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西北抗日游擊隊的回憶
我是恩和鄉王臺村人,17歲那年(1936年),在本堡萬余年家拉長工,經常在白馬灘的萬家禾場干活。這年秋天,本堡的張致光從羅山坡回來,我向他打聽了紅軍的消息,知道紅軍對老百姓好,還把地主惡霸的土地、糧食分給窮苦人,我就決心跟他到山里去,張致光也愿意帶我走。
張致光是游擊隊的人,他暗地里聯絡了六道渠的齊明,三道渠的楊三娃子,于農歷7月16日晚,帶我們3個人從海子塘到徐斌水,住在他姐夫李生祿家里。他和羅金秀(外號羅瓜子)聯系以后,要我們3人去當紅軍。開始我不想當,只想找活干,經他說明情況以后,我也想通了。
第二天,紅軍游擊隊招待我們吃了飯,每人發給一套軍裝,是白上衣,藍褲子。
羅山坡的紅軍游擊隊本名“西北抗日游擊隊”,下分金積游擊隊和江湖游擊隊。金積游擊隊大隊長韓登云,政委郝建山(即陳玉山),有七八十人,六七十支槍。李文章當司務長,是中寧縣曹橋人。江湖游擊隊大隊長羅金秀,政委唐天際,有50多人,十幾支槍,中寧籍人有11人。后來,紅軍派了一個特務連歸西北抗日游擊隊領導,由特務連幫助兩個游擊隊進行軍政訓練。特務連有七八十人。
游擊隊屬于預旺縣領導,活動在預旺到甜水堡一帶,主要任務是維護地方的治安。當時,紅軍主力西進,到甘肅迎接紅四方面軍,羅山附近的土匪趁后方空虛,出來活動,鄉村里經常有小股土匪出沒。我們參加游擊隊以后,打過好幾次土匪,最大的一次戰斗是打西山后莫其子的馬老九。
馬老九有四五十人、8支槍。9月下旬,游擊隊探知馬老九的頭目在27日晚集中到他家里開會,決定夜襲馬老九。子夜時分,特務連和兩支游擊隊趕到莫其子,將馬老九家包圍起來,輕機槍架到門前的土崗上。在正要進攻的時候,土匪聽到動靜,吹滅了燈,大小頭目乘機溜出門外,向崖頭爬去。游擊隊立即開槍,追了上去。由于上級指示要抓活的,不準打死,土匪對地形熟悉,剎那間逃得無影無蹤,只抓到馬老九的師爺一個人。這次戰斗“打垮了馬老九土匪,收來長槍5支、手提機關槍1支、駁殼槍2支、騾子1個、馬2匹”。
11月,紅軍撤離紅寺堡時,領導決定江湖游擊隊留在羅山坡,防止敵人的擾亂。金積游擊隊隨紅軍到甜水堡西面的白家溝以后,幾個分隊長不愿意走,帶上隊伍逃回家鄉,交給羅金秀。此后,人員散掉不少,中寧人大部分回了家。最后,羅金秀被馬鴻逵改編了。
摘自《中寧黨史資料》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