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Question 2:沒有好的閱讀習慣,甚至不愛閱讀(2)
- 攻克7大學習問題的145個好方法
- 董男
- 4997字
- 2015-08-17 13:56:39
Method 20:半截故事的引誘
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特別是童話故事。他們沉浸在故事中,和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經風雨,見世面,遨游世界。故事講完了,孩子還要問:“后來呢?”“白雪公主現在在哪里?”對孩子來說,故事無論講多長,永遠沒有完結,他希望媽媽永遠講下去。如果我們把故事講一半,然后讓孩子自己想象設計故事的發展和結局。孩子急欲知道以后的故事,我們借此時機把書給他看,孩子自然會萌發看書的興趣。孩子的想象是豐富且大膽的,他們常常會和小兔子說話,把一個小盒子當作“嘟嘟嘟”小汽車,常夢想自己在月亮上蕩秋千,在樹上畫滿雪糕……無論孩子的想象有多離奇,父母一定要保護孩子想象的欲望,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并適時地進行引導。同時豐富孩子的感性知識,使其頭腦里充滿各種事物的形象,這是發展孩子想象力的基礎。
孩子在聽故事時,有的聽著聽著就去玩了,為了培養孩子專心致志學習的習慣,在我們給孩子讀文字書之前,可以先向孩子提幾個問題,引起孩子對故事內容的注意,以便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要注意聽,這個故事里有幾個小動物?我講完了你告訴我。”故事講一半,我們可以對孩子提問:“你說以后會是怎樣的呢?”要他根據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講完,這樣,可以培養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同時,孩子急欲把書讀完,由此而產生對識字的興趣,他會努力學習識字。孩子對讀書、識字的興趣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他會越來越愛讀書。
Method 21:做好讀書筆記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筆記,不在于你寫了多少篇,寫的怎么樣,關鍵是你在讀書時是否善于做讀書筆記,明確做讀書筆記對你來說有什么意義,你的目標是什么。因此,我們在檢查學生讀書筆記的時候,不僅檢查學生寫了多少篇,更重要的是看學生讀書筆記的內容,所表現出來的讀書反思、讀書方法、讀書經驗和讀書目標等。
讀書筆記不是把一本書的要點記下來就行。先記下這本書有多少篇,內容主要講什么。再記下其中的要點是什么,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還要摘出其中精彩的話,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到改正書中文字的錯誤。“從‘三讀其辭而悲之’看,‘三’字是虛數,表示反復讀。”這是韓愈寫的讀書筆記的摘要。里面確實摘記了要點,但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包括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讀書筆記的種類:
(1)符號式筆記。
我們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或者有疑問的地方,用各種符號(例如直線、曲線、括弧、三角、問號等等)勾劃出來,或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語,這種筆記,就是符號式筆記。符號式筆記使讀過的書上的重點問題、疑難問題一目了然,這就為提綱筆記、摘錄筆記等其它形式的筆記作好了準備。批語可以是對書中一段內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心得體會,或者是對書中某一個問題沒有看懂所表示的疑問等。
做符號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所讀的書必須是自己的。借圖書館的或別人的圖書,不應該亂批亂畫。
②每一種符號所代表的意思,自己應該固定下來,不要隨意改動。比如,用直線表示重要的內容,用“……”表示精彩的句子或優美的詞匯,用“‘’”表示應當特別注意的地方,用“?”表示尚未弄懂的問題等,以后看書,就都要按自己的這個規定去使用這些符號。
③符號不能用得過多。如果整頁整頁都圍上圈,劃上線,全都成了重點,就等于沒有了重點,符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④要清楚整齊。不要把書弄得很臟,涂劃得連原文都看不清楚了。
(2)摘錄式筆記。
摘錄式筆記就是把我們從書上、報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對我們很有啟發的內容抄寫下來。這種方法看起來比較費事,其實是一種省時省力積累知識的好辦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日后查找起來,面對茫茫的書海,就能體會到作摘錄筆記的優點了。
作摘錄筆記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要有選擇地抄錄。把文中對我們最有用、最有啟發的內容抄下來,每條抄錄筆記應當“少而精”。“少”指字數較少,“精”指把握內容要點。
②要忠實原文。書里有段話,我們覺得挺好,想把它抄下來。抄的時候,又覺得某個詞用得別扭,干脆另換一個詞代替,這樣不行。既然是摘錄,作者怎樣寫,我們就應怎樣抄,不但詞句不能改動,就連標點符號也不能改動。一段話中,前后和中間不需要摘錄的文字,可以用省略號表示。
③要注明出處。每條材料都要注明是從哪本書里第幾頁抄錄的,作者是誰。如果是在報紙、雜志上抄錄的,就要把報紙、雜志的名稱、日期寫上。還要注明文章的標題和作者。這樣便于以后使用時查對。
(3)剪貼式筆記。
在自己訂閱的報紙、雜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資料及時剪下來,經過整理就是剪貼式筆記。這種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簡便。
剪貼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進行剪貼式筆記時要按不同的內容分類。可以準備幾個用來貼剪報的本子,或者把一個本子分成幾個部分,把語文知識、歷史知識、自然常識等內容分別貼進去。
②每一條剪貼的內容都要注明出處、時間。即剪自哪一種雜志或報紙,哪一年哪一期等。
③短小的剪貼筆記也可以作為讀書卡片的內容。
Method 22:把讀書心得寫下來
“讀書心得”是“讀書筆記”的一種,也叫“讀后感”。是讀書時把自己感受和啟示記錄下來的一種方式。
讀書心得的表現方式有很多。例如,參與大家的討論并表達自己的看法是一種方式;與人在信中談論學問是一種方式;在課堂上提出或回答問題是一種方式;在報刊雜志上投稿發表作品是一種方式。
只要能把讀書心得表現出來,你就能從讀書中獲得以下的兩種益處:
其一,為了將心得表現出來,所以在讀書時會用心思考,能重新組織書中的資料,把它納入系統的記憶。
其二,心得表現是一種被社會認可,被人贊許的行為。在團體中的心得表現,會因別人的重視而提高自己的自尊,對以后的讀書興趣也會有所提高。
讀書心得的“得”固然是因“讀”而發,但是,如何“發”,就不能不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工作實際或社會實際、現實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實際。這一點是讀書心得的重要特點之一,也是區別于其他文體的主要界限。讀書心得既不像有些文藝作品那樣,可以通過藝術形象抒寫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像有些專著那樣,可以專談某項業務知識。讀書心得是由讀物引發出來的體會和感受。毫無疑問,所有的體會與感受都是對于讀物內容咀嚼消化后的收獲,而這種收獲總是具有某些社會意義或對讀者具有某些啟發教育的思想成果。因此,寫讀書心得就必須注意聯系社會實際或個人思想實際。當然,聯系實際,并不是漫無邊際地去聯系,而必須有一定的針對性,也就是說,要有的放矢,決不能泛泛而談。另一方面,聯系實際又不能牽強附會,生拉硬扯,要自然,要合情合理。
聯系實際要注意以下幾點:
(1)聯系實際,不要寫成自己某項成績的匯報,也不要寫成檢討書。
(2)聯系實際,一定要事實求是,注意分寸,不說大話,不說空話,不說假話。這樣才能不空洞,不浮泛,才能言之有物,深中肯綮。
(3)聯系實際,還要情理真切。情真,才能感人;理切,才有力量。切不可言不由衷,胡編亂造。
(4)聯系實際,貴在聯想,不要拘泥于原文,思路要開闊,聯想要豐富。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意。讀書心得和原作之間的關系,從內容上說,必須緊密相連;從觀點上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你贊成某個作品的觀點,可以在讀書心得中表示擁護、支持、發揮、稱頌;如果不贊成它,則可以批評、論爭、斥責、反對。無論褒或貶,都要做到觀點明確,立場鮮明;模棱兩可,似是而非,就會使文章失去說服力和吸引力。
在處理原作和感想的關系時,應注意兩個問題:
一個是觀點不同時,容易把原作的意思擴大、縮小或斷章取義,隨便歪曲;
另一個是觀點相同時,容易以原作代替感想,把讀書心得變成原文內容的復述。
讀書心得,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間或援引原文,也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它只是服務于寫體會,不能為引用而引用。援引原文有這么幾種情況:或者因為感想由它而來;或者感情需要借它而發;或者作為敘述的對象;或者作為議論的根據。總之,如果不是出于表達上的實際需要,就不要過多地援引原文,以免喧賓奪主,把讀書心得變成“讀后抄”。
Method 23:培養快速閱讀的能力
快速閱讀要求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使精力高度集中起來,保證有活躍的思維,以便從大量的語言文字中篩選出最有價值的東西。我們要學會快速閱讀的方法,原因正如前蘇聯的霍姆林斯基所言:“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所謂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個較強的句子,然后使眼光離開書本,念出所記住的東西,并在同時進行思考——不僅思考眼前所讀的東西,而且思考與所讀材料有聯系的某些畫面、形象、表象、事實和現象。”他所說的流利地閱讀與快速閱讀都注重閱讀的速度和效率,這也與現代社會對閱讀者提出的要求相符。提高快速閱讀技巧的訓練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計時閱讀法。
這是一種計時或限時的閱讀,以增強時間觀念、效率觀念,從而達到提高閱讀速度的訓練方法。在閱讀現代文時,精心地設計好訓練內容,閱讀目的,在限制的時間內閱讀,注意速度,爭取不回視,并力求記憶和理解最多的內容。讀完后,不再看原文,筆答已經預先設計的速讀測試題,最后按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評定答題成績。一般來說,只要目標明確,選用的檢測材料較合理,通過計時法閱讀訓練,速度和能力是會有明顯提高的。
(2)固定程序閱讀。
程序即閱讀的程序,即按:標題——作者——文章的出處和發表時間——基本內容——文章中的具體事實——寫作特點——文章中體現出來的新思想。每次閱讀均按這個程序,專心致志地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這樣,不僅能避開個別的枝節問題,而且能迅速抓住反映文章主旨的內容,從而達到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的目的。訓練時應該注意的另外兩個問題是:
①進行固定程序閱讀時不應有程序要點的遺漏;
②程序要點要有側重。文章是信息的載體,閱讀文章,往往不需要百分之百地吸收它負載的信息,而需要根據閱讀目的,迅速而準確地篩選出有關信息。在訓練快速閱讀過程中,就有必要在閱讀時全神貫注,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有關內容上,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假如閱讀過程中容易被“意外”的發現吸引而忽略甚至忘記了閱讀目的,例如被某段精彩的描寫吸引,被某個新奇的故事吸引,由某個內容引起了聯想等待,這樣,快速閱讀的質量肯定會受影響。
有明確的閱讀目的,有固定程序的閱讀方法,就能逐漸養成強烈的篩選意識,形成較強的篩選能力。
(3)默讀。
默讀即不出聲地讀。默讀時,憑借字的整體形象加以辨認,無須對字的一筆一劃都分辨清楚,憑借語感和經驗把握詞語的意思。對句子和段落也是一樣,只要其中關鍵的詞語和句子映入大腦,就能憑借語感和經驗把握它們的整體意思。跟聲情并茂的朗讀相比,默讀猶如“掃描”,講究的是整體感悟,其速度可以提高一倍以上。養成默讀習慣,無疑是進行速讀的首要條件。默讀也被稱為“視讀”,因為默讀時要提高速度,就要擴大視野(即視讀廣角),一眼看去能多看幾個字。較熟練的默讀一眼就能看四五個字甚至七八個字。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以詞組為單位進行閱讀,熟悉各種句式,以便在看到上句時就能對下句的出現有預感。
當然,有些人讀書就是為了欣賞,就是為了在一遍遍慢慢閱讀中體會那種味,他們是故意要讀得慢,讀快了就沒有慢讀的那種韻味了。這就好像有些人喜歡京戲一樣,故事已經非常熟悉,臺詞也全背下來,連曲調也背得爛熟,還是一遍遍去聽,他們不是為了檢索什么信息,就是為了體驗那種閉著眼聽曲兒的樂趣。單純追求意境的閱讀已經與學習性閱讀沒有什么關系。混在一起談論沒有多大意思。但是我們也應該承認,確實存在那樣一種慢速閱讀方式。它也確實能給很多人帶來快樂。
Method 24:培養朗讀課文的習慣
朗讀習慣在每個人的學習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培養孩子朗讀課文的習慣呢?
(1)激發孩子的朗讀興趣。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前提,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讓孩子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
②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孩子的心,喚起他們朗讀的欲望。
③采取激勵機制,抓住孩子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悅。因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孩子產生好好學習的強烈愿望。
④開展朗讀比賽。
(2)打好朗讀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