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口涼菜輕松做
——8個制作小竅門
涼菜怎么做好吃?這里匯集的小竅門是家庭主婦和名廚們智慧的結晶,讓涼菜更爽口。
1 先洗后切
一方面,先洗后切可以避免蔬菜中的營養素流失,如礦物質和水溶性維生素;另一方面,先洗后切還能避免蔬菜切口被灰塵、泥土等污染。
2 切法一致
所有材料最好切成一口可以吃進的大小,而有些新鮮蔬菜用手撕成小片,口感會比用刀切還好。
3 生熟分置
做肉類食物的時候,一定要煮熟煮透,并將切肉與切蔬菜、水果等食物的刀和案板區分開。這樣做有利于保證食物的衛生,避免污染,也能使其他食材保持原有的風味,不被肉類食物的腥、膻所影響。另外,切過生肉的刀和案板使用過后,要用開水沖洗干凈,或者用鹽水清洗。
4 適當焯水
雖然生吃蔬菜比較營養,但一些蔬菜在焯水后食用,風味更好,如萵苣、菠菜、芹菜、油菜等。豆類食物焯水還能除去豆腥味,而肉類食物焯水能除去腥、膻等異味。
5 迅速過涼
焯水后,要將食物盡快放入冷水中,這樣做既能保持涼菜制作時的口感,又能使蔬菜等食物顏色翠綠,保證涼菜的美觀。此外,還能最大限度保留蔬菜營養,如果蔬菜繼續保持在高溫狀態,會造成營養流失。
6 容器降溫
將盛放涼菜的容器放在冰箱冷藏幾分鐘,再放菜,可以讓涼菜的口感更清爽,尤其適合焯水后用冷水過涼的涼菜。
7 先調調味汁
調味汁既包括醋、醬油、辣椒油等液體物質,也包括含蔥、姜、蒜的調味汁。先調好調味汁,一方面能保證味道的層次感,一方面也能使涼菜迅速入味,比逐一加入調味料更容易攪拌均勻。
調味汁不宜過早放入涼菜中,因為大多數的蔬菜遇鹽會釋放水分,沖淡味道。所以,在涼菜上桌前淋上調味汁是最妥當的。
8 巧用調料
鹽:鹽是最基礎的調料,但使用時不要多放,只放一點就好,放多了容易過咸,涼菜就變成了咸菜。小黃瓜、胡蘿卜等食物可以事先用鹽腌一下,再用清水沖洗凈,瀝干后再加入其他材料一起攪拌均勻,不僅口感較好,調味也會比較均勻。
醋:白醋和米醋的顏色比較淺,很少改變食物的顏色,因此適合搭配白蘿卜等食物。香醋味道濃郁,酸甜不澀,適合搭配葷菜食用。陳醋風味十足,適合品種較多、口感較重時食用。此外,醋不宜過早放入,以免使蔬菜變色,最好在上桌前調入。
黃酒:黃酒又稱紹興酒,具有去腥、去膻及增味功能,適合腌制肉類食物,使涼菜具有更好的風味。
料酒:料酒的主要功能在于去腥、增鮮,腌制肉類食物的時候,只放一點就夠了,以免酒味太重影響食物本身的味道。
白糖:白糖本身具有甜味,能和蔬菜中天然的甘甜、清新融為一體。在醋放多了的時候,加一些白糖可以緩和酸味,酸甜的口感更開胃。
蔥:北方多食用大蔥,適合煎炒烹炸,尤其是爆鍋,香味四溢。如果想要涼拌,最好食用較柔嫩的部分。南方多食用小蔥,最適合生食或涼拌。
姜:常用來除去肉類食物的膻味和腥味。姜切成絲比較容易入味,但不愛吃姜的人最好把姜切片,便于之后逐一挑出來,或者用姜汁代替。
蒜:白皮蒜和紫皮蒜的營養成分差異較小,但紫皮蒜味道更濃郁一些。做涼菜調料的時候,搗成蒜蓉最容易入味,怕麻煩的人可以用刀背拍幾下再切末。
辣椒:尖椒或綠色的川椒味道較辣,而且清香,很適合切絲,然后涼拌;紅辣椒最適合晾干,制成辣椒油,既添香又增色。
花椒粒:花椒粒有獨特的麻味,適合腌菜,制成的花椒油是非常好的調味汁,很適合搭配辣椒油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