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口語表達的特點
一、口語表達的主要特點
口語表達除了需要借助體態(tài)語言作為輔助手段外,主要有以下五大特點。
(一)口語表達是個人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自然綜合的體現(xiàn)
口語表達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口語表達者參加這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則會綜合反映出個人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語言能力是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提出來的,它是指說話人內在的能力,即能說出和分辨出那些合乎語法的句子的能力而不包含使用語言的能力。美國語言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戴爾·海姆斯認為喬姆斯基的“語言能力”的概念是不完整的,他指出:“于是我們必須解釋這一現(xiàn)象,即正常兒童掌握句子知識時,不僅考慮是否合乎語法,還要考慮是否得體。他們所掌握的語言能力包括什么時候說話,什么時候不說話,跟誰談什么事,什么時候談,在什么地方談,用什么方式談。總之,一個兒童逐漸學會完成各種語言行為、參加到語言活動中來,并對別人語言實踐進行估價。”不難看出,戴爾·海姆斯以“正常的兒童”為例討論的交際能力,既是對語言能力這一概念的補充和完善,也論述了口語表達所涉及的主要問題。換言之,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綜合,就是口語表達能力。口語表達藝術的實現(xiàn),不僅要求句子具有“合法性”,而且要求句子具有可接受性和得體性;不僅考慮言語的正確性,而且特別強調言語的可接受性和得體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xiàn)出口才藝術。所以說,口語表達能綜合表現(xiàn)出個人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口語表達的語言與思維具有趨同性
口語表達的過程,就是一個將內部語言的思維變?yōu)橥獠空Z言的口語的過程。這個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其一是初始思維階段,即“打腹稿”的過程。通常人們在說話之前要求“讓我想一想”,就是要理清頭緒,確定說話要點和脈絡。這一階段如果時間允許,還會進行推敲、篩選工作。其二是現(xiàn)想現(xiàn)說、現(xiàn)說現(xiàn)想階段。所謂語言與思維的趨同性就是指這階段的情形。雖然有時初始思維階段對話題相關的內容想到了很多,但是一進入說話的過程,就得邊說邊想。一個意思講完了,新的想法也隨之生成。在語言鏈的限制和思維的聯(lián)想力作用下,所要表達的意思和內容得到充分、完善的展示。人們的思維和口語就是這樣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初始沒有完全定型的想法,通過現(xiàn)想現(xiàn)說,會越說越明白,越說越完整和準確。
口語與思維的趨同性,要求口語表達跟得上思維,其關鍵在于思維必須敏捷、周密、連貫,這樣才不至于出現(xiàn)表達上的“延頓”和“空白”,前言不搭后語,甚至無話可說。
(三)口語表達的語音具有易逝性
口語表達是以聲波為載體來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而聲波則是稍縱即逝。也就是說,口語具有易逝性特點。所謂易逝性,指的是一句話講出來,就是最終的形式,而這種形式保留的時間很短。口語通過聲音作用于大腦,形成語言刺激,可以形成短暫的記憶。據(jù)實驗心理學研究測試,一般人聽連續(xù)的語流,前一個語言片斷精確地記住不超過七八秒鐘,此后便被新的語言片斷所代替。口語表達實際上是一個語言鏈不斷流動的過程,往往不可能字斟句酌,反復推敲,這是區(qū)別于書面表達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口語表達的接受者往往是通過選取關鍵詞句來領悟整個話語的意思的。
(四)口語表達的言語形式具有簡散性
口語表達往往是在隨想隨說的情況下進行的,不可能對語言進行細致地加工潤色,因而顯得有些粗疏、不夠嚴密。即使事先已寫成文稿,并且經(jīng)過背誦練習,但只要脫稿直接宣講,就會表現(xiàn)出粗疏和不嚴密的特點來。換句話說,口語成品不像書面語成品那樣,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多次修改因而結構完善、語法規(guī)范的成熟作品,它的言語形式表現(xiàn)出簡略和松散的特點。
簡略,是由語義組合特點構成的,主要表現(xiàn)為用語簡明概略。不管是深思熟慮的演講,還是臨場的即興發(fā)言,往往多用短句,不用結構復雜、修飾語長的長句,有時甚至會把一個長句化成多個句子來表達,使得話語簡明,表意清晰,聽眾容易聽清弄懂。此外,話語形式簡略還表現(xiàn)為脫落、省略、隱含等。這些現(xiàn)象的產生,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思維受時間的限制,說話者不可能組織結構復雜的長句;
第二,表達受語言符號線性輸出的限制,不可能組織內容繁多的長句;
第三,口語表達是在特定的言語環(huán)境中進行的,表達者的手勢、面部表情等體態(tài)語言及情景意義可以補足這些簡略話語的意義。因此,面對面的口語表達強調接受者的理解與領悟,以順利傳達基本信息、交際成功為目的,在可能的情況下,并不要求句子的完整與表意的嚴密。
松散,是就言語結構形式而言的。結構松散,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一個較長的句子在可能停頓的地方(如主謂之間、動賓之間、并列成分之間)斷開,形成停頓多、語流時斷時續(xù)的松散現(xiàn)象;另一種是指整個話語結構中,關聯(lián)詞少,語序比較靈活,易位現(xiàn)象多,追加句、倒序句、跳脫句、插入語(或句)等使用頻繁。之所以產生上述現(xiàn)象,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口語表達一般是隨想隨說,而說話時生理上要呼吸,要換氣,所以一般十來個音節(jié)就需要有一個停頓;
第二,表達一個意思時,突然想起與其相關的某一點意思,或者要對前面已經(jīng)表達的意思作補充,因而停下來,插進一兩個詞或一兩句話,這就造成了言語形式上的松散。
言語形式的簡散性,是口語表達區(qū)別于書面語表達的另一大特點。在特定的交際環(huán)境中,只要能夠圓滿而順利地表情達意,言語形式就可以而且應該簡略而松散。如果一定要用規(guī)范而嚴密的言語形式,如“因為天下著雨,所以你要帶把傘”之類的話,反倒不合乎口語交際情境了。
(五)口語表達過程具有靈活性
口語表達過程尤其是日常交際中,呈現(xiàn)出很大的靈活性,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話題靈活多樣
日常口語交際總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環(huán)境中所有的事物都可能成為話題,如壁畫、盆景、插花、錄像機、電話機等,而交談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的人或物都會徹底改變原來的話題,把交談引向新的話題。
2.內容靈活多變
在日常交際中沒有中心話題的情況下,話題的靈活多樣造成內容的靈活多變,而話題的具體內容是由參與者的興趣、愛好、特定的心理情緒、特定的情景氛圍、特定的知識儲備等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所決定的。如你和朋友正在客廳里談玲瓏可愛的哈巴狗,就有可能從這只狗的來龍去脈,談到西方的寵物熱,從魯迅憎惡憨態(tài)可掬貌似公允的叭兒狗,到某歌星寵犬的生活費高于教授的工資,再到城市寵物熱的興起……一只狗的線索便可牽出許多內容來。如果一陣涼風吹進來,而你又添上了一款新衣,那么話題的內容可能會在氣候變化或服飾藝術、服裝行情上深入下去。所以說,交談者的主觀因素和外界因素總是影響甚至操縱著交談,使內容發(fā)生始料未及的變化。
3.言語形式靈活多樣
這一點前面已經(jīng)論及,主要表現(xiàn)為簡略、松散,不再贅述。
4.表達風格靈活多樣
口語表達時,因交談內容不同,交際對象不同,往往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表達風格:或言辭犀利、或委婉含蓄、或冷嘲熱諷、或慷慨激昂、或平實爽快、或莊諧迭出。這些都隨著內容的變化、形式的多樣而呈現(xiàn)出來。
二、口語表達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突出重要信息
口語表達的語音具有易逝性特點,信息保留時間短,因此,應注意突出重要信息,以強化記憶,增強表達效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表達的一次準確率,即用準確、清晰、洪亮的語音發(fā)送表達內容。
(2)運用語音的停頓交待層次,讓聽眾理清頭緒即在句、段之間有較短暫的停頓。這樣,交際對象才能聽出語意脈絡,有進行思考、理解的余地。
(3)控制語速。一般情況下,一開始把有關的觀點和重要的內容和盤托出,這時,語速要慢一些,便于聽眾跟上自己的語意來思考;在做結論、下判斷等講述重要意思以及一句話的結尾處,也應放慢語速,甚至一字一頓地說出,以提醒聽眾注意和加深印象。
(4)運用重音有意強調重要信息,從而提請聽眾注意。所謂話語的重音,是由言語環(huán)境、表達意圖和情感需要決定的。通常采用增加聲音力度和音長的辦法來進行,即把需求強調的某個語詞內容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說出。
(5)運用必要的重復以強調、渲染、突出重要的表達內容,便于聽眾聽清、弄懂、記牢。
(6)做到語流順暢、語勢連貫、語意完整,以形成整體的口語表達效果。
(二)注意糾正信息失真
口語表達所傳遞的信息容易被曲解,這是因為聽話人受某種干擾或自身原因而漏聽、誤聽造成信息接收不準確、不完整而形成的。如果再由中間環(huán)節(jié)轉達,很可能出現(xiàn)信息失真的現(xiàn)象。語言幽默中“哈雷彗星”經(jīng)過三個人傳話變成“哈雷將軍”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由于人與人的信息傳播通過“再生過濾器”受到變容,產生很大的信息變化,因此在口語表達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自身口語的正確性、明晰性,力求做到準確、明白、清楚、無誤;另一方面要注意檢查交際對象的接受情況。軍事指揮官傳達命令時通常要傳令兵清楚、響亮地復述一遍、兩遍的做法,是值得借鑒的。教師在授課時往往要學生復述概念或歸納講述要點,也是加強表達效果的一種做法。
(三)注意排除外界干擾
口語表達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和空間條件的限制。口語表達是通過語音和聽覺來傳遞和接受信息的,因而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這種干擾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周圍環(huán)境嘈雜,二是周圍環(huán)境出現(xiàn)轉移聽眾注意力的事物。因此,口語表達應選擇不易受到外界干擾的場合進行,以保證信息的順利交流。空間條件對口語表達也有限制,如果容納空間過大而聽眾較少或者容納空間過小而聽眾較多,都可能影響表達效果,造成信息不能被準確、完整地接受。因此,在有一定范圍、一定數(shù)量聽眾的口語表達活動中,應注意空間位置和人數(shù)的相容,恰當?shù)厥褂矛F(xiàn)代擴音設備,以達到理想的交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