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說新稅法與新會計準則的差異
- 史玉光主編
- 601字
- 2018-11-08 17:40:39
第四章 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差異
《企業會計準則第2 號——長期股權投資》主要規范了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持有期間的后續計量及處置損益等方面的會計處理。新稅法提出了投資資產的概念,其內涵包括長期股權投資。新稅法主要規定長期股權投資的計稅基礎、扣除、納稅調整和損失的稅務處理問題。本章介紹了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聯系與區別。
《企業會計準則第2 號——長期股權投資》、國稅總局下發的《關于修訂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通知》(國稅發[2006]56號)、《關于明確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執行口徑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6]1043 號),以及企業所得稅法等有關財稅法規的相繼出臺,長期股權投資收益的財稅處理在企業實際財務管理中產生了一定的變化。新準則與稅法在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投資收益和處置損益等方面有關規定的差異,如表4-1所示,于是產生一系列所得稅納稅調整問題。
表4-1 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與稅務規定

由表4-1可知,權益法,新準則縮小了會計處理范圍。成本法,新準則既擴大又縮小了其適用范圍。擴大了其適用范圍,是因為新準則要求投資企業對能夠向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持有50% 以上表決權)的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成本法進行會計處理,只是在編制合并報表時要按權益法進行調整;縮小了適用范圍,是因為對于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那些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才采用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