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觀狀辨病(1)

觀察面色

察神色觀病情

面部神經是全身精神氣血的綜合反映。氣血充盈,則神采奕奕;氣血衰少,則精神萎靡。

正常神色時,兩眼靈活而有光彩,神志清晰,反應靈敏,動作矯健,表示臟腑功能未傷。

當出現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反應遲鈍、目無光澤、語言無力、答非所問時,則表示正氣已傷,病情較重,預后不良。進一步可出現語言錯亂、神志昏迷等危重征象。

另外,如果原來沉默寡言、語音低微、時斷時續的重病、久病者,突然出現言語不休、聲音響亮;原來神志模糊者,突然清醒;原來不能飲食,突然出現大口進食;原來面色晦暗,忽見兩顴發紅如涂油彩等。這些反常的假象,俗稱“回光返照”,預示病情會迅速惡化,有生命危險。

觀面容辨病

1.浮腫面容

面部浮腫,手指按壓前額,可出現凹陷,常見于腎病、心臟病等。

2.假面具面容

面部表情呆板,好似戴有一副面具。多見于腦炎、震顫性麻痹癥患者。

3.甲亢面容

面肌消瘦,眼球凸出,眼裂開大,雙目圓瞪,目光驚恐,面黃肌瘦,興奮不安,煩躁易怒等。

4.貧血面容

面色蒼白,唇舌色淡,神疲乏力,心慌氣短等。

5.二尖瓣面容

雙頰暗紅,口唇紫紺,心慌氣短,見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患者。

6.滿月面容

面如滿月,皮膚發紅,常伴痤瘡和小須,見于皮質醇增多癥或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者。

7.半側癱瘓面容

一側面部表情動作完全喪失,前額無皺紋,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墜,見于面神經麻痹和腦出血、梗塞等。

8.半側痙攣面容

半側面部肌肉陣發性不規則抽搐,或短暫性痙攣、口角抽搐,可見于面神經癱瘓后遺癥及三叉神經痛、中樞神經障礙。

9.惡病質面容

面容極度消瘦、面色萎黃、顴骨高聳、眼窩深凹、皮膚彈性差,常見于嚴重的結核病,或晚期癌腫。

10.淡漠面容

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少氣懶言,多見于腸傷寒、腦脊髓膜炎、腦炎等。

面紅察病

面紅是因面部充血所致,多與發熱有關。

結核病患者由于低熱,兩顴部呈現緋紅色,下午更為明顯。

紅斑狼瘡患者的面頰出現對稱的蝶形紅斑。

煤氣中毒時,面部也會泛出櫻桃紅色。高熱性疾病患者,面色通紅,伴有口渴甚至抽搐。

高血壓患者,也常紅光滿面。

另外,飲酒、日曬、情緒激動、劇烈運動,也可出現面部潮紅,不屬疾病之列。

面黃觀病

面黃可由疾病引起,也可因飲食引起。如因過多進食橘子、南瓜、番茄等含較多胡蘿卜素類食物引起的面黃,同時掌心和腳心也變黃,不用擔心,停食后即消退。

由疾病引起發黃,最多見的是黃疸病。如鞏膜及全身都為黃色,多為黃疸型肝炎、膽道結石、膽囊炎、膽囊癌或胰頭癌等病癥;鉤蟲病病人由于體內存在著長期慢性失血,引起面色枯黃,這就是俗稱“黃胖病”。

嚴重性貧血癥、惡性腫瘤或慢性腎炎的人皮膚也會發黃,此外還有瘧疾、藥物中毒等,也可引起面黃。

面色蒼白觀病

健康人的臉色自里透紅,久居室內之人,皮膚較為白皙,這些都是正常之色。若色如白蠟,則非正常之色,當屬病態。

面色與疾病有著密切關聯。氣血充盈,面色正常;氣血虛衰,則面色異常。

寒冷、驚恐、劇烈疼痛,由于疼痛刺激毛細血管強烈收縮,可出現面色蒼白;寄生蟲病、白血病、出血性疾病、婦女月經過多等,皆可導致貧血,出現面色蒼白;甲狀腺機能減退癥、慢性腎炎等患者,面色較正常人蒼白;鉛中毒時,以面色灰白為主要特征,醫學上稱為“鉛容”。休克時,因面部血液循環障礙,常出現臉色發白。

面色青紫查病因

一般說來,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

窒息、先天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能出現面色青紫。胃部或腸部痙攣性疼痛、蟲痛、膽道疾病引起的膽絞痛發作時,亦可使面色青紫。

肺結核病晚期、肺氣腫等肺部疾患,都可使面色緩慢出現青紫。

另外,小兒面呈青色,兩眉間較明顯,大多是驚風的預兆。

面黑敲響疾病的警鐘

古語說:“黑色出現在天庭,大小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庭”在顏面部最高位置,即額部,此處出現黑色,是病情危重的信號,病人常會突然衰竭而死。

面黑多是慢性病的征兆。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患者,都可能出現面色變黑。病情愈重,顏色也愈濃黑。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砷劑、抗癌藥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變黑,但停藥后又能恢復正常。惡性腫瘤患者,臉色會漸漸變得黑斑重重,給人一種臟兮兮的感覺。

面色發灰應警惕

臉頰發灰時,說明身體缺氧,肺部功能不佳,應多去公園散步、慢跑,并多吃綠色蔬菜,增加蛋白質、礦物質和粗纖維的攝入。

如額頭皺紋增加,表明肝臟負擔過重,必須戒酒,少吃動物脂肪,多飲礦泉水。

從耳形看健康

耳輪粗糙不平的棘狀結構:見于腰椎、頸椎骨質增生等疾病。

耳折癥:耳垂出現一條自上而下折痕較深的皺褶,稱為耳折癥。多見于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

耳垂肉薄呈咖啡色:多見于腎臟病和糖尿病。

耳郭血管擴張:多見于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壓、支氣管擴張等病。

另外,耳廓上出現白的糠皮樣皮膚脫屑,可能是患有皮膚病。

觀鼻辨病

鼻尖呈白色:貧血的表現。

鼻尖五彩斑斕:即有棕色、藍色、黑色等雜色,脾臟和胰腺可能有毛病。

鼻尖發腫:可能心臟正在擴大。

鼻梁明顯扭曲:通常鼻尖歪向哪一側,哪側多患有疼痛性足綜合征。

鼻梁部紅色斑塊:高出皮膚表面,并向兩側面頰部擴展,可能是紅斑狼瘡。

鼻子硬:常常是動脈硬化的跡象。或是膽固醇過高。

另外,鼻端、鼻翼部發紅、皮膚受損。并有毛細血管擴張和組織增厚,可能是酒渣鼻。

鼻腔分泌物呈綠色,并伴有使人難聞的腥臭味,多半是慢性萎縮性鼻炎。

觀唇色巧辨病

唇色發白:淡白,多見于貧血或失血癥;蒼白,則失血過多。

唇色發紅:深紅,多見于發熱;發紺,則為缺氧,多見于肺炎、心衰者;櫻桃紅,多為一氧化碳中毒。

唇色青紫:多見于心衰、肺心病和血管栓塞。

唇色淡黃:臉色、眼白都呈黃色,可能是肝功能不好。

嘴唇發黑與老人健康

老年人嘴唇發黑,并經常出現疲倦、厭食,多半是消化系統出了毛病;同時,如口唇邊緣還出現色素沉著,則可能是由于腎功能不全所致。

雙唇黑紫略帶紅色,是缺氧的明顯癥狀,常見于肺炎、心力衰竭、氣喘、肺心病。另外,便秘、腹痛腹瀉也可出現這種癥狀,均應及時診治。

觀發辨病

白發:青少年白發,如無遺傳因素和精神的壓力或重創,可能患有胃腸疾病、結核病、貧血、動脈粥樣硬化等。

黑發:未進行特別護理,頭發突然發黑,警惕某些腫瘤所致。

脫發:過早顱頂脫發,可能是結腸炎、膽囊炎所致;男性前額或頭頂脫發可能是腎虛;女性脫發可能患有腎病;突然迅速脫發,可能是營養不良、貧血、腫瘤等。

斷發:頭發脆弱易斷、缺少光澤,可能是甲狀腺的毛病。

干枯:多為腎臟氣血虧虛。

疲勞可能是種病態

引起疲勞的原因主要有3種:體力消耗;精神抑郁、憂慮等心理原因;體內潛伏著某種疾病。前一種屬于生理性疲勞,后兩種屬于病理性疲勞。

生理性疲勞只是在活動量過大、過猛、勞動時間過長時才出現,如果得到休息,疲勞很快會消失。

病理性疲勞往往同時伴有畏寒、發熱、惡心、咳嗽、心悸、食欲減退等表現,而且疲勞消除也顯得緩慢或不容易。

因此,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疲憊不堪,休息后也不易恢復的情況,就要盡早去醫院進行檢查,以便早期診斷治療。

眩暈、頭暈與疾病

眩暈是種錯覺,常感天旋地轉、腳往下沉等,并出現暈吐,多是前庭器官功能異常所致。常見于如暈機、暈車、暈船等。

頭暈則含義廣泛得多,包括頭昏、頭腦不清醒、頭重腳輕、有不平衡感等,沒有具體的定位。如睡眠不足、持續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貧血、血壓高、血壓低、腦供血不全等均會使人有頭昏感。

早晨出現頭暈,多提示頸椎骨質增生、血黏度增高。因為頸椎骨質增生可能壓迫椎動脈,或血黏度增高時血流減慢,大腦供血供氧不足,而早晨是血黏度的高峰期,所以會出現頭暈、頭昏癥狀。

細看舌頭

中醫診病為何要觀舌

在就診時,中醫總要認真觀察病人的舌頭。

察舌又稱舌診,是望診的重要內容之一。臟腑通過經絡與舌發生聯系,臟腑的精氣可上蒸于舌,臟腑的病變也可從舌象的變化上反映出來。所以望舌可以診察內臟病變。

舌與臟腑相關的部位是這樣劃分的:舌尖部是反映心肺的狀態;舌中部反映脾胃的狀態;舌根部反映腎的狀態;舌邊部反映肝膽的狀態。

望舌主要是觀察舌質與舌苔的變化。正常的舌質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如果出現異常則是病態。

舌苔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由胃氣上蒸而生。正常舌苔是薄白苔。干濕適中,不滑不燥,病苔則是胃氣挾邪氣上蒸而成。

當然,舌診固然重要,但正確的診斷還必須聯系病史,參照其他癥狀和體征進行全面的分析,故中醫看病首先要察看舌頭。

從舌質看病癥

1.舌質淡

淡白舌多見于貧血癥、營養不良、慢性腎炎、內分泌腺功能不足等疾病。

2.舌質紅

整個舌頭發紅,常見高熱癥或化膿性感染。若由紅轉絳,患者心神不安,要預防敗血癥;舌邊發紅,常見于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和發燒;舌尖發紅,常因勞累、失眠,消耗過多,導致體內維生素或其他營養物質缺乏所致。

3.楊梅舌

舌質紅而有刺,類似楊梅,稱為楊梅舌,常見于猩紅熱或高熱持續幾天以上的患者。

4.舌質青紫

多提示缺氧或血液循環障礙,常見于慢性支氣管炎、肺部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疾病。另外,婦科疾病和胃腸疾病也可出現青紫舌。

若舌質長期呈暗紅或紫色,要警惕癌癥侵擾。大多數癌癥患者的舌質呈暗紅或紫色,其中食管癌、賁門癌呈現率最高。

5.瘀點瘀斑

少女舌尖或舌側部位出現分散的青紫色瘀點或瘀斑,常表示有月經失調、痛經或子宮功能性出血等病癥;成年人的舌質出現這種情況,則表示體內有瘀血存在。

從舌形辨病

正常人的舌形應該是不胖不瘦。出現某種疾患時,舌形有可能會出現異常變化。

1.裙邊舌

舌頭超過兩邊口角的范圍,顯得浮腫而嬌嫩,舌邊有齒印,猶如裙子的邊緣,即裙邊舌。多見于營養不良,尤其是缺乏蛋白質。

2.腫脹舌

舌胖大,不得不把舌頭伸出口外,多見于甲狀腺機能減退癥、肢端肥大癥。若是充血腫脹,呈藍紅色,則是肝硬化的特異性表現。

3.瘦癟舌

多見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伴有全身消瘦。

4.芒刺舌

常見于高熱和肺炎。經常吃粗渣滓食物,如甘蔗,舌乳頭也會有芒刺。

另外,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舌面上的味蕾會叢聚在一起,形成溝脊的現象。當營養不良或體液虧乏時,舌面上的味蕾會消失,光滑如鏡面。

怎樣從舌態辨病

正常人的舌態應該柔軟靈活,當機體出現某種疾患時,舌態可能會出現異常變化。

1.舌痿軟

常見于唾液分泌減少、神經系統疾患、舌肌無力等癥。

2.舌強硬

常見于乙型腦炎、高熱昏迷、肝昏迷、腦血管意外、腦震蕩、腦挫傷等癥。

3.舌歪斜

常見于腦血管意外、舌下神經損傷、面神經麻痹等癥。

4.舌顫動

常見予體質虛弱、甲狀腺功能亢進、衰老、酒精中毒、神經官能癥等。

5.舌縱

常見于克汀病、伸舌樣癡呆、毒血癥等癥。

6.舌縮

常見于急性心肌梗塞的休克期,肝性腦病、乙腦深昏迷等癥。

察舌苔辨病

正常人的舌苔薄白而清凈,干濕適中,不厚不膩,不滑不燥。當機體出現不適時,舌苔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

1.苔白厚而滑

滑是指非常濕潤,看上去反光增強,常見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癥。患這些病癥后,常會咳吐大量痰液。

2.黃厚苔

多半是淺表性胃炎、胃潰瘍。黃色的深淺與炎癥的輕重成正比。胃熱傷津者亦可見。

3.灰苔

多見于體弱者患熱性病,或久病兼消化不良。

4.白苔

出現在舌中間,預示著十二指腸病變;出現于舌體后1/3,提示小腸與大腸病變。

5.地圖舌

舌面呈點片狀白色頑癬,形似地圖狀,稱為地圖舌。表明消化不良。

皮膚體態

觀手形辨病

正常人的手指轉動靈活,伸屈自如,五指搭配協調。一旦手指變形或笨拙,健康狀況多存在隱患。

指尖比指節更粗大,如同敲鼓槌子。多見于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膿腫、肺結核、肺癌、肺心病等。

手腕下垂無力,或手指關節變得像鳥爪一樣。稱爪狀手;大魚際肌和小魚際肌萎縮明顯,使手掌變平,如同猿猴的上肢,稱之為猿形手。兩者都常見于手臂神經受損。

手指關節腫脹,兩頭小中間粗,且疼痛,活動時疼痛加重,常見于類風濕性關節炎。

閉目直立,雙手平伸,手指張開后出現顫抖,多是甲狀腺機能亢進。

手指端掌面皮膚皺褶、干癟,好似手在水中長期浸泡過,常見于急性胃腸道疾病,劇烈、頻繁的腹瀉、嘔吐等癥。

手掌部皮膚起水泡、脫皮、伴奇癢。多為手部真菌感染,即手癬,俗稱鵝掌風。

手背皮膚干皺,各指關節發僵不靈活,一年四季都感冰冷,這是手足冰冷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福清市| 宁陕县| 承德市| 蒙阴县| 象山县| 龙泉市| 无锡市| 新乐市| 专栏| 河间市| 班戈县| 全州县| 马鞍山市| 宣化县| 华宁县| 哈尔滨市| 建平县| 霸州市| 泰安市| 商南县| 汾阳市| 榆林市| 泗洪县| 寻甸| 四平市| 马公市| 万荣县| 惠州市| 贵南县| 新绛县| 南汇区| 清丰县| 贵德县| 清涧县| 汽车| 东明县| 托克逊县| 中方县| 当雄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