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頁。
[48]同上。
[49]參見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頁。
[50]鑒于圣門弟子與再傳弟子時代被后人通稱為先賢時期(Al-salaffy),故圣門弟子注釋時出現的具體分歧,將在再傳弟子注釋時期部分一并給予闡述。
[51]法赫德·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2頁。
[52]參見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97-98頁;法赫德·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頁。
[53]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77頁。
[54]法赫德·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0頁。
[55]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頁。
[56]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69-870頁。
[57]伊本·哈哲爾·阿斯格拉尼:《縱覽思想精華之注釋》,巴基斯坦雅希爾·納迪姆·沃什勒卡哈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頁。
[58]阿卜杜拉·沙哈特:《伊斯蘭教經學》,埃及公共圖書社1998年版,第103頁。
[59]艾布·嘎西木:《伊瑪目艾布·哈尼法是否再傳弟子考》,金忠杰譯,載《伊斯蘭文化》第1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頁。
[60]法赫德·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頁。
[61]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頁。
[62]同上,第100頁。
[63]法赫德·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頁。
[64]同上書,第31頁。
[65]法赫德·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2頁。
[66]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頁。
[67]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59頁。
[68]參見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31頁;法赫德·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頁。
[69]阿卜杜拉·沙哈特:《伊斯蘭教經學》,埃及公共圖書社1998年版,第104-105頁。
[70]教法學界從廣義和狹義層面界定了“伊斯蘭先賢”。狹義專指圣門弟子與再傳弟子,伊瑪目安薩里持此主張:“須知,毋庸爭辯,在真知灼見的學者看來,純粹的真理就是先賢之路,即圣門弟子與再傳弟子。”廣義是指圣門弟子、再傳弟子、三傳弟子及正確追隨他們的早期穆斯林學者,薩法里寧(Al-safārīnī)等學者持此主張:“先賢是圣門弟子,以及伊歷前三世紀的恪守正道的眾伊瑪目。”——艾哈邁德·舍爾賈維:《先賢注經方法概要指南》,載《古蘭經注釋與圣訓注解方法國際研討會論集》,吉隆坡塔吉迪德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2頁。
[71]曼蘇爾·穆罕默德·哈斯布·奈斌耶:《伊斯蘭教與科學》,貝魯特知識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頁。
[72]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56頁。
[73]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頁。
[74]同上書,第133頁。
[75]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56頁。
[76]參見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56-859頁;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139頁;法赫德·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4頁。
[77]參見丁俊《古蘭經名稱考釋》,載《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3期,第19-22頁。
[78]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56頁。
[79]指哲卜拉伊勒天使接近先知穆罕默德,兩者之間是兩張弓或更近距離。參見穆罕默德·哈桑·海米西《古蘭經簡注、哲拉魯丁·蘇尤蒂的降示背景注、經文內容與詞匯索引大全》,大馬士革-貝魯特拉希德出版社1987年版,第526頁。
[80]七大誦讀學家中,哈目澤(700-773)與基薩伊(?-805)讀為短音,其他五位讀為長音。
[81]詳見法赫德·本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44-54頁。
[82]法赫德·魯米:《古蘭經注釋原理及注釋方法研究》,利雅德塔伊布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頁。
[83]李華英:《楷模長逝風采猶存——為紀念安士偉大阿訇歸真10周年而作》,載《回族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7頁。
[84]艾哈邁德·愛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82頁。
[85]穆薩伊德·坦雅爾在《古蘭學及古蘭經注釋原理論集》中,解析了術語“Madrasah”,并就其提出幾點看法:
[86]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艾布·舍赫布:《古蘭經注釋典籍中的以色列傳聞注釋與偽造注釋》,開羅圣訓出版社1971年版,第71-72頁。
[87]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82頁。
[88]艾哈邁德·愛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85頁。
[89]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頁。
[90]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頁。
[91]伊本·赫里康:《名人傳》第1卷,開羅阿米爾出版社1882年版,第365頁。
[92]轉引自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頁。
[93]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頁。
[94]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83頁。
[95]同上,第882頁。
[96]同上。
[97]轉引自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頁。
[98]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頁。
[99]同上書,第106頁。
[100]轉引自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頁。
[101]同上。
[102]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頁。
[103]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82頁。
[104]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頁。
[105]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83頁。
[106]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頁。
[107]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頁。
[108]同上。
[109]哲拉魯丁·蘇尤蒂:《古蘭經學通論》,貝魯特阿拉伯圖書出版社2003年版,第883頁。
[110]同上。
[111]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頁。
[112]即阿卜杜拉·本·祖拜爾(‘Abd Allah ben zubayr,622-692),阿卜杜拉·本·歐麥爾(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阿卜杜拉·本·阿慕爾·本·阿斯(前文中的阿慕爾·本·阿斯)、阿卜杜拉·本·阿拔斯(前文中的伊本·阿拔斯),專門有“Al-‘abādilah al-’arba‘ah”(“四位阿卜杜拉”)的術語指稱他們。
[113]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頁。
[114]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頁。
[115]同上書,第111-112頁。
[116]同上書,第113頁。
[117]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頁。
[118]同上書,第113頁。
[119]同上。
[120]同上書,第114頁。
[121]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頁。
[122]艾哈邁德·愛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83頁。
[123]同上。
[124]同上書,第184頁。
[125]同上書,第186頁。
[126]同上書,第185頁。
[127]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頁。
[128]哈非茲·謝姆斯丁·達烏德:《古蘭經注釋家的級別》第1卷,貝魯特學術圖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178頁。
[129]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頁。
[130]哈非茲·謝姆斯丁·達烏德:《古蘭經注釋家的級別》第1卷,貝魯特學術圖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頁。
[131]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頁。
[132]同上。
[133]同上。
[134]同上。
[135]哈非茲·謝姆斯丁·達烏德:《古蘭經注釋家的級別》第1卷,貝魯特學術圖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183頁。
[136]同上書,第182-183頁。
[137]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頁。
[138]艾哈邁德·愛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94頁。
[139]同上。
[140]同上。
[141]同上。
[142]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頁。
[143]同上書,第119頁。
[144]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頁。
[145]同上。
[146]同上書,第121頁。
[147]哈非茲·謝姆斯丁·達烏德:《古蘭經注釋家的級別》卷2,貝魯特學術圖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318頁。
[148]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頁。
[149]同上書,第122頁。
[150]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頁。
[151]艾布·阿布杜拉·古爾泰卜:《古蘭經教律總匯》第1冊,貝魯特使命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頁。
[152]穆罕默德·侯賽因·扎哈卜:《古蘭經注釋與注釋家》卷1,開羅知識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頁。
[153]哈非茲·謝姆斯丁·達烏德:《古蘭經注釋家的級別》第1卷,貝魯特學術圖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151頁。
[154]艾哈邁德·愛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94頁。
[155]哈非茲·謝姆斯丁·達烏德:《古蘭經注釋家的級別》第1卷,貝魯特學術圖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1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