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求職面試篇(1)

自我介紹時,怎樣把話說到點子上

剛剛從名牌大學畢業的英華來到一家公司應聘,和考官面對面坐下后,考官請他介紹一下自己。英華看了一眼擺在考官前的簡歷,心里有些莫名其妙:簡歷都已經給你看了,還要我自我介紹不是浪費時間嗎?于是英華脫口而出一句話:“我的情況簡歷上都有。”考官的臉色立刻就變得陰沉了,但他還是說:“我想聽聽你本人的介紹。”這個時候,英華還在執迷不悟,說道:“我覺得沒多大必要多此一舉……不過若您要求如此,那好吧。”然后他從自己的家鄉說起,說了幾分鐘還是沒有說到與自己專業和應聘職位有關的情況。“好了。”考官不耐煩地打斷了他,冷冷地說了一句:“你等通知吧。”說完就起身走了,甚至沒有和英華說一句告別的話。直到這時,英華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很嚴重的錯誤,失去了這次機會。那么他錯在哪兒呢?

現在我們來看看另一位面試者是怎樣自我介紹的:

我叫李勇,和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姓名同音。2006年年初畢業于××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我的特長是新聞播音、主持、演講。我應聘的崗位是主持人或編導。

2005年上半年,我曾在××商報文體中心、××人民廣播電臺經濟生活頻道實習,并很榮幸作為特邀主持人主持了××市廣播經濟生活頻道與市人民廣播電臺經濟文藝臺聯合直播的《×××》春節特別節目;下半年,在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欄目任策劃與撰稿。經過這一年的工作,我積累了一些有用的經驗,同時也得到了同事們和觀眾的肯定與鼓勵。我不但能在臺前主持,也能夠在臺后策劃,我想這也是我的一個優勢吧。我不敢保證能把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但是我會盡力而為。可能您覺得我的工作經驗略有不足,但是我會在工作中盡快完善自己。當然,如果您能給我這個機會的話。……

在求職面試時,大多數面試考官會要求應聘者做一個自我介紹,一方面以此了解應聘者的大概情況,另一方面考察應聘者的口才、應變和心理承受、邏輯思維等能力。所以,千萬不要小視這個自我介紹,它既是打動面試考官的敲門磚,也是推銷自己的極好機會,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自我介紹做得好,面試考官才會有興趣和你進行下面的談話,以便對你進一步了解。介紹的內容不宜太多停留在諸如姓名、工作經歷、時間等方面,因為這些在你的簡歷表上已經有了,你應該更多的談一些跟你所應聘職位有關的工作經歷和所取得的成績,以證明你確實有能力勝任你所應聘的工作職位。

英華自以為有名牌大學的學歷,不重視面試的第一關,尤其是他的態度,表現出了對考官極大的不尊重,最后免不了要馬失前蹄。而李勇在自我介紹時首先把自己和大家熟知的節目主持人聯系在一起,第一句話就吸引了考官的注意力,加深了考官的印象。而他后來的介紹則客觀簡略地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并且表現出一種對工作的積極態度和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從而達到了一種讓考官滿意的效果。

“自我介紹”幾乎是所有考官必問的題目,求職者在回答時一定要注意,所述內容要與簡歷相一致,若自相矛盾,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在真正作“自我介紹”時,不妨坦誠自信地展現自我,重點突出與應聘職位相吻合的優勢。你的相關能力和素質是公司最感興趣的信息,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在聽取你的介紹時,面試考官也會抓住他感興趣的點深入詢問。所以,在進行表述時,要力求以真實為基礎,顧及表達的邏輯性和條理性,避免冗長而沒有重點的敘述。這樣專業而出色的表現,肯定會令考官們贊賞有加的。

另外,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這是求職者的肢體語言。肢體語言有什么妙用?在面試者給人的印象中,用詞內容占7%,肢體語言占55%,剩下的38%來自語音語調。因此,在面試中,不妨謹記以下這些小細節:仔細聆聽、面帶微笑、措辭嚴謹、回答簡潔明了、精神風貌樂觀積極,這些豐富的肢體語言和恰當的語音語調,勢必會使你的面試錦上添花、事半功倍!

當被問及“怎么不在原公司干了”時,怎樣把話說到點子上

回答這類問題,要預先做好準備,誠懇自信地解釋這個問題。要讓主考官意識到你過去每換一次工作都是經過認真考慮的,都是明明白白的,都是著眼于自身的事業生涯發展的,而非隨波逐流,或是因為自身的工作態度或工作能力等原因被人“炒魷魚”。最重要的是令主考官相信你這次變換工作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是真有意向在本單位好好干下去。并且面試者要使招聘單位相信,應聘者在過往的單位的“離職原因”在此家招聘單位里不存在。

避免把“離職原因”說得太詳細、太具體,也不能摻雜主觀的負面感受,如“太幸苦”、“人際關系復雜”、“管理太混亂”、“公司不重視人才”、“公司排斥我們某某的員工”等,但也不能躲閃、回避,如“想換換環境”、“個人原因”等。另外,也不能涉及自己負面的人格特征,如不誠實、懶惰、缺乏責任感、不隨和等。

除非是薪資太低,或者是最初的工作,否則不要用薪資作為理由。“求發展”也被考官聽得太多,離職理由要根據每個人的真實離職理由來設計,但是在回答時一定要表現得真誠。實在想不出來的時候,家在外地可以說是因為家中有事,須請假幾個月,公司又不可能準假,所以辭職。這個答案一般面試官還能接受。

另外,求職者應該盡量使解釋的理由為應聘者個人形象添彩。如“我離職是因為這家公司倒閉。我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多,有較深的感情。從去年開始,由于市場形勢突變,公司的局面急轉直下。到眼下這一步我覺得很遺憾,但還要面對現實,重新尋找能發揮我能力的舞臺。”

同一個面試問題并非只有一個答案,而同一個答案并不是在任何面試場合都有效,關鍵在于應聘者掌握了規律后,對面試的具體情況進行把握,有意識地揣摩面試官提出問題的心理背景,然后投其所好,如此方能脫穎而出。

化解面試危機時,怎樣把話說到點子上

人與人交往時總會不時碰到困難或尷尬的情況,即使你極小心防備,也難保不發生,尤其是在面試這種重要又緊張的場合,這類情況更容易出現。應試者若不能鎮靜自若、沉著應對,往往影響自己的整個面試表現,甚至會前功盡棄,導致面試失敗。所以,預先了解一下面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幾種困難尷尬場面,準備好應對辦法,未雨綢繆,至少可以增強面試成功幾率。

>>(1)說錯話時

“楊小姐,您好。我是這個部門的經理林森。”

“您好,林老師。”

××保險公司業務部經理林森聽到“老師”這個稱呼不禁一愣。在學校里叫慣了老師的楊藝此時也發現自己說錯了話,看到經理略顯驚訝的表情,她面帶微笑,從容不迫地解釋說:“雖然我已經在另一家公司實習了幾個月,但是工作經驗還不是很豐富,在這里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我的老師,您作為部門經理當然更不例外了。”

“呵呵,是嗎?請坐吧。”

“今年夏天我即將從××大學經濟學院畢業……”

面試在一種愉快的氣氛中開始了。

人在緊張的場合最容易脫口而出講錯話。比較嚴重的是明明申請的是甲單位的職位,卻誤說對方為乙單位,或在稱呼主考官時把他們的姓氏、職務等張冠李戴。經驗不足的應聘者碰到這種情況,往往懊悔萬分、心慌意亂,越發緊張,接下去的表現更為糟糕。有些應聘者發覺自己說錯話后會停下來默不作聲,或伸舌頭,這些都是不成熟、不莊重的表現。明智的應對辦法是保持鎮靜,假如說錯了的話無礙大局,也沒有得罪人,可以若無其事,專心繼續應對,切不可耿耿于懷,因為一個單位不會因為一次小錯誤而放過合適的人才,而且主考官也會諒解你因心情緊張而出的錯。假如說錯了的話比較重要,或會得罪別人,應該在合適的時間更正并道歉,例如說:“對不起,剛才我緊張了一點,好像講錯了話,我的意思是……不是……請原諒。”出錯之后彌補自己的過失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技巧,主考官通常會欣賞應試者的坦白態度和打圓場的高明手法,你說不定還會因此博得好感。

楊藝的聰明之處在于,在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以后并沒有驚慌失措,反而是將錯就錯地解釋了一番。其實面試時由于緊張而說錯話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如果楊藝因為自己說錯了一句話就急得面紅耳赤,張口結舌,勢必影響接下來的發揮,因為這樣一個小錯誤就失去了一次機會恐怕才是真正的令人懊惱。顯然,部門經理也很欣賞她的應變能力。

>>(2)被問到不懂的問題

一年前,在某報社的一間辦公室里,李武面對著一位表情嚴肅的老編輯。他是來應聘這家報社的記者的。此時李武已經通過了考察記者基本功的筆試部分。老編輯很欣賞這個年輕人,準備最后再問他幾個問題。面對老編輯,李武鎮定地回答了前幾個問題,他看到老編輯的表情漸漸舒展,心想自己表現的還算不錯吧。

“好,”老編輯又發問了:“你能不能簡單地說一下沉默的螺旋理論的主要觀點。”

這下李武可有點懵了。雖然他聽說過這個理論,但也只是在準備考試的時候背過一些概念,現在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由于李武每個假期都要去媒體實習,前幾個需要實踐經驗的問題答得很好,這時候卻被這個理論問題難住了。他飛快地思考了幾秒鐘,不慌不忙地說:“對不起,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向您請教這個問題呢?”

本來老編輯對李武居然不知道這種基本的理論知識有點不滿,聽到這樣的回答,也禁不住一笑。看到老編輯露出笑容,李武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了。

現在,李武已經成為了一名出色的青年記者,發表的文章也多次獲獎。當然,他也弄明白了沉默的螺旋理論。

被問到自己不熟悉或者完全不知道的領域的問題,是求職者非常頭疼的事。在面試的壓力下,即使是自己熟知的知識也有可能因為緊張而表述錯誤,更不要說陌生領域的問題了。這時候該怎樣說,幾乎成了決定求職者成敗的關鍵。有些求職者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回答問題,而有些則是簡單生硬地說一句“我不知道”了事。如果自己的理解正確,找到正確的思路,能夠順利回答出問題,當然是好事。但是這種可能性很小,更多的時候是求職者對該問題理解出現較大的偏差。求職者如果胡亂猜測,零零碎碎地亂答一氣,則極易引起面試官的反感。責任心強的面試官會從你凌亂的敘述中搜集主要信息以判斷你是否正確回答了問題;而責任心較差的則會直接告訴你:“你答錯了這個問題。你先回去吧,如果我們錄用你會給你打電話的。”干巴巴的“我不知道”更是工作機會的終結者,一般來說,面試官既然問到你某個問題了,就表示你應該知道答案。如果他認為你知道而你卻大大咧咧地說“不知道”,甚至還有些人對這樣的問題不屑一顧。你想他對你會有好印象嗎?

李武的聰明之處就體現在:他雖然坦然承認了自己對問題不了解,不能回答。但是他的態度謙虛、大方,還表現出了一定的自信:的確,我現在是不懂,但是我希望能向你請教。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我有能力得到并且做好這份工作。

談薪酬時,怎樣把話說到點子上

“你們能給我多少錢?”

考官聽到小馮問出這樣一個問題眉頭立刻皺了起來。本來考官對小馮以往的工作經歷和業績很滿意,已經表現出錄用他的意向,而不知道小馮是突然得意忘形還是一貫如此,居然用這種極為失禮的方式詢問薪酬問題。不用說,他沒能得到這份工作。

當用人單位對應聘者各方面條件都比較滿意準備錄用的時候,往往會提到薪酬的問題。所以應聘者最好不要針對薪酬首先發問。尤其是在公開的大型招聘會上,大多數公司可能傾向于對同行保密本公司員工的待遇,一旦你主動問出了這樣的問題會使用人單位很難堪。那么你多半就失去了這次機會。而一旦應聘者被問到多少薪水可以接受的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能失去謙虛的態度。用人單位非常忌諱“你們給得起多少”或者“這份工作少于5000元我不干”之類的話。在面試時,一句伸手討錢的話就足以使你的這次求職經歷宣告失敗。

美國前總統克尼迪在他的就職演講中曾經說:“不要問美國能為你做什么,應該問你能為美國做什么。”那么作為一個求職者首先應該想到的是你能為公司做什么,在公司為你提供的平臺上你能夠做出多少業績。

薪酬不是不可以談,而是談的時候要講究方法。當用人單位問到你期望的薪酬是多少的時候,你不妨以退為進:“我愿意接受貴公司的薪酬標準,不知按規定這個崗位的薪酬標準是多少?”這樣,你不但沒有露出自己的底,反而可能摸清了對方的底。另一方面,當你說出你想得到的薪酬的時候,最好選定一個模糊的范圍,而不是一個確切的數字。清清楚楚的數字會對你有所限制,也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如果你報出的數字過低,用人單位可能會懷疑你的工作能力,重新考慮是否錄用你;如果你的低標準正中他下懷,這樣一來你的薪水短期之內就很難上漲了。如果你提供的數字過高,就會給人一種還沒做出任何貢獻就開始伸手要錢的惡劣印象。

談薪酬時的表現也是面試要過的一關,為自己和用人單位都留出周旋協商的余地,才是最終的成功之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来凤县| 专栏| 剑川县| 静乐县| 常德市| 浪卡子县| 定兴县| 苏州市| 乐至县| 仁布县| 南郑县| 始兴县| 开江县| 金昌市| 韩城市| 梁河县| 宁德市| 辽宁省| 南丹县| 保康县| 安阳县| 治县。| 望都县| 阿坝县| 抚顺县| 邛崃市| 大邑县| 顺义区| 天柱县| 宿州市| 湟源县| 铜陵市| 兴安县| 扶风县| 永泰县| 西宁市| 旅游| 南靖县| 芜湖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