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西漢(5)

公元前135年,竇太皇太后病死,漢武帝擺脫了束縛,立即下令罷免丞相許昌和御史大夫莊青翟,清除了竇太皇太后安插在朝內的所有親信黨羽,大刀闊斧地進行了~系列改革,終止了黃老思想指導下的“無為”政治,采納了董仲舒的新儒家學說,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這一時期新儒家的代表。他在公元前140年的賢良對策中提出了他的理論,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強調大一統,加強中央集權,提倡“君權神授”,把道家的道統變成封建的法統,提倡儒家的仁政,同時強調法治。

董仲舒的這些主張,是從封建統治的長遠利益出發提出的方案,為漢武帝集權中央,統一思想,一統天下提供了理論依據,而且有利于封建統治的長治久安,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很自然的。

漢武帝為獨尊儒術,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儒學教育體制,用儒家思想來培養封建地主階級的接班人。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興辦太學。大學是我國第一所國立大學,“養天下之士”,完全是培養文官人才的制度。朝廷由太常選拔18歲以上的優秀青年入學受業做博士弟子,郡國也可以挑選品學兼優的青年送到太學。學習一年,經過考試,則通一經以上者,可補文學掌故的官缺;成績甲等者并為郎官;下材而不通一藝的不用;如有特別優異的茂材異等,名字直接上報。

這是教育與丟官相結合的制度,它定期地、經常地向朝廷輸送文官,是政府各級官員的主要來源。這些用儒家思想培養起來的人才,成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最得力的維護者。除此之外,漢武帝還號召在郡國興辦地方學校。這樣,儒學成為士人進身階梯,把教育體制與用人制度和統一思想協調起來,天下士人為進入仕途,紛紛統一到儒家思想中來。

思想統一了,革新的絆腳石去掉了,漢武帝開始了一系列的新政。

由于武裝立國等歷史原因,漢朝到武帝時仍然是軍人貴族政府。為打破這種局面,改變政府官員的構成,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通過一系列法令、措施,建立并健全了由察舉、太學、征召以及公車上書等組成的以選拔文官為主的用人制度。

在充實、加強統制機構的同時,漢武帝還大力加強中央集權。首先是削弱相權,強化皇權。由于丞相大多為開國功臣,位高權重,權力往往超過皇權。漢武帝對這種丞相分權的情況極為不滿,他上任后開始逐步改變這種情況。這時,適逢漢初功臣元老也大都去世,漢武帝便趁機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逐步改變軍功貴族專權的狀況,用儒生來為他的政治服務,通過一系列官制改革,取消軍功貴族的特權地位,至公元前122年,武帝打破列侯拜相的舊制,任命出身貧苦的儒生公孫弘為丞相,徹底摧毀了軍功貴族的特權。

為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采取“強干弱枝”的政策,削弱地方割據勢力。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劉徹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清除分封制。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由長子繼承王位外,還可以推恩將其余的諸子在原封地內封侯,新封的侯國不再受原國王管轄,直接由各地的郡縣來管理。這樣,使得很多有權有勢的諸侯王國大大地削弱了。

開拓疆土窮兵黷武

在對外政策及措施方面,漢武帝雄才大略,他開疆拓土,威震四方,鞏固和發展了多民族統一帝國。漢初實行“無為”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上的聯系,為以后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創造了有利條件,但這種政治也助長了西北邊疆和蒙古高原匈奴貴族的貪婪性和掠奪性,給西漢邊疆的吏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也給西漢的政權造成了很大威脅。從漢高祖在白登受包圍以后,漢朝對匈奴一直采取“和親”政策。這種“和親”,實際上是一種妥協,不但要把漢朝皇室的女兒嫁給匈奴單于,每年還得送給匈奴許多財物。但是,即使這樣做,匈奴貴族還是經常侵犯中原,殺害百姓,掠奪糧食和牛羊,使北方地區不得安寧。漢武帝劉徹當然不能視之為平常,一心要想改變這種屈辱的地位。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采納將軍王恢的建議,派王恢、韓安國、公孫賀、李廣等將軍帶領三十萬人馬,在馬邑襲擊匈奴。又派人去引誘匈奴進攻馬邑。匈奴單于親自帶領十萬騎兵來犯,到了離馬邑大約一百多里地的武州地方,匈奴單于打下一座亭堡,抓住守在那里的亭尉,威脅他說:“你把情況老實告訴我!要是說半句謊話,我馬上把你的頭砍了。”那亭尉嚇得要命,就把漢兵布置的埋伏全都告訴了單于。單于一聽,大吃一驚,趕快命令全軍撤退。出了武州地界,他才喘口氣說:“幸虧我抓到亭尉。真是好險哪。”埋伏在馬邑的漢軍只好空手而歸。

漢武帝的謗擊戰沒有成功。但是,打那以后,漢朝和匈奴的和親關系破裂,接連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

匈漢戰爭中,漢武帝手下接連出現幾位著名的將軍:

李廣、衛青和霍去病。李廣號稱“飛將軍”,在對匈奴的作戰中,李廣留下了一個流傳千年的故事。

有一次,李廣回來晚了,天色朦朧,他和隨從一面走,一面提防著老虎,忽然瞧見前面山腳下草叢里蹲著一只斑斕猛虎。他連忙拿起弓箭,使盡全力射了過去。憑他百發百中的箭法,自然射中了。

手下的兵士見他射中老虎,拿著刀槍跑上去捉虎。

他們走近一瞧,全愣了,原來中箭的不是老虎,竟是一塊大石頭,而且這支箭陷得很深,幾個人想去拔也拔不出來。大伙兒真是又驚奇,又佩服。

李廣過去一看,自己也納悶起來,石頭怎么能射得進去呢?他回到原來的地方,對準那塊石頭又射了幾箭,箭碰到石頭,只進出火星兒,卻再也射不進去了。

衛青和霍去病更是在征伐匈奴的戰爭中,為漢武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前124年,衛青率領騎兵三萬,一路追擊匈奴,一直追到長城外。匈奴以為漢軍離他們還很遠,一點也沒防備。衛青在夜色的掩護下,急行六七百里,包圍了匈奴。漢兵從四面八方沖進匈奴營地,打得匈奴部隊四面逃竄,亂成一團。這一仗,衛青的人馬一共俘獲了一萬五千多個俘虜,其中匈奴的小王十多人。

第二年,漢武帝又派衛青和霍去病攻打匈奴。匈奴聽到漢朝大批人馬來攻,立即逃走。霍去病當時只是個校尉,立功心切,帶了八百人追擊,不久就發現了匈奴的營地。初生牛犢不怕虎,霍去病帶領這八百壯士沖進匈奴大營,將幾千匈奴兵沖得個稀巴爛,順便還殺掉了匈奴一個大王,俘虜了單于的叔叔和匈奴相國,戰斗結束,霍去病被封為冠軍侯。之后,漢武帝麾下這幾員大將把匈奴打得撤退到大沙漠以北,出現“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的局面,使中國北部地區得到開發。

打通了西域后,漢武帝派張騫、蘇武等人出使西域,結果留下了蘇武牧羊的佳話,張騫還打通了中原通往歐洲的“絲綢之路”,使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往日益頻繁。說起來,這功勞還是得歸功于漢武帝的開拓疆土。

迷信求仙悔過罪己

自認為創下豐功偉績的漢武帝,也跟秦始皇一般,自我感覺甚好,于是自我滿足、驕奢淫逸,與秦始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到處修建苑囿、宮殿,內飾窮極豪華。

還染上了和秦始皇一樣喜歡巡游的毛病。他先后出巡十幾次,其中公元前110年的出巡是他一生中最龐大也是耗費最多的一次巡游,他先是到關外朔方,向匈奴炫耀軍威;然后南下登中岳嵩山;東巡海上,又跑到泰山封禪,再沿海北上至隕石,再向西沿北郡經九原折回長安。

行程達一萬八千里,趕得上刊、猴子一個筋斗了。漢武帝沿途賞賜所用帛百余萬匹,錢金以巨萬計,所費遠遠超過秦始皇。

耗費完國庫,漢武帝還想著自己能長生不老,以便把這種當皇帝的感覺永遠延續下去。于是他迷信鬼神,尋求長生不老仙藥。出現了騙人的方士還能被封為五利將軍、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樂通侯,賜黃金萬斤,甚至把自己的女兒長公主嫁給了他。但最后騙局敗露,漢武帝惱羞成怒,腰斬了此人。但癡心不改,還不斷派人到海上求仙。

老年漢武帝,疑神疑鬼,有一次夢見數千木人打他,醒后病倒,他認為是臣下詛咒造成的,于是出現“巫蠱之禍”。先后牽連其中并遭到殺害的有數萬人,其中包括丞相公孫賀父子、武帝親女諸邑公主、陽石公主、衛皇后的侄兒長平侯等顯貴人物。后來還把太子也給牽連進去,使得太子不得不假傳圣旨捕斬江充,發兵攻占長安各要害部門,最后兵敗自殺,衛皇后也自殺了。后來,丞相劉屈蓬和將軍李廣利因“巫蠱之禍”受到牽連,劉屈蓬被殺,李廣利投降匈奴,所統帥的70000大軍全軍覆沒。此時,一生多次大勝匈奴的漢武帝才醒悟過來,覺察到所謂巫蠱活動純屬江充等人制造的冤案,于是他誅滅了江充全家,中止了這一慘禍的繼續。

也許是回光返照,臨近駕崩的漢武帝才從一連串的挫折中醒悟過來,開始反思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他開始檢討自己的過錯,公元前89年,漢武帝最后一次出巡,走到矩定縣(今山東廣饒縣北)時,看到農民正忙著春耕,他便拿起農具,親自到田里參加勞動。他到泰山明堂里祭祀時,對著天地神靈和大臣們自我檢查。不久,漢武帝又按大臣請求遣散了所有的方士,并于當年六月下“罪己詔”,標志著漢武帝一生政策的一大轉折,自此以后他采取了與民休息、思富養民的政策。經過兩年的努力,社會又趨于安定。所以,就從這一點而言,漢武帝就足以位列中國皇帝中的明君之首了。對自己一生做出了比較明智的評價,并對自己的錯誤加以改正后,漢武帝已經日落西山。在完成了對身后事的安排后,漢武帝劉徹終于滿足地閉上了眼睛。

公元前87年,漢武帝逝世。葬茂陵,霍去病、衛青、霍光死后也葬在他的周圍,繼續效忠于他。

昭帝劉弗陵

(公元前95年~公元前74年)

在位時間: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

曾用年號:始元、元鳳

謚號:孝昭帝

廟號:

安葬地:平陵

公元前95年,劉弗陵14個月而生,被漢武帝稱為“鉤弋子”。

公元前87年,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公元前81年,霍光主持的“鹽鐵會議”,使武帝后期瀕臨崩潰的西漢王朝重新煥發出一些生機。

公元前80年,上官桀、桑弘羊以及燕王劉旦等人發動宮廷政變,最后以失敗告終。

公元前77年,劉弗陵年滿18歲,開始親政。

公元前74年,劉弗陵暴病而亡,年僅21歲。

漢昭帝劉弗陵,也許是命太短,不然他像古代圣人堯那樣14月而生,就應該能夠像堯那樣做出些讓后世傳誦的功績來。不過劉弗陵雖然沒有什么功績,但擁有霍光這個掌權而不擅權的賢臣,也就足以讓他高枕無憂了。不過,西漢王朝后期外戚專政擅權,自此而起,最后導致西漢的滅亡,漢昭帝劉弗陵重用外戚霍光,自然就成了始作俑者。

和其他“來路不正”的皇帝一樣,劉弗陵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比較有意思的傳說。這傳說也是來自于他的出生,不過這次不是他的母親夢見什么神啊鬼的,而是他的母親的身世和他14月而生的奇特經歷。

他的母親從出生伊始就雙拳握緊,不能伸開,當然,她還要長得漂亮才行,所以漢武帝劉徹出巡時,才會見到她,武帝才會伸出手輕輕一掰,她的兩手立開。最后漢武帝心感奇特,而她又長得漂亮,就把她選進宮,號為“拳夫人”。武帝很寵愛“拳夫人”,不久便封她為婕妤。

她搬進了未央宮中的一處宮館——鉤弋宮,武帝因而叫她“鉤弋”。公元前95年,趙婕妤妊娠,14個月后分娩,這就是劉弗陵。趙婕妤懷胎14個月,讓宮人議論紛紛。

武帝聽說后,說道:“聽說當年堯也是14月而生,想不到鉤弋也是如此。”遂使命名鉤弋宮門為“堯母門”,嬰兒號“鉤弋子”,名弗陵,字不。

劉弗陵聰明伶俐,武帝很是喜愛,常對人說:“此兒像朕。”他出生的怪誕也使武帝奇異,武帝有心立鉤弋于為繼承人。但他害怕自己駕崩以后,少于年幼,母后臨朝,出現當年呂后時的光景,遂猶疑不決。后來,拳夫人因事觸怒武帝受責,不久抑郁而死。于是,武帝立劉弗陵為太子。并由大臣霍光輔佐。

公元前87年,武帝駕崩,鉤弋子即帝位,是為昭帝。

昭帝即位時,年僅8歲。其姊鄂邑長公主住皇宮,撫養昭帝。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政事無論大小,一切決于霍光。武帝時代熱衷于對外用兵,內興土木,致使國庫耗空,民賦加重,社會矛盾激化。漢武帝也算明君,知錯就改,但畢竟他時日已不多,一年后病死,給昭帝君臣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幸得霍光匡失救弊,重整江山,加以挽救,才使得西漢王朝又延續了將近一個世紀。他在漢昭帝即位后,就開始大力改革,連續頒布了多道有利于國家穩定、社會發展的措施,緩解了武帝以來的社會危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花莲县| 漳州市| 湖州市| 新宾| 东山县| 高雄县| 新乡县| 澄城县| 宜兰市| 民县| 东方市| 高尔夫| 桦甸市| 十堰市| 米林县| 井陉县| 山丹县| 会泽县| 卓尼县| 广南县| 尖扎县| 溆浦县| 江门市| 岚皋县| 临澧县| 无锡市| 英吉沙县| 泸西县| 新安县| 沁水县| 德钦县| 阿图什市| 海南省| 扎鲁特旗| 淳化县| 武邑县| 公安县| 武胜县| 襄樊市|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