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低壓電網無功補償實用技術
- 趙新衛主編
- 655字
- 2018-12-29 16:55:55
1.2.4 無功補償的容量、地點及補償方式
在應用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時,在電網中將要安裝并聯電容器。這些設備可抵償感性負荷所消耗的部分無功功率,從而降低線路的電能損耗并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改善電網的運行條件和電能質量。
1.補償安裝地點及補償方式的確定
補償裝置的安裝地點及方式可分為變電站集中補償方式、低壓集中補償方式、桿上無功補償方式和用戶終端分散補償方式。
(1)變電站集中補償通常指裝設于地區變電所或高壓供電用戶降壓變電所母線上的高壓電容器組;也包括集中裝設于電力用戶總配電室低壓母線上的電容器組。其優點是易于實現自動投切,利用率高,維護方便,事故少,能減少配電網、用戶變壓器及專供線路的無功負荷和電能損耗。
(2)低壓集中補償和桿上無功補償一般裝設于線路上、配電變壓器低壓側,以補償配電變壓器空載無功。
(3)用戶終端分散補償是將低壓電容器組與電動機并接,通過控制、保護裝置與電機同時投切。
考慮到電機投運的不同時率和單臺電機補償容量的限制等因素,對于較大的工業企業用戶,采用用戶終端分散補償比低壓集中補償、桿上無功補償能獲得更好的補償效果。
2.補償容量的配置
(1)變電所集中裝設的補償容量可以按照主變壓器容量的20%~40%來選擇。
(2)配電線路上的分散補償容量通常可以按照“三分之二”法則來選擇。即在均勻分布負荷的配電線路上,安裝電容器的最佳容量是該線路平均負荷的2/3;安裝最佳地點是自送端起的線路長度的2/3處。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3)電動機就地補償以不超過電動機空載時的無功消耗為原則,配電變壓器低壓側電容器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