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金融機構——利潤豐厚的“中介”(1)
- 聰明投資者的第一本金融學常識書
- 肖玉紅
- 4907字
- 2015-08-17 14:38:05
金融機構作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承載著國際性金融體系的職能,在金融市場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并且負責國家間貨幣的運轉、放貸等業務,以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和健康發展。
中央銀行——金融體系的“神經中樞”
從你的錢包里任意拿出一張紙幣,都可以從上面找到“中國人民銀行”的字樣。如果你出境到日本或是歐洲旅行過,如果留心的話,就會看到日元的鈔票上印有“日本銀行”,歐元的鈔票上印有“歐洲中央銀行”,這上面的字樣代表什么含義呢?
其實,一國鈔票由這個國家中央銀行獨家印制和發行。我們看到的字樣就是該國鈔票的發幣行,也就是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即我國的中央銀行是中國人民銀行,日本的中央銀行是日本銀行,歐洲的中央銀行是“歐洲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簡稱央行,是負責某國或某一區域貨幣政策的主體,它是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引發了世界性的金融恐慌和嚴重的通貨膨脹,為解決這一危機,1920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了國際金融會議。會議上提出了在世界各國普遍建立中央銀行制度的必要性,以此共同維護國際貨幣體系和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
中央銀行通常是一個經濟共同體唯一的貨幣發行機構,對調節貨幣供應量、穩定幣值有重要作用,是國家管理經濟的職能部門。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與其他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的根本區別在于,它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目標服務的。
每當商業銀行利息有變動之時,我們總會聽到這樣的報道,說中央銀行宣布何時降息或是升息多少?;蛘吣承r候宣布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由此我們可以明白,中央銀行不是以盈利為目的,它是為了保證一個國家貨幣的穩定與金融系統的安全而存在的。
中央銀行作為一國的中心金融機構,具有哪些功能呢?所有的中央銀行都具有以下四大功能:
1.印刷鈔票
在使用金銀幣做貨幣的時候,只要信譽足夠好,每家銀行根據自家銀行的金銀幣儲藏量都可以發行自己的鈔票。隨著社會的發展,當某一家大的銀行借助政府權力,自己買斷“印刷鈔票”的業務而勒令其他銀行不能再印鈔票時,它就逐漸變成了一個國家唯一的印鈔票的機構——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壟斷了紙幣的發行權,其印出來的每一張鈔票都是憑空印刷的,因此,本質上并不是財富的憑證,而是債務的憑證。
2.管理銀行
具體體現在集中保管銀行的準備金,并對它們發放貸款,充當“最后貸款者”。為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資金的劃撥清算和資金轉移的業務等。
3.調控經濟
中央銀行會運用一般性政策工具對貨幣和信用進行調節和控制,這類政策工具有公開市場操作、調整利率(包括貼現率)、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人們將其稱為中央銀行調控經濟的“三大法寶”。
當經濟過熱時,央行通過提高利率或者增加存款準備金率抑或是發售國債來減少流通中的鈔票量,降低市場流動性;經濟衰退的時候,央行就會通過降低利率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抑或是收購國債來增加流通中的鈔票量,增加市場流動性。
央行的貨幣政策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夠不斷刺激經濟增長,讓整個國家的財富不斷地增長。
4.代表政府
大多數國家的中央銀行通常還代理國庫,代理發行政府債券,為政府籌集資金;制定并監督有關金融管理法規,充當政府的顧問,提供經濟,金融情報和決策建議;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和各種國際金融活動。
中央銀行是國際金融體系的核心,是特殊的金融機構,是政府的財務“大管家”,可謂是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神經樞紐”。
金融常識(小貼士)
中央銀行是“國家的銀行”,是政府干預經濟的有力工具,也是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
投資銀行——資本市場的弄潮兒
2008年對華爾街來說,可謂是多事之秋。3月16日,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9月15日,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向美國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9月21日,碩果僅存的兩大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
從金融制度的角度來說,這場風暴標志著美國獨立投資銀行模式的終結。
投資銀行,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機構,是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并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投資銀行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現代金融業適應現代經濟發展形成的一個新興行業。它屬于金融服務業,主要服務于資本市場,這是區別商業銀行的標志。另外,投資銀行是智力密集型行業,這是與其他專業性金融服務機構的主要標志。
投資銀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稱謂。比如在英國稱為“商人銀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則被稱為“證券公司”。在我國,投資銀行并不列入中央銀行管理的范圍,而是屬于證監會管理的范疇。通常稱為證券公司,比如,海通證券、國金證券等。他們擔負著證券分析和證券經紀人的角色,既為投資者買賣股票充當經紀人,又為企業融資充當經紀人。
投資銀行是當今全球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我們常常聽到的高盛銀行、摩根士丹利銀行、貝爾斯登銀行以及2008年倒閉的雷曼兄弟銀行等都屬于投資銀行。
在美國,投資銀行有兩個來源:一是由商業銀行分解而來,比如摩根士丹利;二是由證券經紀人發展而來,比如美林證券。
原來,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一直混業經營,所以形成了許多所謂的“全能銀行”,比如,德意志銀行、荷蘭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等。這樣的混業經營,會使一些銀行拿著儲戶的錢投機各種金融衍生品。為了遏制這種現象,1933年美國把著名的摩根銀行分拆為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摩根士丹利以及從事商業銀行業務的摩根。也就是現在世界金融市場上所說的“大摩”和“小摩”。
投資銀行擁有強大的盈利能力,比如在股票發行業務中,投資銀行要抽取7%的傭金。當一個客戶發行價值100億美元的股票,投資銀行抽取的傭金就高達七億美元。
在公司并購業務中,投資銀行更是可以大發橫財。19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至少經歷了四次并購,投資銀行也從中得到了可觀的收入。由于兼并業務技術含量高加上豐厚的利潤,所以,通常被認為是投資銀行的核心業務。
投資銀行之所以能夠獲得高額盈利與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密不可分。
第一,投資銀行業務除了經紀業務外,基本上都屬于批發業務。批發業務就會有大規模的資金流動,大的業務規模則會帶來大的利潤。
第二,投資銀行以知識密集型業務為主。投資銀行從本質上屬于金融咨詢業。金融咨詢作為一項獨立的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還為其他投資銀行業務提供智力支持。
比如,要想協助發行體發行證券,首先要做的是協助其進行證券的設計,這就需要對其進行研究、分析。這種研究、分析能力是投資銀行的核心競爭力。除此之外,資金、銷售實力同樣需要重視。比如,要想協助公司進行并購,就離不開必要的市場操作。這就需要充分的資金和銷售實力。
總之,投資銀行是證券和股份公司制度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它作為一個重要的金融機構,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金融常識(小貼士)
通常投資銀行主要為企業發行股票、債券或重組、清算業務,最后從中抽取傭金,所以它既不發放貸款也不接受存款。
商業銀行——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提供多種服務商業銀行,即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銀行”,它們與民眾直接接觸并為民眾提供支付中介和金融服務。在央行的領導下,商業銀行也承擔著信用創造和調節經濟的作用。
“銀行”一詞最早起源于拉丁文Banco,譯為“長板凳”。在中世紀中期的歐洲,各國間日益頻繁的貿易往來,使水運交通便利的威尼斯、熱那亞等幾個港口城市商販云集,成為歐洲最繁榮的商業貿易中心。各國商販帶來了各自國家的金屬貨幣,這些貨幣在品質、成色、大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兌換起來相當麻煩。為了方便交易,出現了專門為別人鑒別、估量、保管、兌換貨幣的人。
他們按照當時的慣例,都在港口或集市上坐著長板凳來等候需要兌換貨幣的人。漸漸地,人們統一稱呼他們為“坐長板凳的人”。這就是商業銀行的前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會與商業銀行打交道,那么,在金融學中,商業銀行的定義是什么呢?它都為我們提供哪些服務呢?
所謂商業銀行,就是以經營工商業存、放款為主要業務,并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貨幣經營企業。由上述定義我們可以歸納出商業銀行的特點:
(1)商業銀行是一個信用授權的中介機構。
(2)商業銀行的本質是一個企業,企業是以追求盈利為目標的。
(3)因為中央銀行不直接對民眾,而其他金融機構又不能直接得到央行印刷出來的錢,所以商業銀行也是唯一能夠直接為公眾提供貨幣的機構。
商業銀行在現代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把人們手里的閑錢吸收進來,這些存款,為銀行開展資產業務提供了基礎。比如,銀行可以將這些存款貸給那些急需用錢的個人或企業,這樣整個經濟的運行效率就得到了大幅提高。試想,假如沒有商業銀行這個中介,有閑錢的人把錢放在家里,不進行任何流通,就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而急需用錢的人卻因無處借貸,失去賺錢的大好機會。
商業銀行因為吸收了大量存款,所以具備了辦理匯兌、結算業務的優勢。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商品買賣,可以直接通過個人或企業在銀行的存款賬戶辦理轉賬結算,既便捷、安全又省時省力;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之間也開展業務合作,如匯兌、轉賬、結算業務,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張高效率的結算網絡,大大提高了經濟的運行效率。
除了上述業務外,現代商業銀行還開辦了許多新的業務,如擔保業務、代理業務、租賃業務、銀行卡業務、信托業務等,這些新業務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周全的服務,也為商業銀行開辟了新的財源。
目前我國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五家國有商業銀行,12家中小型股份制商業銀行,比如民生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110家城市商業銀行,二十多家村鎮銀行以及農村商業銀行和鄉村銀行。這些銀行已成為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
金融常識(小貼士)
從金融體系來講,商業銀行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傳遞者,從經濟體系角度講,商業銀行是現代社會經濟運轉的樞紐之一。
政策性銀行——國家干預、協調經濟的產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德國國民生產總值不到戰前的一半,各大城鄉居民面對的是堆積如山的瓦礫和廢墟,劫后余生的人們急需重建家園。為了籌集巨額重建資金,1948年,德國政府組建了德國復興開發銀行,總資本約十億德國馬克。德國復興開發銀行成立后通過發行中長期債券來籌措巨額款項,為德國人民重建家園提供了大量資金,為戰后德國重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德國復興開發銀行肩負著重建德國的特殊使命,是一家具有特殊身份的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創立、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以及貫徹把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的原則,我國于1994年組建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
1.國家開發銀行
設立時間:1994年3月。
設立目的:A.為國家重點建設融通資金,保證其順利進行;B.集中當時分散管理的國家資金,建立投資貸款審查制度,賦予開發銀行一定的投資貸款決策權,同時承擔相應的責任與風險,以防止盲目投資,重復建設。
主要任務: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的能源、交通等“瓶頸”行業和國家需要優先扶持的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領域。
2.中國進出口銀行
設立時間:1994年4月。
設立目的:為了按國際慣例運用出口信貸、擔保等通行做法,擴大機電產品,特別是大型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合理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創造公平、透明、穩定的對外貿易環境。
主要任務:擴大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以及支持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項目。
3.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設立時間:1994年4月。設立目的:為了集中財力解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合理的政策性資金需要,促進主要農產品收購資金的封閉運行。主要任務:承擔國家政策性農村金融業務,代理財政性支農資金撥付,專門負責糧棉油收購、調銷、儲備貸款業務等。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相比,有共性的一面,但二者又有一定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