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倉儲和配送管理
- 劉彥平主編
- 2786字
- 2018-12-27 12:32:58
1.1 倉儲和倉儲管理
1.1.1 倉儲
對于倉儲概念的認識,可以先分別從“倉”和“儲”來分析?!皞}”也稱為倉庫,是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場地,如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特定的場地等,具有存放和保護物品的功能?!皟Α北硎臼沾嬉詡涫褂茫哂惺沾?、保管、儲藏和交付使用的含義。綜合“倉”和“儲”的含義,“倉儲”可理解為利用倉庫存放、儲存不需要即時使用的物品的行為。
在現代,倉儲指的是物品在使用之前的保管,它是物品到達客戶之前,介于供應和消費之間的中間環節。倉儲是物流系統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產地、消費地,或者在二者之間儲存物品(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產成品等),并向管理者提供有關儲存物品的狀態、條件和處理情況等方面的信息。
專業從事倉儲活動的產業即是倉儲業。在我國,倉儲有兩個含義:一是微觀層次上的,即企業所進行的倉儲活動;二是宏觀層次上的,即專業從事倉儲活動的產業,即倉儲業。本書主要從微觀層次進行分析和介紹。
1.1.2 倉儲管理
倉儲管理是指將物品存入倉庫并對存放于倉庫里的物品進行保管、控制等管理活動,也就是對物品的入庫、保管和出庫等業務活動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監督和調節工作。通過倉儲管理,按照一定的程序在空間和時間上對倉儲各項業務活動進行安排和組織,使整個倉儲過程有條不紊地連續進行。倉儲管理的目的是實現倉儲合理化,即用最經濟的方法實現倉儲功能,其實質是在保證倉儲功能實現的前提下,系統做最少的投入。
與倉儲的概念相對應,倉儲管理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與方法服務于整個倉儲活動,其具體管理內容可分為經濟屬性和技術屬性兩個層面。倉儲活動通常發生在倉庫等特定的場所,倉儲的對象既可以是生產資料,也可以是生活資料,但必須是實物。靜態的物品儲存,通常指倉儲;與倉儲相關的動態的物品存取、保管、控制等過程,通常指倉儲管理。在我國,倉儲和倉儲管理二者有時是混用的,并無嚴格的界定,倉儲有時也可涵蓋倉儲管理。
具體而言,倉儲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倉庫的選址與建筑作業。包括現代倉庫的選址原則、倉庫建筑面積的確定、庫內運輸道路與作業的布置等。
(2)倉庫設施和設備的選擇與配置。根據各類倉庫作業的特點和儲存物的物理化特性,選擇適當的倉庫設施和設備,并進行相關管理。
(3)采購管理。根據需求情況和庫存物品數量,運用合理的方法確定需要采購進庫的物品種類和數量等。
(4)庫存控制。根據企業和市場需求狀況,采用合理的采購方式,儲存適當數量的物品。
(5)倉庫的業務管理。組織管理物品入庫驗收、庫位布局、在庫保管、出庫檢查等業務工作。
從決策的角度來分析,倉儲管理通常進行以下決策:
(1)倉庫的產權決策。采用自營倉儲還是公共倉儲。
(2)集中倉儲或分散倉儲決策。這一決策實質上是決定公司需要有多少家倉庫進行運作。(3)倉庫的大小及選址決策。與倉庫數量和集中倉儲或分散倉儲決策密切相關的另外兩個倉儲決策,即倉庫大小及選址的決策。
(4)倉庫布局決策。公司還必須決定倉庫內部的布局,換句話說,必須決定倉庫內部過道、貨架、設備及其他所有占據空間的設施布局。
(5)存貨種類和數量決策。在不同的倉庫中儲存貨物的種類與數量。
1.1.3 倉儲的功能
自人類社會生產有了剩余之后,就產生了倉儲活動。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社會化大生產方式逐步出現,產品空前豐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對倉儲的需求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均有了較大提高,倉儲的功能也因而有了較大擴展,具體有以下五種。
1.儲存和保管
儲存和保管是倉儲最基本的功能。由于儲存和保管的需要,倉儲得以產生和進一步發展,而且必須具有必要的空間用于容納物品。庫容量是倉儲的基本參數之一。保管過程中應保證物品不丟失、不損壞、不變質,并且需要有完善的保管制度、合理的裝卸搬運設備和正確的操作方法,確保物品在裝卸搬運和堆放過程中不會被損壞。
2.調節供需,創造時間價值
從生產資料的角度來分析,生產和消費的連續性規律因產品不同而有較大的差別,生產節奏和消費節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從生活資料的角度來分析,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使得對生活品需求的季節性規律逐步減弱,這樣許多食品生產的季節性就必須通過倉儲來予以解決。
倉儲在物流系統中起著緩沖、調節和平衡的作用,與運輸共同構成物流的中心環節。與運輸相對應,倉儲是以改變“物”的時間狀態為目的的活動,通過克服產需之間的時間差異以獲得更好的效用。物品在進入生產領域之前、生產領域過程中、從生產領域進入流通領域之前,或在流通領域過程中,均可能需要停留一定時間,這就形成了倉儲。倉儲對于社會再生產具有重要作用。
3.調節運輸能力
各種運輸工具的運量運力相差較大,水路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5種運輸方式有著自己的特色和要求,各運輸方式之間或運輸方式內部的轉運,都可能會產生與運輸能力不匹配的情況,這種運力的差異等都要通過倉儲(倉庫或貨場等)來調節和銜接。
同時,產品的運輸成本與倉儲成本之間存在效益背反現象,如圖1-1所示。隨著運輸速度與可靠性的增加,產品的運輸成本呈上升的趨勢,而存貨成本則呈下降的趨勢。這是因為運輸速度與可靠性的增加需要采用更加昂貴的運輸方式,而與更加快速的運輸方式相對應,企業的存貨量會隨之降低,因而存貨成本會減少。這就說明倉儲和運輸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因此可以對運輸能力進行一定的調節。

注:本圖針對企業運營而言,通常不會用到管道運輸這一方式,故本圖未予體現。
圖1-1運輸成本與倉儲成本的效益背反現象
4.降低物流成本
科學合理的倉儲決策和倉儲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整體倉儲成本和物流成本,從而實現企業或社會倉儲體系和物流體系的合理化。
如圖1-2所示,企業的私有倉庫在全年都處于滿倉的可能性極小,通常全年滿倉利用的時間在75%~85%之間。而在15%~25%的時間里,那些旨在滿足高峰時所需的倉庫空間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的更有效的辦法是興建私有倉庫以滿足75%的需求,而用公共倉庫來應付高峰期的需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科學合理的倉儲外包策略和外包比例,是倉儲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樣,企業的倉儲成本和整體物流成本會得到有效降低。

圖1-2 倉儲決策與物流成本
5.配送和流通加工
現代倉儲除以保管和儲存為主要功能外,還向著流通加工和配送的方向發展,現代倉儲逐步演化成為集流通加工和配送于一體的多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F代倉儲不僅具備了儲存保管貨物設施的功能,也增加了分揀、配送、包裝、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功能。這既擴大了倉儲的功能范圍,也提高了物品的綜合利用率,同時還促進了物流合理化,方便了客戶,提高了服務質量。
6.其他功能
通過物品倉儲,可以調節物品的價格波動;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消費的需求;通過物品在消費地的倉儲,可以獲得更高的消費者滿意度。另外倉儲還為逆向物流提供場所,是逆向物流必不可少的通道和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