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隨順世智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
大文第四隨順世智勝者明染障對治。染即煩惱。障即所知。文分三段。初總標多門。二所謂下別示其相。三及余下總結成益。今初總標。
所謂文字算數。
二別顯其五明相。故大般若云。五地菩薩學五明故。即分為五。一文字算數即是聲明。通治儒智障。言文字者名句文身。即聲論中設法施設建立。算數即數建立。故治取與生疑障。
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
二圖書至咸通達。即當因明。咸通達者正是明義。種種論者言論。尚論。諍論。毀謗論。順正論。教道論等。類非一故。地水火風即是諍論中攝。謂諸邪見計。不同故。順世外道唯地為因。一切皆以微塵成故。水風二仙外道以風水為因。世界水成故。風輪所持故。事火外道以火為因。火成熟故。圖書印璽即尚論。隨世所聞故。又此圖書亦正教量。即治所用事中忘障。論云取與寄附即事中障。聞法思議解中障。作不作已作未作應作不應作皆業中障。印璽亦是現量。又治所取物不守護障。璽即玉印。
又善方藥療治諸病。顛狂乾消鬼魅蠱毒悉能除斷。
三即醫方明。即四大不調眾生。毒相病障對治故。善療除斷皆除斷方便。斷已不生故名為善。顛至蠱毒病相病因。于中顛等內四大。鬼等外眾生。蠱毒通二。有草毒蛇毒等故。
文筆贊詠歌舞技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華藥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銀摩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兇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
四工巧明。文筆贊詠即書算計度數印。工業中書所攝故。韻屬曰文。對詞曰筆。顯德曰贊。寄情曰詠。次歌至談說即音樂工業。悉善其事通上二文。皆憂惱障對治。國城至其宜即營造工業。草樹華果亦兼營農工業。此即不喜樂障對治。金至示人即生成工業。系閉障對治。日月至無錯謬即占相工業。是所得報分過惡因障對治。日月五星以為七曜。及二十八宿。并上知天文。地震即下知地理。夜夢至休咎即中知人情。鳥鳴即察鳥情。亦是人情所感。咸善無謬總究上三才。
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
五持戒下內明。治五種染。一持戒治破戒染。二入禪治貪欲染。三神通治邪歸依染。四無量治妄行功德染。謂治殺生祀祠求梵福故。五四無色定治妄修解脫染。上來所釋多依本論。及瑜伽三十四五。其中更有別理。
及余一切世間之事。但于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第三結成益者此起世智。具四種相。一異障中無障故云但于眾生不為損惱。事中不知名之為障。損惱生事復是事中異障。今無此捕獵等之異障。二與無過樂。即為利益故。謂雖不惱。令其染著。亦不為之。三發起清凈。即咸習開示。謂能起助道之事。四所用清凈即漸令安住無上佛法。謂用此得凈故。
上順世間智勝竟。
佛子。菩薩住是難勝地。以愿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復于彼諸佛法中而得出家。既出家已。又更聞法得陀羅尼為聞持法師。住此地中經于百劫。經于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凈。
大文第二位果。亦有三果。初調柔果中有四。一調柔行。二教智凈。三別地行相。四結說地相。初中有法喻合。法中正起行內。又更聞法得陀羅尼者。論云非得義持者對勝顯劣。般若未現前故。所以得聞持者得二難故。一地初十平等心難得能得故。二地中樂出世間智。現世間智。此不住道難得能得故。此之二難。對劣顯勝。故得聞持。不同三地唯世間聞持。
佛子。譬如真金以硨磲磨瑩轉更明凈。
喻中真金硨磲磨瑩者證智契如事如真金。教智光明能示現如事。猶彼硨磲。
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思惟觀察。轉更明凈。
三合可知。
佛子。菩薩住此難勝地。以方便智成就功德。下地善根所不能及。佛子。如日月星宿宮殿光明。風力所持不可沮壞。亦非余風所能傾動。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智隨逐觀察不可沮壞。亦非一切聲聞獨覺世間善根所能傾動。
二教智凈中日月等者。論云依阿含增長智慧光明。勝前地智故。謂勝前地珠光。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禪波羅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三別地行相。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五難勝地。
四結說地相。
菩薩住此地多作兜率陀天王。于諸眾生所作自在。摧伏一切外道邪見。能令眾生住實諦中。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于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于一念頃得千億三昧。見千億佛。知千億佛神力。能動千億佛世界。乃至示現千億身。一一身示千億菩薩以為眷屬。
二攝報果。
若以菩薩殊勝愿力。自在示現過于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三愿智果。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菩薩四地已清凈
思惟三世佛平等
戒心除疑道非道
如是觀察入五地
念處為弓根利箭
正勤為馬神足車
五力堅鎧破怨敵
勇徤不退入五地
慚愧為衣覺分鬘
凈戒為香禪涂香
智慧方便妙莊嚴
入總持林三昧苑
如意為足正念頸
慈悲為眼智慧牙
人中師子無我吼
破煩惱怨入五地
第三重頌二十二偈。分三。初十七偈頌地行。次四偈頌地果。后一偈結說。初中又三。初五偈三句頌勝慢對治。于中初四偈頌十平等。
菩薩住此第五地
轉修勝上清凈道
志求佛法不退轉
思念慈悲無厭倦
積集福智勝功德
精勤方便觀上地
佛力所加具念慧
余二頌如道行。
了知四諦皆如實
善知世諦勝義諦
相諦差別成立諦
事諦生盡及道諦
乃至如來無礙諦
如是觀諦雖微妙
未得無礙勝解脫
以此能生大功德
是故超過世智慧
第二了知下六偈三句頌不住道。于中初兩偈一句頌所知法中智清凈。
既觀諦已知有為
體性虗偽無堅實
得佛慈愍光明分
為利眾生求佛智
觀諸有為先后際
無明黑闇受纏縛
流轉遲回苦聚中
無我無人無壽命
受取為因受來苦
欲求邊際不可得
迷妄漂流無返期
此等可愍我應度
蘊宅界蛇諸見箭
心火猛熾癡闇重
愛河漂轉不暇觀
苦海淪湑闕明導
如是知已勤精進
所作皆為度眾生
后既觀下四偈半頌教化眾生勤方便。于中初一偈頌總觀有為虗偽。起慈悲心。次一偈半頌悲觀中觀緣集苦。次一偈半頌觀身重苦。后半頌大慈觀。
名為有念有慧者
乃至覺解方便者
習行福智無厭足
恭敬多聞不疲倦
國土相好皆莊嚴
如是一切為眾生
為欲教化諸世間
善知書數印等法
亦復善解諸方藥
療治眾病悉令愈
文辭歌舞皆巧妙
宮宅園池悉安隱
寶藏非一咸示人
利益無量眾生故
日月星宿地震動
乃至身相亦觀察
四禪無色及神通
為益世間皆顯示
第三名為下四偈半頌彼果勝中。初半偈頌攝功德勝。次一頌修行勝。于中如是一切為眾生句兼頌教化眾生勝。
智者住此難勝地
供那由佛亦聽法
如以妙寶磨真金
所有善根轉明凈
譬如星宿在虗空
風力所持無損動
亦如蓮華不著水
如是大士行于世
住此多作兜率王
能摧異道諸邪見
所修諸善為佛智
愿得十力救眾生
彼復修行大精進
即時供養千億佛
得定動剎亦復然
愿力所作過于是
次四偈頌起世智勝。頌位果。
如是第五難勝地
人中最上真實道
我以種種方便力
為諸佛子宣說竟
三果可知。
第五難勝地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