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衣食住行篇(15)

冰箱的由來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我國就已經有了“冰窟”,就是所謂的“凌陰”。冬天人們把冰藏在里面,到夏天再取出使用。《詩經》中曾描述過冰窟。到了戰國時代,就有人喝起又香又清涼的冰鎮糯米酒,這在《楚辭·招魂》里有記載。我國沿海的漁民很早就學會了在夏季出海捕魚時帶上貯藏的天然冰塊,用以冷藏捕撈到的魚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冰鮮船”。

近代,出現了把冰放在絕對的容器或柜子里的“存冰之箱”,這就是現代冰箱的萌芽。約在1820年,實驗性的人工制冰試驗首次獲得成功。1834年,美國工程師雅可布·帕金斯制成了第一臺壓縮式制冷技術的冰箱。世界上第一臺實用的家用電冰箱是1913年美國芝加哥生產的“多美樂”牌電冰箱。

1918年美國凱爾維納托公司的科伯蘭特工程師設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家用自動電冰箱。

洗衣機的由來

1867年,世界上出現第一臺洗衣機。是一種十分粗糙的手動裝置,其簡陋是可想而知的。1874年,美國玉米播種器制造者比爾·布萊克斯頓發明了木制洗衣機,其主體為一個木桶,桶中心裝有六個撥爪。搖動手柄使撥爪轉動,拖著衣服在木桶皂液中游動,在水流沖刷下達到洗滌的目的。1880年,蒸汽洗衣機問世,大大提高了洗衣效能。1911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洗衣機在美國誕生,但由于有些工藝沒過關,受到電力限制,而沒有得到普遍使用。

到了1920年,美國的瑪依塔格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個鑄鋁簡體洗衣機。20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本德克斯航空公司的一家分公司研制出第一臺自動洗衣機。

空調機的由來

空調機最早是由美國工程師多西發明的。1881年7月的一天,美國第十九任總統格菲爾德在華盛頓車站遭到了槍擊。保安人員把他送進醫院實施搶救。手術后,格菲爾德還需要精心護理一段時間。可是,病房里溫度很高,使這位總統無法正常休息。怎么辦呢?有關部門把解決這個難題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叫多西的礦山工程師。多西根據空氣膨脹吸熱的原理,在醫院里裝了一臺空氣壓縮機,使病房的溫度從30多攝氏度下降到25攝氏度以下。這就是空調的由來。

照相機的由來

照相機也稱攝影機,由鏡頭、暗箱、快門以及測距、取景、測光等裝置構成,是用以拍攝照片的器械。它源于歐洲,其由來經過了漫長的歷史過程。

18世紀,法國有一種行業,在畫人像前點一支蠟燭,背后墻上放一張白紙,畫家用鉛筆把燭光投射到紙上的人影勾畫出輪廓,再用鉛筆涂實而成一張“照片”。1820年,英國人維丘德把硝酸銀涂在紙片上,利用硝酸銀感光作用制成了印相紙,在陽光下可把人的影子照下來,但印機紙一見光就會失去效果。

1827年,法國的尼布斯在錫板或玻璃板上撒上瀝青粉末,再敷上一層油或蠟,放在陽光下照射,使實物外的瀝青因光線影響而變黑,遮蓋實物之處就會出現白色的影子。這種照片雖然不會消逝,但每照一張要在陽光下曬6小時以上,非常人制作“相片”的形式。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開始從事照相技術研究。一次,他無意中把銀匙放在曾用碘處理過的金屬板上,過了一陣,他發現銀匙的影子印到了板上。他又專門磨制了金屬板并在上面涂碘,用鏡頭進行拍攝,果然拍下了影子。一天,他到藥器箱中找藥品,突然看到曾曝過光的底片竟然影像清楚,他斷定某種藥品具有顯影作用。

于是每天晚上將一張曝過光的底片放在箱內,次日放進底片時取出一種藥,看哪一種藥取出箱后底片不再顯像,從而發現顯影藥品。但直到箱內藥品全部取完,底片依然顯像如故。后來他仔細檢查箱子,發現箱內有些灑了的水銀。他立刻對水銀進行實驗,確定是水銀蒸發造成底片顯像。恰好這個時候,一個名叫哈謝爾夫的人發現了定影作用。達蓋爾以自己發明的底片和顯影技術,結合哈謝爾夫發明的定影技術和維丘德發明的印相紙,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照相機。

“黑馬”一詞的由來

黑馬一詞并不是股市中專用術語,黑馬原本是指在賽馬場上本來不被看好的馬匹,卻能在比賽中讓絕大多數人跌破眼鏡,成為出乎意料的獲勝者。

19世紀,英國政治家杰明狄斯雷斯在《年輕的公爵》這部小說中描寫了一個精彩的賽馬場面。比賽剛開始,兩匹奪冠呼聲最高的良種馬一路領先,眼看其中一匹勝券在握,全場為之狂呼。不料在接近終點時,忽然有一匹不起眼的黑馬從后面奮力追趕上來,風馳電掣般把兩匹良種馬拋在后面,領先抵達終點,奪得了冠軍。從此,“黑馬”一語不脛而走,由賽馬場上的俚語發展成體壇上的慣用語,不時出現在新聞報道中——當一個初出茅廬的運動員或運動隊出了好成績、獲得了冠軍,賽后的新聞媒體便會以“出現黑馬”加以報道贊譽。黑馬一詞漸漸地又擴大到其他領域的報道中。1861年,原本名氣不大的林肯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時,有人也把他稱為“黑馬式”的總統。

裁判紅黃牌的由來

紅、黃牌的發明者是英格蘭裁判肯·阿斯頓。他于1962年執法著名的智利世界杯“圣地亞哥”之戰時,紅黃牌還沒在足球賽場上露面。那場小組賽在智利隊和意大利隊之間進行,比賽場面粗野異常,幾乎處于失控狀態。最后阿斯頓在武裝警察的保護下匆匆離場,此后他再也沒執法過世界杯的比賽。

1966年世界杯期間,他在觀看英格蘭隊和阿根廷隊場面混亂的1/4決賽時,痛感該給裁判武裝點像樣的武器了。賽后在驅車回家的路上,紅、黃、綠閃爍的交通燈激發了他的靈感,于是他向國際足聯提出引進紅黃牌幫助裁判執法的建議。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賽場上,裁判開始使用紅黃牌,球員立刻變得規矩起來。蘇聯球員洛夫切夫成為第一個吃黃牌的選手。4年后在聯邦德國世界杯上,智利隊的卡斯澤里領到了足球史上的第一張紅牌。

20世紀80年代初期,英國、巴西等國曾廢除使用紅黃牌。針對這種情況,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作出如下決定:國際足聯舉辦的比賽,仍使用紅黃牌,至于有關國家的國內比賽是否使用紅黃牌,完全可由該國的體育組織自己來決定。我國是從1974年起,在全國足球比賽中使用紅黃牌。

足球的由來

國際足協公開確認足球運動起源于中國。早在公元前兩千多年我國就已經有了足球游戲。

1954年到1955年間,我國考古工作者曾經兩次在西安一個叫西坡村的地方,挖出了一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大小不等的“石球”。這種“石球”磨得光滑渾圓,最大的直徑有6厘米,最小的有1.5厘米。經過考古學家考證和研究,“石球”是兒童的一種玩具——踢球用的游戲品,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約為公元前3000多年,屬新石器時代晚期(仰韶期)。

公元前1500年我國的殷代,石球游戲發展成為“足球舞”,或叫“鞠舞”。所用的已是用革制或毛制的球了。據一些專家推斷,足球舞是當時人們在祈禱降雨的巫術儀式上表演的,并且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運動。到了唐代,開始用動物的膀胱放進皮球內作球膽,充氣后使用,名為“氣趣”,它與現代足球已差不多了。

西方在12世紀時才有足球游戲。到了16世紀,歐洲出現了用紙糊的足球門。英國雖然不是足球運動的起源國但卻把這項運動發展得很好。1863年英國成立足球協會,改用在兩根柱頂上各系一條繩子,限制了球門的高度。現在用的標準掛網球門是1891年才出現的。

女子足球的由來

在嵩山的文化古跡里,可以看到女子足球的歷史由來。登封現存漢闕3座,其中啟母闕系東漢延興三年(公元123年)潁川太守朱寵創建。闕上銘文敘述了夏禹治水的事跡,贊美了啟母功績。闕上雕刻的圖案有馴獸、斗雞、鶴捉魚、猴逐兔等,還有踢球圖。只見圖中女子抬起一腳把球高高踢起。另一座漢闕少室闕的圖案與啟母闕也基本相同,看來,中國不僅是足球的起源國,且那時的女子足球隊就很威風了。

世界杯足球賽的由來

足球在1896年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當時丹麥人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但是,奧運會足球賽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職業”選手和“業余”選手之分,而奧運會比賽在當時只允許業余選手參加,因而不少已經有了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國家在選派奧運會國家隊時,不能派出自己的最強陣容,因而也就不能如實反映出這些國家足球運動的水平。

1928年奧運會結束后,國際足聯召開代表會議,并通過決議,首屆足球世界杯比賽自1930年開始。世界足球錦標賽設金杯一座,用1800克純金鑄造,杯高130厘米,形狀為勝利女神雙手托起金杯,因此也叫“女神杯”。1956年國際足聯在盧森堡召開代表會議,決定把錦標賽的名稱改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了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他在1921年至1954年擔任國際足聯主席達33年之久,并且是這一大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后來又有人建議把兩個名稱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最后在赫爾辛基的代表會議上又一次改名為“世界足球冠軍賽——雷米特杯”,簡稱為“世界杯”。

點球的由來

1891年的一天,英國諾丁漢郡隊和斯托克市隊進行足球錦標賽。到終場前兩分鐘,諾丁漢郡隊以1∶0領先,這時,斯托克隊的中衛帶球直奔對方大門,當他正要射門時,對方一名后衛將他絆倒,造成在球門區罰球。根據當時的規則,在球門區罰球和在半場的任何地方罰球一樣,防守隊員可以在主罰隊員前面筑一道人墻。這樣,諾丁漢郡隊幾乎所有的隊員都排在本隊的球門前,真正筑成一道“鐵大門”,使近在咫尺的斯托克隊的罰球無隙可入,結果斯托克隊以0∶1敗北。

斯托克隊給英國足協寫信,指出在球門區罰球和在半場罰球在規則上應有所區別,足協認為很有道理。于是在同年9月正式宣布以后凡在球門區罰球時,只允許守門員一人把守球門,確定守門員防守區為點球區。不久,斯托克隊與阿斯頓維拉隊比賽。比賽中,斯托克隊獲得罰點球的機會,但是離終場時間只有30秒。阿斯頓維拉隊的守門員故意倒在地上,以此把時間拖延至終場。這樣,斯托克隊又失去一個可能取勝的機會。

事后,英國足協又加上一段補充規定:罰點球時,如果前半場和后半場比賽結束,比賽延長至罰完點球。這一年9月14日,沃爾福漢普頓隊的希思射進英國足球運動史上第一個點球。從此,罰點球被足協正式補入足球比賽規則。

帽子戲法的由來

“帽子戲法”這一足球用語,專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帽子戲法源于劉易斯·卡洛爾的童話《愛麗斯漫游奇境記》。書中說到一位制帽匠能夠出神入化地用帽子變戲法。后來,英國板球協會借用其意,給連續三次擊中門柱或橫木、使對方3人出局的每個投手獎帽子一頂,以顯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這便是板球的“帽子戲法”。后來,“帽子戲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賽中,其具體含意就是“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

在1958年“世界杯”巴西對法國的半決賽中,貝利一人連入三球,淘汰了法國隊,《貝利自傳》將此次輝煌辟為一章節,題目就叫“帽子戲法”。

足球裁判的哨子的由來

中國東漢時有個名叫李尤的人,曾寫過一篇《鞠城銘》,其中涉及了裁判原則:“不以親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意思是說裁判員在足球比賽過程中要公正無私,不偏不倚,明辨是非地執行裁判任務,這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關于足球裁判員的記載了。

英國在1863年開始有足球裁判,但裁判員只在場外而不進入場內,那時裁判員也不用哨子,只是靠喊叫和相應的手勢來進行裁判。當時,由于足球比賽的場地大,看球的人數多,隨著比賽的緊張進行會不時發出陣陣的掌聲和歡呼聲,盡管裁判員在場邊大聲喊叫,在場內比賽的隊員仍難以聽得清楚他的“裁判”。在這種情況下,裁判員不得不把在場外進行的工作改為在場內進行,并開始使用哨子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英國有不少足球資料證明,口哨在足球上出現是在1875年,而且還是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產生的。據說有一場比賽的裁判員是個警察,因為觀眾擁入場內使秩序大亂,比賽無法進行,那位警察裁判靈機一動掏出警笛吹了起來,這居然還起了很大的作用,場上秩序很快就恢復了正常。此后,足球場上裁判員開始使用口哨進行執法工作了。

羽毛球的由來

羽毛球運動的起源眾說紛紜,主要的說法有以下幾種:相傳羽毛球最早出現于14至15世紀時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櫻桃核插上羽毛制成。這種球由于球托是櫻桃核,太重,球飛行速度太快,使得球的羽毛極易損壞,加之球的造價太高,所以該項運動時興了一陣子就慢慢消失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宕昌县| 亳州市| 富阳市| 叙永县| 图们市| 黄龙县| 宣化县| 泗水县| 铜山县| 开阳县| 农安县| 县级市| 垣曲县| 洛宁县| 越西县| 龙陵县| 十堰市| 宿迁市| 峡江县| 潜江市| 岳池县| 衡阳市| 滨州市| 突泉县| 乌拉特前旗| 静宁县| 务川| 同德县| 长宁区| 泗水县| 陈巴尔虎旗| 鹿泉市| 玛沁县| 长泰县| 贺州市| 信阳市| 文安县| 辽宁省| 阳东县|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