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好年月
(一)
“紅軍要來了!”
1936年6月初,紅軍西征甘寧的消息傳到豫海地區,城里鄉下議論紛紛。官府民團四處抓兵抓夫,修筑城堡,操練兵馬;土豪劣紳驚慌失措,埋藏轉移糧食、財物,準備外逃;一些群眾由于受了馬鴻逵的“共產黨共產共妻”、“共產黨滅回滅教”的反動宣傳,不明真相,提心吊膽,驚慌不安。
那時,我們都沒見過紅軍,不知道紅軍到底是什么樣的軍隊。心想:有錢有勢的人一聽說紅軍就提心吊膽,那紅軍一定是替我們窮人說話行事的了?所以一直沒有外逃。
6月上旬,紅軍一部抵達七營川、清水河、李旺堡一帶后,預旺地區的氣氛更緊張了。馬鴻逵自知阻擋不住紅軍的西進,急忙把主要部隊撤退到下馬關、韋州等一些城堡里,企圖憑借土圍子負隅頑抗。那些有錢的土豪劣紳也都攜帶家眷、金銀細軟,跑的跑,躲的躲。馬鴻逵還強抓、脅迫、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到他們據守的城堡里,修筑工事,充當炮灰。
6月16日,紅一軍團二師在師長楊得志、政委肖華的率領下攻占了預旺堡。當時預旺堡只有少量的民團武裝,戰斗一打響,都舉手繳械投降了。不久,紅軍右路軍十五軍的七十三、七十五師在軍團長徐海東的直接指揮下,又分別解放了國民黨預旺縣政府所在地 ——下馬關和王家團莊、半個城。下馬關解放的當天,紅十五軍團首長就召開了全城居民大會,宣布成立預旺縣臨時蘇維埃政府。劉昌漢任預旺縣委書記兼縣長。至此,預旺縣境和海原東部廣大地區都已解放。6月底,彭總率西征總指揮部進駐預旺堡??偛烤驮O在預旺堡城隍廟。
預旺縣是回民比較集中的地區。紅軍把宣傳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幫助回族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在開始西征前,就制定頒布了有關對回民地區政策的規定、布告。部隊每到一地,就書寫張貼革命標語。如:
“只有蘇維埃能夠救中國!”
“紅軍是人民的軍隊!”
“組織抗日聯軍,組織國防政府,聯合紅軍抗日?!?/p>
部隊各師團還成立了地方工作部,具體負責地方工作。他們經常派干部、戰士和回民群眾組織聯歡會,到回民家中去作客,拜訪當地阿訇,向清真寺贈送匾額,以此聯系感情。每逢集日,還上街頭去演講,宣傳革命道理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啟發群眾的覺悟。部隊干部、戰士常對我們說:“受苦的回、漢族人民都是一家人,要團結起來,建立自己的政權組織。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是回族及各族人民的子弟兵,以幫助人民翻身解放為己任。”這些通俗易懂的革命道理,對我們幫助教育很大。
特別是馬和福,他過去受的苦最深,紅軍住在他家的窯洞里,和他朝夕相處。紅軍的一言一行使他體會到,紅軍是“仁義之師”是真正幫助回族求解放的軍隊。他把紅軍當作親人看待,紅軍講的革命道理他理解、接受得特別快。紅軍到預旺堡不久,他就出來主動幫助紅軍做事。有一次,回民獨立師師長馬青年主持在下馬關召開軍民座談會,馬和福應邀參加了會議。在會上,他痛訴了自己的苦難家史,表示要堅決跟著共產黨和紅軍鬧革命。
為了做好建立基層蘇維埃政權的思想、組織準備工作。7月上旬的一天,紅軍在預旺堡城隍廟召開軍民大會,很多回族群眾參加了大會。在會上,紅軍領導講了紅軍西征甘寧的意義,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號召回漢族群眾團結起來,建立自己的政權。大會開得非常熱烈,到會的群眾反響很大。在大會期間,紅軍給參加大會的群眾每人發一雙筷子和一個碗,免費供應飯菜。
會后,紅軍領導把馬和福、白生才等骨干留下來,說:“現在群眾基本發動起來了,建立區鄉蘇維埃政權的條件已成熟。我們認為你們倆參加蘇維埃政府工作比較合適,希望你們要積極大膽配合紅軍做好這項工作。”我們當時都表示要積極支持配合部隊搞好蘇維埃政府的組建工作。
過了幾天,紅軍在預旺堡召開了全體居民大會,宣布成立預旺區蘇維埃政府,并選出了政府成員。主席馬和福(回族),副主席李會保(回族),白生才(回族)任財政委員。區政府下設三個鄉:預旺堡為一鄉,主席馬應奎;五家堡子為二鄉,主席王青選;楊家堡子為三鄉,主席楊顯龍。與此同時,紅軍還幫助建立了半個城、下馬關區蘇維埃政府。
半個城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馬子明(回族)、副主席周祖武(回族),土地委員周生錄(回族)。下設四個鄉:一鄉(半個城內)主席李進善,二鄉(丁家塘)主席丁三明,三鄉(東山)主席楊天昌,四鄉(八方一帶)主席楊××(胡盧先生)。
下馬關區蘇維埃政府:主席王德才,秘書王偉。下設三個鄉:一鄉(下馬關城內)主席馬義壽,二鄉(東灘)主席王華,三鄉(紅城水)主席王玉堂。
紅軍還把繳獲的槍支拿出一部分,從回漢群眾中挑選了一部分思想進步、身體好的積極分子,幫助各區鄉蘇維埃政府成立了游擊小隊,協助蘇維埃政府維護治安,打土豪分田地。
(二)
各區鄉基層政權建立后,經過一段時期的工作,特別是通過打土豪分田地,群眾廣泛地發動起來了。地方干部也得到了鍛煉,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有一天,紅軍領導告訴我們說:“黨中央、毛主席批準,要建立陜甘寧省豫??h回民自治政府?!边@個消息傳出后,廣大回族群眾,無不歡欣鼓舞,拍手稱快,朋友之間互相報喜,領導之間奔走相告,鄉間農舍一片活躍歡騰。回族同胞盼望著這一天早日到來。
后來,我們從紅軍領導那里才知道,黨中央和毛主席早在西征前,對建立回民自治政府就有了初步設想和安排,曾明確指出:“幫助回族與蒙古族人民建立政府”,是西征紅軍的一項重要任務。在西征紅軍還未進入豫海之前,上級就決定成立預旺縣委和預旺縣蘇維埃政府,王敬民任縣委書記(因病未到,改任劉昌漢為縣委書記兼縣長)。這是黨中央1936年在瓦窯堡會議上就已確定的。
紅軍西征開始不久,總政治部頒發的《關于回民工作指示》中也強調說:“我們對回民的基本原則是回民自決,回族的事情由回族自己解決”,“啟發回民的民族覺悟與斗爭,來爭取與團結回民,并把斗爭一直提到推翻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建立回民自己的政權?!奔t軍解放豫海地區后,就馬上著手培養回族干部,在幫助建立區鄉基層政權的同時,紅十五軍團還在駐地下馬關舉辦了回族干部訓練班,為建立豫??h回民自治政府從組織干部方面作了準備。
1936年8月,中共陜甘寧省委書記李富春來到同心,協助進行籌建工作。成立了以李富春、王首道、程子華、王柏棟、黃鎮、楊奇清和馬青年為成員的豫??h回民自治政府籌備委員會。
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準備,10月初,豫??h回民自治政府籌備委員會給毛主席、黨中央、回民獨立師及回族宗教名人、土耳其代表發出了《召集豫?;孛褡灾未泶髸姟?。
籌備會給各區鄉分配了會議代表名額,并提出了評選代表的條件。各區鄉通過群眾民主評議,選出了自己的代表。馬和福、白生才在預旺區被選為代表,周生錄在半個城被選為代表。
1936年10月20日,是我們終生難忘的日子。豫??h回民自治政府成立代表大會在半個城清真大寺隆重舉行。我們和馬和福及各區鄉的回族代表100多人出席了代表大會。
我們清楚地記得,那天清真寺作為大會會場,布置得莊嚴、雄偉。主席臺正面懸掛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畫像,四周房檐上飄揚著印有鐮刀斧子的黨旗和各色彩旗,微風吹拂,紅旗漫卷。一清早,參加會議的各界人士和代表300多人就興高采烈地趕到了清真大寺。人人都為能參加這一盛會而高興。大家按指定的位置就座后,籌備委員會的同志宣布大會開始,接著有十多位各界人士向大會送了錦幛,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有兩個外國人在大會上講了話,其中一人為穆斯林兄弟,他說:“我和你們穆斯林都是同胞,預祝你們的代表大會成功。”
大會進行了3天,討論通過了《豫??h回民自治政府條例》、《減租減息條例》、《土地條例》等有關決議案,選舉產生了豫??h自治政府組成人員。馬和福(回)當選為主席,李德才(回)當選為副主席、馬青年(回、紅軍代表)任軍事部長,文化宣傳委員李振華(回),保衛委員楊金朝(回),糧食沒收委員周生錄(回),財政委員白生才(回)。
大會決定正式啟用刻有黨徽和阿文、漢文兩種字樣的自治政府印章。辦公地點設在離半個城南30里路的王家團莊。自治政府管轄有8個鞏固區:半個城、王家團莊、高崖、馬家河灣、窯山、下馬關、李旺區、預旺區;四個游擊區:喊叫水、韋州、惠安堡、關橋區。人口3萬多,面積約8200平方公里。
大會期間,半個城內人山人海,方圓近百里的群眾,聽說召開自治政府成立大會,都攜兒帶女跑來觀看,小攤小販的生意也格外紅火,叫賣聲此起彼伏,一片節日氣氛。紅軍的星火劇社還演出了文藝節目。
自治政府成立后,回漢群眾人人喜氣洋洋,村村歌聲不斷。人們高興地唱道:“胡琴拉起來,唱一個蘇維埃,蘇區的天下人人愛,看見嗎?人民好自在,一切壓迫都打倒,生活才能過痛快。政府與蘇區,代表中國人,打倒賣國賊,驅逐日本狗。”
自治政府成立后,又立即著手組織武裝,成立了一支由馬和福兼任隊長,馬新民、鎖少賢、白生才等政治上進步的40多名回民基本群眾組成的縣回民游擊大隊。唐天際、王柏棟指導組織了一支江湖抗日游擊隊,馬青年任總指揮,馬正龍任副總指揮,王柏棟任政委。江湖游擊隊最多時曾發展到3000多人。
還有一件我們記憶很清楚的事。那是成立大會不久的一天,部隊領導派人通知縣政府的全體成員開會,馬和福帶著我們立即從王家團莊趕到半個城。會議一開始,紅軍地方工作部部長唐天際說:“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紅軍三大主力已在會寧勝利會師?!蔽覀兟犃硕紵o比歡欣鼓舞。接著他又說:“二、四方面軍最近到半個城地區,總部領導指示我們要做好歡迎工作?!弊詈?,他又講了迎接工作中的一些具體事項。按照地方工作部的安排,自治政府又開會商量研究了一番。一是宣傳動員群眾歡迎紅軍勝利會師;二是多籌集糧草供給會師部隊;三是做好治安保衛工作。
二、四方面軍進入半個城那天,百姓傾城夾道歡迎,街道旁的回族群眾都端著“哈利發爾”(盛有糖果、瓜子、油炸糖酥等小吃拼成的迎客盤,是回民迎接尊貴客人的禮節)獻給紅軍指戰員。呈現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盛況。
三軍齊集半個城后,縣政府組織了回漢族群眾和部隊一起,在清真大寺南邊河灘上,召開了萬人軍民聯歡會。會上,馬和福代表自治政府講了話。他說:“幾百年來,我們半個城的回漢族兄弟貧苦度日,過著暗無天日、牛馬不如的生活。國民黨、馬鴻逵的反動統治,更使我們難以生存。共產黨領導的紅軍解放了我們,使我們從此見天日。我們真誠地感謝大救星共產黨和紅軍。今天,二、四方面軍的兄弟們克服艱難險阻,又來到我們這里,我代表回漢族父老鄉親們,向你們表示熱烈歡迎。”最后他表示:“我們豫??h全體人民,一定要努力發展生產,全力以赴,支援紅軍北上抗日。”馬和福講話后,朱老總、彭老總都講了話。
會后,由自治政府文化宣傳委員李振華親自操辦,縣政府和紅十五軍團的徐海東、程子華、王首道、唐天際及回民獨立師師長馬青年,在半個城金振明家設便宴招待了二、四方面軍的領導。記得出席便宴的有朱德、賀龍等領導同志。
(三)
從區鄉基層蘇維埃政權建立到豫??h回民自治政府成立以后,我們在紅軍的直接指導幫助下,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作了大量的工作。
籌糧籌款,保障紅軍的供給是自治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豫海位于寧夏南部干旱山區,土地貧瘠。又由于馬鴻逵多年的殘酷統治和剝削,民不聊生,十室九空。一些有糧有錢的土豪財主,在紅軍到來之前就把糧食、金錢財物窩藏起來了。貧苦百姓愿意幫助紅軍,可家無隔夜糧,自己尚且吃了上頓愁下頓,也拿不出多少糧食支援紅軍。面對這些困難,我們不是消極等待,大家一起想辦法,千方百計從各種渠道去籌集。
紅軍解放預旺時,正值麥苗待收季節,有些罪惡極大的地主逃跑了。馬和福派人把這些黃田丈量登記,劃分成條塊,插上牌子,分給窮苦人,讓他們去收割,然后從收獲的糧食中捐獻給部隊一部分。同時,我們還組織動員群眾和紅軍一起組成糧食收獲隊,搶收逃跑地主的黃田。在離敵占區較近的地方搶收,常常遇到敵軍的騷擾。有一次,收獲隊正在八方收獲,馬鴻逵的騎兵突然襲擊我收獲隊,紅軍一邊組織還擊,一邊掩護群眾退到安全地帶。我收獲隊中的一名紅軍戰士不幸中彈犧牲。打退了敵人后,我們又繼續收割。搶收黃田獲得了很多糧食,解決了不少問題。
動員富裕戶捐糧捐款,也是我們籌集糧款的一種主要方法。馬鴻逵統治時期,苛捐雜稅多如牛毛,一般的富裕戶經不住折騰,生活也是朝不保夕。政府采取廢除苛捐雜稅的政策,使他們獲利不淺,為了感激政府的恩德,都踴躍捐糧捐款。馬和福經常帶著我們到鄉下去宣傳,動員說服有存糧的富戶捐糧。他還多次去預旺大寺,利用“主麻日”回族群眾集聚較多的場合演講。北大寺的阿訇聽了馬和福的演說,主動把寺里的“天課糧”捐贈了600擔。紅軍攻打下馬關時,利用清真寺捐贈的糧食,保證了部隊的供給。
預旺堡有個叫李文炳的紳士,1936年曾在海原縣當過縣長。后因不滿馬鴻逵的統治,解甲回到預旺堡。紅軍來了以后,他躲到王家團莊。馬和福多次登門去動員說:“你不必擔驚受怕,只要不和紅軍、蘇維埃政府作對,決不打你的土豪。如果有人打你的土豪,我馬和福與你陪綁?!瘪R和福的一席話,使李文炳解除了顧慮。他跟隨馬和?;氐搅祟A旺堡以后,親眼見到紅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因感于紅軍和人民政府對他既往不咎的政策,獻給紅軍糧食60擔,還把他在預旺南門外的“天德門”鋪面捐贈作為預旺區蘇維埃政府的住房,區游擊小隊的隊部也設于此處。豫海縣自治政府成立時,他被選為預旺區的代表,出席了自治政府的成立大會。
我們以捐贈的形式,先后征得糧食6萬余斤、銀元8萬多塊、大煙土1萬多兩、二毛皮1000多件,換回棉花1000多斤、布2000多匹。除了供給部隊需要外,剩余部分分給了貧苦群眾。
搜挖逃亡地主的陳糧和財產。紅軍解放豫海地區后,逃亡到別處的大地主近百戶,有一部分后來返回了。紅軍總部規定“在回民區一般不打土豪”,但由于他們逃走,其土地財產就沒收充公。對一些經教育仍敵視破壞蘇維埃政權,民憤極大的地主,或有現行破壞活動的土豪,政府下令沒收其全部財產。
預旺地區被群眾稱為“楊家二霸”的楊廷棟和楊廷杰兄弟,曾與馬鴻逵勾結在一起,殘害百姓,無惡不作。后得罪了馬鴻逵,被分別監押在下馬關和寧夏(今銀川市)城內。紅軍打開下馬關后,釋放了楊廷棟。馬鴻逵為了利用楊廷杰反共,也把他從監獄釋放出來。楊廷杰從省城返回預旺時,帶著私人武裝10余騎人馬,過羅山時被紅軍抓獲。紅軍替他醫治了槍傷,并送還了沒收他的200兩大煙和300塊銀元,還讓他參加了江湖游擊隊。但他兄弟倆卻陰謀策動江湖游擊隊叛亂。在鎖家岔叛亂陰謀敗露后,畏罪潛逃。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查封了他的家產,組織群眾從他家挖出了銀元3萬多塊,糧食數千擔,除支援軍需外,還發給當地群眾一部分。
蘇維埃政府初建時,有些在馬鴻逵統治時期做過壞事的回奸、惡棍,不但不安分守法,而且繼續暗中做壞事。我們采取了嚴厲的鎮壓措施。預旺堡有個叫王雨田的,曾任國民黨預旺區區長。他依仗權勢,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無惡不作。紅軍解放預旺后,老百姓紛紛找政府告狀。王雨田逃跑到預旺虎家山,進行造謠破壞,放風恫嚇群眾說:“紅軍在這里呆不久,馬主席(鴻逵)就要派大兵來了,你們不要為紅軍做事。”根據他的罪行,我們和紅軍商量,派部隊把他從虎家山抓住就地鎮壓了。
回民自治政府還鎮壓了兩個民憤極大的惡棍。一個叫馬明珍,他冒充紅軍工作人員,私自放走了地主的一大群駱駝和羊只,破壞政府的籌糧籌款工作;另一個叫楊世洪的稅收員,在蘇維埃政府成立后,冒充政府稅收員,到偏僻山村加倍收稅,被當地人民扭送政府。對這些罪惡極大的反動分子,政府提交給代表大會決議后,給予了堅決的制裁。通過鎮壓反動分子,使人民更加信賴共產黨和紅軍,擁護自己的政府,有力地保衛了新生政權。
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通令廢除苛捐雜稅,動員手工業者和小商小販回城營業。那時,半個城、預旺等地的集市非常繁榮,不但邊區的商人,連國民黨統治區的商人也到這里做買賣。在半個城街上設立的外籍商會,就有陜西會館、山西會館、河南會館等數處。
為了擴大政府的鞏固區,我們還到一些尚未解放的地區發動群眾。北圈子(今下流水)地處同心、中衛、海原三縣交界地帶,是一個回民聚居區,交通閉塞,偏僻貧瘠。西征紅軍沒有進入該地區,因而當地群眾對共產黨和紅軍不甚了解。
自治政府成立的第五天,即10月25日,馬和福就拿著自治政府《告北圈子四周圍同胞書》,到北圈子去向群眾宣傳。他一到北圈子就說:“回民兄弟們,咱們回民現在有了自己的政府,我是受自治政府的委托,來看望你們的。”接著,就把《告北圈子四周圍同胞書》宣讀一遍,號召當地回族同胞同紅軍聯合起來,為民族解放而奮斗。馬和福受到了當地群眾熱情接待和歡迎,《布告》給當地群眾以深刻的教育和啟發。他們誠心接受了政府的領導,主動響應政府的號召,捐款捐糧,支援紅軍。紅軍撤離后,北圈子張家套子的石占斌冒著危險把布告收藏在《古蘭經》內,保存到寧夏解放后。
(四)
我們與馬和福,從建立區蘇維埃政權豫??h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直到他英勇犧牲前,始終在一起工作,我們從他身上看到和學到了許多優秀品質,堅定了革命的信心。
馬和福同志是甘肅省河州(今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鎖南壩人,幼年家中貧寒,父母雙亡。4歲隨祖父逃荒到寧夏,先后流浪到西吉、吳忠、預旺等地,給地主當長工。他飽嘗了人間的辛酸,直到30歲那年,才在預旺堡打了間土窯洞和白家成了親。
紅軍解放預旺后,他的苦難生活才有了轉機。他聽了紅軍講的革命道理后,階級覺悟提高特別快,決心跟著共產黨和紅軍鬧革命,以極大的熱情,夜以繼日地為群眾辦事,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預旺建立蘇維埃政府時,他被選為區政府主席,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立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時,他又當選為自治政府主席。他不畏艱難,兢兢業業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經常深入山鄉,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宣傳共產黨和紅軍,宣傳蘇維埃政權,組織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鎮壓反革命分子,帶領群眾積極支援前線,動員回族青年參加紅軍。
紅軍撤離時,馬和福正在鄉下工作,未能及時接到讓他隨軍轉移的通知。在白色恐怖中,他仍繼續堅持斗爭。1937年2月底,馬和福在返回預旺途中,因壞人告密,被反動民團頭子鎖有智抓捕,押送寧夏省城,受盡了馬鴻逵的酷刑。但他忠貞不屈,大義凜然,使敵人一無所獲。同年4月又被押回半個城,在半個城西門外慘遭殺害。
摘自《紅軍長征西征在寧夏》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