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2版)
- 王衛東 李旭瓊編著
- 5937字
- 2018-12-27 10:44:04
2.2 結型場效應管
我們已經學習了二極管和雙極型晶體管BJT兩種半導體器件,BJT工作在放大區時,輸入回路PN結正偏,輸入阻抗小,是一個電流控制的有源器件。場效應管(FieldEffectTran-sistor,FET)也是一種具有PN結的有源半導體器件,它利用電場效應來控制輸出電流的大小,其輸入端PN結一般工作于反偏狀態或絕緣狀態,輸入電阻很高(輸入阻抗107~1012Ω)。與雙極型晶體管相比較,場效應管大致有下列優點:輸入電阻高、內部噪聲小、耗電小、熱穩定性好、抗輻射能力強、制造工藝簡單、易于實現集成化、工作頻率高等。因此,場效應管在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邏輯電路,特別是在近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以及微波毫米波電路中得到極其廣泛的應用。
場效應管的種類很多,按結構可分成兩大類:結型場效應管(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JFET)和絕緣柵型場效應管(Insulated Gate FET,IGFET)。結型場效應管又分N溝道和P溝道兩種。絕緣柵型場效應管主要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場效應管。MOS管又分“耗盡型”和“增強型”兩種,而每一種也分N溝道和P溝道。
場效應管與雙極型晶體管有很類似的分析和討論過程。然而,在學習本章時,應該充分注意兩者在導電機理、工作特性曲線、參數及其小信號等效電路等方面的差異。
2.2.1 JFET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JFET的結構
JFET是利用半導體內的電場效應進行工作的,也稱為體內場效應器件。JFET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29(a)和圖2-30(a)所示。圖2-29(a)是在一塊N型半導體材料兩邊擴散高濃度的P型區(用P+表示),形成兩個PN結。兩邊P+型區引出兩個歐姆接觸電極并連在一起稱為柵極G(Gate),在N型材料的兩端各引出一個歐姆接觸電極,分別稱為源極S(Source)和漏極D(Drain)。它們分別相當于BJT的基極B、射極E和集電極C。兩個PN結中間的N型區域稱為導電溝道。這種結構稱為N型溝道JFET。圖2-29(b)是它的電路符號,其中箭頭的方向表示柵極所對應的PN結正向偏置時,柵極電流的方向是由P指向N,故從符號上就可識別D、S之間是N溝道。還有一種與N型溝道完全對稱的結構形式,稱為P型溝道JFET,如圖2-30所示。對于P溝道結型場效應管,除了直流電源電壓的極性和漏極電流的方向與N溝道結型場效應管相反外,兩者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所以下面僅以N溝道為例說明結型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

圖2-29 N型溝道JFET

圖2-30 P型溝道JFET
2.JFET的工作原理
N型溝道JFET工作時,在柵極和源極間需加一負電壓(uGS<0),使柵極、溝道間的PN結反偏,柵極電流iG≈0,場效應管呈現高達107Ω以上的輸入電阻。在漏極與源極間加一正電壓(uDS >0),使N溝道中的多數載流子(電子)在電場作用下由源極向漏極運動,形成電流iD。iD的大小受uGS控制。因此,討論JFET的工作原理就是討論uGS對iD的控制作用和uDS對iD的影響。
(1)uGS對iD的控制作用
為了討論方便,先假設uDS=0。當uGS由零向負值方向增大時,在反偏電壓uGS作用下,兩個PN結的耗盡層(或勢壘區)將加寬,使導電溝道變窄,溝道電阻增大,如圖2-31(a)和(b)所示(由于N區摻雜濃度遠小于P+區,所以耗盡層主要在N區內延伸,圖中只畫出了N區的耗盡層)。當uGS 進一步增大到某一定值uGS =UGS(of)時(注意:N型溝道JFET的UGS(of)為負值),兩側耗盡層在中間合攏,溝道全部被夾斷,如圖2-31(c)所示。此時漏源極間的電阻將趨于無窮大,相應的柵源電壓稱為夾斷電壓UGS(of)。

圖2-31 uGS的變化對JFET導電溝道的影響
上述分析表明,改變uGS的大小,可以有效地控制溝道電阻的大小。若在漏、源極間加上固定的正向電壓uDS,由漏極流向源極的電流iD將受uGS的控制。顯然,|uGS|增大時,導電溝道變窄,溝道電阻增大,iD減小。當uGS=UGS(off)時,溝道全夾斷,iD=0。
(2)uDS對iD的影響導電溝道的影響較小,靠近漏端的溝道區域仍較寬,故iD隨uDS幾乎成正比地增大,構成如圖2-33所示曲線的線性上升部分。

圖2-33 uGS =0時的uDS -iD關系曲線
為簡明起見,首先從uGS=0開始討論。
當uDS=0時,iD=0這是容易理解的。但隨著uDS逐漸增加,一方面溝道電場強度加大,有利于漏極電流iD增加;另一方面,uDS在漏極到源極的N型半導體區域中,產生一個沿溝道的電位梯度。所以在漏端到源端的不同位置上,柵極與溝道不同位置之間的電位差是不相等的,離源極越遠,電位差越大,加到該處PN結的反向電壓也越大,耗盡層也越向N型半導體中心擴展,即靠近漏極處的導電溝道比靠近源極處的要窄,導電溝道寬度不均勻,呈楔形,如圖2-32(a)所示。所以uDS的增加,將對iD的增加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在uDS較小時,對

圖2-32 uDS的變化對JFET導電溝道的影響
隨著uDS繼續增加,越靠近漏端反偏電位差越大,耗盡層也越寬,導電溝道寬度也越不均勻,iD隨uDS的變化會呈現出非線性特性。當uDS=UGS(of) 時,靠近漏極出現溝道合攏,兩耗盡層在A點相遇,如圖2-32(b)所示,稱為預夾斷狀態。此時,A點耗盡層兩邊的電位差可用夾斷電壓UGS(of)來描述。由于uGS=0,故有uGD=-uDS =UGS(of),相當于在圖2-33中uDS =UGS(of) 時,iD達到了飽和漏極電流IDSS。IDSS下標中的第二個S表示柵、源極間短路的意思。
溝道在A點預夾斷后,隨著uDS繼續增大,合攏點A將沿溝道向源極方向移動(延伸),夾斷區長度會增加,如圖2-32(c)所示。由于夾斷區為高阻抗區,外電壓uDS的增量 ΔuDS =uDS-UGS(of) 主要降落在夾斷區上,夾斷區上場強隨之增大,仍能將電子拉過夾斷區(即耗盡層),形成漏極電流iD(這和NPN型BJT在集電結反偏時仍能把電子拉過耗盡區基本上是相似的)。而未被夾斷的溝道上,溝道內電場基本上不隨uDS增大而變化,所以,iD基本上不隨uDS增加而上升,漏極電流趨于飽和。當uDS增加到uDS>BUDS時,在強電場的作用下PN結雪崩擊穿,iD會迅速增大,uDS-iD的關系曲線如圖2-33所示。
一般情況下,uGS≠0,即在JFET柵極與源極之間總是接有電壓uGS,由于在相同uDS電壓時,uGS值不同,相應的預夾斷電壓也將不同。通常在預夾斷點處UGS(of)與uGS、uDS之間有如下關系

該式稱為JFET的預夾斷方程。
由于柵源電壓uGS越負,耗盡層越寬,導電溝道越窄,溝道電阻就越大,相應的iD就越小,圖2-33所示的輸出特性曲線將下移,因此,改變uGS可得一族輸出特性曲線,如圖2-34所示。由于每個管子的UGS(of)為一定值,因此,從式(2-45)可知,預夾斷點將隨uGS的改變而變化,它在輸出特性上的軌跡如圖2-34中左邊虛線所示。

圖2-34 N型溝道JFET的輸出特性曲線
綜上分析,可得下述結論。
① JFET柵極、溝道之間的PN結應反向偏置,因此,其iG≈0,輸入電阻很高。
② JFET是電壓控制電流器件,iD受uGS控制。
③預夾斷前,iD與uDS呈近似線性關系;預夾斷后,iD趨于飽和,幾乎與uDS電壓的變化無關。
④場效應管只有一種極性的載流子導電,通常稱為單極型晶體管。
P溝道JFET工作時,其電源極性和電流方向都與N溝道JFET的相反,但工作原理相同。
2.2.2 JFET的特性曲線及參數
1.輸出特性
JFET的輸出特性是指在柵源電壓uGS一定的情況下,漏極電流iD與漏源電壓uDS之間的關系,其函數關系如下

圖2-35所示為N溝道JFET的輸出特性曲線。圖中JFET的工作狀態可分為以下四個區域。

圖2-35 N溝道JFET的輸出特性曲線
(1)可變電阻區
圖2-35中的Ⅰ區即為可變電阻區。在該區內,輸出特性曲線的斜率隨柵源電壓而變化,柵源電壓越負,輸出特性曲線相對縱坐標軸越傾斜(斜率不同,圖中虛線所示),漏源間的等效電阻越大。因此,在Ⅰ區中,FET可看做一個受柵源電壓uGS控制的可變電阻。故得名為可變電阻區。
(2)恒流區
圖2-35中的Ⅱ區稱為恒流區或飽和區,其物理過程如前所述。FET用做放大電路時,一般就工作在這個區域。所以Ⅱ也稱為線性放大區。
當uDS>uGS-UGS(of)后,iD即進入恒流區。但事實上由于隨著uDS的增加,有效導電溝道長度減短,iD隨uDS的增加稍有增加,與此對應的輸出特性曲線略有斜升(見圖2-35)。當考慮到溝道長度的調制效應后,MOSFET管在恒流區的大信號特性方程通常可表示為

式中,λ是溝道調制系數,1/λ相當于BJT的Early電壓UA,λ的典型值約為(100 V)-1。由式(2-46)可以看出,當不考慮溝道長度的調制效應,即λ=0時,可得

式(2-47)說明,當不考慮溝道長度的調制效應時,在恒流區iD與uDS無關,輸出特性曲線為一族水平線,且曲線間距與uGS成平方律關系。
(3)擊穿區
圖2-35中的Ⅲ區為擊穿區。當uDS增至一定的數值,即uDS >BUDS后,由于加到溝道中耗盡層的電壓太高,電場很強,致使柵、漏間的PN結發生雪崩擊穿,iD迅速上升,因此Ⅲ區稱為擊穿區,進入雪崩擊穿后,管子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很快燒毀。所以,FET不允許工作在這個區域。
(4)全夾斷區
Ⅳ區為全夾斷區,當uGS≤UGS(of)時,溝道完全被夾斷,iD=0,也稱為截止工作區。
根據以上分析,可將N溝道JFET各工作區的條件總結于表2-1中。
表2-1 N溝道JFET各工作區的條件

2.轉移特性
如前所述,電流控制器件BJT的工作性能,可以通過它的輸入特性和輸出特性及一些參數來描述。但JFET是電壓控制器件,柵極輸入端基本上沒有電流,故討論它的輸入特性是沒有意義的。為了描述JFET柵源電壓uGS對漏極電流iD的控制作用,在輸出特性的基礎上引入轉移特性的概念。所謂轉移特性是指在漏源電壓uDS為常數的情況下,柵源電壓uGS對漏極電流iD的控制特性,即

由于輸出特性與轉移特性都反映的是JFET工作的同一物理過程,所以轉移特性可以直接從輸出特性曲線上用作圖法求出。例如,在圖2-35的輸出特性曲線中,作一條uDS =10 V的垂直線,此垂直線與各條輸出特性曲線的交點分別為A、B和C,將A、B和C各點相應的iD及uGS值畫在iD-uGS的直角(笛卡兒)坐標系中,就可得到一條轉移特性曲線iD=f(uGS)uDS=10 V,如圖2-36所示。

圖2-36 N溝道JFET的轉移特性曲線
如果uDS取不同的值,可得一族轉移特性曲線。但當uDS大于一定的數值后(如uDS>uGS -UGS(of)),不同uDS的轉移特性曲線應該是很接近的,這是因為在飽和區iD幾乎不隨uDS而變。在放大電路中,FET一般工作在飽和區,這時可近似認為轉移特性曲線族重合為一條曲線,這樣可使問題的分析得到簡化。
實驗表明,在飽和區內,iD隨uGS的增加(負數值減小)近似按平方律上升,即有

這樣,只要給出IDSS和UGS(off)的數值就可以把轉移特性中的其他點近似計算出來。
3.主要參數
(1)夾斷電壓UGS(of)
由式(2-45)和圖2-32(b)可知,當uGS=0,uDS= -UGS(of)時對應著預夾斷狀態,此時uDS即為夾斷電壓|UGS(of)|。但實際測試時,通常令uDS為某一固定值,使iD等于一個微弱的小電流(例如幾十μA)時,柵、源之間所加的電壓為夾斷電壓。從物理意義上來說,這時相當于達到全夾斷狀態,此時有uGS=UGS(of)。
(2)飽和漏電流IDSS
在uGS=0的情況下,當|uDS>UGS(of)| 時的漏極電流稱為飽和漏電流IDSS。通常令uDS =10 V,uGS =0 V時測出的iD就是IDSS。在轉移特性曲線上,就是uGS =0時的漏極電流(見圖2-36)。對于JFET來說,IDSS也是管子所能輸出的最大電流。
(3)最大漏源電壓BUDS
BUDS是指發生雪崩擊穿、iD開始急劇上升時的uDS值。由于加到PN結上的反向偏壓與uGS有關,因此uGS越負,BUDS隨之越小。
(4)最大柵源電壓BUGS
BUGS是柵、源間PN結的反向擊穿電壓,指輸入柵、源間PN結反向電流開始急劇增加時的uGS值。
(5)直流輸入電阻RGS
在漏、源之間短路的條件下,柵、源之間加一定反偏電壓時的柵源直流電阻就是直流輸入電阻RGS,RGS一般很大在106 Ω以上。
(6)低頻跨導gm
在uDS等于常數時,漏極電流的微變量和引起這個變化的柵源電壓的微變量之比,稱為跨導,即

跨導反映了柵源電壓對漏極電流的控制能力,它相當于轉移特性曲線工作點上的斜率。跨導gm是表征FET放大能力的一個重要參數,單位為mS或μS。gm一般在十分之幾至幾mS的范圍內,特殊的可達100 mS,甚至更高。值得注意的是,跨導隨管子的工作點不同而不同,它是JFET小信號模型的重要參數之一。
如果手頭沒有FET的特性曲線,可利用式(2-48)和式(2-49)近似估算gm的值,即

式中,gmo=2IDSS/UGS(of)是uGS=0情況下的跨導。實際應用時,式(2-50)中的iD應采用靜態工作點電流IDQ,gm相應表示靜態工作點附近的跨導。
(7)輸出電阻rds
定義

由式(2-46)可得

輸出電阻rds說明了uDS對iD的影響,反映溝道長度的調制效應,是輸出特性曲線工作點上切線斜率的倒數。在飽和區(即線性放大區),iD隨uDS改變很小,因此rds的數值很大,一般在幾十千歐到幾百千歐之間。
(8)最大耗散功率PDM
JFET的瞬時耗散功率等于uDS和iD的乘積,即pD=uDSiD,這些耗散功率將變為熱能,使管子的溫度升高。為了限制它的溫度不要升得太高,就要限制它的平均耗散功率不能超過最大值PDM。顯然,PDM受管子最高工作溫度的限制。
上述以N溝道為例對JFET的工作原理做了詳細分析。對于P溝道JFET,其工作原理與N溝道JFET完全相同,只是外加電壓極性和溝道電流方向與N溝道JFET相反。讀者根據圖2-30所示的P溝道JFET的結構,不難自己做出分析。現將P溝道JFET的有關結論總結如下:P溝道JFET的uDS為負極性,故溝道內漏極電流iD從S極流向D極。uGS為正極性,故夾斷電壓UGS(off)>0。當uGS≥UGS(off)時,溝道全夾斷。當uDS=uGS-UGS(off)時,溝道預夾斷。當uDS<uGS-UGS(off)時,溝道部分夾斷(恒流區)。uDS>uGS-UGS(off)時,溝道未夾斷(可變電阻區)。兩種溝道JFET的預夾斷方程相同。比較兩種類型的JFET可以發現:當uDS的值使溝道預夾斷后,uDS的絕對值繼續增大,溝道進入部分夾斷狀態(恒流區)。這一規律對任何場效應管都成立。圖2-37和圖2-38給出了P溝道JFET的轉移特性曲線和輸出特性曲線。

圖2-37 P溝道JFET的轉移特性曲線

圖2-38 P溝道JFET的輸出特性曲線
【例2-3】 設N溝道JFET的UGS(of)=-4 V,試分析圖2-39中的JFET各工作在哪個區?

圖2-39 例2-3的圖
解:
對圖(a):因為uDS=10 V為正極性,且UGS(of)=-4 V,uGS=-5 V,使uGS<UGS(of),所以溝道處于全夾斷狀態。即圖(a)的JFET工作在截止區。
對圖(b):UGS(of)=-4 V,uGS =-3 V,滿足uGS >UGS(of),所以導電溝道存在。又知uDS =7 V,uGS-UGS(of)=1 V,滿足uDS >uGS -UGS(of),或uGD=uGS -uDS =-3 V-7 V=-10 V<UGS(of),所以漏端的溝道已被部分夾斷,即圖(b)的JFET工作在恒流區(放大區)。
對圖(c):UGS(of)=-4 V,uGS =0 V,滿足uGS >UGS(of),所以導電溝道存在。又因為uDS =0.5 V,uGS-UGS(of)=4 V,滿足uDS <uGS -UGS(of),或uGD=uGS -uDS =-0.5 V>UGS(of),所以漏、源之間存在連續溝道,圖(c)的JFET工作在可變電阻區。
2.2.3 JFET的小信號模型
由FET的輸出特性曲線可知,漏極電流iD與柵源電壓uGS和漏源電壓uDS的函數關系為

如果在工作點Q處對iD進行全微分,得

由式(2-49)和式(2-51)可知,式(2-53)中?iD?uDS Q正是FET的交流參數跨導gm,?iD?uDSQ則是FET的漏源內阻rds的倒數。在小信號條件下,微分diD、duGS和duDS可以分別用交流小信號id、ugs和uds來代替。根據式(2-53)和ig=0,便得到JFET的低頻小信號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式

由式(2-54)可畫出JFET的低頻小信號線性電路模型如圖2-40所示。從該電路模型的推導過程可知,它適用于工作在中、低頻段的JFET,而且該模型與JFET的類型和放大組態無關。特別要指出,模型中的受控電流源gmugs的方向是由D指向S的。

圖2-40 JFET低頻小信號線性模型
當JFET工作在高頻段時,必須考慮極間電容的影響,這時JFET高頻電路的模型如圖2-41所示。由圖可以看出,JFET的三個電極之間都存在著極間電容,它們是柵源電容Cgs、柵漏電容Cgd和漏源電容Cds。其中,電容Cgs和Cgd主要由反偏PN結的勢壘電容組成,數值一般為1~5 pF。漏源電容Cds主要由封裝電容和引線電容所組成,數值很小,一般為0.1~1 pF。

圖2-41 JFET高頻小信號線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