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人才培養的目標更加明確,課程設置更加體現工作過程和崗位要求,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正成為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主流,編寫體現這一改革思想的教材已成為當務之急。
本書作者在編寫教材過程中,結合北京市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的課程改革契機,在相關崗位能力要求調研的基礎上,以“工作任務為線索,實際電子產品為載體,任務實施為導向”作為編寫思想,通過7個工作任務,闡述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的全過程。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地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與同類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本教材打破傳統的實理脫節、學科本位的教材體系,是一種全新的項目課程教材,它指向以生產一個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工作任務,以此為基礎構建項目形式的學習任務,并圍繞項目的完成過程展開課程內容。這一結構要求采取項目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2)教材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由任務入手引入相關知識和理論。每個任務按照任務目標→任務要求→相關知識→任務實施→任務總結的思路安排結構,體現“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的教學思路。
(3)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首先充分考慮到要簡單實用,并能較好地結合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其次要與現實工作緊密相關,便于以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操作,為學生模擬一個更貼近實際工作的學習環境。為此,選擇了電子產品——函數信號發生器。
本教材理論內容適當,實用性強,緊密結合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目標,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電子產品的電路設計、電路仿真、PCB設計與制作、電路板的安裝與調試及簡單故障的排除。通過本教材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為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
本書由陳強主編,胡逸凡、張建新、呂殿基副主編。陳強對本書的編寫思路與大綱進行了總體策劃,并對全書進行統稿和審稿。其中陳強編寫第1、4、5、6、8章,胡逸凡編寫第2章,張建新編寫第3章,呂殿基編寫第7章。
限于編者的水平,書中難免有錯誤和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使本教材更趨完美,也更加符合教學需要。
由于Protel軟件的原因,本書對電路圖中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圖形、單位、符號(例如,二極管用D系列表示,三極管用Q系列表示,電容單位寫為uF)等未做改動,以便于讀者學習和使用實際的Protel軟件。
編者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