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終極獵殺局中局(4)
- 高盛陰謀
- 李德林
- 4925字
- 2015-09-22 17:59:27
希臘政府可是個窮政府,一直靠出售主權債務過日子,如果歐洲的那些個銀行資金一旦出現問題,拋售希臘政府的主權債是不可避免的。希臘政府就會立即陷入償付危機的困境,那些為了加入歐盟所捏造的謊言也就暴露出來了。這樣一來,整個歐元區也就都陷入了恐慌。
毒丸讓希臘難以自拔,CDS成為高盛做空希臘、做空歐洲的絕妙工具。這一切的一切,依然只是高盛做空游戲的一個開始。高盛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盤,希臘是一枚棋子,他們的終極目標是中國。
5.火燒歐盟大本營
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愚蠢,可能只會危害自己;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愚蠢,那倒霉的是這個國家的老百姓。
2009年12月11日,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不得不站出來向國人謝罪。信誓旦旦地表示,希臘的債務問題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到底是什么原因?這位爺沒有說。好聽的話誰不會說,關鍵是看怎么做。帕潘德里歐在萬般無奈的狀況之下,不惜自揭老底,通過打擊腐敗的方式來轉移國人對政府的憤怒,轉移歐洲人對希臘人的厭惡。盡管希臘的總理大人言詞懇切,盡管他一再宣稱希臘政府不會拖欠債務,并明確承諾削減預算赤字。CDS還是不斷上漲,希臘主權信用越來越爛。
帕潘德里歐的愚蠢,不僅讓希臘人倒霉,跟著倒霉還有歐盟各成員國。帕潘德里歐話剛一落音,南非標準銀行就發布研究報告預測。南非標準銀行的報告非常的詭異,報告中強調,愛爾蘭和希臘此類國家走出危機的能力已經遭到外界的質疑,利率的下調、貨幣的貶值以及財政刺激政策的實施都使得這些國家復蘇受限。
南非標準銀行的報告之前在業界沒有什么影響,盡管隔一段時間會發布那么一兩份兒報告,金融業的同仁們都一笑而過,甚至當成來至非洲的雜音。在猶太人掌控的全球金融領域,他們對黑皮膚的非洲人一貫歧視。南非標準銀行發布的報告,就像一個罵大街的女人一樣亂嚷嚷,大喊希臘和愛爾蘭等國的經濟狀況糟透了,忍不了了,這倆國家甚至可能在2010年底前被迫退出歐元區。
這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喬治·帕潘德里歐除了難過,還能干什么呢?
同時,南非標準銀行給了一個女人一記耳光,那就是德國總理默克爾。
默克爾是一個奇怪的女人,出生在西德,很小就跟隨做牧師的父親到了東德。在東德共產黨青年組織中,默克爾是一位積極的進步青年。德國統一后,默克爾跟提攜她的老上級徹底劃清了界限。這位曾經是東德共產黨培養出來的革命接班人,視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為最強大的競爭對手。瑞士新聞曾將默克爾描寫成東德特工,這個女人永遠是一副女強人的面孔。
南非標準銀行的報告讓默克爾很難堪。因為就在一周前,默克爾面對新聞記者侃侃而談:“在希臘應對債務危機之際,歐洲最關注的問題是維持歐元匯率的穩定,將與那些面臨極大困難的國家討論如何保持歐元穩定?!蹦藸枌τ谖C之中的希臘,也表現出一副圣母救子的姿態:“目前希臘深陷財政危機,并令整個歐元區為之不安,歐盟負有對希臘的共同責任。”
希臘也好,愛爾蘭也罷,盡管兩個國家占歐盟GDP的比例很小,但是德國作為歐盟集團的老大,不能眼睜睜看著小弟弟家里著火,自己在一旁無動于衷。更何況小弟弟的病毒,還裹挾著德國人自己的銀行。默克爾對外宣稱,歐元集團內部已達成一致,需要在預算問題上尊重歐洲穩定的標準。默克爾希望歐盟能夠拯救希臘這樣的小弟弟。
南非標準銀行的報告無疑是在告誡世人,歐元區的問題不是小毛病,而是要割毒瘤!與希臘主權債相關的CDS一個勁兒地飆升,原本想拯救希臘的默克爾也改換姿態,再也不說什么拯救希臘小弟弟的話了。
希臘、愛爾蘭、西班牙、德國……“豬瘟”肆意蔓延,危險一步步逼近歐盟的第二大經濟體英國。英國政府跟希臘政府不一樣,希臘的總理可以站出來說希臘危機跟全球的經濟危機沒有關系,政府要打擊腐敗。英國政府不那么玩兒,而是繼續發行國債支撐撐經濟。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政府負債累累,除了加稅別無他法。英國政府從2010年元旦起,把增值稅稅率從目前15%恢復到17.5%。這是一招飲鴆止渴的舉措,提高稅率讓英國復蘇的步伐放緩。希臘已經倒下,債務纏身的英國只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跟冰島一樣,選擇國家破產;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繼續跟在美國人的屁股后面混,茍且地活著。
無論是希臘、愛爾蘭,抑或是英國破產,遭受最大打擊的是歐元!這個一直企圖跟美元對抗的草臺班子。高盛點燃了迪拜危機的第一把火,再接再厲,將火直接燒到了歐盟的大本營!
南非標準銀行的報告讓歐洲人倒霉了,以默克爾為首的歐盟各國異常憤怒,連帶著也恨上了中國。誰讓南非標準銀行的大老板是中國人呢?
2007年10月25日,中國工商銀行宣布收購南非標準銀行20%的股權。工商銀行掏了54.6億美元完成了這筆交易,一舉成為南非標準銀行的第一大股東。這一場交易引起了歐美人的恐慌,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南非標準銀行是非洲最大的商業銀行,這次并購是當時中國商業銀行對外收購最大的一筆,也是南非自1994年結束白人統治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外國直接投資。南非標準銀行首席執行官杰克?馬理(Jacko Maree)當時非常自豪地宣稱,該筆交易將把南非標準銀行置于中國與非洲大陸經濟交往的活動中心,是對兩地未來關系的強大信心投票。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此次收購將為工行成為一家全球性銀行奠定基礎。”
中國一直致力于跟發展中地區的貿易合作,非洲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歐美人一開始嘲笑中國人只會通過廉價的貸款,甚至是提供大規?;A設施項目,跟非洲人換取礦產資源。工商銀行坐上南非標準銀行大股東寶座后,歐美開始嘀咕了。他們將工商銀行的并購行為升級為國家行為,認為這是中非關系日益深化和成熟的一個信號,認為中國打算進一步拓展非洲戰略。
2010年3月7日,盡管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中國跟非洲的合作是平等互利的,中國從非洲進口的石油只占非洲出口總量的13%,而歐洲和美國都占30%以上;中國在非洲石油領域的投資只占世界在非洲此類投資總額的1/16,美國和歐洲都比我們多得多。歐美人依然不依不饒,認定中國在非洲的雄心正在升級。
這一下,中國人也倒霉了,歐洲人恨死了中國人。本來默克爾就對中國有偏見,經常用人權、西藏問題向中國施壓,甚至在2007年不顧中國政府的反對,執意跟一心圖謀分裂中國西藏的達賴會見,并且非常開心地將達賴贈送的哈達戴在脖子上招搖。中國外交部再三抗議,默克爾卻甩出一句:“我自己能決定該見誰?!?
這是一根漫長的鏈條,迪拜危機將歐洲的金融機構拖入泥潭,希臘成了高盛操縱歐洲的棋子。通過持有工商銀行130億股的通道,借助中國人的手,南非標準銀行成了高盛打擊歐元區經濟的一把尖刀。這一切的一切,依然只是高盛陰謀的一步棋,背后站著一個龐大的美國,好戲才剛剛開始。
6.終極目標:獵殺中國
迪拜危機說到底還是利益之爭,是以高盛為首的美國利益集團瓦解中東利益集團的開始。中東的王子酋長們手握石油天然氣,太有錢了,這太叫美國人嫉妒了。光靠發動戰爭已經不夠了,唯有切斷經濟之手,才能于無形中取勝。而且在中東利益集團的鏈條上,還拴有一個龐大的歐洲利益集團。希臘人拉肚子,歐洲人就打噴嚏。讓迪拜陷入危機,可謂一箭雙雕,既瓦解了中東利益集團,又狠狠地打擊了以匯豐集團為首的歐洲利益集團。
希臘在危機中無法自拔,歐洲人在憤怒中迷失自我。得勝的高盛并沒有停下腳步,它不停地追逐著新的獵物,貪婪的目光早已盯上了中國。
現在的世界是什么樣?中東不行了,歐洲也危機了,美國先是失業率居高不下,又是阿富汗戰爭的,自身難保。放眼全球,貌似只有亞洲人活的比較自在。
高盛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擺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勢:“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在歐盟經濟中所占比重不高,即使發生主權債務問題,也不至于影響整個歐元區的穩定性。更進一步看,英美兩國雖然也面臨財政赤字激增問題,然而由于美元及英鎊均為世界儲備貨幣,貨幣流動性較大,兩國應付債務問題能力較強,相信不會出現主權評級危機。更重要的是亞洲受到的影響不大。”
這番話聽上去不疼不癢,實際上,高盛已經將拯救希臘的重擔拋向了亞洲。
亞洲在金融危機后快速恢復,美國人最大的債權人就是中國跟日本。日本人在二戰后被美國人接管,盡管他們表面上裝孫子,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債權,但是骨子里還做著亞洲老大甚至是世界老大的美夢。小島國擴張之心不死,美國人還想要日本人掏更多的錢購買國債,不大可能。美國這幾年戰爭狂熱,不斷地折騰讓這個國家的負債越來越多。而從交易記錄看,日本人正在在減持美國的國債。這個微妙的時刻,日本人還會出手嗎?日本人都不買美國人的國債,韓國人就更不會了。大家連美國國債都不會買,購買希臘國債就更不可能了,也就是說,日本和韓國都不可能救希臘。
很明顯,高盛這一招是要逼中國出手拯救希臘,把中國也拖進主權債務危機的大泥潭。
高盛不斷給希臘人出招,不斷宣揚,中國人多么有錢,中國人多么富有,外匯儲備高達2.4萬億美元,還有一個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的主權投資公司。本來希臘危機就讓歐洲人恨上了中國人,現在又知道中國人那么有錢,當然就認為,讓中國人掏點兒小錢出來救救希臘是應該的。
壞招兒早就想好了,剩下的就是鼓動希臘人趕緊行動了。
高盛首席運營官蓋瑞·柯恩(Gary Cohn)在2009年11月與2010年1月兩度飛往希臘,目的就是要為希臘推銷國債。第一次交鋒,蓋瑞?柯恩的生意沒有做成。沒談成不要緊,高盛自有妙計。蓋瑞?柯恩離開希臘后,南非標準銀行的報告就出來了,這是多么完美的配合,地球人都對希臘失去了信心。高盛這樣的舉動就是要告訴外界,希臘人沒救了,他們的主權信用完蛋了。希臘總理歐經不住高盛的折騰。2010年1月份,當蓋瑞?柯恩第二次飛抵雅典的時候,帕潘德里歐就迫不及待地跟柯恩商談用新債還舊債的解決辦法。柯恩給希臘做了一個方案,向中國發行250億歐元主權債券。
這可真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案,高盛在賺取希臘傭金的同時,將一顆的債務炸彈拋向向中國,讓中國的金融機構繼續玩兒擊鼓傳花的游戲,高盛還真將中投公司當成了二百五。
為了兜售希臘毒丸給中國,高盛還來了個組團忽悠。高盛在澳洲的長期合作伙伴澳新銀行也跑出來幫腔,忽悠中國,說希臘危機是一個“一石二鳥”機會。澳新銀行的理由冠冕堂皇,說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三大經濟大國,如能購入更多的歐元資產,不僅能夠幫助希臘避免其出現主權違約風險,也能夠為全球金融市場提供信心,強化自身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同時,中國的出手,也能為其他“豬群”國家提供喘息的機會,避免危機的進一步蔓延,從而為危機的化解取得更多的時間。
而且,歐元資產特別是“豬群”國家的債券價格處于相對便宜的地位。歐元區償債危機爆發后,美元兌歐元的升幅大約為10%,對于任何一項投資來說,資產價格打上9折,已是頗具吸引力。對于中國來說,希臘危機爆發后,歐元債券的收益率比投資美國國債要高得多,每年能夠得到的利息收入也要高很多。盡管看起來似乎風險很大,中國的外匯儲備超過2萬億美元,即使全部買入希臘國債,也不過其總資產的2%-3%左右,這樣的風險配比其實仍然遠低于需要擔憂的水平。
經濟賬算完了,描繪的前景非常美好。不過,250億歐元終歸也是老百姓的錢,不是隨便給的。尤其是長期以來,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不停縮水,國內的輿論譴責怎么能說風險不大呢?澳新銀行好話說了一籮筐,貌似作用不怎么大,就又開始恐嚇中國:如果希臘出現違約,市場將很快將矛頭對準PIGS等國,并且對于主權違約的擔憂也將很快蔓延到歐元區各國。從中國的角度來說,撇去政治因素,從經濟上來說,歐元區是超過美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歐元區出現問題,中國的出口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對中國來說,坐視不理,也并不是最好的辦法。
威逼加利誘,好高明的手段!
現在的一切都是那樣地明了。高盛通過迪拜危機,引發希臘危機,沉重地打擊歐元區經濟;利用一個非常小的卒子南非標準銀行,陷中國于不義;又給希臘政府出歪點子,將中國卷入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泥潭,忽悠中國人吞下毒丸。
像狐貍一樣狡猾的高盛,通曉世界各地的規則,它知道什么時候掐你的脖子,在哪里掐……這個有著以色列沙皮狗智商和東北虎殘忍性格的集團在世界各地到處橫行,像一個老練的獵人時時刻刻在尋找獵物,一旦聞到血腥味,就會像獵豹一樣,猛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