此是隨順諸佛學

決定當成一切智

汝于一切剎海中

微塵劫海修諸行

一切如來諸行海

汝皆學已當成佛

如汝所見十方中

一切剎海極嚴凈

汝剎嚴凈亦如是

無邊愿者所當得

今此道場眾會海

聞汝愿已生欣樂

皆入普賢廣大乘

發心回向趣菩提

無邊國土一一中

悉入修行經劫海

以諸愿力能圓滿

普賢菩薩一切行

此下顯大威光逢第三佛出興也。佛名功德海者。謂功德已滿無加過也。時大威光太子已嗣轉輪王位。故與其眷屬及四兵眾俱往見佛。以香樓閣為供。時彼如來為說普眼光明行修多羅。以見普法。故名為普眼。以慧為性故曰光明。次爾時大威光菩薩聞此法已。得大福德普光明三昧。言大福德者定也。以定為福最大故。普光明者慧也。寂無不照名普光明。言福非福者福乃相也。非福性也。謂雙了性相。顯定慧圓明之益也。然威光遇初佛得十益者自力未勝故。遇次佛得十千者道轉深故。今唯得一者道已滿故。次時彼如來為大威光而說頌言下。乃彼佛記別威光當成妙果也。有十一偈。初四偈顯具菩提心。次四偈明上入佛境。三有一偈示其果相得同諸佛。四有二偈贊其現能利他住普賢行。

此上明威光遇第三佛已竟。

諸佛子。彼摩尼華枝輪大林中。復有佛出。號名稱普聞蓮華眼幢。是時大威光于此命終。生須彌山上寂靜寶宮天城中。為大天王名離垢福德幢。共諸天眾俱詣佛所。雨寶華云以為供養。時彼如來為說廣大方便普門徧照修多羅。世界海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時天王眾聞此經已。得三昧名普門歡喜藏。以三昧力能入一切法實相海。獲是益已。從道場出還歸本處。

此下明威光遇第四佛出興也。佛號蓮華眼幢者。約相目類青蓮。約德心無所染。相德高顯名稱外彰。摧邪眾歸故曰幢也。彼佛出興時。大威光于此命終。生須彌山上為大天王。名離垢福德幢。此明菩薩行道報處天宮。此城即品初所列之一。時天王聞佛。同諸天眾俱往供養。時彼如來為說廣大方便普門徧照修多羅。言大方便者謂即實之權。權實無滯名大方便。事理雙照是為普門。次云時天王聞此經已。得三昧名普門歡喜藏。以聞上普門正受。安住法喜無盡。故名曰藏。由此證達諸實相海。然初標云此劫之中有十須彌山塵數如來出興于世。今但云遇四佛。且經文又無結會古今之文。亦無現證得益等事。是知經來未盡故也。若言歷事多佛。其文多可知。況云毗盧遮那曠劫修因所感之果。若具述其因。不勝之多矣。若結會者。應云爾時威光菩薩者毗盧遮那是。

補義曰。此分名舉果。而言因者乃特舉本師曠劫所修之因。以感此果者。此因單明本師之因。非答十句因問也。后答十句因問。乃教諸菩薩所修之因。將契此果。故通全經。

上毗盧遮那品竟。

上舉果勸樂生信分通為所信因果周。

下十二卷起至五十二卷止通為修因契果生解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武川县| 周宁县| 马关县| 哈尔滨市| 香港 | 洛隆县| 集安市| 容城县| 石柱| 西充县| 尚志市| 武定县| 沅江市| 三原县| 义乌市| 峨眉山市| 本溪市| 南木林县| 宣武区| 云霄县| 邛崃市| 特克斯县| 阳新县| 青川县| 独山县| 综艺| 平和县| 彭山县| 东兰县| 白城市| 大冶市| 平舆县| 宜君县| 饶阳县| 沙河市| 绥中县| 崇明县| 邹平县| 玉环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