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秦(2)

秦始皇焚書坑儒

統一天下后,嬴政也知道,靠武力統一的天下并不一定長久。于是,他以秦國制度為藍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實行全面改革。自然,確定嬴政的地位和權力成為首要任務。他認為“王”涵義狹小,必須更新方可彰顯自己的無量功德和人君的至上權威,于是責成群臣議舉尊號。群臣和博士認為秦王平定天下,功業空前,遠超五帝,鑒于古有三皇而秦皇最貴的傳說,建議尊號更為“秦皇”,命為“制”,令為“詔”,自稱為“朕”。

秦王嬴政覺得自己功兼三皇五帝,決定從“三皇”、“五帝”

中各取一字,號為“皇帝”,并批準“制”、“詔”、“朕”

作為皇帝專用術語,不許他人染指。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還說:“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千萬世,傳之無窮。”可惜得很,秦始皇的理想未能變成現實,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秦始皇又非分封、置郡縣,把天下分為36郡,并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一套有利于中央集權和皇帝專制的行政機構。這套制度對國家統一、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此后的歷代封建王朝都以此為藍本,加以發展和完善,使中國的封建集權專制成為世界歷史上最為完善的封建制度,但正是這樣的制度阻礙了中國的發展,在15世紀以后,中國的科技文化水平遠遠落后于后來居上的歐洲,國門也因此而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使中國人民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奴隸。但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是保證了中國在此后兩千年的歷史中統一的因素占主導地位,即使在長期分裂中,人心也趨向統一。

秦始皇為了維護秦朝的統治,又先后進行了遷富豪、毀兵器、毀城防、筑馳道、訂秦律、車同軌、書同文等有利于國家統一的措施,鞏固了帝國的統一。

成為皇帝的秦始皇,統治是異常殘酷的。他的身世對他后來的統治影響很大。秦始皇從出生伊始,就作為人質生活在異國他鄉,童年時代又是在逃避趙國的追捕中渡過。回到秦國成為太子,他的境遇大有改觀,一下子從惶惶不可終日的“質子(人質)”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其間的世態炎涼、人情世故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深刻體會。待到熬上秦王之位時,權力又被母親趙太后和呂不韋所把持,而自己的親生母親又與假宦官繆喜勾搭成奸,還給自己生下了兩個同母不同父的弟弟,貴為君王的秦始皇當然不可能忍受這樣的恥辱。對于秦始皇而言,他只有采取殘酷的鎮壓政策,才可能以威服眾,堵上對他有不敬之詞的人的嘴。此后,秦始皇又重用戰國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其治國思想中多少受到了李斯的影響。而統一天下后,面對六國貴族勢力的反撲和民心不一的局面,秦始皇也只有采取殘酷的統治措施,才可以鞏固自己的統治,使自己一手創立的江山能夠千秋萬代。

此外,秦始皇畢竟只是凡人一個。在自己創立的帝國面前,秦始皇躊躇滿志,不可一世,當然會為自己的豐功偉績樹碑立傳,先后修建了阿房宮和驪山墓等兩個龐大工程,又為抵御外族的入侵,鞏固邊疆的統治而修筑了萬里長城。這些龐大的工程耗資巨大,征用的人力物力又大多,自然會引起不堪重負的老百姓的不滿,也就給了那些六國遺老們以恢復國土的口實。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后代~~士人,也在這時候撲騰起來,對秦始皇太加撻伐。士人的指責,引起了秦始皇的不滿。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站了出來,他在一次慶祝宴會上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廢除,他認為不按照古代的規矩辦事是行不通的。李斯提出了反對意見,說:“現在天下已經安定,法令統一。但是有一批讀書人不學現在,卻去學古代,對國家大事亂發議論,在百姓中制造混亂。如果不加禁止,會影響朝廷的威信。”李斯又給秦始皇上了一封奏書,建議“命令史官將《秦記》以外的史書統統燒毀。除博士官掌管收藏以外,天下所有的《詩》、《書》和諸子百家書籍,一律送到郡中燒毀,有敢談論《詩》、《書》的人殺頭,以古非今的滅族。官吏知情不報同罪。令下30日不燒即判刑。保存醫藥、卜筮、和農書不毀。如果有人想學法令,拜官吏為師。”秦始皇批準了李斯的奏書,全國各地便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焚書”活動。

焚書并未能封起土人的口。大量焚書,引起不少讀書人和方士的不滿,他們繼續大造輿論,謾罵、攻擊秦始皇,說他像一個專職殺人的獄吏,并以處罰削斬人為樂以此逞威等等。加上秦始皇信神仙家之說,民情怨憤,士人的議論如浪如潮。秦始皇太怒,派御史進行調查。

結果犯禁者460余人,秦始皇把他們全部坑埋在驪山深谷。因為其中多為儒生,所以史稱“坑儒”。

秦始皇的長子扶蘇進諫說:“天下初定,遠方的黔首還沒有安下心來,諸位先生都誦法孔子,陛下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望陛下三思。”秦始皇怒扶蘇多嘴,把他轟出咸陽,讓他到北邊的上郡(今陜西榆林東南)去執行監軍任務。

秦始皇的暴政,引起老百姓的不滿。楚地流行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歌謠,詛咒秦王朝滅亡。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東郡(今河南濮陽一帶)落下一塊隕石,有人在石上刻了一行字:“如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知道后,派遣御史追查刻字人,由于無人承認,便把隕石附近的居民全部殺死,然后銷毀隕石。

在這樣的局面下,秦始皇難免有些害怕起來。他一方面自認為功蓋三皇五帝,另一方面又認為自己必須得以長生不老,方可將秦王朝的統治延續下去。所以在他的一生中,秦始皇為了尋求能長生不老的仙藥,總是接連不斷地出巡。

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120年),秦始皇開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巡游。他從咸陽出發,首先來到南方的云夢(今洪湖、洞庭湖一帶),在九疑山祭祀了虞舜。然后順江東下,由丹陽(今安徽當涂東)登陸,來到錢塘(今浙江杭州),繞道向西120里渡江登上會稽山,在山上祭祀了大禹。祭壇大禹,秦始皇在會稽山刻石留念,然后下山,經吳中(今江蘇吳縣)北上。秦始皇一行從江乘(今江蘇鎮江)渡江,一直沿著海邊向北,又來到瑯邪。

他總想能在海邊有所收獲,遇見仙人或得到仙藥,所以一直靠著海岸走,然而仍一無所獲。看看求仙無望,便決定返回咸陽。連日的旅途勞累,加上途中遭到張良等人的伏擊,心情沮喪,到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就病倒了。于是秦始皇和隨從一路疾馳,準備趕回咸陽,不料到了沙丘(今河北廣宗縣西),秦始皇終于病逝。

時為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位37年,稱王25年,稱帝12年,終年50歲。安葬于驪山。

秦二世胡亥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

在位時間: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

曾用年號:無

謚號:無

廟號:無

安葬地:杜南宜春苑

公元前230年,胡亥出生。

公元前210年,趙高、李斯假傳遺詔,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

公元前208年,趙高誣陷李斯謀反,被處以極刑。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起義。

公元前207年,趙高指使人殺秦二世于咸陽。

秦始皇極不情愿地閉上眼睛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自己千辛萬苦創立起來的秦王朝,會被自己曾經那么疼愛的兒子秦二世,在短短幾年中就弄得灰飛煙滅。秦二世胡亥在中國歷史上也開了“敗家之子”的先河。

秦始皇的功過讓人一目了然,而秦二世胡亥卻沒有留下什么值得讓人稱道的東西,相反的是,他的殘暴卻絲毫不亞于秦始皇,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他的殘暴并不同于秦始皇,秦始皇統治殘暴的根源比較復雜,既有統治思想方面的因素,也有個人經歷方面的因素,總的說起來,其殘暴還可以找到可以為之辯護的理由。

而秦二世的殘暴則不同,秦二世出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開始時期,忙于政務的秦始皇沒有大多的時間來管教這個小兒子,而胡亥的年輕時代又處于秦始皇焚書坑儒、橫征暴斂的殘酷統治時期,耳濡目染,自然也繼承了父親性格中殘暴的一面。況且,他的身邊適時地出現了趙高這個中國歷史上最早專權的宦官,使他的性格更多的以自我為中心,以“快樂為本”,成為歷史上有名的“玩樂皇帝”。

成也趙高亡也趙高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設,奠定了封建帝國的基礎,同時也做了一些千古荒唐之事。

不過,作為一代帝王,在關系到天下“傳之萬世”的帝位繼承人選上,秦始皇還是比較明智的。

秦始皇諸公子中,公子扶蘇是長子,但并不為他所喜歡。不過,為了秦王朝的基業,他還是著意培養扶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安康市| 元江| 乾安县| 诏安县| 水富县| 安龙县| 凤凰县| 定南县| 化德县| 深州市| 辽中县| 平乡县| 三原县| 汝城县| 潜山县| 曲松县| 大渡口区| 米易县| 澎湖县| 桑植县| 交城县| 伊宁县| 璧山县| 湟中县| 巴林左旗| 石嘴山市| 揭东县| 孟连| 新巴尔虎左旗| 通辽市| 河源市| 论坛| 沈阳市| 土默特左旗| 界首市| 南乐县| 佛冈县| 西充县| 华宁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