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絡穴位標準圖冊
- 吳中朝
- 3584字
- 2019-03-28 14:20:30
保養禁忌
孕婦不適宜按摩合谷,也不適合針灸,特別是懷孕后期,會對孩子不利。有文獻記載,孕婦針刺合谷可能導致流產。
商陽LI1
【主治】咽喉腫痛、昏厥、中風昏迷、熱病汗不出。
【位置】在手指,食指末節橈側,指甲根角旁開0.1寸(指寸)。
【配伍】中風、中暑:商陽配少商、中沖。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商陽,可治療咽喉腫痛、中暑、中風昏迷。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下牙痛、耳鳴、耳聾等疾病。
二間LI2
【主治】咽喉腫痛。
【位置】在手指,第2掌指關節橈側遠端赤白肉際處。
【配伍】濕疹:二間配內庭。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二間200次,每天堅持,能防治咽喉及眼部疾病。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咽喉腫痛、濕疹。
三間LI3
【主治】咽喉腫痛、身熱胸悶。
【位置】在手背,第2掌指關節橈側近端凹陷中。
【配伍】目視不清:三間配攢竹。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三間200次,每天堅持,能防治咽喉及眼部疾病。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腹痛腹瀉。
合谷LI4
【主治】熱病無汗、頭痛目眩、鼻塞、鼻淵、耳聾、耳鳴、目赤腫痛、牙痛、齲腫、咽喉腫痛、口瘡、口眼歪斜、腹痛、便秘。
【位置】在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食指、拇指并攏,肌肉最高點即是。
【配伍】頭痛:合谷配太陽。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合谷200次,可治療急性腹痛、頭痛。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上述疾病。
陽溪LI5
【主治】目赤腫痛、熱病心煩。
【位置】在腕區,腕背側遠端橫紋橈側,橈骨莖突遠端,解剖學“鼻煙窩”凹陷中。
【配伍】頭痛:陽溪配合谷。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陽溪200次,每天堅持,能防治咽部及口腔疾病。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牙痛、目赤腫痛、腰痛等疾病。③刮痧:從手腕向手指方向刮拭3~5分鐘,每天3~5次,可用于治療頭痛、牙痛、發熱無汗等疾病。
偏歷LI6
【主治】耳聾、耳鳴、鼻出血、腸鳴腹痛。
【位置】在前臂,腕背側遠端橫紋上3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配伍】神經衰弱:偏歷配太淵、俠白。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偏歷200次,每天堅持,能防治耳鳴、耳聾、牙痛、腹痛、前臂痛等疾病。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前臂冷痛。
溫溜LI7
【主治】寒熱頭痛、面赤面腫、口舌痛。
【位置】在前臂,腕橫紋上5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配伍】鼻血:溫溜配合谷。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溫溜200次,每天堅持,能防治鼻出血、牙痛、腹痛、前臂痛等疾病。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前臂冷痛、腹痛。
下廉LI8
【主治】腹痛、腹脹、上肢不遂、手肘肩無力。
【位置】在前臂,肘橫紋下4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配伍】腹痛:下廉配上廉、足三里。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下廉200次,每天堅持,能防治腹痛腹脹、前臂痛等疾病。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頭痛、腹痛、風濕痹痛等疾病。
上廉LI9
【主治】腹痛、腹脹、吐瀉、腸鳴、上肢腫痛、上肢不遂。
【位置】在前臂,肘橫紋下3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配伍】腹脹、腹痛:上廉配下廉、足三里。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或彈撥上廉,可治療上肢痹痛、腹痛。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腸鳴泄瀉、肩臂酸痛麻木等疾病。
手三里LI10
【主治】腹痛、手臂腫痛、上肢不遂。
【位置】在前臂,肘橫紋下2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配伍】腹瀉:手三里配三陰交。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或彈撥手三里,可治療上肢痹痛、腹痛泄瀉、目痛。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腸鳴泄瀉、目痛、頭痛、牙痛等。③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肩臂酸痛等疾病。
曲池LI11
【主治】咽喉腫痛、咳嗽、氣喘、熱病、腹痛、吐瀉、痢疾、便秘、頭痛、手臂腫痛、上肢不遂、手肘肩無力。
【位置】在肘區,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把胳膊彎曲,肘橫紋這條細縫靠近肘尖的部位。
【配伍】上肢痿痹:曲池配肩髃、外關。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或彈撥曲池,能防治肩臂肘疼痛。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肘痛、上肢痹痛。③刺血:發熱、偏癱、目赤腫痛、耳鳴耳聾,可在曲池用三棱針點刺放血1~2ml。④刮痧:從上向下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發熱、咽喉腫痛、便秘、頭痛等疾病。
肘髎LI12
【主治】肩臂肘疼痛、上肢麻木、拘攣。
【位置】在肘區,肱骨外上髁上緣,髁上嵴的前緣。屈肘,從曲池向外斜上1橫指,在肱三頭肌肌腱外緣。
【配伍】網球肘:肘髎配手三里。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或彈撥肘髎,能防治肩臂肘疼痛麻木。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肘痛、上肢痹痛。③刮痧:從上向下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上肢不舉、麻木等。
手五里LI13
【主治】手臂腫痛、上肢不遂、瘧疾、瘰疬。
【位置】在臂部,肘橫紋上3寸,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手臂外側,曲池穴上4橫指處。
【配伍】上肢不遂:手五里配曲池。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或彈撥手五里,能防治肩臂肘疼痛。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肘痛、上肢痹痛、咳嗽、咯血、乏力等疾病。③刺血:發熱、身黃、嗜睡、瘰疬等,可在手五里用三棱針點刺放血1~2ml。④刮痧:從上向下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上肢不舉、麻木等。
臂臑LI14
【主治】瘰疬、手臂腫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位置】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緣處。屈肘緊握拳,使三角肌隆起,三角肌下端偏內側,按壓有酸脹感處。
【配伍】眼部疾病:臂臑配風池、睛明。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臂臑,能防治肩臂疼痛。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肩臂痹痛、目痛、瘰疬等疾病。③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肩臂酸痛等疾病。④刮痧:從上向下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頸痛、肩臂疼痛。
肩髃LI15
【主治】肩臂痛、手臂攣急、肩痛、上肢不遂。
【位置】在肩峰前下方,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凹陷處。正坐,屈肘抬臂與肩同高,肩前呈現的凹陷處。
【配伍】肩頸部肌肉酸痛:肩髃配肩井。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肩髃,能防治肩臂疼痛。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肩臂痹痛、上肢不遂等疾病。③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風熱癮疹、瘰疬、肩臂疼痛。④刮痧:從上向下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風熱癮疹。
巨骨LI16
【主治】肩臂痛、手臂攣急、半身不遂。
【位置】在肩胛區,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中。沿著鎖骨向外摸至肩峰端,再找背部肩胛岡,兩者之間凹陷處。
【配伍】肩痛:巨骨配肩髃。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巨骨,能防治肩臂疼痛。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肩周炎等疾病。③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瘰疬、肩臂疼痛。④刮痧:從上向下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癭瘤、瘰疬、驚癇。
天鼎LI17
【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瘰疬、癭瘤、梅核氣。
【位置】在頸部,橫平環狀軟骨,胸鎖乳突肌后緣。扶突穴與鎖骨上窩中央連線中點處。
【配伍】咽喉腫痛:天鼎配少商。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天鼎,能防治肩臂疼痛、頸痛。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肩周炎、頸痛等疾病。③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瘰疬、咽喉腫痛。④刮痧:從上向下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咽痛、喉痹、癭氣(甲狀腺功能亢進)。
扶突LI18
【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瘰疬、癭瘤、梅核氣、呃逆。
【位置】在胸鎖乳突肌區,橫平喉結,胸鎖乳突肌的前、后緣中間。拇指彎曲,其余四指并攏,手心向內,小指放喉結旁,食指所在處。
【配伍】癭氣(甲狀腺功能亢進):扶突配合谷。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按揉扶突,能防治落枕、咳嗽。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頸部疾病。③刮痧:從上向下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頸痛、咽痛、喉痹、癭氣、呃逆。
口禾髎LI19
【主治】鼻塞流涕、鼻出血、口歪。
【位置】在面部,橫平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點,鼻孔外緣直下。鼻孔外緣直下,平鼻唇溝上1/3處。
【配伍】鼻塞:口禾髎配地倉、頰車。
【一穴多用】①按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揉口禾髎200次,能防治鼻部疾患。②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口眼歪斜。
迎香LI20
【主治】鼻塞不聞香臭、鼻出血、鼻淵、膽道蛔蟲。
【位置】在面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鼻孔旁邊凹陷處。
【配伍】面神經麻痹:迎香配地倉。
【一穴多用】按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揉迎香,或向鼻根部搓揉200次,能防治鼻部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