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彪悍南北朝之鐵血后三國作者名: 云淡心遠本章字數: 3206字更新時間: 2018-12-29 23:51:07
高澄遇刺之謎
此時的高澄可謂志得意滿,在父親高歡死后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他不僅平定了侯景的叛亂,收復了被西魏霸占的失地,還開疆拓土,把東魏的邊境幾乎推進到了長江北岸。
他被晉封為相國、齊王,并且可以贊拜不名(見皇帝時贊禮官不直呼其名),入朝不趨(入朝時不用疾步而行),劍履上殿(可以帶著劍穿著鞋入宮),幾乎達到了人臣的極限。
高澄之心,路人皆知,毫無疑問,他的下一步是要讓孝靜帝禪位,自己做皇帝。
改朝換代可不是件小事,高澄秘密組織了一個籌備小組,成員除了他自己,只有三人——散騎常侍陳元康、黃門侍郎崔季舒、吏部尚書楊愔。
這三人中,陳元康堪稱高澄的首席謀士。
他不僅足智多謀,而且忠心耿耿,當年高歡就曾這樣點評過陳元康:元康用心誠實,必與我兒相抱死。
崔季舒則是與高澄關系最鐵的心腹。
他既是高澄在政治上的得力幫手——專門負責監視孝靜帝,也是高澄在必要時的得力打手——曾經替高澄打了孝靜帝三拳;還是高澄生活上的得力助手——這幾年,他急領導所急,想領導所想,積極為領導排憂解難,利用自己兼任皇家文工團團長的機會,給高澄輸送了大量美女、豐滿的、苗條的、清純的、性感的、巨乳的、美腿的、成熟的、蘿莉的、玉女的、欲女的,各種都有,因此他很得高澄的歡心。可見幫領導拉皮條,自古以來就是升官發財的捷徑一條。
楊愔,出自著名大族弘農楊氏,北魏司空楊津之子,十八年前楊家被爾朱氏滅門,楊愔正好不在家,僥幸逃過一劫,成為家中唯一的幸存者。后來楊愔懷著國仇家恨,到河北投奔爾朱氏的對手高歡,被高歡任命為行臺郎中。他博聞強記、慮事周密,高歡非常看重他,還把自己的庶女嫁給他為妻,楊愔也因此成了高澄的妹夫。
他們四人經常在一起秘密謀劃稱帝的事,聚會的地點一般是在鄴城城北的東柏堂。
東柏堂是高澄在鄴城的住所,在這里好色的他金屋藏嬌,包養了一個情人——瑯邪公主元玉儀。
據說元玉儀本是北魏首富高陽王元雍長子元泰某個小妾所生的庶女。
元泰又有錢又風流,號稱三不知——不知自己的錢有多少,不知自己的小妾有多少,不知自己的子女有多少。
在河陰事變中,元雍、元泰父子雙雙被殺。此時天下大亂,幼小的元玉儀跟著母親流落到了外地,多年后她歷盡艱辛才終于回到京城,沒想到元泰的嫡子、繼承高陽王爵位的元斌根本不認識她(只怪她老爸欠下的風流債實在太多了),當然也不認她這個妹妹。
無家可歸的元玉儀成了高歡老朋友孫騰家的歌妓,后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又被孫騰趕了出來,只能再次流落街頭。
直到有一天她在街上無意中遇到了高澄,閱女無數的高澄看到她居然驚為天人,立即把她帶回家里包養起來。
高澄對她極為寵幸,不僅讓她認祖歸宗,還親自奏請孝靜帝,把她封為瑯邪公主。
常言道,打虎親兄弟,上床姐妹花。元玉儀又向高澄推薦了自己的姐姐元靜儀,高澄來者不拒,也封其為公主。
元玉儀、元靜儀加上高澄的正妻馮翊公主元氏,高澄因此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可謂春風得意。
既然安排元玉儀住在了東柏堂,高澄當然不希望受到任何干擾,因此侍衛都被打發到了府外,不得擅自入內。
高澄的這個安排非常要命——要他自己的命。
公元549年8月8日,高澄在東柏堂與陳元康、崔季舒、楊愔三人在內室秘密開會,議題當然還是改朝換代的事。
由于事情極為機密,左右隨從都被屏退,僅有兩名侍衛王纮和紇奚舍樂在門外值勤。
四個人盤腿坐在大床上,邊喝茶邊吃點心邊討論新一屆文武百官的人選。
突然從外面進來了一個人。
來人是廚子蘭京。
按照《北齊書》的記載,蘭京是梁朝名將蘭欽之子,被東魏俘虜后,高澄把他留在家里當廚子,蘭京曾多次哀求放他回去,高澄不但不答應,還威脅他:再提回家的事兒我就殺了你!蘭京是來送食品的。
等他退下后,高澄對陳元康等人說,昨天晚上,我夢到這小子拿刀砍我,應該盡快殺了他。但這句話卻被蘭京聽到了,他心一橫,頓時起了殺心,于是他把刀藏在盤子底下,聲稱送點心,又再次闖了進來。
高澄大聲呵斥他,狗奴才,我沒叫你,你進來干什么?
蘭京厲聲回答,來殺你!
隨后拔刀就砍。
高澄大驚,匆忙跳下床來,沒想到竟然崴了腳,走不了路,只好鉆到床底下躲了起來。
楊愔當年曾經逃脫爾朱氏的圍捕,逃跑經驗相當豐富,他拔腿就跑,慌亂之中,跑丟了一只鞋子,但還是光著腳逃了出去。
崔季舒以前經常帶美女到東柏堂來面試,因此對地形非常熟悉,便逃到了廁所的隱蔽處躲避。只有陳元康挺身而出,徒手與蘭京搏斗,但他畢竟是一介書生,很快就被蘭京一刀刺中小腹倒在地上,腸子都流了出來。
蘭京搬開大床,揮刀猛砍,高澄身中數刀,他嘴里含著鮮血,說出了他人生中最后的四個字:可惜!可惜!
關于高澄的遺言,有多種解釋。
一種說他愛泡妞,等他去泡的美女還有太多太多,生命卻太短太短,太可惜;
一種說他即將行禪代之事,馬上就要當皇帝卻在這時死了,太可惜;
還有一種版本說他志向遠大,說他打算把被他俘虜的蕭淵明送回建康當梁朝的傀儡皇帝,伺機吞并南朝,甚至統一天下,沒想到自己卻在這樣的節骨眼上被刺殺,實在太可惜。
小子我個人感覺,高澄雖然私生活糜爛,老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被人稱為“高衙內”,但平心而論,他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因此我寧可相信第三種版本。
高澄就這樣死了,年僅二十九歲。
但在他短暫的生命歷程中,他經歷的事件可能比一般人做的夢還要精彩,他在國家中的地位可能比一般人在自己家養的狗眼中的地位還要高,他對歷史的影響可能比一般人對家人的影響還要大,他泡過的美女可能比一般人看過的美女還多……
不管怎樣,這輩子,他沒白活。
回到現場。
門外的侍衛王纮和紇奚舍樂聽到動靜,連忙沖進來護駕,沒想到蘭京還有五個同伙,也在這時闖了進來,結果在搏斗中王纮身受重傷,紇奚舍樂被殺。
隨后,廚房主管薛豐洛等人拿著菜刀、棍棒聞訊趕來,把蘭京等人抓獲。
高澄的二弟、太原公高洋此時正在城東的雙堂,聽說這個消息后,他非常鎮定,馬上率部來到東柏堂,并立即把蘭京等六人全部凌遲處死,迅速控制住了局勢,隨后他出來向外界宣告:奴才造反,大將軍受了點輕傷,沒有大礙!
高澄就這樣在即將稱帝的前夕遇刺身亡,史稱“東柏堂事變”。
以上就是正史記載的事件全部經過。
看起來這只是個偶然事件。
但仔細推敲就會發現此事疑點甚多。
首先蘭京的身份非常可疑。因為《南史》、《梁書》上都未提到蘭欽有這么一個流落北方的兒子,蘭京到底是什么人?
其次,如果說是因為高澄想殺蘭京的話被聽到了,因此蘭京臨時起意要刺殺高澄,為何他還有五個同黨?這五個人為什么要幫蘭京?
其三,按照《北齊書·陳元康傳》的記載,蘭京還有個同黨叫阿改,這個阿改竟然是高洋的貼身侍衛。兩人約好,蘭京動手的時候阿改同時出手殺掉高洋。但高洋那天不在府里,去了城東的雙堂。故而幸運逃過一劫。真的有這么巧合的事嗎?
其四,面對如此嚴重的突發事件,高洋的反應為什么這么快?
其五,高洋為什么沒有審問蘭京等人就馬上把他們殺死?
高澄的死疑問重重。
后人對此難免有各種猜測。
由于高澄向來鋒芒畢露,行事剛猛,樹敵很多,因此他之所以遇刺,版本也很多。
有人說是西魏的宇文泰派特工干的;
有人認為由于高澄曾經鐵腕反貪,強硬打壓東魏國內的鮮卑勛貴,勛貴們懷恨在心,遂導演了這次暗殺;
有人說侯景才是幕后的策劃者,他為報滅門之仇,派出殺手冒充廚師打入高澄府中實施刺殺;有人認為主謀應該是孝靜帝,這個版本情節曲折扣人心弦高潮迭起,足可以拍一部電影——孝靜帝派出同是元氏皇族的元玉儀作為美女間諜,引誘高澄伺機刺殺,沒想到元玉儀和電影《色戒》里面的王佳芝一樣愛上了高澄,無奈孝靜帝只好派出另一位殺手蘭京,最終刺殺成功,而高澄死后,元玉儀就不知所終,史書上再無記載,很有可能是被滅了口;
還有人把矛頭指向了高澄的二弟高洋,畢竟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但不得不說,所有的這些說法都是基于胡亂的猜測和大膽的想象,沒有任何一種說法有足夠的證據。
小子我潛心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終于得出了兩個重要結論:
一、不是我干的;
二、一切皆有可能。
總之,高澄的遇刺是一個謎,就像肯尼迪的遇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