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擷翠芳教壇(代序)
“課例研究”是教師對某一節或幾節課,也可以是一個教學片斷,或者是幾個同質或異質的教學細節所進行的反思性教學實踐研究。課例緣于課堂,展現課堂的真實情景,教師聚焦課例,對一節課的全程或片段或細節的細致觀察和深入反思,總結成敗,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探討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和策略,從而不斷改進課堂教學。事實證明,課例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的教研方略。面對日益深入的課程改革,廣大教師需要“課例”的專業引領。
《看課隨筆》是王生智老師從事數學教學和研究30年中,以其扎實的數學功底和善于創新的工作精神,在教學實踐中取得的成果。2002年王生智老師調任西吉縣教研室主任之后,著力于中小學教學研究工作,十幾年來,他深入課堂看課、評課累計2000余節(次),撰寫隨筆1000余篇,并在教育刊物公開發表相關論文十余篇。他用“課堂因師生互動生成而精彩,因最大限度發展學生而精彩”的理念指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2011年,西吉縣教研室成立了《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實效的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組,王生智老師任課題主持人。同年,該課題立項為“寧夏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經過兩年多扎實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和對大量來自高效課堂的精彩案例進行分析后,課題組成員在理論上獲得了新的認識。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王生智老師對自己看課收集的數千個中小學課堂教學的精彩案例進行了系統的整理,主要以“課堂擷段”、“課中賞析”和“課后隨筆”為形式,并以“看課隨筆”命名成書。
一、用濃縮的課堂詮釋新課程理念,讓教師在舉一反三中感悟如何才能將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有機滲透在教學之中,從中感知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有效或高效課堂。
二、以精彩課例為著眼點,引領廣大教師把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作持續的反思與跟進,理性地將“用怎樣的方式才能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收獲”這一問題作為課題的重要研究成果展現出來,進一步擴大課題研究的影響。在看課(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與欣賞精彩課例過程中分享和收集同伴的智慧與經驗,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反思,學會研究,從而有效促進專業發展。
“擷取課堂翠綠,芳菲教改花壇”是《看課隨筆》呈現出的教研心路,我們相信,它會在教育的花園小徑回環延伸。
蒙國安
2013年6月于西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