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優質寶寶的52堂成功課
- 范秀華編著
- 2023字
- 2018-12-29 00:38:02
第一章 1個月的寶寶

新生兒的身體發育狀況

睡眠
新生兒每天睡眠需20個小時以上。出生后,寶寶的睡眠節律尚未養成,夜間盡量少打擾他,喂奶間隔時間由2~3個小時逐漸延長至4~5個小時,盡量使寶寶晚上多睡白天少睡,盡快和成人的生活節律轉為一致。
視覺
雖然眼睛的視覺功能在胎兒7個月的時候就具備了,但新生兒的眼睛還不能很好地聚焦,只能看清眼前20~38厘米遠的事物,這個距離正好是媽媽給新生兒哺乳時和新生兒臉部的距離。雖然看東西不清楚,但新生兒處于安靜覺醒狀態時總是積極地注視周圍的事物。新生兒最喜歡看人臉,關注人臉的輪廓線,注視點更多地停留在前額、頭發和下巴部位。研究發現,新生兒大腦中樞有一個部位能夠對人臉圖案做出積極反應,即使是一些人臉的草圖,新生兒也能夠對其做出反應。這種特殊的認知能力會幫助新生兒與媽媽建立起親密的聯系,對哺乳尤其有幫助。
除了人臉之外,亮光和運動的人或物體也是新生兒喜歡看的。新生兒對運動的物體特別感興趣;能追著眼前水平方向運動的物體看,能在運動中發現周圍東西的遠近,但追視范圍小于 90°,追視的速度也比較慢,準確性較差。
聽覺
覺醒狀態下聽到聲音后會轉動眼和頭去尋找聲源,如在新生兒耳旁柔聲呼叫或說話,醒著的新生兒會慢慢將眼睛轉向發聲的方向,特別是媽媽的聲音出現時,他的眼睛會轉向媽媽,因為他在子宮內聽慣了媽媽的聲音,對媽媽的聲音很熟悉。如果聲音頻率太高、強度過大,他的眼睛會轉離開聲源或用哭聲表示拒絕這種刺激。
先天反射
(1)覓食反射
當新生兒的面頰觸到媽媽的乳房或其他部位時,會把頭轉向刺激物的方向搜尋,一直到嘴接觸到可吸吮的東西為止。用手指撫摸新生兒的面頰,他也會把頭轉向手指的方向,手指移到哪兒頭就轉向哪兒。這種反射從出生半小時就可發現,持續時間為3周,此后逐漸變為由神經控制的動作,其作用是幫助新生兒尋找媽媽的乳頭。
(2)吸吮反射
用乳頭或手指輕輕碰觸新生兒的口唇,他會出現口唇及舌的吸吮動作,這就是吸吮反射。吸吮反射是新生兒先天反射中最強、最重要的一種,可持續終生。當嬰兒做吸吮動作時,他的其他一切活動都會停止。吸吮反射使吃奶成為自發的動作,具有重要的生存價值。從生理機制來看,吸吮動作中包含著復雜的唇和舌的動作,如果必須由大人教會新生兒怎樣用嘴裹住乳頭、怎樣吸奶,嬰兒將會餓成什么樣子?沒有這一自發和本能的動作,人類也許根本無法進化到今天。
(3)游泳反射
把新生兒以俯臥的姿勢輕輕放進水里,他的雙手雙腳會撲撲騰騰地做出非常協調的游泳動作。這種反射出生即有,4~6個月時逐漸消失。游泳反射可以幫助那些意外掉進水里的新生兒免于立即被淹死,而增加被搶救的機會。
(4)眨眼反射
在新生兒醒著的時候突然有強光照射,他會迅速地閉眼;睡覺時如果有強光照射,他會把眼閉得更緊。這樣的表現出生即有,將持續終生,其作用是保護嬰兒免受強光刺激。嬰兒長到6~9周時,若把一個東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會眨眼。
(5)收縮反射
用帶尖的東西輕刺新生兒的腳掌,他的腳會迅速收縮,膝蓋彎曲,臀部輕抬。這種反射出生即有,出生10天后減弱,它可以使嬰兒免受不良觸覺刺激的傷害。
(6)摩羅氏擁抱反射
以水平姿勢抱住新生兒,如果將其頭的一端向下移動,或朝著新生兒大喊一聲,他的雙臂會先向兩邊伸展,然后向胸前合攏,做出擁抱姿勢。此種反射從出生持續到6 個月左右。這種反射是在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其作用是可以使嬰兒抱住媽媽的身體。摩羅氏擁抱反射只是在過去嬰兒整天被媽媽抱在懷里的時代才是非常重要的,而現在,因為有了搖床、嬰兒座椅、嬰兒車等用品,擁抱反射對嬰兒已不那么重要。但是,如果發生什么意外,使嬰兒失去支撐,這種反射會使嬰兒抓住身邊的東西,免于摔傷。
(7)抓握反射
新生兒的手經常呈握拳狀(拇指放在其他手指的外面),如果大人把新生兒的手打開,用手指或其他東西碰觸新生兒的手掌心,新生兒會緊緊地抓住觸碰手心的物體,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新生兒的體重。抓握反射是嬰兒以后有意識地抓握物品的基礎,出生三四個月后消失。
(8)強直性頸部反射
在新生兒仰臥時,如果把他的頭轉向一側,轉向一側的手臂和腿就會伸直,另一側的手臂和腿彎曲起來,呈擊劍姿勢。這種反射在出生28天時出現,持續到4個月左右,其作用可能是為嬰兒將來有意識地接觸物體做準備的。
(9)身體直向反射
轉動新生兒的肩或腰部,新生兒身體的其余部分會朝相同方向轉動。在出生后12 個月的嬰兒身上可見到這種反射,其作用是幫助嬰兒控制身體姿勢。
(10)邁步反射(行走反射)
雙手抱住新生兒,使其兩腳著地,他會做出走路似的邁步動作。持續時間是從出生到兩個月,其作用是為將來學習走路做準備。美國心理學家澤拉佐等人做過一項著名的實驗,他們對一些嬰兒在前兩個月時每天給予邁步反射的刺激,結果這種反射在該消失時沒有消失,得到了保持,而且這些嬰兒比那些沒有給予邁步反射刺激的嬰兒早好幾個星期學會走路。澤拉佐認為,早期頻繁的邁步反射刺激促進了大腦皮層中與走路有關的部位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