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5 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

2.5.1 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的概念

在國際貿易中,數量限制是一種最為普遍的貿易限制措施,它對世界范圍的自由貿易起著比關稅更為嚴重的阻礙作用。關稅能夠增加進出口商品的成本,從而增大貨物進出口的阻力,最終達到減少商品進出口數量的目的;而配額、許可證等數量限制措施則可以將貨物徹底擋在關境內、外。關稅只是扭曲了市場機制的作用,而數量限制措施則可以根本切斷本國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系。正是由于數量限制扭曲了正常的世界貿易體制,GATT規定了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

1.數量限制的內容

數量限制是指一國通過規定一定時期內準許進口或出口的商品的單位數量或金額,從而直接限制外國商品進口或本國商品出口的各種方法。其中實施比較廣泛的是配額、進口許可、自動出口限制和禁止。

(1)配額。配額是指一國政府對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進口的某些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加以直接限制,在規定的期限內,配額以內的貨物可以進口,超過配額不準進口或征收較高關稅后才能進口。因此,進口配額制是限制進口數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配額一般分為絕對配額和關稅配額。

1)絕對配額。絕對配額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對某些商品的進口數量或金額規定一個最高額數,達到這個額數后,便不準進口。這種配額在實施中有兩種具體方式,一種是全球配額,即對某種商品的進口規定一個總的限額,這種限額對來自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商品一律適用。主管當局通常按進口商的申請先后或過去某一時期內的進口實際額發放配額,直至總配額發完為止,超過總配額就不準再進口。另一種是國別配額,即政府不僅規定了一定時期內的進口總配額,而且將總配額在各出口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分配。因此,按國別配額進口時,進口商必須提供進口商品的原產地證明書。與全球配額不同的是,國別配額具有很強的選擇性和歧視性,進口國往往根據其與有關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關系分別給予不同的額度。

2)關稅配額。關稅配額是指對商品進口的絕對數額不加限制,而對一定時期內在規定配額以內的進口商品給予低稅、減稅或免稅待遇,對超過配額的進口商品則征收較高的關稅或征收附加稅甚至罰款。

(2)進口許可。進口許可是指一國政府規定某些商品的進口必須申領許可證,否則一律不準進口的制度。它實際上是進口國管理其進口貿易和控制進口的一項重要措施。

從進口許可證與進口配額的關系上看,進口許可證可以分為兩種:① 有定額的進口許可證,即國家有關機構預先規定有關商品的進口配額,然后在配額的限度內根據進口商的申請對每筆進口貨發給進口商一定數量或金額的進口許可證;② 無定額的進口許可證,即進口許可證不與進口配額相結合。國家有關政策機構預先不公布進口配額,頒發有關商品的許可證,只是在個別考慮的基礎上進行。由于它是個別考慮的,沒有公開的標準,所以就給正常貿易的進行造成更大的困難,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進口。

從進口商品有無限制上看,進口許可證一般可分為兩種:① 自動進口許可證,它對進口國別或地區沒有限制;② 非自動進口許可證,進口商必須向政府有關當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才能進口。這種進口許可證多數都指定進口國別或地區。

(3)自動出口限制。自動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國家或地區在進口國的壓力下,“自動”規定某一時期內某些商品對該國的出口限額,在該限額內自行控制出口,超過限額即禁止出口。自動出口限制從實質上說也是通過數量限制來限制進口。

自動出口限制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非協定的自動出口限制,即由出口方單方面決定出口的限制,或者由政府規定限額,或者根據政府的政策由出口商自動限制出口;另外一種是協定的自動出口限制,由出口方和進口方通過談判規定出口的限額。

(4)禁止進口。禁止進口是進口限制的極端措施。當一國政府認為一般的限制已不足以解救國內市場受沖擊的困境時,便直接頒布法令公開禁止某些商品進口。禁止可以是全面禁止,如禁運;也可以是根據主管當局的規定或建議而有所例外。

2.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的含義

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是指為了逐步促進貿易的自由化,在一般情況下不允許國家對其進出口的商品數量進行限制。禁止數量限制原則是GATT的一項基本原則,WTO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則是對GATT該原則的繼承與發展。

2.5.2 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的適用

GATT創始之初就提出了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GATT第11條的標題就是“數量限制的一般取消”。根據該條第1款的規定,任何締約國除征收稅捐或其他費用以外,不得設立或維持配額、進出口許可證或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締約國領土的產品的輸入,或者向其他締約國領土輸出或銷售出口產品。該條款包含兩層含義:① 普遍禁止數量限制。任何成員不得對其他成員產品進口和本國產品出口實行禁止或限制,不論是采取配額、許可證還是其他措施;② 允許各成員采取一定的保護本國工業或其他產業的措施,這種保護應運用關稅和國內稅手段,并盡可能維持在較低的合理的水平,而不應采取數量限制。歐福永.論WTO中的禁止數量限制制度[EB/OL].http://www.intereconomiclaw.com.

在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的新協議中,也有關于取消數量限制的規定,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① 達成《進口許可程序協議》,該協議是在東京回合協議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② 將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納入了總協定的范圍,而在此之前,紡織品和服裝貿易是一直游離于GATT之外的。將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納入GATT后,逐步取消了數量限制,最終實現了該類商品的貿易自由化,并導致了《多種纖維協議》的消亡。③ 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擴大適用到其他有關方面協定,特別是服務貿易總協定中。

《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的第2條第1款中對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做出了相關規定。該款規定,各成員方不應適用任何與《GATT1994》第11條規定不相符的投資措施。即各成員方不得違反關于一般取消數量限制的義務的規定。

《服務貿易總協定》第16條第2款規定了在服務貿易方面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的要求。該款規定,成員方既不得基于地區劃分,也不得從其整體領土出發維持或采取如下措施:① 無論以數量配額、壟斷、專營服務提供者的形式,還是以經濟需求測試要求的形式,限制服務提供者的數量;② 以數量配額或經濟需求測試要求的形式限制服務交易或資產總值;③ 以配額或經濟需求測試要求的形式,限制服務業務總數或以指定數量單位表示的服務產出總量;④ 以數量配額或經濟需求測試要求的形式,限制特定服務部門或服務提供者可雇用的、提供具體服務所必需且直接有關的自然人總數;⑤ 限制或要求服務提供者通過特定類型法律實體或合營企業提供服務的措施;⑥ 以限制外國股權最高百分比或限制單個或總體外國投資總額的方式限制外國資本的參與。

2.5.3 一般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的例外

GATT的禁止數量限制原則不是絕對的,一方面,它允許締約方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實施數量限制,目的是使之能夠應付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緊急問題;另一方面,總協定對這些例外規定了較嚴格的條件,表明總協定要將這些例外情勢下的限制置于嚴格國際管制之下的良好愿望。總的來說,禁止數量限制原則的例外來自3個方面的需要:① 保護國內農業;② 保障國際收支失衡;③ 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即允許發展中國家為保護對外金融地位和保證儲備水平,以及滿足實施經濟發展計劃的需要而采取的進口數量限制。

1.對農產品的數量限制

根據GATT第11條第2款的規定,為下列目的實行的數量限制不在普遍取消之列。

(1)為防止或減輕出口食品或其他必需品的緊急匱乏而采取的暫時禁止或限制出口。

(2)出于下述目的,對任何形式的農漁產品有必要實施的進口限制。

1)限制相同國內產品允許產銷的數量,或者如果相同國內產品產量不大,則限制能直接代替進口產品的本國產品允許產銷的數量。

2)以無償或低于市場價格的辦法將過剩產品處理給國內一些消費團體,以消除國內相同產品的暫時過剩。

3)限制全部或主要直接依賴進口原料而生產的動物產品的數量,如果本國生產的那種原料微不足道。

(3)為實施國際貿易商品分類、分級和銷售標準及條例而必須實施的禁止進出口或限制進出口。

2.為保障國際收支平衡而實施的限制

為保障本國的國際收支平衡,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通常對進口貿易實施數量限制。GATT第12條第1款規定,雖有第11條第1款的規定,但任何締約方為保障其對外金融地位和國際收支,可限制進口產品的數量和價值。此外,GATT第18條專門授權發展中國家在面臨國際收支困難的條件下可以實施數量限制,但實施數量限制時應遵守以下條件。

(1)締約方根據此條規定所建立、維持或加強的進口限制不得超過為了預防貨幣儲備嚴重下降的迫切威脅或制止貨幣儲備嚴重下降所必需的程度。

(2)各締約方根據前項規定所實施的數量限制,在貨幣儲備嚴重下降或很低的情況有了改善時,應逐步予以放寬以致取消。

(3)各締約方根據本條規定而實施數量限制時,還必須承擔其他一些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避免對任何其他締約方的貿易或經濟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2)實施的限制不無理地阻礙任何完全禁止其輸入即會損害正常貿易渠道的那種最低貿易數量的輸入。

3)實施的限制不阻礙商業貨樣的輸入或阻礙專利權、商權、版權或類似程序的遵守。

3.發展中國家為保障國際收支平衡和建立特定工業而實施的數量限制

《GATT1994》第18條第2款規定,為了實施旨在提高人民一般生活水平的經濟發展計劃和政策,發展中國家成員可能有必要采取影響進口的保護措施或其他措施;而且只要這些措施有助于實現本協議的宗旨,它們就被實施。因此,各成員方同意讓發展中國家享受額外的便利,即發展中國家可以為國際收支目的實施數量限制。

《GATT1994》第18條第3款和第4款還規定,一個處于經濟發展階段的成員方,為了提高人民的一般生活水平,可以為加速建立某些特定工業而實施數量限制。這種數量限制的作用相當于促進其經濟發展的一種政府援助。

4.在意外情況下的限制

《GATT1994》第19條第1款規定,如因意外情況的發生或因一成員方承擔本協議義務(包括關稅減讓在內)而產生的影響,使某一產品輸入到這一成員方領土的數量大為增加,在對這一領土內相同產品或與它直接競爭的產品的國內生產者造成重大損害所必需的程度和時間內,可以對上述全部產品或部分地暫停實施其所承擔的義務,或者撤銷或修改減讓。

實例

美國對對蝦及蝦制品進口限制案

海龜是被20世紀70年代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入最高級別保護的瀕危珍稀動物。一直以來,海洋拖網捕蝦作業中對海龜的誤殺是這一珍稀動物生存的最大威脅。為了保護珍稀的海龜,美國國會在1973年通過的《瀕危物種法案》中,將各種占有、加工、加害為海洋拖網捕蝦所誤害的海龜視為非法行為。1989年,美國在這一法案的修正中又增加了推動其他國家使用既能夠提升海蝦捕獲量,又能使誤入捕蝦網的海龜得以逃生(逃生率97%)的海龜排離器的條款(609條款)。該條款的含義是,推動其他國家使用海龜排離器以提高對海龜的保護程度。在一定的海域內,如果某國的捕蝦網上沒有使用海龜排離器,或者沒有達到美國保護海龜的標準,則美國將禁止從該國進口捕獲的野生蝦及蝦類制品。1996年美國又將這一禁止擴大到一切國家,由此引發了貿易爭議。1996年10月8日,印度、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和泰國對美國進行申訴,聲稱美國給予物理上實質相同的蝦與蝦制品不同的待遇,違背了《GATT1994》最惠國待遇原則;此外,美國給予加勒比海/西大西洋區域的某些國家3年的臨時過渡期,而沒有給予其他國家,違背了《GATT1994》第1條第1款最惠國待遇原則及第13條第1款數量限制的非歧視原則。同時,609條款對從未認證的國家進口予以限制,但卻允許對認證國家的相同產品不加以限制,也違背了《GATT1994》第11條第1款。

1997年4月10日,WTO爭端解決機構成立專家小組對此案進行調查。

在專家小組程序中,美國認為根據1994年GATT第20條第2款和第7款的規定,它實施這樣的措施是為了保護人類、動植物的生命健康及保護環境,因而與它承擔GATT的義務是一致的,不必考慮申訴方對《GATT1994》第11條違背的申訴。

專家組在會晤訴訟各方并聽取技術專家組的意見以后,裁定美國609條款違背了世界自由貿易規則并且不屬于GATT第20條例外的規定,裁定美國敗訴。美國不服,于1998年7月13日提出上訴。上訴專家組于1998年做出了裁決報告,推翻了專家組報告的兩項認定,肯定了美國609條款的效力,但指出美國在實施該條款時具有武斷性和不合理性,從而違背了GATT的原則。這一認定實質上還是裁定美國敗訴。

最終,WTO爭端解決機構判定美國敗訴,并說明其609條款違背了世界自由貿易原則,不能援引GATT中“有效保護可耗竭天然資源”的條款而例外,必須予以修改。在1998年11月25日DSB會議上,美國表示愿意執行專家組的決定,并愿意同申訴方就執行問題進行磋商。1999年12月22日,美國宣布和申訴方已就執行方式達成協議。2000年1月27日,美國宣布了其立法修改草案。

(資料來源:http://www.21shipping.com航運商務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荣昌县| 锡林郭勒盟| 德钦县| 宁明县| 彝良县| 高要市| 尤溪县| 精河县| 志丹县| 贞丰县| 四会市| 太谷县| 温泉县| 方山县| 乡城县| 瓦房店市| 石渠县| 奉贤区| 珠海市| 贡山| 庆云县| 高清| 汕头市| 留坝县| 吴江市| 陆河县| 堆龙德庆县| 潢川县| 肇东市| 湖南省| 攀枝花市| 中西区| 望奎县| 龙泉市| 海安县| 依兰县| 钟祥市| 宜章县| 邓州市|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