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古蘭經》概觀(3)
- 《古蘭經》注釋研究
- 金忠杰
- 3033字
- 2016-05-22 15:58:21
當代阿拉伯學者哈立德·阿布杜·拉哈曼·俄克(Khālid ‘abd al-ramān al-’ak)教授,基于歷代古蘭學家的研究,從經文頒降的歷史發展階段角度,將其內容界定為兩大主題——麥加章內容和麥地那章內容。俄克教授認為,麥加章和麥地那章的內容因各自篇幅長短不一而各具特色,內容側重點也有所差異。“麥加章篇幅偏短,主要圍繞信仰教義,即真主的獨一性、信仰天使、眾先知、末日等展開,尤其是徹底解放了當時阿拉伯人從父輩繼承來的基于多神崇拜的思想觀念,轉向了新的認一論信仰體系。麥地那章篇幅較長,圍繞宗教義務、社會制度、國家建設、倫理道德、經濟貿易、人際關系準則、法律條規、凡事協商等社會事務展開?!盵8]
[1]哲拉魯丁·蘇尤蒂在《古蘭經學通論》中,對《古蘭經》的麥加章和麥地那章作了解釋:(1)先知穆罕默德遷徙麥地那前降示的經文統稱為麥加章(610-622年期間),遷徙麥地那后降示的經文統稱為麥地那章(622-632年期間),無論經文是在麥加降示,還是在麥地那降示。(2)只要在麥加降示的經文通稱麥加章,即使在遷徙后降示;同理,麥地那章是降示于麥地那。(3)麥加章是針對麥加人降示,麥地那章是針對麥地那人降示?!芾敹 ぬK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35-36頁。
[2]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頁。
[3]林松:《古蘭經知識寶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5頁。
[4]穆斯塔法·穆斯林:《古蘭經專題注釋研究》,敘利亞筆社2005年版,第22頁。
[5]希提:《阿拉伯通史》,馬堅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143-144頁。
[6]宛耀賓總主編:《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168頁。
[7]穆罕默德·穆斯塔法·穆罕默德:《古蘭經分類全編》,貝魯特大馬士革伊斯蘭書局1994年版。劉建榮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該書的中譯本。
[8]哈立德·阿布杜·拉哈曼·俄克:《古蘭經注釋原理》,貝魯特納法伊斯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頁。
第三節《古蘭經》的影響
《古蘭經》作為伊斯蘭教與伊斯蘭文化之根,它在伊斯蘭宗教、伊斯蘭文化、穆斯林社會和宗教生活中,發揮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穆斯林認為,《古蘭經》的影響是多方位、多層面、多角度的,因此如果微觀地細究它在各個層面的影響,將勢必難以面面俱到,故筆者綜合中外文獻,僅從宏觀角度,提綱挈領性地歸納它的主體影響:
1.它催生了伊斯蘭教,確立了穆斯林信仰,構建了伊斯蘭文化,奠定了穆斯林社會基礎。
2.它統一了四分五裂的阿拉伯社會,重構了它的社會制度,并使伊斯蘭教憑借它走出阿拉伯半島,成為世界性宗教。
3.它對于伊斯蘭整體與穆斯林個體而言,是大到立教之本、立國之基、立法之源,小至個人修身養性、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規范,是穆斯林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準則。
4.它規范了阿拉伯語,使阿拉伯半島南北方言得以統一,尤其對于散居半島各地的阿拉伯部落人維護其語言和心理上的統一,發揮巨大作用,產生重大影響。
5.它既是一部宗教經典,也是阿拉伯有史以來第一部韻體散文形式的文獻,更因語言精練,文體優美,修辭超絕而被奉為阿拉伯文學的典范。此外,《古蘭經》中的很多命題和故事典故,始終是阿拉伯伊斯蘭文學家的思想淵源和創作題材。
6.它是伊斯蘭文化諸多學科,如教義學、法學、哲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經濟學、遺產學、語言學、句法學、詞法學、修辭學、韻律學等人文社會科學,以及天文學、地理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的理論基礎。
7.它是伊斯蘭宗教思想、文化思想、社會思想、哲學思想、教育思想、歷史思想、經濟思想、軍事思想、倫理思想、法律思想、科學思想等各種思想,以及穆斯林宇宙觀、人生觀、認識觀、價值觀、道德觀、生活觀、行為觀等各種觀念的淵源。
8.它既是研究先知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以及《古蘭經》問世時阿拉伯半島社會情況的重要歷史文獻,也是考察宗教史、世界史、文化史、哲學史和科學史的權威文獻。
據上,《古蘭經》對伊斯蘭教、伊斯蘭文化和穆斯林社會的影響巨大而久遠。在世界穆斯林看來,“《古蘭經》是真主‘神圣的語言’,是一部‘永久法典’。它是伊斯蘭教信仰和教義的最高準則,是伊斯蘭教法的淵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據,是穆斯林社會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為的準繩,也是伊斯蘭教各學科和各派別學說賴以建立的理論基礎”[1]?!啊豆盘m經》等同于科學家們的研究所,語言學家們的寶典,欲精通阿拉伯語者的老師,詩歌忠愛者的韻律學的典籍,情操的陶冶者,法律法令的法律寶典。此前的所有天啟經典就優美的意蘊、和諧的言辭而言,都不能與之一章等量齊觀。因此,我們看到伊斯蘭民族里的優秀階層都不斷地遵循《古蘭經》,引證其經文支持自己的語言。同樣,那些能力不斷提高、思維更敏捷的人都將他們的觀點建立在《古蘭經》經文上?!盵2]
裴立普·K.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就《古蘭經》的影響講道:“《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基礎,是一切精神問題和倫理問題的最后根據,故《古蘭經》具有重大的宗教影響,這是一個方面。在穆斯林看來,教義學、教律學、科學這三件東西,是同一事務不同的三個方面,因而《古蘭經》就成為高等普通教育的科學手冊和教科書?!盵3]
馬堅綜合東西方和教內外學者的見解,概括了《古蘭經》的影響:“憑著這部《古蘭經》,穆罕默德在二十三年之中把一盤散沙的阿拉伯人鑄就成一個堅強的民族。憑著這部《古蘭經》,阿拉伯民族在百年之中解放了亞非歐三洲上被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所奴役的幾百萬人民。后來,他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引起了歐洲各國的文藝復興。阿拉伯人為了使新入教的各民族和自己的子孫能正確地了解《古蘭經》經義,而草創阿拉伯的文字學、文法學、修辭學、圣訓學、教律學、法理學、教義學,并且記載穆罕默德的遺教,以及阿拉伯的民間歌謠、傳說和故事。因此,阿拉伯語文的學科和伊斯蘭教的學科,都是以《古蘭經》為中心的。故《古蘭經》在阿拉伯文學史上,在伊斯蘭文化史上,都占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盵4]
總而言之,由于《古蘭經》之于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的不可或缺性和無可替代性,因此“捍衛《古蘭經》的經文促使人們改進了原來不正確的阿拉伯文字,為理解其意首先必須研究阿拉伯語的語法和詞匯。包括《圣經》在內,歷史上似乎沒有一本書比《古蘭經》得到如此多的研究和評價,圖書館中充滿了用伊斯蘭教世界各種文字對它各方面進行研究的書籍。”[5]歷代穆斯林學界“圍繞《古蘭經》,形成了經注學、古蘭學、誦經學等專門[研究《古蘭經》的]學科。穆斯林學者曾寫過不少介紹、評價和贊頌該經的專著;西方文藝復興運動后,不少的社會科學家、文學家以及近代的一些東方學家,對《古蘭經》也進行研究,相繼發表過評論,肯定了它在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史上的影響和地位?!盵6]
[1]宛耀賓總主編:《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頁。
[2]阿卜杜·拉哈曼·曼蘇爾·沙爾:《古蘭經百科問答》第1部,金忠杰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頁。
[3]希提:《阿拉伯通史》,馬堅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148頁。
[4]《古蘭經》,馬堅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9-10頁。
[5]《大美百科全書》卷15,外文出版社、光復書局1994年版,第323頁。
[6]宛耀賓總主編:《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