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風險投資國際化與浙江對策研究作者名: 尹國俊本章字數: 8字更新時間: 2018-12-29 04:04:34
第1章 問題的提出
1.1風險投資國際化發展的現狀
1.1.1 風險投資國際化發展趨勢
當前,風險投資已成為了一種國際現象,其特征對國際投資行為有著獨特的含義。風險投資起源于美國,后發展至英國、西歐各國,以至于日本,在此期間,國際風險投資愈發向我們展示出了其重要性。尤其是像中國、印度等一些風險投資行業不夠成熟的新興國家越來越受到跨國風險投資資本的青睞。研究表明在風險資本跨國投資的浪潮中,多達一半以上的美國風險投資機構/基金表示愿意擴大其在全球的投資,尤其是中國和印度(Deloitte,2006,2007)。
據VentureXpert對亞太風險投資市場的研究報告顯示,外國風險投資機構在亞太風險投資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1996年至2006年的這十年,350億美元的投資額中70%以上的資金來源于外國風險投資機構。我們以468家風險投資機構為樣本統計出外國風險投資機構在亞太的投資活動,如表1-1所示。其中多數為美國風險投資機構。468家中美國風險投資機構有247家,占比達52.8%。他們共參與了1 586輪投資,共投資179億美元,占到了所有外國風險投資機構在這些市場上投資總額的68%。由表1-1可以看出,有2 860個投資項目收到風險資本的資助,其中640個在印度,而在這640個項目中由外國風險投資機構單獨投資的有180個。在韓國1 364個投資項目中,只有5%不到的項目由外國風險投資機構單獨投資,約占74%的項目由本土風險投資機構投資,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韓國對外國風險投資機構的依賴程度較低。
表1-1 亞太風險投資比較(1996—2006年)

樣本容量:468家風險投資機構。
數據來源:Cross-board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 in Asia:Selection and exit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7(2012)666-684.經過整理。
不能否認存在外資與本土機構聯合經營或者以辛迪加財團的形式合投一個風險投資項目,但是,在亞洲風險投資市場上外國風險投資機構更傾向于孤身作戰。在機遇與挑戰共存的當下,跨國風險投資不得不面對地區差異和文化沖突所帶來一系列如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等問題。為此,外國風險投資機構與本土風險投資機構共同合作有助于減弱信息不對稱和監管等突出問題,而且還能對被投資企業的退出績效起到積極作用。在考慮內生性選擇給定的情況下,具有外國和本土風險投資資本聯合背景的公司更能實現有效地退出。
歐洲風險投資市場同樣是海外風險投資的活躍區域。據EVCA統計1996年至2003年的數據顯示,過半數的新增募集資金來源于海外,而美國卻只占10%。表1-2中的數據顯示的是2003年歐元區各國的風險投資發展概況。其中我們把新增募集資金來源于國外的部分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來源于國外但仍屬于歐元區的國家,另外一部分則是來源于非歐元區國家。可以看出羅馬尼亞風險投資中新增募集資本對非歐元區的依賴性最大,占總募集資本的74%,其次是英國、瑞典。而在跨國投資方面,英國以總金額356 400萬美元位列歐元區第一,隨后是瑞典、德國,分別達到90 600萬美元、76 000萬美元。
表1-2 跨國風險投資在歐洲的發展

數據來源:Mike Wright,SarikaPruthi,Andy Lockett. Inter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research:From 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to crossing bord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J],Volume 7 Issue 3:13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