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幼兒養(yǎng)育全百科
- 毛文娟主編
- 1748字
- 2018-12-27 16:14:21
2~3歲幼兒營養(yǎng)
2~3歲幼兒喂養(yǎng)方法的注意事項
2~2.5歲幼兒的喂養(yǎng)方法
2~2.5歲的幼兒,培養(yǎng)良好的進食習慣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做到規(guī)律進餐,定時定量。對于2歲以上的幼兒,應安排好早、午、晚三餐及早、午、晚三次的點心。其次不要讓幼兒養(yǎng)成挑食、偏食、吃零食的習慣,達到均衡的飲食結構。除此還要幫助幼兒鍛煉動手能力,讓幼兒自己嘗試用勺子和碗吃飯。
在幼兒開始逐漸適應正常的飲食后,父母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咀嚼習慣。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過早給幼兒太硬的食物會影響到幼兒的咀嚼習慣,由于太硬的食物超過了幼兒的咀嚼能力,致使幼兒不愿意咀嚼食物,直接就咽了下去,不僅容易卡到幼兒,時間久了還會養(yǎng)成幼兒不愛咀嚼食物的習慣。
有些時候幼兒由于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食物,不怎么咀嚼就下咽,這樣做對營養(yǎng)的吸收和利用都不利,所以需要父母耐心地教幼兒咀嚼食物,不能急躁。在喂食幼兒的時候,刻意拉長兩口飯菜的間隔時間,讓幼兒有充足的咀嚼時間。
對于尚處在幼兒期的寶寶,水果的進食不應過多,每天以100g~200g水果為宜,相當于一個中等大小的橘子或半個大蘋果。因水果中的主要成分是果糖,果糖攝入太多可造成幼兒的身體缺乏銅元素,從而影響骨骼發(fā)育。且水果中含鉀、鈉、鈣、鎂等堿性元素,能中和肉食中的酸性成分,對新陳代謝造成影響,一旦攝入過多,會破壞寶寶體內酸堿平衡,致腹瀉、嘔吐等。鋅的缺乏在幼兒中并不少見,缺鋅可表現(xiàn)為個子矮、體重低、胃口小等,嚴重者還可導致貧血、異食癖等。禽蛋、魚、肉、大豆等都是含鋅較高的食物,可根據(jù)幼兒的情況,多給幼兒喂食此類食物。
2~2.5歲幼兒飲食的注意事項
2~3歲幼兒飲食的注意事項
由于幼兒的消化吸收能力已相當完善,乳牙也基本長齊。此時,粗糧也應正式進入幼兒的餐譜,因粗糧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如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不同種類的氨基酸、鐵、鈣、鎂、磷等,能滿足幼兒的營養(yǎng)需求。
幼兒在生活中易受到鉛中毒的威脅,如汽車尾氣、報紙、油漆、水源、灰塵等。而膳食中如果營養(yǎng)不均衡,缺乏鐵、鋅、維生素C、蛋白質等,都會造成鉛吸收的增加,減少鉛從體內的排出。因此合理均衡的膳食,如攝入足夠的鐵、鋅、維生素C、蛋白質等,保持良好的營養(yǎng)狀況,都能抵抗鉛對機體的威脅。
2.5~3歲幼兒的喂養(yǎng)方法
隨著幼兒逐漸長大,接觸的食物也越來越多,但是有些食物還是不能給幼兒吃,如花生米、煮豆、脆餅干等硬的食物。這是由于幼兒的后槽牙長得較晚,即使有些幼兒后槽牙長出來,也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用力咀嚼花生米等硬的食物,這會引起食物誤入氣管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幼兒2歲以后,通常可以與家人吃一樣的正餐了,因此要注意對鹽的攝入量。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應在5g~6g,但我國只有南方的部分地區(qū)符合這一標準,而北方的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遠遠超過這一標準。攝入太多的鹽對幼兒很不利,會使幼兒在年輕時就患上高血壓。所以為了全家人的健康,把正餐做成淡淡的味道,讓幼兒從嬰幼兒時期就習慣淡味食物。
注意幼兒的合理膳食。首先,不要在此階段給幼兒進食一般的家庭膳食,在食物的選擇及烹調上仍應注意幼兒的特點,做一些容易消化且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最好每餐仍能給幼兒單獨做一道菜,并經常變換花樣品種,注意細、碎、軟、爛等,尤其是魚、肉等動物性食物,仍應切碎煮爛。食品中最好不放味精、色素、糖精等調味品;不吃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辣椒、胡椒等;少吃油炸食物。另外,應保證幼兒每天在早晚各進食1瓶牛奶。此階段的幼兒可能愛吃帶餡的食品,如包子、餃子、餛飩等,可適當給幼兒多做著吃。
2.5~3歲幼兒飲食注意事項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幼兒聰明伶俐,科學研究也證明人腦細胞70%~80%是在3歲前發(fā)育完全的。所以在幼兒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要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動物蛋白如魚肉、瘦肉、蛋類、奶類,植物蛋白如豆類制品,同時,還應給幼兒多添加些谷類、蔬菜和水果。
有規(guī)律地充足睡眠對幼兒腦部的發(fā)育也很重要。新生兒時期每日睡眠應保持在18~20小時,出生半年之內睡眠也應保持在15小時左右。此外,由于嬰幼兒時期寶寶的大腦處于易興奮也易疲勞的階段,父母合理安排幼兒一天的用腦情況,也是促進大腦發(fā)育的手段之一。
父母可根據(jù)幼兒年齡段的不同,幼兒興趣的不同穿插安排幼兒進行看、跳、畫等活動,有利于幼兒大腦的健全發(fā)育。多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對幼兒大腦的發(fā)育也很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