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烏絲欄

古代在縑帛上以烏絲織成欄,其間用朱墨界行,稱為烏線欄。后來把書法卷冊上有墨線畫的格子稱為烏絲欄。

篆、隸、楷體書法作品,均有界格,行書、小草也可以應用烏絲欄,唯狂草作品絕對不可以加框格限制。界格分方格和直行格兩種,篆、隸、楷體書法作品宜用方格,行書和小草則只適用直行格。界格一般采取折格和畫格兩種方法,以折格成書的作品經裝裱后不留格子的痕跡,以烏絲欄為界格者,則留下規則整齊的線格,增強作品的裝飾美韻。

傳統的畫格子方法,取狼毫葉筋筆一支,蘸上墨汁或圖畫色(大紅、朱紅),再取筷子和直尺各一只,將筆緊靠筷子,筆尖稍微伸出筷子尖之外,用手握緊,拽著筷子沿直尺運行,即可畫出勻稱美觀的界格。其中方格需視字數的多少,巧為設計,不多不少,并留足題款位置。款字位置不宜用方格,而以直行格為佳?,F在市上出售的簽字筆、螢光筆等,有粗有細,著色均勻,使用方便,也適宜于劃格。

漢·烙馬?。红`丘騎馬

圖3-3 吳昌碩 篆書(局部)

評點:

小戎詩三章是吳昌碩(初名俊卿)54 歲時所書,原作為朱紅界格,計十八行,這是末三行。

正文字成長方形體勢,字字入格,“圓勻似臘碣”,每格上空下滿,疊字(“厭厭”和“秩秩”)寫在一個格中,其中第二字以兩個小橫點代替,寫在前一個字彎弧筆的空白處,恰似一個字,很有趣味。長款分為兩部,其中“右錄小戎詩三章”七個字寫成大字,單作一行,與正文渾然一體;余下的三十個字寫成小字,有行無列,與正文形成對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盐城市| 达日县| 那坡县| 定西市| 杭州市| 濮阳市| 茌平县| 黄梅县| 九江市| 上栗县| 卓资县| 延庆县| 盐池县| 师宗县| 湛江市| 长岭县| 克拉玛依市| 镇平县| 二连浩特市| 读书| 夹江县| 霍山县| 安龙县| 申扎县| 昭平县| 安西县| 新干县| 合阳县| 宁波市| 桂东县| 乳源| 汾西县| 兰考县| 聊城市| 平邑县| 佛冈县| 平塘县| 临洮县| 钟祥市| 昌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