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可視化編程的基本概念

可視化編程:以“所見即所得”的編程思想為原則,力圖實現編程工作的可視化,即隨時可以看到結果,程序與結果的調整同步。

傳統的應用程序開發過程可以分為編碼、編譯和測試代碼三個明顯的步驟。傳統的程序設計語言是利用程序代碼來編寫用戶界面,設計的過程中不能看到顯示結果,編譯后才能看到編出的界面。如果對設計的界面不滿意,需要回到程序中改動。而可視化編程把一些復雜的程序代碼封裝起來,構成對象,設計過程中在主窗口中設計的對象布局就是運行后的界面,所見即所得。這樣編程人員就不必為設計界面而在運行與編譯中來回調試,大大提高了程序的設計效率。Visual Basic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因此,要學習Visual Basic編程,首先要了解對象。

2.1.1 什么是對象

對象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核心,對象的概念來源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學習用的鋼筆、書本等都是對象。在剛剛建立的應用程序中,文本框和命令按鈕也都是對象。

在VB中,包括系統預定義對象和用戶自定義對象兩大類。系統預定義對象包括工具箱中的標準控件和窗體。工具箱中的控件只有建立在窗體上才會成為真正的對象,即實體。所以說對象是具有特殊數據和行為方式的實體。其特殊的數據用屬性來表示,行為方式用方法來表示,用戶對對象的操作用事件來表示。

2.1.2 對象的屬性、事件和方法

屬性是對象的特性,是對象中的數據,不同的對象擁有不同的屬性。日常生活中的對象也擁有屬性,如汽車的顏色、形狀、大小等都是對象的屬性。要對VB中的對象屬性進行設置,可以使用下列兩種方法。

1.通過屬性窗口設置

要在程序設計時設置對象屬性,可以在屬性窗口中設置。首先選中要修改屬性的對象,然后在屬性窗口中選擇要修改的屬性,在列表的右側輸入或選擇要設置的屬性值即可。例如要將新建立的VB應用程序中的Form1窗體的Caption屬性的值修改為“我的第一個VB程序”。則可以看到在窗體設計窗口中Form1的標題欄顯示出了相應的變化。程序運行后出現如圖2.1所示的界面。

圖2.1 程序運行界面

2.通過代碼設置

要在程序運行時設置對象的屬性,則要使用代碼來設置對象屬性,其格式為:

如上例中的Form1的Caption屬性在設計時不變動,而是在運行時再修改其Caption屬性,則可以用以下代碼來實現:

    Form1.Caption="我的第一個VB程序"

方法是對象的行為方式,決定了對象的動作,必須通過代碼來實現。對象方法的調用格式是:

    對象名.方法名

如要將Form1窗口隱藏,則可調用其Hide方法,調用代碼如下:

    Form1.Hide

技巧

調用對象方法和屬性時如省略對象名,則把當前窗體當做對象。

事件是Visual Basic預先編輯完成的、能被對象識別的動作。不同的對象可識別不同的事件。例如,大多數控件都能識別的單擊(Click)、雙擊(DbClick)、裝載(Load)等事件。每個對象對可識別的事件都有一個事件過程,事件過程的語法規則如下。

    Sub對象名_事件()
        處理事件的代碼
    End Sub

例如,在上例中要在Form1的Load事件修改Form1的Caption屬性,并在單擊Commad1時隱藏Form1,則所需代碼如下。

        'Command1的單擊事件過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orm1.Hide '使Form1隱藏的方法
        End Sub
        'Form1的裝載事件過程
        Private Sub Form_Load()
            Form1.Caption = "我的第一個VB程序"   '修改Form1的Caption屬性為“我的第一
    個VB程序”
        End Sub

技巧

如要編寫某個對象的事件過程,可直接在該對象上雙擊,則自動切換到該對象的常用事件過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唐河县| 静宁县| 神农架林区| 大厂| 湄潭县| 乌拉特中旗| 南投市| 两当县| 荆门市| 张掖市| 夏邑县| 涞源县| 永仁县| 镇赉县| 中牟县| 伊宁市| 抚顺县| 黑河市| 万全县| 吉安县| 志丹县| 沾化县| 中方县| 南陵县| 贡山| 阿坝| 米泉市| 鹤壁市| 南和县| 永康市| 安平县| 雷山县| 青岛市| 黄骅市| 科尔| 通许县| 林甸县| 阳原县| 池州市|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