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 認識飛機,了解飛行

編輯請我寫一篇推薦序,以便讀者更好地了解《沖上云霄:大型噴氣機的飛行》這本書。在我看來,本書引言“揭開飛行之謎”已經寫得十分精彩,翻譯的語言也通俗易懂,活靈活現,引人入勝。作為一名波音777的老飛行員,作者的描述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扉。

回想起自己在航班飛行時,有許多旅客,尤其是孩子們,對飛機上的每一種設備都感到好奇和新鮮,路過駕駛艙時,如果門開著(現在這樣的機會可以說是少而又少),他們會探頭探腦,眼神中充滿了對飛機的好奇和了解飛行知識的渴望。不過那時我們往往都在進行緊張的飛行前準備,無暇顧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乘坐飛機旅行的人越來越多,喜歡飛機、熱愛飛行并最終能如愿以償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翻譯出版這本書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飛機發明至今只有110年,商業性飛行的出現真正始于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久,至今不過六十余年。而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全球每天都有超過1000萬人乘坐飛機旅行。中國作為全世界民用航空第二大國,各航空公司每天承運的旅客約有百萬人次。最新問世的空客A380和波音787,每位乘客每百千米的耗油量已下降至3.0升以下,遠遠低于小型汽車的耗油水平。而且,航空界在節油、環保等各方面仍在持續努力。

大多數普通乘客在乘坐飛機時,幾乎都想了解一下飛機的內在。駕駛艙內五光十色的儀表、長短不一的把手都有什么用處?飛行員需要做些什么?他們如何應對緊急狀況,確保安全?對于這些問題,本書都會一一作答。書中介紹的倫敦至波士頓航班的飛行,是基于英國航空公司的飛行程序,敘述得極為詳盡。其中有些程序與中國民航有所不同,對專業人士取長補短也大有益處。

本書談到的波音777,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雙發動機寬體客機。今天,在全球每天有超過1000架次的波音777飛機在各地運行。20世紀90年代,我在南方航空公司任副總飛行師、總飛行師,當時南方航空是波音777飛機的首批用戶之一。依照波音公司“攜手努力”的理念,我有幸參加了波音777飛機的設計工作,多次參加會議、研討。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波音公司已經開始考慮在首款200型飛機的基礎上設計制造波音777–300型飛機,將機身加長10米多一點。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飛機的前輪至主輪的距離超過了31米,再加上飛行員的駕駛艙座椅還在前輪前面4米,這無疑給飛行員的地面滑行,尤其是在較窄的滑行道上大角度轉彎以及在跑道上調頭帶來挑戰。

當時,波音公司制造了一架1:1尺寸的模型(無機翼和機身),采用三種辦法在地面滑行。一是傳統做法,即憑目測判斷操縱前輪轉彎;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增加對前輪、兩組主輪由攝像實時在駕駛艙中顯示(GMCS);三是革命性的改革,即使用液壓驅動滑行,新設計的滑行手柄前推飛機向前滑行,還可后拉飛機后退。我們在波音777、747工廠的機場使用這架飛機模型反復進行滑行試驗。記得有一次滑入跑道時,空中的一架小飛機飛行員向塔臺報告“有個怪物要進入跑道……”。驗證的結果仍是傳統的做法利大于弊。第三種辦法不錯,但大大增加了飛機系統的復雜性。第二種辦法要求駕駛員既看座艙的熒光屏,又看外面,反而容易顧此失彼。經過反復比較衡量后,波音公司最終采用的是第二種辦法,但在手冊中詳細規定了以目視判斷為主的原則。

那時南方航空公司引進波音777飛機是想開通廣州至洛杉磯的航線,其實在當時的條件下,雙發飛機飛越太平洋飛行還有不小的挑戰,我們在飛機的前輪上方噴涂了“越太平洋飛行”的中英文字標,以示決心。功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7月20日,首航成功,這里既有南航的努力,也有波音777的功勞。

《沖上云霄:大型噴氣機的飛行》自首次出版以來,已經再版了三次。本書作者是飛行員,具備深厚的飛行理論基礎和豐富的飛行經驗。更為難得的是,作者文筆細膩流暢,深入淺出,以波音777為藍本,把僵硬枯燥的飛行原理轉變成了易懂有趣的飛行現象,把航空發展的歷史不露聲色地融入到許多內容之中,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獲得航空知識和飛行體驗。本書內容介于科普讀物和專業書籍之間,非常適合那些向往航空、熱愛航空,尤其是對大型民用飛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本書的翻譯工作主要由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英語培訓部主任吳土星教授完成,黃德先、張永忠兩位教授也共同參與了翻譯工作。由于知識領域和語言水平的限制,書中難免有不少不當之處,望讀者在閱讀時指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长顺县| 普安县| 东平县| 靖边县| 武川县| 延寿县| 卢湾区| 金坛市| 甘谷县| 汝城县| 边坝县| 正蓝旗| 会昌县| 嘉鱼县| 五华县| 江永县| 德州市| 安吉县| 高青县| 如皋市| 黔西| 海安县| 福海县| 儋州市| 德庆县| 周宁县| 彰武县| 玉门市| 大英县| 孝昌县| 唐山市| 诸城市| 沙坪坝区| 闵行区| 沅陵县| 育儿| 玉门市| 武川县| 晋中市|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