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大成拳養生功法拳理補遺

本文對大成拳拳學養生學術義理和大成拳養生功法、拳理、心法在以往門人刊、著中從未刊載或解析不清、不全面,以及誤、錯之內容,進行綜合性、全面補述、糾正和析解如下:

1. 三直角椅凳式坐樁功法

三直角椅或凳式的坐樁養生功法,在練、用中接近正身直坐休息式樁,其功的主要要求、要領有以下三個重點內容:

三直角椅凳式坐樁功法

(1)首先在坐椅要求上必須選擇與己身小腿高度一樣的椅或凳而坐,只有坐位的高、低符合練功要求的需要,才能確保練此功坐式間架結構的角度要領的要求,故其要領是在坐式中要求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底與地平面平觸,由腳與小腿之間要保持90度的垂直狀態,此是第一個直角,小腿與大腿之間要保持90度的垂直狀態,此為第二個直角,在頭與上身正直坐的條件下,大腿與上身之間要保持90度的垂直狀態,此即為身體由腳至小腿、由小腿至大腿、由大腿至上身之間在腳腕、膝部、臀部的彎度上,必須以三個90度直角的間架坐式為原則方可適練功的要求,而不能有誤。

(2)練功時的重點是臀部在坐位時的要求,應以臀部的后面尾椎骨的后位下部部位坐于椅或凳的靠外位置上,身體不能太靠里坐,即不能將大腿的后半部也坐在椅凳之上,否則大腿受壓,于腿、膝、腳下盤氣血運行(指血液循環、神經、經絡等系統)不利,而也易造成上身反不能保障正直,也極易引起上身過于向前或后、或左、或右的仰、腑、歪、斜的現象發生、破壞整體間架的中正與體態端正于前、后、左、右的正中時的平衡狀態,也易造成上身前與后、左與右的兩側對應肌肉的松、緊不一,不能達上身乃至腰、胯的肌肉、韌帶的放松,或一面緊一面松的不利于平衡、自然的狀態,故如上身腑、仰、歪、斜對練功、行功的氣血運行極為不利,造成身體間架失衡,也難達功用、功效之求。

(3)此功在練功時一定要以全身放松、舒適為度,無論手位采用按放大腿上面或以手心上托以手腕枕于大腿上之功式,都要以松和為主,只要全身達松,方能利于腹式呼吸的靜、長、細練、用功、理的要求,也因能達松和、自然、舒適練功條件的要求方能達氣血暢通、療病、健身、養生之功效。

三直角椅凳式坐樁養生功法,在練功時可采用睜眼前視式,即兩眼向前遠望遠方之天、之物,然后回視內斂,再以收視行功,亦可以雙目微閉的合眼式而練,以排除眼視外物之擾,故也利于靜、松練功、行功養生、無思、定意、調神之要則。此功的適練人群是普遍性的,一般人都可訓練。如練技擊者是以此功調神、休息為求效目的,練養生者亦是適于坐樁式的選練范圍非常大,對上身、上肢、腰、背、頸、頭、腹和內臟各器官均有調養的作用,對下肢與上肢也有調理舒通血、脈滋養氣血的作用。而對于有腰、背、腿的四肢行動不利者亦有一定的療病作用,而對腰椎、胸椎、頸椎也有調理作用。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腰扭傷、挫傷恢復期、以及受累、受寒、老年性腰痛的慢性病人此功均為適選的最佳坐式功法之一,在實踐病例中練功一定時、日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如練功得法、病情對癥、堅持訓練者其療效亦非常顯著。而對頸椎病、腦供血不足者、失眠及患有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者亦為適練的坐式功。總之,大成拳的功法、原理,不是孤立的更應綜合達具方可、其功的練用還應有長期教學經驗的練達者口傳心授的指教,再與其它有關功法配合訓練,其功效方可達更佳之境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平陆县| 永州市| 夏邑县| 米林县| 盐池县| 花莲县| 大洼县| 西畴县| 海伦市| 和田市| 唐海县| 长垣县| 安远县| 禄劝| 绥江县| 桂阳县| 淳化县| 浦北县| 岳普湖县| 安陆市| 延吉市| 来安县| 永仁县| 高雄县| 阜阳市| 铜陵市| 遵义市| 沧州市| 金华市| 永顺县| 辽中县| 阳朔县| 花垣县| 鹤山市| 保康县| 咸丰县| 常宁市| 广东省| 蓬莱市|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