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驍勇善戰(zhàn)的軍事奇才(1)

1.風云再涌

英國陸軍于1939年9月1日發(fā)布全面總動員令,9月3日英法兩國在同一天正式向德國宣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就此拉開帷幕。1919年1月,在法國貢比涅森林里的那個火車廂里,德國代表曾以沉痛的姿態(tài)在戰(zhàn)敗協議上簽字,而同時,仇恨也埋藏在了每一個德國人的心里,20年后,德軍鐵蹄卷土重來,更加肆虐無情的戰(zhàn)火即將點燃全世界。

在1939年的9月到10月間,英國遠征軍渡過海峽向法國進軍,蒙哥馬利認為這個時期的英國陸軍完全不適合在歐洲大陸進行一場一流的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幾年中,英國從未舉行過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而且作戰(zhàn)通訊系統(tǒng)極不完善,其他的后勤支持也非常缺乏,甚至軍隊的運輸工具一部分居然還是靠征用民用貨車和卡車來實現的,當英國軍隊從港口向法國集結區(qū)推進時,在法國的田野上隨處可見拋錨的車輛。這是由于英國國內和平主義思潮占據主流,英國政府更是無視增強軍事實力的重要性所在。蒙哥馬利視此種種不完善的配備為恥辱,法國某地的英國陸軍坦克旅甚至未曾有一輛坦克參戰(zhàn),這讓他不能理解為什么發(fā)明坦克的國家會落得如此下場。蒙哥馬利認為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結果都該歸罪于政府的無能和愚蠢,遠離戰(zhàn)場的官員們粉飾太平,愚弄人民,而且并沒有任賢用能。戈特身兼遠征軍司令和帝國參謀總長兩職,雖然他為人誠懇,不齒卑鄙之事,但卻并沒有能力統(tǒng)領整個英軍的作戰(zhàn)。蒙哥馬利覺得這項任命完全是個錯誤,認為戈特難以完成統(tǒng)帥的工作,這項工作超出了他的能力。原作戰(zhàn)與情報長官波納爾少將和地方部隊長官布朗里格少將,則分別調任遠征軍正副參謀長。

除此之外,通訊狀況也十分糟糕,從宣戰(zhàn)開始,法國人就堅持保持高度的無線電靜默,而報務員基本上都沒有過任何操作實踐,更沒有接觸過高功率的無線電接收機,這致使英國遠征軍對外幾乎沒有通訊,對內的通訊一塌糊涂,盟軍范圍的內部通訊甚至都利用民用電話解決,這在戰(zhàn)爭時期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所有的命令和情報都沒有任何保密措施。如此糟糕的狀況,讓蒙哥馬利斷定在戰(zhàn)爭開始前他們就已經輸了。他當時的作戰(zhàn)任務是在比利時邊界設防,從而延長馬其諾防線,這條以法國陸軍部長姓氏命名的防線耗資60億法郎,用以防范德軍從法國東北部發(fā)動進攻。在嚴守防線的同時,蒙哥馬利集中精力開始訓練軍隊,他知道嚴酷的戰(zhàn)爭即將到來,不能再坐以待斃了。

盡管蒙哥馬利對于指揮系統(tǒng)滿腹非議,但他對于當時領導自己的第2軍軍長布魯克將軍十分尊敬,并給予布魯克將軍十分高的評價,認為他是任何國家多年來都未曾有過的最優(yōu)秀的軍人。布魯克將軍曾與蒙哥馬利同在參謀學院教書,對于蒙哥馬利亦是非常器重,盡力地支持他,為他解決各種麻煩。平心而論,第1軍軍長約翰·迪爾也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人物,也只有這樣的優(yōu)秀軍官,才能真正左右戰(zhàn)局。

1939年到1940年的冬季,英國遠征軍的任務實際上是訓練和自衛(wèi)。蒙哥馬利對戰(zhàn)況看得很清楚,他指導了多次演習,使第3師成為英國遠征軍中最為訓練有素的機動部隊。而且蒙哥馬利還非常注重士兵的福利,士兵都可以在周末分批到里爾度假。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國入侵荷蘭和比利時,第3師行至迪爾河一線,被分配調遣到指定地點,然而他們發(fā)現比利時第10師依然據守在那里,蒙哥馬利面見比利時將軍,請他撤走部隊,然而對方聲稱沒有比利時國王的命令自己不能擅自行動。布魯克于次日趕到,并且立即前去與比利時國王協商,但仍沒有得到應允。蒙哥馬利決定采用點小手段來達到目的——拍馬屁。于是他找到比利時軍隊的師長,誠懇地說:“將軍,我的師將聽從你的指揮,幫助你們加強防線。”這讓比利時將軍大為高興,并且同意了蒙哥馬利的計劃。然而,這個消息很快地傳到了總司令部那里,并且引起了震驚。布魯克立即前往第3師摸清情況,但蒙哥馬利告知他無須擔心,因為比利時軍隊即將退居后方。果然,當德軍進入炮擊射程中后,戰(zhàn)斗就此打響,蒙哥馬利不費吹灰之力就從比利時軍隊手中接管了前線。比利時軍隊毫無用武之地,成為預備力量,繼而選擇向北行進與其主力軍匯合。

在這個時期,即使幾乎每天都傳來有關戰(zhàn)局的壞消息,荷蘭要求停戰(zhàn),德國裝甲部隊渡過默茲河,比利時軍隊則節(jié)節(jié)敗退……然而蒙哥馬利卻養(yǎng)成了保持良好睡眠的習慣,白天時他會見下屬,聽取報告,處理各種問題,下午回到師指揮部,發(fā)布當晚和第二天的命令,之后吃完晚飯就上床睡覺,除了發(fā)生緊急事情之外,一律不許人來打擾他的睡眠。而緊急事情的程度是怎樣定義呢?有一天晚上,蒙哥馬利在睡夢中被手下的軍官叫醒,告知他德國人已經開始進軍盧萬(比利時)了。蒙哥馬利勃然大怒,大吼道:“走開,別打擾我,叫駐盧萬的旅長把他們趕回去。”之后就繼續(xù)入睡。而蒙哥馬利的確擁有這樣安然入睡的資格,他的第3師在六個月的訓練中清除了所有成問題的指揮官,完成了所有上級指派的任務,蒙哥馬利驕傲的把自己的部隊稱為“優(yōu)質鋼”。只是如果聯想起蒙哥馬利幼年時期,母親為了享受安靜的午覺而勒令家人不許發(fā)出噪音這件事,就會發(fā)現這是母子間很有趣的相似之處。

2.敦刻爾克大撤退

隨著德軍的兇猛進攻,盟軍的情勢越來越難以樂觀,而蒙哥馬利的第3師則穩(wěn)扎穩(wěn)打,毫無頹勢。但由于南翼處于暴露狀態(tài),蒙哥馬利只能選擇在5月16日的下午下令撤退,并向登德爾河挺近。對于英國軍隊整體而言,此時左翼的比利時軍隊已經撤離,右翼的法國軍隊也被擊潰,于是也只能作出全線撤退的部署。于是在5月25日,戈特做出了一生中最偉大的決定:英國遠征軍停止向南攻擊,改為向敦刻爾克撤退。

在撤退過程中,食品供應十分吃緊,整個英國遠征軍只能拿到平時一半的定量,但蒙哥馬利的軍隊從不缺肉吃,他的軍需官經常征用農民的菜牛,并且趕著牛隨軍行進,這被蒙哥馬利稱為“活的配給牛肉”。然而,第3師所面臨的是更嚴峻的挑戰(zhàn)。為了擺脫德軍的追擊,英國遠征軍必須持續(xù)堅持運用環(huán)形防御將自身充分防護,然而,即使這樣他們依然面對兩股勢力的威脅,其一是來自西面的德軍裝甲部隊,另一個則從東面襲來的馮·博克德國軍團。不過希特勒本人為英軍解決了第一個威脅,因為他下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原地待命。而第二個威脅則讓英軍承受著巨大壓力。第2軍當時守護著魯貝-阿呂安-伊佩里-科明運河一線,然而當布魯克于27日視察防線時,卻發(fā)現本應位于英軍左翼的法國軍隊和比利時軍隊杳無蹤跡,導致防線出現了缺口,這讓布魯克大為焦慮,所以他命令蒙哥馬利的第3師前來填補缺口。

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蒙哥馬利必須在一夜之間從戰(zhàn)線后方撤離,并且向北轉移大約25英里,還要在破曉之前占領全無偵察的陣地,挖掘戰(zhàn)壕,完善工事,接著準備迎接德軍的進攻。蒙哥馬利在日后的回憶錄中這樣評價這個行動:“如果這一行動計劃是由一位參謀學院的學員提出來的話,人們一定認為他發(fā)瘋了。”。但蒙哥馬利還是完成了任務,在28日凌晨,第3師順利地填補了缺口。

與此同時,再次傳來一個壞消息,據情報表明,在27日比利時國王就已經命令比利時軍隊向德軍投降。這樣,由于盟軍部隊的撤離,導致第3師的防御地區(qū)與紐波特之間出現長達15公里的空隙,蒙哥馬利需要盡快對其進行補救。29日至30日,第3師于夜間潛入位于敦刻爾克橋頭堡的左側陣地,從而防守菲爾納和紐波特之間的運河航線。

自從制訂了撤退的方案后,英國遠征軍的作戰(zhàn)行動就是一邊抵抗德軍的攻擊,一邊向敦刻爾克方向撤退。撤退的過程中,丟棄了大量重型武器裝備,而人員也隨著時間而逐步縮減,于是大部分英軍高級將領都接到命令返回英國,對于布魯克而言,雖然并不情愿就此離開,然而命令難違,但在臨行前,布魯克決定讓蒙哥馬利接管第2軍。

5月30日的下午,戈特在設在海岸線的司令部中召開最后一次會議,對大撤退進行部署。蒙哥馬利此時剛剛接管第2軍不久,成為出席會議的兩個軍長之一,另一個是4月份接長第1軍的M.G.H.巴克中將。戈特根據英軍陸戰(zhàn)部的電報,命令蒙哥馬利于次日率領第2軍撤退,留下第1軍待命。會議散場后,蒙哥馬利要求與戈特進行私下談話,他認為留下巴克進行最后的指揮不是一個合適的決定,留下的人需要有鎮(zhèn)靜且清醒的頭腦,外加一點好運氣。他舉薦在巴克手下指揮第一師的亞歷山大,要求立刻將巴克送回英國,委任亞歷山大指揮第1軍。戈特立即照辦,而最終的結果也證明蒙哥馬利的正確。

蒙哥馬利在5月30日晚召集所有第2軍師級指揮官開會,并發(fā)布次日撤回英國的命令。他強調,所有來不及從海灘上撤退的隊伍務必要前往敦刻爾克,并從港內乘船撤離。第二天,雖然撤離伴隨著德軍的攻擊而倍顯緊迫,但第2軍的情況依然可以說是十分順利。然而待到夜里11點,的確應驗了蒙哥馬利的擔心,德軍的猛烈炮火摧毀了碼頭,而潮汐過低導致了船舶難以靠岸。于是所有沒能從海灘上撤離的部隊,遵從蒙哥馬利的指示奔向了敦刻爾克港。待到6月1日的清晨,蒙哥馬利站在沙丘上親自指揮著第2軍的最后一批防御部隊撤離,直到凌晨才走下沙丘,前往敦刻爾克港。6月2日黃昏時分,亞歷山大已經指揮所有的英國軍隊撤離了敦刻爾克。站在驅逐艦上回望敦刻爾克,只見煙火連天,一片狼藉。

對蒙哥馬利來說,敦刻爾克大撤退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功績,即使是憑借著他的智慧才有了這樣相對圓滿的結果。然而,法國的陷落并沒有使英國人有所警醒,從戰(zhàn)場歸來的英國軍人衣袖上繡著彩色花紋,標著“敦刻爾克”的字樣,好似凱旋的勝利者般在英國各地街頭上得意地閑逛,這讓蒙哥馬利深為不齒。

在蒙哥馬利眼中,英國軍隊需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人員組織,都存在著諸多弊端。

3.升任軍長

6月1日晚,蒙哥馬利返回了倫敦。雖然在敦刻爾克撤離時,他臨危受命擔任了軍長,但現在他提出恢復原職,并盡快整編第3師。帝國參謀總長約翰·迪爾接受了他的請求。而時下英國的戰(zhàn)備物資也僅供裝備一個師,迪爾命令裝備完畢的第3師渡海返回法國作戰(zhàn),擔任這支英國新遠征軍司令的不再是資質平凡的戈特,而是布魯克,這讓蒙哥馬利非常高興。6月中旬,經過準備后的第3師在正準備渡海時接到了法國宣布投降的訊息,他們不必再趕赴異國,但同時英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也處在了孤立的境地。第3師奉命轉移到英國南海岸負責防務,駐守布萊頓及其西面鄉(xiāng)村的濱海地區(qū),即被認為是最容易受到入侵的地區(qū)。

1940年夏天,在布萊頓地區(qū)附近的南海岸上,蒙哥馬利第一次見到了溫斯頓·丘吉爾及其夫人。丘吉爾給蒙哥馬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丘吉爾對蒙哥馬利就餐時以水佐餐感到吃驚,蒙哥馬利解釋道:“我不喝酒又不抽煙,百分之百的健康。”丘吉爾不假思索地回應,他既喝酒又抽煙,卻是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在這段其后被多次夸張戲說的小橋段之后,蒙哥馬利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他認為自己擁有英格蘭唯一裝備充足的一個師,然而接到的任務卻是原地固守,本是應與敵人正面作戰(zhàn)的部隊,如今卻被分配到海岸邊挖戰(zhàn)壕。為什么不能為其配給一些汽車,成為一支機動作戰(zhàn)的預備隊呢。而且必須保持機動靈活的兵力,才能避免敵人突破而后方無支援的挨打境地。首相對此很認同,隨即就派發(fā)給蒙哥馬利所需要的汽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铜山县| 海晏县| 阜平县| 界首市| 井研县| 玛曲县| 鄂伦春自治旗| 出国| 大悟县| 囊谦县| 巴马| 青冈县| 阿鲁科尔沁旗| 莱阳市| 辉县市| 上林县| 苍南县| 喜德县| 蕉岭县| 澄江县| 绥德县| 龙里县| 彝良县| 郯城县| 潜山县| 和硕县| 和田市| 宜章县| 长葛市| 太湖县| 凭祥市| 西乌珠穆沁旗| 汶上县| 酒泉市| 普宁市| 桃园县| 修武县| 固安县| 海丰县| 黄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