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旅游資源
洛陽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文化遺存燦爛豐厚,自然風光多姿多彩。現有5A級景區2家,4A級景區13家,3A級景區10家。
一、自然旅游資源
(一)自然風光
洛陽有“中國最美的地方”白云山、世界地質公園黛眉山,有“北方千島湖”之稱的黃河小浪底風景旅游區、集南北山水景觀之大成的伏牛山生態旅游區、“北國第一洞”雞冠洞,以及龍潭大峽谷、龍峪灣、天池山、木札嶺、西泰山、老君山、重渡溝等眾多山水美景,無不引人入勝。
(二)洛陽牡丹
洛陽牡丹雍容華貴、國色天香,種植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已形成9大色系、10種花型、1000多個品種。由國家文化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已連續成功舉辦了31屆,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躋身全國四大節會之列。
二、人文旅游資源
(一)都城遺址
五大都城遺址和韓國故城遺址、金元古城是世界罕見的物質文化遺產聚落。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關林是“武圣”關羽葬首之所,我國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建筑遺存。王灣文化遺址、孫旗屯文化遺址、矬李文化遺址、西周鑄銅作坊遺址、隋唐含嘉倉遺址、龍馬負圖寺、白居易故里、玄奘故里、李賀故里、二程故里、邵雍故居、王鐸故居等眾多文物遺址星羅棋布,不勝枚舉。
(二)墓葬碑碣
洛陽邙山遺存有東周以來諸朝皇陵為主的中國最大的古墓葬群。漢光武帝陵布局獨特,千百年來為人稱奇樂道。千唐志齋是我國唯一的墓志銘博物館,被譽為“石刻唐書”。呂不韋墓、杜甫墓、白居易墓、顏真卿墓、狄仁杰墓、范仲淹墓等歷代名人墓地,千百年來為世人景仰。
三、博物館
洛陽現已建成洛陽博物館、天子駕六博物館、古代藝術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匾額博物館、都城博物館、偃師商城博物館、山陜會館博物館、洛陽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等各類博物館12家。河南壁畫館、契約文書博物館、曹休大將軍墓博物館等特色鮮明的專題博物館都在建設之中。
四、城市規劃
洛陽城市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洛河以北,既有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金元古城,又有以中央百貨、新都匯、萬達廣場為代表的商業百貨圈,極具現代化城市氣息;洛河以南,既有以開元湖音樂噴泉、體育中心、歌劇院等現代都市建筑群為代表的城市景觀帶,又有22平方公里的城市綠肺——隋唐城遺址植物園;還有伊濱新區的伊濱公園、南兆城遺址,以及環繞城市周邊的周山、龍門山、小浪底、上清宮等四個森林公園和北邙綠色生態屏障,構成了文物古跡、園林景觀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的獨特城市景觀。
五、工業旅游
洛陽是國家“一五”時期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基地,“澗西工業遺產街”被列為國家工業歷史文化街區。在洛陽,可以看到生產出中國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的生產線,可以了解為“神舟飛船”生產的系列配套軸承,以及應用于手機屏幕、電腦顯示屏的超薄浮法玻璃的生產過程。
六、節慶、美食、購物
洛陽旅游節慶活動精彩紛呈,春有牡丹文化節、夏有黃河小浪底觀瀑節、秋有河洛文化旅游節、冬有伏牛山滑雪節,風格迥異,各具特色。洛陽美食眾多,洛陽水席是從宮廷保留下來至今最完整、最古老、最具特色、最有風味的名宴之一。
七、特色紀念品
洛陽特色旅游紀念品琳瑯滿目,斑斕絢麗的唐三彩、古樸厚重的青銅器、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澄泥硯、流傳千古的杜康佳釀、巧奪天工的牡丹石、梅花玉,剪紙、竹編、牡丹餅、牡丹茶、牡丹系列化妝品,以及香菇、木耳、猴頭菌、板栗、百合、獼猴桃等產自洛陽山區的純綠色食品,都是廣大游客饋贈親友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