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統工程(第2版)
- 張維明等編著
- 966字
- 2018-12-29 16:20:05
第1版序
20世紀70年代,當強大的信息化巨潮還蘊藏在大洋深處,我們的陸地只有一陣微風吹來之時,有識之士們就開始推動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培養計劃,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信息化巨潮擴軍備戰。他們一方面推動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另一方面根據不同領域的需求,從不同的角度創辦了不同類型的信息化專業,這就是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經濟信息管理專業、科技信息管理專業、醫學信息管理專業、林業信息管理專業、農業信息管理專業……實際上,這些專業培養目標可以概括為:為各行業、各部門培養以 CIO 為目標的信息化專門人才。從這一點上看,這些專業的課程設置應當具有相當大的共同性。1996年,出于多種考慮,教育部將這些專業合并為一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以 CIO 為目標的信息化專門人才是一類管理人才。但是他們所管理的主要對象是信息。這樣的知識需求,將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定位于管理學科,與信息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交叉。這樣的學科特點,給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帶來不少困難。近30年來,盡管我們和許多同行已經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但是仍然不盡如人意,許多課程和教材還沒有體現信息管理專業的特色和需要。在多次有關的研討會上,大家一致呼吁編寫一套真正體現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特色的教材。
新編和出版一套專業教材是要冒風險的,而編寫和出版一套以瞬息萬變的信息和信息技術為管理對象的專業教材就要冒更大的風險。國內信息業界著名的出版商——電子工業出版社,以超人的膽略愿意同我們一道承擔這一風險,組織編寫出版一套新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核心教材。這套教材冠以“新編”二字,是試圖在其體系上能比已有教材更體現信息專業的特色,同時,在內容上要能反映最新信息技術的進步及最新信息管理思想和方法。
目前,國內開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高等院校已經超過200所。這樣一個數字一方面表明信息化已經深入人心,信息化隊伍的規模正在急速擴大,信息化隊伍的素質正在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也給我們增加了巨大的壓力,使我們深感責任重大。特別是在國內本領域的三位知名學者——黃梯云、陳禹、馬費成,以及其他一批著名專家和后起之秀愿意與我們共擔風險,鼓舞了我們挑起這副重擔的勇氣。同時,我們也把這套教材的不斷精化寄希望于廣大同仁,愿我們把這套教材越改越好,永改永新。
編委會
200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