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下旬宣布,王洪文暫時不再主持北京的中央委員會的日常工作,被先后派往上海和浙江。毛澤東支持周恩來和鄧小平的建議,讓王洪文作為紀登奎副總理領導的工作組的一員,去解決浙江的問題。實際上,王洪文是被派去接受教育和改造,他和紀登奎一起去批評那些他過去支持過的造反派,這使他的處境頗為尷尬。但是他的到來也有助于解決浙江的問題,因為這能使他過去支持的造反派看到,即使地位顯赫的激進派王洪文也幫不了他們。70紀登奎在浙江的工作跟萬里在徐州的工作相似。他和工作組會見當地干部,了解問題,召開群眾大會,選出以譚啟龍和鐵瑛為首的新領導班子,用正式文件支持他們的工作。雖然鄧小平是這項工作的主角,但是與徐州的問題相比,當時仍在浙江、與現有負責同志談過話的毛澤東對浙江問題的解決發揮著更積極的作用。祖籍浙江、對那里很有感情的周恩來也提供了意見。
紀登奎在浙江的最后幾天,和其他干部一起起草了16號文件,它對浙江的作用類似于9號文件對鐵路系統、13號文件對鋼鐵工業的作用。1975年7月14日,紀登奎、王洪文、譚啟龍和鐵瑛帶著文件草稿飛到北京,鄧小平第二天主持召開會議討論文件草稿,并做出了有關浙江省和杭州市領導班子的決定。鐵瑛坐在鄧小平的左邊,使右耳聽力嚴重下降的鄧小平能夠聽清他在會議上的發言。文件于次日送交毛澤東,毛批準了這個文件和人事決定,次日就下發了16號文件。
浙江的整頓工作因為毛澤東和中央領導的堅決支持,達到了在這個最混亂的省份恢復秩序、增強團結的目的。譚啟龍在講話中為自己過去一年的領導不力道了歉;并宣布得益于北京最高層的大力支持,已牢牢控制住了造反派。浙江的干部在1975年底宣布,1975年下半年的工業產量比上半年提高了4%。毛澤東并不想突然宣布解除王洪文的正式職務,以免搞得黨內人心惶惶。王洪文去浙江后又保留了半年已有的頭銜,直到那時,社會上對他的失寵仍然一無所知,但是毛澤東再也沒有讓王洪文回到北京的領導崗位上。
重用鄧小平
毛澤東打算進一步重用鄧小平的第一個明確跡象出現在1975年4月18日,這一天他讓鄧小平陪同他一起會見金日成。他對金日成說:“我不談政治,由他來跟你談了。此人叫鄧小平。他會打仗,還會反修正主義。紅衛兵整過他,現在無事了。那個時候打倒了好幾年,現在又起來了,我們要他?!痹诮鹑粘稍L華期間,毛澤東與鄧小平單獨做過簡短的談話。鄧小平提到了他對江青、張春橋和姚文元等人大批經驗主義的擔心。鄧在恢復秩序和經濟發展上取得的成功,使他們害怕鄧對毛的影響力增加,于是開始批他只抓經濟不管基本原則——這種論調曾經很合毛的口味。然而1975年4月毛澤東安慰鄧小平說,這些批評太過分了。他說:“我黨真懂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為懂了,其實不大懂,自以為是?這也是不懂馬列的一種表現?此問題提請政治局一議。”在知情者看來,毛的這些話意思很清楚:“有些人”是指“四人幫”,他們管得太寬了,現在更應該受到批評的是他們。
確實,政治局不久后便開會討論毛澤東在4月25日對“四人幫”寫文章批經驗主義的意見。在政治局會議上,葉劍英元帥批評江青和“四人幫”其他成員攻擊經驗主義。江青不得不做出檢討。想幫著江青阻止鄧小平擴大權力的王洪文在會后立刻寫信給毛澤東告狀說,周恩來對形勢一貫抱有悲觀情緒,現在有人替他說出來了。讀到這封信的人都清楚,所謂“有人”指的就是鄧小平。但此時毛澤東對鄧小平的信任沒有發生動搖。
5月3日深夜,毛澤東在自己的住處召集政治局開會。毛親自主持政治局會議說明他有不同尋常的大事要商量,因為很久以來他都是讓別人主持這種高層會議。周恩來艱難地離開醫院的病床去參加會議,這是前一年12月以來他第一次見到毛澤東,雖然此后周恩來又活了8個月,但這是兩位領導人的最后一次會面。
在5月3日的會議上,毛澤東批評江青等人只批經驗主義,不批教條主義。毛從未與江青斷絕關系,但在這次會議上對她很嚴厲。他說,“不要搞‘四人幫’。你們不要搞了,為什么照樣搞呀?為什么不和兩百多個中央委員搞團結?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彼终f,“有意見要在政治局討論,印成文件發下去;要以中央的名義,不要用個人的名義,比如也不要以我的名義,我是從來不送什么材料的?!比缓笏钢囆∑秸f,“你就是毛派的代表?!边@也是毛澤東最后一次出席政治局會議。在政治局會議上,鄧小平和葉帥等人也附和毛的意見,進一步批評了“四人幫”。他們說,毛主席5月3日的指示很重要,教導他們要搞馬列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他們還批評江青夸大與周恩來的分歧,借“批林批孔”打擊葉帥。
在5月27日和6月3日,鄧小平第一次取代王洪文主持了政治局會議。江青和王洪文在6月3日的會上被迫做了檢查。幾天后,鄧小平陪同毛澤東接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時,把會議情況向毛做了匯報,毛對鄧在會議上的做法表示認可,因為他沒有對江青過于嚴厲。鄧小平向毛澤東證明了他能按毛的意愿做事,會繼續和江青一起工作。
毛澤東從未完全放棄王洪文,王洪文后來還協助華國鋒籌備了毛澤東的追悼會,但是,自從去了浙江之后,王洪文在黨內的協商中事實上已經不起作用。王洪文被派往浙江時向毛澤東提議,請葉帥或鄧小平代他主持黨的會議。體力衰退的葉帥在7月1日寫信給毛澤東說,自己年紀太大了,還是讓鄧小平領導黨的日常工作吧,毛澤東立刻表示同意。葉帥在7月2日起草了一個正式文件,宣布鄧小平除了作為事實上的總理領導政府工作、作為軍委副主席領導軍隊以外,還要主持黨的日常工作。最重要的是,大約就在這時,毛澤東還交給了鄧小平一項外交領域的新任務:鄧小平將成為第一位對西方國家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共官員。
與西方關系的突破:中法關系
鄧小平于1975年5月12日至17日對法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中共領導人首次出訪一個西方國家,這使他有機會著手為中國向西方學習做準備——就像1950年代學習蘇聯一樣。78毛澤東選派鄧小平進行這次重要的出訪,使“四人幫”起了疑心,他們清楚地看出這是鄧小平權力增加的又一個跡象。這次出訪對于作為領導人的鄧小平確實有重大影響。與他一年之前路過法國時不同,這次訪問提供了一次機會,使他能夠更具體地了解這個他在半個世紀以前所熟悉的國家發生了多大變化,思考中國為實現四個現代化需要做些什么。
為何是法國呢?毛澤東在一年前提出“三個世界”的理論,他把歐洲的發達國家看作第二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它們是中國應該與之聯合共同對抗蘇美兩大霸權的國家。在第二世界的所有國家中,法國又是最先主動與中國建立友好關系的國家。它在1964年就與中國實現了關系正?;?,而當時沒有幾個西方國家愿意這樣做。法國總統蓬皮杜(Pompidou)在1973年9月正式訪問北京,成為第一個訪華的歐洲領導人,并受到良好接待。因此,當1975年法國向中國發出國事訪問的正式邀請時,中國很愿意把這個機會作為對蓬皮杜訪華的回訪,并表明自己正在從“文革”的自我封閉中走出來。
在1975年訪法期間,鄧小平受到吉斯卡爾·德斯坦(Giscardd‘Estaing)總統和希拉克(Jacques Chirac)總理的接待。希拉克后來回憶說,鄧小平直率而熱情,十分了解國際關系。79在訪法期間,鄧小平表現了他個人對法國生活的贊賞,游覽了里昂和巴黎等半個世紀以前他去過的一些地方。
鄧小平要向法國傳遞的主要外交政策信息是,請求西方繼續給予支持,共同對抗最具侵略性的超級大國蘇聯。他對同蘇聯搞緩和的價值表示懷疑,贊成西歐各國團結一致堅定對抗蘇聯。但是對于鄧小平來說,學習現代化的經驗至少和磋商外交政策問題同樣重要。他參觀了一些農業和工業場所,就如何擴大中法貿易舉行會談。這是鄧小平第一次訪問一個現代西方國家,在這里他看到了50年前他離開之后法國發生的驚人變化,對中國已經變得多么落后感到震驚。這些見聞體驗和成功的國事訪問帶來的連鎖反應有著深遠的影響。3年以后,谷牧率領的中國經濟官員將延續鄧小平的訪問,為喚醒中共領導人對國外經濟和外交機會的意識、為中國進一步向西方開放提供支持力量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