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1章 撫寧縣衙

  • 挽明
  • 燕西風
  • 3101字
  • 2015-10-05 07:01:28

過了一會兒,楊鶴接問道:“永平衛(wèi)所的士兵經(jīng)常來撫寧縣縣城么?”

孫掌柜道:“以前常來,不過最近半個月從關外來了大批百姓,衛(wèi)所那些士兵便盯上了那些逃難的百姓,常去敲詐勒索,令那些百姓叫苦不迭。”

楊鶴聞言一怔,隨即笑道:“我聽說撫寧縣安頓的是士兵的家眷,他們連士兵的家眷也不放過么?”

孫掌柜搖搖頭:“士兵的家眷又怎樣?這些人都是關外的遼人,況且又是打了敗仗的士兵,孟喬芳又怎會把這些人放在眼里?”

楊鶴聽了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孫掌柜見了一驚,隨即說道:“那些百姓莫非是軍爺們的家眷?”

楊鶴冷笑道:“那些百姓都是廣寧城士兵的家眷,我們就是從廣寧逃出來的。”

孫掌柜唬了一跳,急忙說道:“軍爺,小人求求你,千萬不要說這些事是小人告訴你們的,要不然,小人這生意就開不成了!”

“孫掌柜放心,絕不會連累你。”楊鶴拍了拍孫掌柜的手道。

“多謝軍爺,那小人告退。”孫掌柜忙起身道。

楊鶴擺擺手:“孫掌柜去忙吧。”

待孫掌柜退下,李茂春看了看孫掌柜的背影,忽然壓低聲音對楊鶴道:“四弟,我看這個孫掌柜是有意把這些事告訴我們的,我估計這人以前也沒少被永平衛(wèi)的官兵勒索,他想挑唆咱們對付永平衛(wèi)所的官兵。”

楊鶴笑了笑:“那又怎樣?”

頓了頓,楊鶴接道:“其實,只要他說的是真的,也談不上挑不挑撥,因為這樣的事情咱們早晚會知道,無非是早一天晚一天罷了。”

李茂春沉吟了下道:“四弟,咱們初來咋到,人生地不熟的,如果不是太過,咱們就忍一忍吧。”

楊鶴點點頭:“大哥放心,兄弟心里有數(shù)兒。”

楊鶴話音剛落,只見張順帶著一名士兵匆忙走了進來。

四下望了望,看到楊鶴所在的位置,張順快步跑到近前,俯身在楊鶴耳邊低語了幾句。

楊鶴聞言霍然起身:“沒看錯?是三順的父親和妻子?”

張順指了指身邊的士兵:“他說是三順兄弟的父親和婆娘。”

那士兵見楊鶴看向他,急忙說道:“錯不了,小人以前到三順哥家喝過酒,見過三順哥的爹爹和婆娘。”

“走,帶我去看看。”楊鶴忙道。

“四弟去哪?”李茂春問道。

楊鶴擺擺手:“你們在這里吃飯,我去去就回。”

說罷也不多說,急步往外走去。

李衛(wèi)見了,對幾名親兵招了招手,幾名親兵當即起身,跟在楊鶴的身后。

出了飯館,楊鶴問道:“往哪個方向去了。”

那士兵往東一指:“往這個方向走的。”

張順接道:“大哥,我看三順的婆娘抱著孩子走得很急,看樣子是孩子病了,應該是找藥鋪去了。”

楊鶴點點頭,循著士兵指的方向大步而去。

走了半條街,終于看到前面一間藥鋪,楊鶴等人剛到門口,便聽里面一人哀求道:“大夫,求求你,給孩子治治吧,老漢這里有兩斗米,全都給你。”

楊鶴不及多想,手一撩,撥開門簾,進了藥鋪。

隨即便見一名婦人抱著孩子跪在柜臺前,一名老漢則站在柜臺前不住哀求。

“你是董三順的父親?”楊鶴上前問道。

“是,老漢便是,不知軍爺是哪位?”那老漢回頭看了看楊鶴疑惑道。

“三順兄弟以前是我的部下。”楊鶴說道。

那老漢聞言恍如抓住救命稻草,噗通一聲跪在楊鶴身前:“官爺,求求你救救三順的孩子吧。”

“大叔快起來。”楊鶴急忙把董老漢拉起來,然后問道:“孩子得了什么病?”

董老漢搖搖頭:“可能昨夜受了風寒,今日一早,又是嘔吐,又是腹瀉,身上一陣冷一陣熱的。”

“是傷寒。”柜臺后面那大夫道。

“馬上抓藥,多少錢我給。”楊鶴說道。

那大夫道:“人參桂枝湯,一共十五副,需銀錢一兩五錢。”

楊鶴不及掏錢,旁邊張順已經(jīng)摸出銀子遞了上去:“馬上抓藥。”

那大夫不急不忙,取出一桿小戥子準備稱銀子。

張順見了,一個大耳光扇了過去:“媽的,快抓藥,銀子都是你的。”

“你……你……”那大夫捂著臉一時不知所措。

張順瞪著眼睛罵道:“你給老子聽好了,治好了孩子的病,老子再給你五兩銀子,趕緊抓藥。”

那大夫聽說還給賞銀,頓時忘了疼痛,急忙抓起小戥子,開始抓藥。

一會工夫,十五副藥抓好,那大夫找來紙將藥包好,遞給張順。

“怎么用藥?”楊鶴問道。

“用一陶罐盛裝,水與藥齊平,大火燒開,小火煎熬一刻,一副藥煎兩次,最多不要超過三次,煎熬好以后,將兩次熬出的藥混到一起搖均,分兩次服用。”那大夫說道。

楊鶴點點頭,回身對張順道:“把賞銀先給他,治不好回來砸他的店。”

那大夫聽治不好要砸店,頓時哭喪著臉道:“軍爺,這世上哪有包治的大夫?這孩子的病小人肯定是斷準了的,至于能不能治好,還要看孩子的身體能不能熬得住。這孩子身體羸弱,小人實不敢保啊!”

“嗯?”楊鶴瞪著那大夫看道。

“這樣,小人再給孩子抓幾副理中補氣的藥。”那大夫忙道。

說著,那大夫又開始抓藥。

抓完藥以后,那大夫道:“每日飯前先服此藥,飯時盡量喝粳米粥,然后再喝剛才那副藥。”

楊鶴點點頭,對董老漢道:“大叔,跟我走,找個地方給孩子熬藥。”

“多謝官爺,多謝官爺。”董老漢忙不迭道。

楊鶴嘆了口氣道:“大叔,我叫楊鶴,你不要叫我官爺,叫我名字就行,我答應過三順兄弟,他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他的孩子我也會當自己的孩子看待。”

“我家三順怎么了?”那婦人問道。

楊鶴看了看那婦人,一時無言。

董老漢和那婦人見了頓時明白董三順已經(jīng)不在了。

見兩人一臉絕望的神情,楊鶴道:“大嫂,你不要難過,先治好孩子,我會好生安頓你們的。”

那婦人默默點頭,抱著孩子跟在楊鶴的身后。

走了幾步,楊鶴問道:“三順不是還有個妹子么?妹妹呢?”

“看家呢。”董老漢道。

“你們住在哪里?”楊鶴接問道。

“城南三十多里。”董老漢道。

楊鶴道:“等我這邊的事情辦完,就把大家接走。”

“官爺,您說您是三順的官長,老漢以前咋沒聽三順說過呢?”董老漢道。

“我們是西平堡的官兵,在廣寧城平叛以后收編了廣寧城的部隊,三順兄弟被編入到我的隊里。”楊鶴道。

“軍爺,我家三順是怎么死的?”那婦人忽然問道。

楊鶴嘆了口氣道:“三順兄弟和羅總兵還有一些重傷的兄弟留下來為我們斷后,建虜來了以后,他們引爆火藥,壯烈殉國。”

董老漢聞言長嘆一聲:“老漢共有三個兒子,前兩個沒長大就夭折了,剩下這個老三,老漢希望他能順順當當?shù)亻L大,因此給他起名三順,沒想到長是長大了,最后卻……”

見董老漢和那婦人傷感,楊鶴也不知如何安慰他們,好在這時已到了飯館。

進了飯館,楊鶴讓掌柜的馬上安排人熬藥,又讓掌柜安排一個房間讓那婦人和孩子暫時棲息。

吃過飯,楊鶴讓李茂春給董老漢留一錠銀子,又給他們找了家客棧,安頓完,楊鶴等人方才奔赴縣衙。

撫寧縣雖小,可縣衙的規(guī)模可不小,撫寧縣城中心街道以北,屬于縣衙的地盤就占了一大半。

不過縣衙也不知多久沒有翻新了,圍墻上的脊瓦很多都已掉落,墻磚也風化的厲害。

縣衙正門是個門房,兩側(cè)的圍墻呈八字形與門房兩側(cè)相接。常言說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八字衙門便是指縣衙門口的八字形圍墻。

八字墻的中間,正門的前面矗立著兩座石獅子,由于天長日久風吹雨淋,獅身的顏色有些泛青。左面的獅子后面,也就是西面圍墻的前面立有一座告示牌。

正門的兩側(cè)各有一排柵欄,左面的柵欄后面立著兩座石碑,右面的柵欄后面立著一面鼓和一面銅鑼,門房的上方懸著一塊牌匾,上書撫寧縣署四個字。

楊鶴等人走到縣衙門口,只見門前坐著一位上了年紀的門子,正攏著手曬太陽。

看到一隊官軍走到縣衙門前忽然停下,那門子唬了一跳,急忙站起身來。

見那門子肅手而立,眼中滿是驚懼,李茂春走過去笑道:“勞煩通稟一下縣尊大人,就說西平堡游擊李茂春求見。”

那門子聽了忙道:“將軍稍候,小人這便稟告縣尊大人。”

說著轉(zhuǎn)身快步往院內(nèi)跑去。門房后面的院落足可容納數(shù)百人,正對面便是縣衙的大堂,不過那門子卻沒進大堂,而是從大堂旁邊一個側(cè)門進去。

那門子年紀不小,跑得卻飛快,頃刻間便沒影兒了。

李茂春看向楊鶴,笑著搖了搖頭,隨即命士兵把車上的箱子卸下,搬進衙門院內(nèi)。

將箱子卸下來,楊鶴等人便再院子里等候,過不多久,從側(cè)門里出來幾名官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宁阳县| 汝南县| 北宁市| 上饶市| 永川市| 汾西县| 阳城县| 临清市| 来凤县| 商水县| 舒城县| 崇文区| 吴忠市| 元江| 达州市| 武穴市| 东海县| 永新县| 滦南县| 丹巴县| 南昌市| 湄潭县| 昌邑市| 周宁县| 西充县| 芷江| 上饶市| 许昌县| 崇信县| 白山市| 册亨县| 霍城县| 马龙县| 保德县| 同江市| 汝州市| 柳州市| 波密县| 潼关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