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直流電阻電路

復習內容

本章主要介紹了電阻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及應用,電路分析的方法、定理、定律。

復習要求

1.掌握電阻的連接方式,掌握電阻等效的概念,熟練掌握電阻混聯的計算。

2.了解電阻串、并聯在萬用表量程擴展電路中的應用。

3.熟練掌握基爾霍夫定理及其應用,能熟練求解電路中的支路電流及電壓。

4.掌握電壓源和電流源及其等效變換。

5.了解疊加原理。

6.掌握戴維南定理解題方法。

2.1 電阻串聯電路及應用

一、電阻串聯電路

1.I=I1=I2=…=In

2.U=U1+U2+U3+…+Un

3.R=R1+R2+R3+…+Rn

4.

表明電阻串聯時,電阻越大分配的電壓越大,電阻越小分配的電壓越小,即串聯電阻電路的分壓原理,式(1-1)通常叫做分壓公式。

5.電阻值大者消耗的功率大。

P=P1+P2+P3+…+Pn

二、串聯電阻電路應用

串聯電阻的分壓原理可以用來擴大電壓表量程,串聯電阻R越大,擴大的量程就越大。計算串聯電阻值的方法可參考教材第28、29頁。

2.2 電阻并聯電路及應用

一、電阻并聯電路

1.U=U1=U2=U3=…=Un

2.I=I1+I2+I3+…+In

3.

只有兩個電阻并聯時,通常記做:

4.I1R1=I2R2=I3R3=…=InRn=IR

表明電阻并聯時,阻值越大的電阻分配到的電流越小,阻值越小的電阻分配到的電流越大,即并聯電阻電路的分流原理。通常把式(1-2)叫做電阻并聯的分流公式。

5.電阻值大者消耗的功率小。

P=P1+P2+P3+…+Pn

U2=R1P1=R2P2=R3P3=…=RnPn

二、并聯電阻的應用

并聯電阻可擴大電流表量程,分流電阻R越小,擴大的量程越大。分流電阻的計算方法可參考教材第32頁。

2.3 電阻混聯電路

(一)電阻混聯電路

既有電阻串聯又有電阻并聯的電路叫電阻混聯電路。

(二)求電阻混聯電路的等效電路的步驟

1.把電阻的混聯分解成若干個串聯和并聯,按照串、并聯電路的特點進行計算,分別求出它們的等效電阻。

2.用已求出的等效電阻去取代電路中的串、并聯電阻,得到電阻混聯電路的等效電路。

3.如果所求得的等效電路中仍然包含著電阻的串聯或并聯,可繼續用上面的方法來化簡,直到求得最簡單的等效電路。

4.利用已化簡的等效電路,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通過電路的總電流,再算出各支路上的電流和各電阻兩端的電壓、功率等。

2.4 基爾霍夫定律

一、電路結構中的幾個名詞

(一)復雜電路

不能用串、并聯分析方法化簡成無分支單回路的電路叫復雜電路。

(二)支路

電路中每個流過同一個電流的分支叫支路。

(三)節點

三條或三條以上支路的公共連接點叫節點。

(四)回路

電路中任一閉合的路徑叫回路。

(五)網孔

內部不含有支路的回路叫網孔。

二、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一)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在任一時刻,對電路的任一節點,流入節點的電流之和等于流出該節點的電流之和;或在任一瞬間通過電路中任一節點的電流代數和恒等于零;簡稱KCL定律。即

I=∑I,∑I= 0

(二)幾點說明

1.可將節點推廣到電路中的一個閉合面(廣義節點)所包圍的部分電路。

2.必須設定每一支路電流的參考方向,然后依據參考方向列出KCL方程。

3.KCL對電路中的每一個節點都適用。

三、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一)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在任一時刻,對任一閉合回路,沿回路繞行方向上各段電壓的代數和為零。或在任一時刻,對任一閉合回路,電動勢的代數和恒等于各電阻上電壓降的代數和。又叫做回路電壓方程,簡稱KVL定律。即

U= 0,∑E=∑IR

(二)幾點說明

1.任意選定未知電流的參考方向。

2.任意選定回路的繞行方向。

3.確定電壓降的符號。通常取電壓、電流為關聯參考方向,則繞行方向與電流方向一致時電壓取正值,反之取負值。

4.KVL可推廣到不閉合的假想回路。

5.適用于任何電路。

2.5 支路電流法及其解題步驟

(一)支路電流法

對于一個復雜電路,在已知電路中各電阻和電動勢的前提下,以各支路電流為未知量,再根據基爾霍夫定律列出聯立方程求解的分析方法。

(二)解題步驟

1.分析電路的結構:有幾條支路、幾個網孔,選取并標出各支路電流的參考方向,網孔的回路電壓的繞行方向。

2.根據KCL列出(n-1)個獨立節點的電流方程。

3.根據KVL列出m個網孔的電壓方程。

4.代入已知數據,解聯立方程組求出各支路電流。

5.由各支路電流可求出相應的電壓和功率。

(三)適用范圍

適用于任意集中參數電路(線性、非線性、時變和時不變電路等)。

2.6 電壓源和電流源及其等效變換

一、電壓源

(一)實際電壓源

用恒定電動勢E和內阻r0串聯起來的電路表示的電源。

(二)理想電壓源

內阻r0為零,輸出恒定電壓U=E的電源,不隨外電路的不同而改變。

(三)理想電壓源的串聯

U=U1±U2±… ±Un

參考教材第41頁。

(四)任意電路元件與理想電壓源并聯時,對外等效為一個理想電壓源

(五)注意事項

1.只有電壓值相等、方向一致的理想電壓源才允許并聯。

2.實際電壓源不能工作在短路狀態。

U=E-Ir0

二、電流源

(一)理想電流源

內阻阻r0=∞,輸出電流I=IS恒定不變的電流源,與輸出電壓無關。

(二)實際電流源

一個理想電流源與內阻r0并聯組成的電流源。

(三)理想電流源的并聯

Is=Is1±Is2±… ±Isn

參考教材第41頁。

(四)任意電路元件與理想電壓源串聯時,對外等效為一個理想電流源

(五)注意事項

1.只有電流值相等、方向一致的理想電流源才允許串聯。

2.實際電流源不能工作在開路狀態。

三、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一)電壓源和電流源如何等效

對于同一電源,既可以用電壓源表示,也可以用電流源表示,二者可以相互等效。等效是對外電路而言的。等效條件為:

電路圖參考教材第44頁圖2-33。

(二)等效時的注意事項

1.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只對外電路有效,對內電路無效。

2.理想電壓源與理想電流源不能等效。

3.等效變換時電壓源的電動勢E與電流源的恒定電流IS方向一致。

4.可推廣應用,將理想電壓源與外接電阻的串聯轉換成電流源;將理想電流源與外接電阻的并聯轉換成電壓源。

2.7 疊加定理

(一)疊加定理

在線性電路中若存在多個電源共同作用時,電路中任一支路的電流或電壓,等于電路中各個獨立源單獨作用時,在該支路中產生的電流或電壓的代數和。

(二)疊加定理的意義

疊加定理反映了線性電路中各個獨立電源的獨立性。

(三)疊加定理的說明

1.疊加定理只能適用于線性電路,不適用于非線性電路。

2.一個獨立電源單獨作用時,其余獨立電源置零,即理想電壓源短路,理想電流源開路。

3.任一獨立電源單獨作用時,其余獨立電源置零,而電路的其余結構都不改變。

4.疊加的結果為代數和,因此注意電壓或電流的參考方向。

5.疊加定理不能用于計算功率,因為功率不是電壓或電流的一次函數。

(四)解題步驟

1.分別做出由一個電源單獨作用的分圖,其余電源只保留其內阻。

2.按電阻串并聯的計算方法,分別計算出分圖中每一支路電流的大小和方向。

3.求出各電動勢在各個支路中產生的電流的代數和,即各電動勢共同作用時在各支路產生的電流。

2.8 二端網絡和戴維南定理

一、二端網絡

(一)二端網絡

任何具有兩個引出端的部分電路都稱為二端網絡。

(二)有源二端網絡

二端網絡中如果含有電源,就叫做有源二端網絡。參考教材第48頁。

(三)無源二端網絡

二端網絡中如果沒有電源,就叫做無源二端網絡。參考教材第48頁。

二、戴維南定理

(一)戴維南定理

任何一個線性含源二端網絡,對外電路而言,可以用一個電壓源和一個電阻的串聯組合來等效置換。其中此電壓源的電壓為該二端網絡的開路電壓UOC,而電阻為該二端網絡的輸入電阻R0

(二)戴維南定理的意義

戴維南定理的意義:用等效電壓源置換含源二端網絡后,對外電路沒有任何影響,即外電路的電壓和電流不會有任何變化。

(三)戴維南定理的說明

1.戴維南定理只適用于線性電路,不適用于非線性電路。

2.電壓源和電阻的串聯組合稱為戴維南等效電路,電阻R0稱為戴維南等效電阻。

3.注意等效電路中電壓源的電壓參考方向。

4.等效電源時只對外電路等效,即只對移開的待求支路等效。

(四)解題步驟

1.把復雜電路分成待求支路和有源二端網絡兩部分。

2.移開待求支路,求出有源二端網絡兩端點間的開路電壓U0

3.把網絡內各電源置零,求出無源二端網絡兩端點間的等效電阻R0

4.畫出等效電壓源圖,其電壓源的電動勢E=U0,內阻r0=R0,并與待求支路接通,形成與原電路等效的簡化電路,用歐姆定律或基爾霍夫定律求支路的電流或電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清镇市| 冀州市| 华宁县| 五寨县| 垦利县| 锦州市| 江孜县| 怀化市| 鄱阳县| 正蓝旗| 新营市| 昂仁县| 南昌市| 察雅县| 田林县| 望江县| 玛多县| 安义县| 鞍山市| 黄冈市| 嫩江县| 贡觉县| 霍邱县| 卢氏县| 股票| 息烽县| 若羌县| 黄浦区| 准格尔旗| 婺源县| 株洲县| 繁峙县| 天津市| 蒙城县| 金川县| 习水县| 象山县| 临澧县| 手游|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