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實例22 制作亭子

實例說明

本實例中制作的亭子為四方尖頂的建筑物,因此對精確度要求較高。為了使創建的模型更加精確,大部分都應用二維型建模方法,并通過擠出、倒角、倒角剖面等修改器將其轉換為三維形體。

技術要點

亭子模型的創建應用了二維型建模方法,所以大部分都是在子對象層級下進行編輯的;在轉換三維模型時應用了擠出、倒角、倒角剖面等常用的修改器來完成。

在實例的制作過程中,多次在子對象層級下應用分離、附加、輪廓等命令,確定新產生的樣條線與源對象的位置和大小關系。如圖22-1所示為創建完成的亭子模型。

圖22-1 亭子模型

1運行3ds max 9.0,創建一個新的場景。

2 首先創建亭子的底座模型。在“樣條線”創建面板中單擊“矩形”按鈕,在頂視圖中創建兩個矩形對象,參照圖22-2 所示設置創建參數,這兩個矩形分別為Rectangle01 和Rectangle02。

圖22-2 設置創建參數

3選擇Rectangle01對象,單擊主工具欄上的“對齊”按鈕,然后在視圖上選擇Rectangle02對象,這時會打開“對齊當前選擇”對話框。在“對齊位置(屏幕)”選項組中選擇“Y位置”和“Z位置”復選框,以確定需要對齊的軸向。在“當前對象”和“目標對象”選項組中選擇“中心”單選按鈕,以確定兩對象對齊的位置,如圖22-3所示,然后單擊“確定”按鈕,退出該對話框。

圖22-3 設置“對齊當前選擇”對話框中的相關參數

4 Y、Z軸向的位置設置結束,接下來參照圖22-4所示使兩個樣條線相交。

圖22-4 調整對象位置

5將Rectangle01對象,轉換為“可編輯樣條線”,并執行“附加”命令,使Rectangle02對象成為源對象的附加型。

6打開“樣條線”子對象層,執行“修剪”命令,參照圖22-5所示將多余的線段修剪掉。

圖22-5 執行“修剪”命令

7結束“修剪”操作,使子對象執行“輪廓”命令,從而產生底座的寬度。將“輪廓”參數設為400,如圖22-6所示。

圖22-6 設置“輪廓”參數

8再次執行“輪廓”命令,將“輪廓”參數設為-50,以確定輪廓線與原來樣條線的偏移距離,如圖22-7所示。

圖22-7 執行第2次“輪廓”命令

9在頂視圖中選擇較大的子對象,在“幾何體”卷展欄中單擊“分離”按鈕,這時會打開“分離”對話框。在“分離為”文本框中鍵入“底座02”,如圖22-8所示,然后單擊“確定”按鈕,退出該對話框。

圖22-8 在“分離為”文本框中鍵入“底座02”

10打開“頂點”子對象層,按下鍵盤上的Ctrl+A組合鍵,全選子對象,然后執行“圓角”命令,將“圓角”參數設為5。

11退出子對象層,為該對象添加“擠出”修改器,將“數量”參數設為500。如圖22-9所示。

圖22-9 添加“擠出”修改器的效果

12選擇“底座02”對象,打開“頂點”子對象層。按下鍵盤上的Ctrl+A組合鍵,全選子對象,然后執行“圓角”命令,將“圓角”參數設為5。

13退出子對象層,接下來創建“底座02”的剖面圖形。在前視圖中創建一個矩形對象——Rectangle01,將“長度”參數設為20、“寬度”參數設為20、“角半徑”參數設為2。

14將Rectangle01對象塌陷為“可編輯樣條線”,打開“線段”子對象層,在前視圖中選擇如圖22-10所示的子對象,然后將其刪除。

圖22-10 選擇子對象

15退出子對象層,將Rectangle01對象命名為“底座02剖面”。

16選擇“底座02”對象,為其添加“倒角剖面”修改器。在“參數”卷展欄中單擊“拾取剖面”按鈕,然后在視圖上拾取“底座02剖面”對象。

17 “底座02”模型創建結束,然后將其放置在“底座01”對象的頂部,如圖22-11所示。

圖22-11 調整“底座02”對象的位置

18接下來創建亭子的支撐柱。在頂視圖中創建一個矩形對象——Rectangle01,將“長度”參數設為80、“寬度”參數設為80、“角半徑”參數設為5。

19確定Rectangle01對象處于選擇狀態,使用移動復制的方法再次創建3個Rectangle對象Rectangle02、Rectangle03、Rectangle04,并參照圖22-12所示調整對象的位置。

圖22-12 調整對象位置

20將Rectangle01對象塌陷為“可編輯樣條線”,然后執行“附加”命令,使Rectangle02、Rectangle03、Rectangle04三個對象成為源對象的附加型。

21為Rectangle01對象添加“擠出”修改器,將“數量”參數設為2500。

22下面創建柱子模型上的其他附件。在頂視圖中創建一個矩形對象——Rectangle02,將“長度”參數設為280、“寬度”參數設為280、“角半徑”參數設為0。

23將Rectangle02對象塌陷為“可編輯樣條線”,并打開“樣條線”子對象層。然后執行“輪廓”命令,將“輪廓”參數設為30,然后退出子對象層。

24 在前視圖中創建一個矩形對象——Rectangle03,將“長度”參數設為30、“寬度”參數設為30、“角半徑”參數設為2。選擇編輯“底座02剖面”對象的方法,將Rectangle03對象編輯成如圖22-13所示的形狀。

圖22-13 編輯對象

25選擇Rectangle02對象,為其添加“倒角剖面”修改器。在“參數”卷展欄中單擊“拾取剖面”按鈕,然后在視圖上拾取Rectangle03對象。

26確定Rectangle02對象仍處于選擇狀態,在前視圖中沿Y軸移動復制5個該對象,然后參照圖22-14所示調整對象位置。

圖22-14 調整對象位置

27使用移動復制的方法,為亭子創建出其他柱子模型,如圖22-15所示。

圖22-15 創建其他柱子模型

28亭子模型的橫梁部分仍舊應用了擠出和倒角剖面修改器來實現,讀者可以自行設置,如圖22-16所示。

圖22-16 創建橫梁模型

29亭子中兩個較大的橫梁間的連接模型,使用了“圓柱體”工具來實現,讀者可以參考圖22-17所示復制和調整對象。

圖22-17 創建兩個較大的橫梁間的連接模型

30下面創建亭子的尖頂模型。讀者可以根據三角形計算邊的公式,得出亭子一條屋脊的直線距離,如圖22-18所示,然后依照距離創建一個線對象——Line01。

圖22-18 亭子一條屋脊的直線距離

31選擇Line01對象,打開“線段”子對象,然后執行“拆分”命令,使樣條線拆分為兩個分段,如圖22-19所示。

圖22-19 執行“拆分”命令

32打開“頂點”子對象層,在前視圖中選擇中間的子對象,接著在主工具欄中右擊“選擇并移動”按鈕,打開“移動變換輸入”窗口。在“偏移:屏幕”選項組中將Y參數設為1680,以確定選擇子對象沿Y軸正值方向移動1680 mm,如圖22-20所示。

圖22-20 沿Y軸移動子對象

33退出子對象層,接下來創建屋脊的剖面圖形。在前視圖中創建一個矩形對象——Rectangle04,將“長度”參數設為200,“寬度”參數設為200,“角半徑”參數設為5。

34選擇Line01對象,為其添加“倒角剖面”修改器。在“參數”卷展欄中單擊“拾取剖面”按鈕,然后在視圖上拾取Rectangle04對象,如圖22-21所示。

圖22-21 拾取剖面圖形后的效果

35在頂視圖中將Z軸旋轉Line對象45°,然后沿Z軸旋轉90°復制對象,得到亭子的屋脊,如圖22-22所示。

圖22-22 亭子的屋脊模型

36使用創建柱子間連接模型的方法,創建出屋脊上的橫梁模型,如圖22-23所示。

圖22-23 創建屋脊上的橫梁模型

37最后應用“倒角剖面”修改器創建出亭子頂模型,如圖22-24所示。

圖22-24 創建亭子頂模型

38 現在亭子模型就全部創建完成了,如圖22-25 所示為該模型添加材質和燈光后的效果。如果讀者在制作本實例時遇到什么問題,可以打開本書附帶光盤“建筑構件/公共設施/實例22:亭子/亭子.max”文件進行查看。

圖22-25 亭子模型添加材質和燈光后的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山县| 永清县| 莲花县| 盖州市| 凌云县| 九龙城区| 芜湖县| 上高县| 石棉县| 电白县| 岚皋县| 武隆县| 修武县| 东兰县| 涟源市| 泸溪县| 昌吉市| 会宁县| 易门县| 金寨县| 海盐县| 吉木萨尔县| 大名县| 新龙县| 甘南县| 托里县| 泸溪县| 白银市| 靖江市| 金平| 黄大仙区| 准格尔旗| 惠东县| 阿尔山市| 千阳县| 北安市| 栾川县| 民乐县| 平定县| 建湖县| 当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