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低壓電網無功補償實用技術
- 趙新衛主編
- 454字
- 2018-12-29 16:55:57
2.1.1 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
如圖2-1 所示,電網輸出的功率包括兩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無功功率。直接消耗電能,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熱能、化學或聲能等的電功率,稱為有功功率,用符號 P 表示,單位有瓦(W)、千瓦(kW)、兆瓦(MW)等。不消耗電能,只是把電能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能,這種能作為電氣設備能夠做功的必備條件,并且,這種能作為電網中與電能進行周期性轉換,這部分功率稱為無功功率,如電磁元件建立磁場占用的電能,電容器建立電場所占的電能。無功功率的符號用 Q表示,單位為乏(var)或千乏(kvar)。電流在電感元件中做功時,電流超前于電壓90°。但是電流在電容元件中做功時,電流滯后電壓90°。在同一電路中,電感電流與電容電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電磁元件電路中有比例地安裝電容元件,使兩者的電流相互抵消,使電流的矢量與電壓矢量之間的夾角縮小,從而提高電能做功的能力,這就是無功補償的基本原理。

圖2-1 無功補償示意圖
無功補償可以改善電能質量、降低電能損耗,挖掘發、供電設備潛力,無功補償減少用戶電費支出,是一項投資少,收效快的節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