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父母怎么說,孩子才肯聽(7)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同樣希望別人尊重,最怕在別人面前出丑。如果當著眾人的面始終板著面孔大聲斥責,其結果一定適得其反。要如何讓孩子高興地接受批評呢?最好應選擇在沒有他人在場時,個別地進行,而且批評的聲音越小,孩子越容易聽進去。而且孩子會感激父母顧及了他的“面子”,就更有誠意接受父母的教誨了。

7 幫助孩子進行消極情緒管理———安撫

父母對孩子情緒的回應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評價。如果父母經常制止或羞辱孩子的情緒,孩子將會變得懷疑自我,更無法從中吸取經驗以學會面對事實和解決問題。

在一些不健康的家庭氛圍里,孩子的消極情緒是不被允許的。當孩子表現出消極情緒的時候,父母會做出不當的反應,例如不理睬孩子,無視孩子的情緒。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壓制自己的消極情緒,或者用一種被父母接受的情緒來取代自己的真實情緒。這往往給孩子的人際互動造成很大的困擾。許多不健康的情緒就是這樣形成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說:“一個人在社會上要獲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緒智能。前者只占20%,而后者占80%。”因此,父母懂得如何安撫孩子的消極情緒,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管理,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1.當孩子沮喪時

因為雙雙家距離她上的小學很遠,于是媽媽就把雙雙轉到了離家比較近的小學。雙雙本來同原來學校的同學們感情非常好,這下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就難免有些不適應了。再加上兩個學校的教學進度不太一樣,雙雙的功課也有些跟不上,這下孩子就更加沮喪了。

因為存了這樣的自卑心理,雙雙就表現得不是很活躍,和同學的關系也總是搞不好。她總覺得同學們是不是會看不起她,因此不愿意和同學打交道。

看到這樣的情況,媽媽可著急壞了。她想了很久,終于做了個決定———雙雙不會交朋友,她就“替”雙雙去交朋友。

于是媽媽開始每天都到學校門口去接雙雙放學,一看到雙雙班上的班長和學習委員就走上去對人家說:“哎呀,你們是雙雙的同學吧?這樣吧,阿姨請你們到我家里去玩怎么樣?阿姨做的菜可好吃了。”

一開始同學們不太好意思拒絕,只有去雙雙家。到了家里,雙雙的媽媽就不停地對同學們說請他們多照顧雙雙一類的話。她告訴同學們雙雙笨得很,不會交朋友,請同學們多和雙雙在一起玩。雙雙的媽媽每次這樣做都弄得同學們非常尷尬,到后來大家就都不愿意去了。

這時媽媽就又開始數落起雙雙來:“你看看你呀,真是笨死了,你不會交朋友,媽媽幫你把同學帶到家里來你還是沒辦法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你說你有什么用?”

開始雙雙只是悶著不說話,到后來她就對媽媽大叫:“人家是被你硬拉來的,我討厭你這樣,我覺得丟臉死了!”

媽媽又生氣又委屈,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想幫女兒的忙女兒卻不領情呢?

無論是誰,從一個熟悉的環境進入一個陌生環境的時候,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調適自己以適應新的環境。這種適應環境的能力孩子也必須具備,但是需要過程。雙雙的媽媽心疼孩子無可厚非,但是她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實在欠妥。這個過程需要孩子自己去慢慢摸索和適應,不是通過母親的介入可以縮短。媽媽應該對雙雙在新環境中所受的挫折表示理解,同時可以告訴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完全正常的。可以幫孩子出出主意,比如教給她主動找同學玩耍的辦法。另外媽媽應該換一種方式詢問女兒是否交到新朋友,學校里是否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之類的,這樣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學校生活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最后媽媽應該肯定孩子的能力,但是可以告訴孩子她可以做得更好。只有這樣,孩子學到的經驗才能給她的一生都帶來好處。

2.當孩子暴躁時

輝輝得了一種“怪病”,就是好好的會突然暴躁地發起脾氣來。媽媽覺得奇怪極了,因為孩子以前從來不這樣。后來媽媽仔細觀察,發現孩子的暴躁脾氣并不是突然到來的,而是有周期性的。每到周五的晚上和周六的早上,輝輝的情緒就特別的不穩定,一點小小的刺激就可以讓他突然發起脾氣來。后來媽媽才明白過來,一定是對周六早上要上的鋼琴課有排斥心理,所以孩子才表現得這樣異常。

輝輝現在的鋼琴老師是市里最出名的一位老師,據說他曾經教出了很多有成就的天才琴童。媽媽求了很多人才得到這個機會,當然不舍得放棄了。這位老師的技藝雖然出眾,但是卻沒什么耐性。對于輝輝這個資質普通的孩子,他就更懶得放太多的精力在他身上了。因此授課的時候,他對輝輝的態度很不好,常常說“這條曲子怎么還是彈不熟啊,到底是你不用功還是你腦子笨啊?”“我教過的所有孩子里面屬你進度最慢了,也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

被老師這樣對待,孩子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了,但是媽媽無論如何也舍不得推掉這位老師。于是輝輝還是被迫每個星期六像“受刑”一樣地去上鋼琴課,而他的“周期性暴躁癥”依然按時發作。

既然已經發現了孩子暴躁情緒產生的原因,父母就不應該再猶豫了。假如連父母也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老師的偏激和不友好,那么為了幫助孩子恢復快樂和自信,放棄所謂的名師又有什么關系呢?畢竟人生的選擇不是只有一種。當孩子的自信已經面臨被摧毀的危險時,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在離開老師以后,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忘掉老師的評價和偏見。重建孩子的自信不一定還要從事同樣的活動,這是曾經給孩子帶來不愉快經歷的源泉。這時不妨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教給他一些簡單易學而又比較有趣味性的技能。當孩子可以很好地完成這些技能的時候,他在老師的斥責中被嚴重傷害的自信也會以較快的速度恢復起來。

3.當孩子憂慮時

媛媛在幼兒園一直是個特別活潑的調皮女孩子,孩子貪玩,在參加媽媽給她報名的少年宮的訓練班時就容易精力不集中,因此學習的幾個項目都沒什么特別大的進展。媽媽對她這樣不痛不癢的態度非常不滿意,就威脅她說:“我可告訴你,你馬上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了。小學老師可不像幼兒園的老師這樣好說話。你以為你說你不會就算了啊?老師會罰你抄寫的,什么時候會了什么時候才能走。”媛媛經常被媽媽嚇得話也不敢說。

有時媽媽還會說媛媛:“你怎么老是看這種有圖畫沒有字的書啊?那是小嬰兒看的。等你上了小學再看這樣的書,人家非笑死你不可。”

媛媛成天聽媽媽說“小學小學”的,心里越來越害怕。后來再聽到“小學”兩個字的時候,她就跟個憶苦思甜的老人一樣唉聲嘆氣的,還對媽媽說:“媽媽,要是能永遠不長大,不用上小學多好呀。”聽到她這樣說,媽媽指責得更厲害:“真是個沒出息的孩子,你媽媽我這么好強的人怎么生出你這樣沒用的女兒呀。”但媛媛就像沒聽見媽媽的話一樣,只是憂心忡忡地用手把自己的衣角揉得皺皺的。

有一項數據表明,約有40%的孩子會對近在咫尺的小學生活產生莫名的疑懼心態,其中約10%的孩子會由此萌生情緒低潮,這都很正常。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即將進入的小學是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再加上父母總是為孩子灌輸“上學了就要真正長大了”的壓力,往往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壓力,從而讓他們產生逃避和畏懼的情緒。這種憂慮會引起孩子對變化的抗拒,妨礙孩子進入下一階段的正常步伐。其實,父母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向孩子描述變化以后的生活:小學比以前的幼兒園更有趣,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而這樣好的變化只有長大才可以感受到。這樣才能讓孩子對“長大”充滿期待,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4.當孩子悲傷時

真真剛上小學,一切都不習慣。第一次單元測驗,真真最不擅長的數學竟然沒有考及格。看著身邊拿到好分數的同學興高采烈的樣子,真真難過極了。放學的時候天上竟然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真真的心情就更差了。回到家,爸爸媽媽正在準備晚餐,一時沒有留意到真真的情緒。真真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客廳,一種孤獨無助的感覺油然而生,再想到考試的失利,禁不住越想越傷感,一個人哭了起來。

這時爸爸剛好端菜到餐廳,看見了孤獨一人坐在沙發上哭泣的女兒。爸爸有些吃驚,連忙問:“孩子,你怎么了?”

真真哭著說:“我的數學測驗沒有考及格。可是班上的同學都考得很好,我真懷疑我是不是比他們笨。”

爸爸走過來摟住女兒:“你怎么會這么想呢?”

真真說:“我覺得我失敗極了,我是個傻瓜。”

爸爸說:“我的真真才不是傻瓜。女兒,我問你,你覺得失敗和不成功有什么區別?”

真真想了想:“不成功不就是失敗嗎?”

爸爸說:“不是的。不成功是暫時的,不過一旦承認自己失敗的話,那就是永遠的了。所以,對真真來說,應該還談不上失敗。只是暫時的不成功,很快就會過去。”

真真說:“真的嗎?那為什么同學都比我考得好?”

爸爸說:“孩子,每個人的適應能力不一樣。有的人適應能力要強些,有的人要差一些。你剛上小學,有不適應的情況是正常的啊。要是光憑這個就說我的真真是個笨蛋的話,那爸爸可有點兒不服氣哦。”

真真撲進爸爸的懷里,覺得很溫暖,她說:“爸爸,謝謝你。”

當孩子因為學習生活中的不適應或是考試失利而感到悲傷的時候,父母應當告訴孩子“只要你肯努力,就不會有永遠的失敗,只會有暫時的不成功”。遇到這種情況的孩子往往會因為一時無法接受這種結果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在這種時候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幫助孩子重建信心,讓孩子明白一兩次挫折是人生道路上常見的事情。當孩子想通了以后,悲傷的情緒就會得到慢慢地恢復,那時,再幫孩子找原因想辦法就比較容易了。

5.當孩子自卑時

翠翠有一個叫青青的好朋友。這個女孩子長得非常漂亮,而且能歌善舞,所以雖然她的學習成績只是中上水平,但是老師和同學都非常喜歡她。每天放學的時候都有很多同學爭著想和青青一起走,眾星捧月一般。這時站在青青身邊的相貌平凡的翠翠就顯得格外的不顯眼了。時間一久,翠翠心里覺得很自卑,甚至有點回避青青。

一天上學的時候,青青照例到翠翠家樓下來叫她,翠翠明明聽到了青青的聲音,可是卻裝作沒有聽到,故意不回答她。媽媽也聽見了,問翠翠:“孩子,我好像聽到青青在樓下叫你,你怎么不理她啊?”

翠翠低聲說:“反正想要理她的人多得很。多一個我少一個我又有什么關系呢?”

媽媽覺得不對勁,又問:“怎么這么說呢?”

翠翠卻答非所問:“媽媽,我是不是長得很難看?”

媽媽這下知道女兒不開心的原因了,原來是因為漂亮的好朋友無形中給她造成了壓力,她自卑了。

媽媽也答非所問地說:“漂亮的人固然招人喜歡,但是長相普通的女孩子也一樣有她讓人羨慕的地方。”

看翠翠不說話,媽媽又說:“我呀,認識一個女孩兒。她雖然長得算不上漂亮,可是五官端正。而且她聰明上進,學習成績很好。最難得的是,她雖然成績好,但是一點兒也不驕傲,還很愿意幫助同學。”

翠翠抬起頭來了,問:“媽媽,你是在說誰呀?”

媽媽笑了:“當然是我的女兒。青青有她的可愛之處,可是我的女兒也有她的可愛之處啊。”

翠翠臉上慢慢浮現出笑容,忽然拿起書包朝門外跑去,一邊喊著:“媽媽,再見,我要去追青青了。”

女孩子很早就已經知道相貌的重要性了,就算是很小的孩子,也知道挑選哪一條連衣裙穿起來比較漂亮,更何況是已經懂事的女孩子。進入學校的大環境,開始學會交朋友,這種差異開始體現出來:漂亮的伙伴得到同學們的青睞,而相貌平凡的自己往往顯得沒有光彩。這時會有心理上的失衡,自卑心理也就自然而然地伴隨而來。父母當然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相貌,更沒有必要說一些“我的孩子在我眼里最美麗”之類缺乏說服力的言語。只要客觀公正地告訴孩子“你有你的優點,你一樣可以用你的優點讓別人覺得你是個可愛的人”,這樣的言語就比較有力,容易讓孩子信服,從而恢復自信心。

6.當孩子恐懼時

小智是個健康活潑的男孩,但是唯獨有一樣,就是小智特別怕黑。小智怕黑的程度有點讓人驚奇,他就連白天也不敢一個人進有些陰暗的廁所。而且晚上睡覺的時候他的房間里必須開著一盞小燈。即使這樣他也還是害怕,常常半夜跑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門口哭著敲門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睡。

要是在晚上下雨再伴隨著打雷閃電的話,小智就更害怕了,一到這種時候,他就會跑到床上用被子蒙著頭,嚇得直哆嗦。爸爸媽媽簡直拿他沒有辦法。媽媽也曾經問過他為什么會這么怕黑,他說是怕動畫片里的妖怪跑出來。

爸爸媽媽苦惱極了,覺得一個男孩子這么膽小怎么辦呢?后來爸爸看了書,才知道孩子會怕黑怕這些自然現象是很正常的。于是爸爸就常給小智講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遇到打雷閃電的時候爸爸會輕輕摟著小智,告訴他這是正常的自然現象;有時爸爸還會陪小智一起體驗黑暗的感覺,慢慢地小智就沒有那么怕黑了。他高興地說是爸爸幫他克服了對黑暗的恐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舟曲县| 永顺县| 融水| 柳江县| 景宁| 夏邑县| 云林县| 禹城市| 宝坻区| 湘乡市| 香港 | 宜城市| 西贡区| 南丰县| 普宁市| 杂多县| 五大连池市| 东莞市| 聊城市| 商都县| 金平| 祁东县| 崇仁县| 五台县| 九台市| 墨玉县| 綦江县| 宁国市| 广平县| 娱乐| 河北省| 内江市| 湘潭市| 黔东| 华蓥市| 商河县| 博兴县| 洛浦县| 宁德市|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