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培養快樂寶貝
  • 譚地洲 戈凡
  • 2116字
  • 2019-05-29 16:13:10

第1節 我表現好,媽媽才愛我

曾經有個幼兒園老師要我推薦一個小朋友們都喜歡聽的故事,我向她推薦了《逃家小兔》。這個故事寫于1942年,卻仍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們,原因就在于,它講述了一個無條件的愛的故事。

故事的大概內容是有一只小兔子,他突然很想離家出走去看看。于是他就對媽媽說:“我要逃走啦!”媽媽慈愛地回答:“如果你逃走,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可愛的小寶寶!”

“如果你追我,我就變成一條小魚,游得很遠很遠。”

“如果你變成一條小魚,游得很遠很遠,我就要變成漁夫,用釣竿把你帶回家。”

“如果你變成漁夫,用釣竿帶我回家,那我就變成小花,躲在花園里讓你找不到。”

“如果你變成小花,躲在花園里讓我找不到,我就變成園丁,還是可以找到你。”

“如果你變成園丁找到我,那我就變成小船,開到遠遠的地方。”

“如果你變成小船,開到遠遠的地方,那我就變成風,把你吹到你想去的地方。”

“如果你變成風,那我就變成小鳥,在你到來之前飛走。”

“如果你變成小鳥,那我就變成樹,好讓你還是可以飛回樹上的家。”

“如果你變成樹,那我就變成小孩跑回家。”

“如果你變成小孩,那我就變成你媽媽,用懷抱歡迎你回來。”

“天哪!”小兔沒轍了,“那我還是不變了,老實地當你的小寶寶吧。”

“好啊!那我們來吃胡蘿卜吧!”媽媽開心地說。

……

這個故事之所以廣受喜愛,就是因為它的安詳幸福,因為其中的那種奢侈的安全感,是多少孩子求也求不到的感覺。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要做到無條件地愛,卻是那么地困難。究其原因是我們對孩子的愛太多,而情太少。情是一種相對平穩但持久的情緒體驗,也正因為是一種體驗,所以我們只需要抒發,需要表達,就像我們喜歡一本書、一朵花、一部電影,喜歡就喜歡好了,頂多希望表達出這種感受,并不奢求要那本書或那朵花有什么共鳴。但愛就不同。愛相對于情而言更強烈,更熱烈,更“自私”。愛一個人,就是想讓對方知道,想讓他知道我們的愛,也想讓他同樣地愛我們。這是一種期待,期待回應,更期待彼此的付出對等。所以,是愛都會給愛的雙方帶來一定的壓力。

愛是自我的,更強調我的收獲,看不見對方的付出;而情是利他的,只看到對方的好,然后體會那種喜愛和崇拜。如果一個戀人過于自我,他(她)就會不斷地要求對方,而且覺得自己委屈、可憐,希望對方為自己付出更多,患得患失,這樣的愛就有了條件。同樣,如果一個父母過于自我,他(她)對孩子的情感付出就不會“無私”,無法完全地理解、接納孩子,做不到無條件的欣賞孩子,只看到他的不足,于是愛變成了占有,變成了支配,變成了要求,這樣的愛也有了條件。“如果你今天聽話,媽媽就喜歡你。”“如果你繼續表現這么好,我就給你買玩具。”在你對孩子沒完沒了的感情交換背后,你不是在愛孩子,而只是在愛自己。

媽媽的困惑

女兒3歲生日那天,我問了她一個問題:“囡囡,你最喜歡誰啊?”女兒乖巧地扳著手指數道:“我最喜歡小姨,然后是舅舅,然后是爸爸、外公、媽媽、舅媽、外婆……”我在想,如果不是外婆手里還拿著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她沒準兒會把最疼她愛她的外婆放在最后一位。外婆為此難過了好久,更令她不解的是,為什么她那么愛囡囡,小公主居然一點都不領情。說實話,聽了女兒的回答,我的心里也有些別扭。我畢竟是她的媽媽啊,竟然排在了小姨、舅舅、爸爸、外公后面,明顯的倒數地位。我每天辛辛苦苦地照顧她,和她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可在她心中,竟然還不如那些一星期跟她瘋玩一次的大孩子。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其實一點也不難想明白。媽媽和外婆付出的心血多,對囡囡的期望也就高,相對于和孩子發生情緒沖突的機會也就越多。“媽媽工作已經很辛苦了,你要懂事些知道嗎?”“如果你聽話,媽媽就不會生氣,也不會批評你了啊!”“媽媽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為什么你就是不聽呢?”……如果你也對媽媽的嘮叨很頭疼,又怎么能要求你的孩子心平氣和地接受呢?

更嚴重的是,當我們用這種自以為很“無私”的方式愛孩子的時候,不知不覺地,總會帶有太多的對孩子的要求和不信任,我們假設的前提就是,孩子是做不好的,我要隨時監督他。在幼兒形成依戀關系的關鍵時期,當他開始感知父母的愛,感知這個世界的時候,如果和他最親近的父母、親人都無法給予他一種無條件的、無負擔的愛的話,他又怎么能形成健康完善的性格體系,以后又怎么能自信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未來呢?

排在囡囡喜歡榜上前兩名的小姨和舅舅,對她的關懷和愛就是沒有要求的,他們不會說“你在幼兒園表現不好我就不和你玩”,也不會給孩子施加壓力“我對你那么好,所以你要乖乖地聽我的話,不然我就不對你好了”,更不會提出令人恐懼的期待“你這次考試要考第一名”。在孩子的感受當中,和他們玩是輕松和愉快的,他們的愛是無條件的,和他們在一起,孩子是安全、快樂、無壓力的。

對寶寶而言,家的概念就該是個快樂、自由、輕松的港灣,在這里他不用擔憂,沒有恐懼,也不用為了什么強迫自己。他會在這里獲得信任和尊重,他有理由愛自己、相信自己,也相信愛他的人們。但有條件的愛恰恰給不了孩子這些感覺,它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憤怒、自我貶低,對外界充滿了厭惡和不信任,這樣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會養成具有缺陷的人格模式,也難以同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虹口区| 万全县| 江达县| 兴安盟| 建宁县| 衡阳市| 遵义市| 富顺县| 荆门市| 天等县| 镇雄县| 大姚县| 防城港市| 姜堰市| 天门市| 曲阜市| 白玉县| 通许县| 扬中市| 哈巴河县| 文安县| 民勤县| 瓮安县| 邹平县| 黔南| 虎林市| 临潭县| 偏关县| 陕西省| 多伦县| 陕西省| 沁水县| 翁牛特旗| 那曲县| 宣恩县| 瓮安县| 寿阳县| 津市市| 乐业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