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實踐(2)

如果人們能在學習了解的基礎上再深入思考,將所學知識不斷反饋到大腦的深處,讓這些信息一次次地刺激潛意識,以便把知識提煉、消化,就可以靈活自如地運用這些知識。在擁有了深入思考的習慣后,人們就能避免淺嘗輒止的毛病,學會深入地了解事物,即儒家所說的“篤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堅持到底的做事精神。

唐代大詩人李白自幼天資聰穎、活潑好動,是遠近聞名的“小才子”。在眾人的贊賞聲中,年幼的李白逐漸變得驕傲自滿起來,一味貪戀玩耍,讀書時只是敷衍了事,不太愿下苦功學習。

李白的父親看到兒子這樣不思進取,很是擔憂,便送他到山中去讀書,希望他能靜下心來專心學習。然而,李白一點也沒有改變。

過了一段時間,父親想看看李白有沒有進步,就考他對一首詩的理解,李白自恃其才進行解說,卻解說得亂七八糟。父親很生氣,斥責他:“如此讀書,何時成才?”李白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已經記住了那首詩,不明白父親為什么會生那么大的氣。他說去練書法,就借機溜出去了。面對頑劣的兒子,父親嘆息不已。

李白正在寫字時,面前飛過一只蝴蝶,一下把他吸引住了,他忙放下筆,蹦蹦跳跳地去追蝴蝶。一路追逐著蝴蝶,李白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山腳下的一條小澗,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里磨一根鐵棒。

李白好奇地問:“老婆婆,你在這里做什么呢?”

老婆婆抬起頭來,答道:“我在磨這根鐵棒呀。”

李白感到更奇怪了:“你磨鐵棒干什么用呀?”

老婆婆說:“我呀,我想把這根鐵棒磨成一根繡花針。”

李白驚呆了:“那么粗的一根鐵棒,什么時候才能磨成繡花針啊?”

老婆婆回答道:“這你就不懂了。常言說得好,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論做什么事,沒有成不了的。這根鐵棒雖然粗,但只要堅持,總有一天會磨成繡花針的。”

看到這一切,又聽了老婆婆的這番話,李白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往不論做什么事都淺嘗輒止,與老婆婆要將鐵棒磨成繡花針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慚愧了!

從此,李白痛改前非,無論射箭、練書法、讀書都非常用心,力求精益求精。經過持久不懈的努力,他最終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李白作為天資聰穎的一代大詩人,尚且要如此篤行才能成功,我們普通人,要想取得成就,就更要下苦功去克服淺嘗輒止的毛病了。

篤行,即堅持,一個再簡單不過的詞匯,卻也是一個鮮有人達到的標準。國學大師馮友蘭曾說:“我們在一生中,所想做的事不一定都能成功,而尤其是新興的事業,那更沒有把握了。所以我們無論做什么事,即使遇到失敗,千萬不要灰心,仍然要繼續做下去。”也正是秉持著這份堅持,馮友蘭大師才在哲學領域取得了成功。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做一個決定,總是很容易,但當事情發展下去時,人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了:沒有時間、外界干擾、條件不允許……分歧也在此產生。很多人開始動搖,開始心存疑惑:我真的能做完這件事嗎?接著,開始氣餒、灰心喪氣,隨后便是退縮與放棄,成功就此夭折。如果在面對諸多阻撓與困難時,能夠堅持不懈地繼續下去,跨越一個又一個障礙,往往能迎來期望中的成功。

很多時候,成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遙遠。大戲劇家莎士比亞說:“千萬人的失敗,都失敗在做事不徹底;往往做到離成功還差一步,便終止不做了。”這樣的失敗,無疑令人扼腕嘆息。其實,我們與成功只有一步之遙,這一步便是堅持不懈、鍥而不舍。

正視自己的弱點

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

王陽明認為,在白天學習時,如果感覺自己被外界繁亂打擾,就學習靜坐;如果覺得自己懶于看書,就去看書。這就是對癥下藥。

對癥下藥一詞出自《三國志·魏志·華佗傳》,本是指醫生針對病癥用藥,后用來比喻人們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的行為。

華佗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醫術高明,診斷準確,在我國醫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華佗給病人診療時,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開出不同的處方。

一次,州官倪尋和李延一同到華佗那兒看病,兩人訴說的病癥相同:頭痛發熱。華佗分別給兩人診了脈后,給倪尋開了瀉藥,卻給李延開了發汗的藥。

兩人看了藥方,感到非常奇怪,問:“我們兩人的癥狀相同,病情一樣,為什么吃的藥卻不一樣呢?”

華佗解釋說:“你倆相同的只是病癥的表象,倪尋的病是由內部傷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卻是由于外感風寒,著了涼引起的。兩人的病因不同,我當然得對癥下藥,給你們用不同的藥治療了。”

倪尋和李延服藥后沒多久,病就全好了。

華佗能夠區分病情,對癥下藥,因而能很快治好病人的病。治病講究對癥下藥,解決問題也具有同樣的道理。對癥下藥地解決問題,首先要找對關鍵,抓住問題的“癥結”。在生活中遭遇難題、一籌莫展的時候,我們不妨先冷靜下來,仔細分析一下問題,認真區別不同的情況,給予相應的對策,就能正確地處理各種問題。

一位幼兒園老師每個月都被評為優秀員工,許多同事向她請教和孩子相處的技巧。她只說了四個字——對癥下藥。

同事不解,這位老師解釋道:“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對待。比如,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一定要針對不同情況給予不同處理。

如果孩子是因為擔心、害怕,我一般會以輕松的口氣告訴他不用著急,并用科學知識為他釋疑,緩解他的不良情緒。比如,孩子做噩夢了,我便告訴他每個人都有可能做噩夢,這并不丟臉,做噩夢只是因為我們平日玩得太累或者睡姿不好造成的,只要我們注意就可以避免,而且噩夢本身不是真實存在的,即使很可怕也沒關系,因為它不是真的。有時候,我還會以感同身受的辦法來消除他的擔心,如我會告訴他我小時候也有類似的擔心和害怕,后來是采取什么樣的方法自己解決的,等等。

如果孩子是無理取鬧,我一般是冷處理,放任他自我宣泄,并且不屈服于他的哭鬧(不答應他的不合理要求),我還會告訴他:‘生氣會使人變丑、變老哦!’這樣,孩子往往會因為自討無趣而接受我的合理建議。

如果孩子是因為生病等或碰到挫折有一些小小的情緒,我則會比較寬容,給予耐心的安慰和勸告,并盡量滿足他一些要求,還會選擇一些輕松愉快的話題和游戲引導他,使他能夠從負面情緒中盡快抽離出來。”

看似同樣的事或表面現象,其實蘊藏著很多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作用。如果人們忽視那些細微的差別,籠統地對待問題,就無法抓住問題的核心,也就無法對癥下藥,從而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處理生活問題,都要講究方法。只有抓住關鍵環節,切中問題的要害,才能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事半功倍。辦事情、做工作應從關鍵處下手,盡量避免過程煩瑣,更不要面面俱到。正如著名的人力資源培訓專家吳甘霖博士說的:“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對問題進行正確界定。弄清了‘問題到底是什么’,就等于找準了應該瞄準的‘靶子’。否則,要么是勞而無功,要么是南轅北轍。”這就是王陽明所推崇的“對癥下藥”。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問:“孟子‘巧、力、圣、智’之說,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實非兩事,巧亦只在用力處,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馬箭,一能遠箭。他射得到俱謂之力,中處俱可謂之巧。但步不能馬,馬不能遠,各有所長,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處,孔子則三者皆長。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極,清只到得伯夷而極,任只到得伊尹而極,何曾加得些子。若謂‘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則其力反過孔子了。巧、力只是發明圣、知之義,若識得圣,知本體是何物,便自了然。”

有弟子問王陽明道:“孟子主張‘巧、力、圣、智’的說法,朱熹先生說:‘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這樣說對嗎?”

王陽明回答說:“伯夷、伊尹、柳下惠三個人不僅有‘力’,而且還有‘巧’,‘巧’與‘力’實際上并非兩回事,‘力’中要有‘巧’。有‘力’卻無‘巧’,不過是白費力氣罷了。如果用射箭作比喻,他們三個人里,一個能夠步行射箭,一個能夠騎馬射箭,一個能夠遠程射箭。只要他們都能射到靶子那里,便都能叫作有力;只要能正中靶心,便都能叫作巧。但是,步行射箭的不能夠騎馬射箭,騎馬射箭的又不能遠程射箭,他們三個各有所長,才力各有不同。而孔子則是身皆三長,然而,孔子的‘和’最多也只能達到柳下惠的水平,而‘清’最多能夠達到伯夷的水平,‘任’也最多只能達到伊尹的水平,未曾再添加什么了。如果說‘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那他們的力加在一起反倒能超過孔子了。巧、力只是為了闡明圣、智的含義,如果認識到了圣、智的本體,自然就能夠了然于心。”

生活中,有人日出而作,夜深才息,一天甚至埋頭苦干十一二個小時,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一生平庸,碌碌無為。有人卻深諳巧干遠大于苦干的奧妙,總能找到更簡單、更輕松、更快捷的方法,讓自己獲得成功。

美國船王丹尼爾·洛維格獲得的第一桶金,就和他做事善于巧干有關。

出身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丹尼爾·洛維格不甘心過平凡窮苦的生活,他想要賺很多的錢,讓自己充分體會成功的快樂。在他看來,對于一貧如洗的人,要想擁有資本就得借貸,用別人的錢開創自己的事業,為自己賺更多的錢。

經過多番思考后,洛維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借貸方法:他將自己的一條尚能航行的老油輪重新修理改裝后,以低廉的價格包租給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帶著租約合同去找紐約的各大銀行申請貸款,理由是——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輪,每月可收到固定的租金,如果銀行肯貸款給他,他可以讓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轉給銀行,來分期抵付銀行貸款的本金和利息。

許多銀行聽了洛維格的想法,都覺得既無信用可言,又荒唐可笑。但大通銀行的總裁卻不那么認為。他想:洛維格一文不名,也許沒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卻是可靠的。拿著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錢,這自然十分穩妥。

洛維格終于貸到了第一筆款,然后買下了他所要的舊貨輪,把它改裝成油輪,租給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這艘船做抵押,借了另一筆款,再買了一艘船。這種情形持續了幾年,每當一筆貸款付清后,他就成了這條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銀行拿走,而是進了自己的腰包。

就是憑借這樣巧妙的借貸方法,洛維格賺得了他事業的第一桶金,也開始了他輝煌的創業旅程。

生活中,會苦干,更要會巧干。會巧干的人,不一味走別人走過的路,總會努力開辟一條新途徑,尋找新的機遇,盡管路上荊棘叢生;會巧干的人與眾不同,而且并不介意與眾不同;會巧干的人從不循規蹈矩,他們往往放蕩不羈,喜歡標新立異、獨辟蹊徑,以新的方法去干老的工作;會巧干的人具有獨立性,他們具有獨立工作的能力,有時喜歡獨處,對自己的信念和愿望總會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會巧干會變通的人看問題具有與常人不同的眼光,他們具有特殊的綜合能力,往往別出心裁。如當別人說1+1=2時,他們卻說1+1>2或1+1=11。

總之,會巧干的人不滿足于淺顯的東西、世俗的東西、平庸的東西或陳腐的東西;不滿足于對問題的固有答案;并在不斷的追求和探索中感到其樂無窮,因此,他們往往能夠避免王陽明所說的“有力卻無巧,只是白費力氣”的做事誤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吉林市| 封开县| 信阳市| 英德市| 白银市| 凌云县| 集安市| 临沧市| 开江县| 鹿邑县| 汽车| 惠安县| 台州市| 威海市| 普定县| 普安县| 临沭县| 迭部县| 将乐县| 息烽县| 青浦区| 临澧县| 娱乐| 丰城市| 西丰县| 荆州市| 日照市| 淮北市| 滨海县| 昌平区| 安西县| 萍乡市| 阜平县| 保德县| 额济纳旗| 南宫市| 泾阳县| 四平市| 南丰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