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中國卷(3)

  • 古墓疑云
  • 盛琳
  • 4968字
  • 2015-08-18 10:20:38

英國學者羅森在《古中國的秘密》一書中寫道:“三星堆的青銅樹使用了貴重材料,即用青銅來鑄造,也許是暗示了它所表現的是人世以外的一個非物質的世界。三星堆大銅樹以樹的軀干、鳥、花和神樹之上供人們想象的太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通天的主題。”

在中國的神話中,有關太陽的傳說里面都有鳥的形象。陸思賢、李迪在《天文考古通論》一書中指出對太陽最敏感的莫過于鳥禽類。三星堆的藝術家在青銅神樹上就精心安置了一些銅鳥。這些鳥好像是依照統一的規格鑄造出來的,表明它們擔負的是同一個明確的使命。

羅森認為,這種鳥可能屬于一個奇跡般的世界,他說:“迄今為止,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僅限于三星堆的青銅器。”

《山海經·大荒東經》一書中記述了十個太陽都是由鳥來背負著上升或下沉。不過,三星堆一號神樹上的鳥卻為九只。另外一只到哪里去了呢?

日本學者布川寬認為,根據太陽的運行規則,值班的太陽已經出發,所以扶桑上只有九個太陽,樹木頂上就沒有了那一只鳥。

現在的疑問是,巨大的青銅神樹到底是作為什么用處而建造的?人們不得而知,有的人說是為了祭祀而建造,有的人說是一種神權的象征而建造,但是青銅樹和三星堆中其他的物品一樣存在著種種謎團,等待后來人為它們揭曉。

千年女尸蘊傳奇

長沙是中國南方的名城,擁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遺憾的是,二戰期間,一場大火幾乎燒毀了地面上的所有古建筑,但是,在長沙城的地下,仍舊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和遺跡。

長沙市東郊的這兩座土丘,因為外形很像馬的鞍具,所以被當地人叫做“馬鞍堆”,后來訛傳為“馬王堆”。

1971年這一年,全國還在大興“深挖洞,廣積糧”的群眾運動。當時,當地駐軍想利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設一座地下醫院,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總是遇到奇怪的塌方情況。

當洞穴挖到十幾米深時,突然一塊一塊的白膏泥被挖了出來,最后又從一個小洞里冒出嗆人的氣體,當一個人劃著火柴想點煙時,突然一聲響動,一團火球在洞中爆響并燃燒起來,大家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就把這個情況層層上報,請求上級指示。

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館的侯良先生馬上意識到,人們遇到了一座古代的墓葬。湖南的土話把這樣的墓叫做“火坑墓”,據說里面的東西一般保存得比較好。但是當侯良先生趕到時,火焰噴出已經三天了。

1972年1月,考古隊正式對神秘的墓葬進行科學挖掘。推土機清理掉一部分封土后,露出了墓口,顯示出這個墓葬南北長20米,東西長17米,是個大型的古代墓葬。進一步的清理必須依靠人工進行,在濕潤多雨的長沙,挖掘工作非常艱難地推進著。

正當人們懷著期待的心情堅持繁重的工作時,一個壞消息傳來,發現了一個圓形盜洞。盜洞筆直地朝著墓葬的下方插去,總是跟著考古隊,沒完沒了。一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盜洞終于消失了。就在這時,人們挖到了一種黏糊糊的泥土,它的俗名叫做白膏泥,在中國南方墓葬中,白膏泥常常用來保護墓葬,據說具有很好的封閉性。

這時,一件有趣的事情在發掘工地上發生了,忽然有工人說他在白膏泥中挖出了綠色的樹葉。周圍的人不敢相信這是古時候的樹葉,說一定是剛從樹上掉下來的。難道真的是古代的樹葉嗎?這實在是太令人吃驚了。

在隨后的發掘中,人們又在填土中陸續發現了翠綠的樹枝和黃綠色的竹筐,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議。人們預感到,這個墓葬一定還會有更多的驚喜出現。白膏泥的下面是一層厚厚的黑色木炭,裝滿了整整四卡車,估計超過5000公斤。

這是一個方形的墓,深20米,從上到下逐漸縮小,像漏斗的模樣。漏斗的底部擺放著4米多長、1.5米高的槨室。槨室是由數十塊整木制作的槨板拼合而成,有的槨板重達1000多斤。槨室的超大體積也給人們帶來了麻煩,直接從墓坑中移出槨室的可能性不大,人們只好想辦法在墓中,先揭開厚實的槨板。

槨板一揭開,人們就意識到,幾個月的付出沒有白費。這是一個豐富的地下寶庫,中央是巨大的棺材,棺材的四邊里填滿了五光十色的珍寶,在淤泥的覆蓋下,每件物品都像是新做成的一樣。琳瑯滿目的文物源源不斷地被取出墓坑,最后只剩下了墓主人的棲身之所了。

當挖掘一開始,對墓主人就有很多種不同的猜測,但是都找不到確切的證據。這里面究竟藏著一位什么樣的人物?人們急切地等待著開棺的一刻。

開棺的過程再次出乎人們的意料。龐大的棺材竟然套裝有四層。最里面才是安放墓主人遺體的內棺,棺蓋上覆蓋著一塊“T”型的神秘帛畫。此時還無法細究這些問題,人們決定先在墓坑里打開內棺。

內棺打開,人們看到的是一團裹得嚴嚴實實的絲綢物,神秘的墓主人還是沒有露面。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墓主人連同棺材完整地取回了博物館。

龐大的四層棺材都用上好的天然木料打造,一共使用了70塊木板。最外面是莊重的黑漆素棺,通體涂滿黑色的漆,沒有絲毫裝飾。第二層是黑底彩繪漆棺,黑色的底子上用金黃色繪出復雜多變的云氣紋,紋路間穿插著怪獸或者神仙。第三層是朱底彩繪漆棺,紅色的底子上用綠色、褐色、黃色等各種顏色,描繪出許多代表祥瑞的圖案,一共畫了六條龍、三只虎、三只鹿、一只鳳和一個仙人。最里面的內棺,棺身涂滿黑漆,外面用帛和繡錦裝飾。

要見到墓主人的面目,必須先揭開裹在外面的絲綢物品。為了剝開主人身上的絲織品,又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

墓主人的身上裹了20層衣物,有絲綢、麻織品,春夏秋冬的衣服幾乎都俱全了。在揭衣物的過程中,人們聞到一股強烈的酸臭氣。如果尸體早已完全腐爛,怎么還會有這種氣味呢?難道真的會出現奇跡嗎?焦急的人們在等待著答案。

墓主人終于露出了面容,所有在場的人們都看得目瞪口呆。出土的尸體是一個保存鮮活的女尸。更確切地說,她不像一具古尸,女尸的皮膚仍舊是淡黃色的,按下去甚至還有彈性。部分關節能夠活動。注射防腐劑時,軟組織隨時鼓起,以后逐漸擴散,和新鮮尸體十分相似。

這時,墓葬的發掘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但是女尸的身份依然是一個謎團。在文物的清理過程中,人們發現了一枚印章,上面刻著“妾辛追”幾個字,說明墓主人的名字叫辛追。

另外,在一些隨葬器物上,印有“轪侯家丞”和“轪侯家”的字樣,根據史書記載,轪侯是西漢初年的一個侯爵,曾在長沙國擔任丞相。

由此基本確定墓葬的年代屬于西漢初期,地方志里關于此地是五代十國楚王馬殷墓的說法是錯誤的。那么,墓主人難道真是轪侯的妻子嗎?轪侯只是一個位次一般的小侯爵,享有封戶700戶,而墓地的豪華程度怎么看也不像屬于一個小侯爵的夫人。

當一號墓的挖掘還在進行時,長沙城里流行著一個新的說法,說馬王堆兩個土堆里埋的是西漢景帝的兩位妃子,這種說法在地方志里也得到了印證。至于轪侯家的東西出現在墓里,有可能是轪侯獻給皇妃的。

在墓主人的身份完全確定之前,連考古學家都對這種說法有點相信,奢侈的陪葬似乎比較符合皇妃的身份。而馬王堆的兩個土堆看起來確實很像是兩個墓葬的封土,這說明在辛追墓的正東面還有一個二號墓。難道真的是兩位皇妃的墳塋嗎?

但是,就在一號辛追墓的挖掘過程中,忽然發現南側冒出氣體,這多少讓人感到意外。既然南側出現與一號墓類似的氣體,看來很可能還有第三座神秘墓葬。一號墓和二號墓呈東西向排列,三號墓緊靠著一號墓的南側。由于三號墓已經暴露,所以人們決定先挖掘三號墓。

1973年11月,馬王堆一帶又熱鬧起來。這一次人們的心情少了一些疑惑,多了幾分期待。所有人都希望能在這個墓葬里,再次獲得驚喜,由于有備而來,所以能對尸體作更好的保護和研究。一號墓主人辛追的身份和不朽之謎或許能在三號墓中找到答案。

但是,當考古隊挖到墓葬東南角時,出現了意外。挖掘的結果果然證實了人們的擔憂,由于封閉不嚴,三號墓里嚴重滲水。

和一號墓相比,三號墓的規模稍小一些,棺室分為三層,邊箱里堆滿了豐富的隨葬品,后來它們中也有不少被證實是稀世之寶,但內棺的情況很令人失望。研究人員用準備好的真空泵提取棺液,結果也以失敗告終。

三號墓的主人只留下了一副骨架,醫學家測定,他是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關于女尸不朽的謎團并沒有在三號墓中得到破解,而人們事先關于墓主人是兩位皇妃的猜測也沒有得到印證。

三號墓主人雖然沒有給后人帶來千年不朽的奇跡,但他留下了另一種珍貴的財富。三號墓里發現了大量的帛書和竹簡,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它們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出眾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素養。十二萬多字的帛書,包括著名的古代典籍《周易》、《老子》等等,大部分是已經失傳了一兩千年的古籍。

三號墓里還有一幅帛畫,畫面上的人正在做出各種動作,有的像鳥一樣展開雙臂,有的好像熊一樣笨拙地往上爬著,一共有40種動作,旁邊還標有解說性的文字。這就是當時的健身體操,也許就是今天太極拳的雛形。

古代中國人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也令人驚嘆。彗星圖將彗星的形象和位置描繪得如此真實,幾乎讓人懷疑是否真的是肉眼觀察的結果。

六千多字的《五星占》既是古代人的占星術,同時也記述了當時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是人們肉眼能看到的太陽系五大行星。《五星占》留下了一些依靠肉眼觀測的數據,說明當時的人們對五大行星的運行規律有相當準確的了解。

墓里還有一幅《地形圖》,方位上南下北,有比例尺。地圖描繪的地理狀況,大體包括今天湖南、廣東和廣西交界的區域,向東一直延伸到今天的香港九龍。這幅兩千多歲高齡的地圖具備了現代地圖的四大要素:山脈、河流、道路和居民點。

從陪葬品可以看出,三號墓主人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他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而且喜好讀書。不過,他并不是一個文弱的書生,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的兵器。

人們推測,三號墓主人可能曾經擔任過長沙國的武官。在三號墓里發現了兩幅帛畫,上面的男人就是墓主人的形象。

這位年輕有為的武官為什么死于三十來歲的壯年?是暴病而亡嗎?或者還有別的更復雜的故事?

從歷史記載看,西漢早年,南方的南越國曾經叛亂。長沙國是抵御南越國的前線,兩個王國的軍隊發生過激戰,由于戰爭的地點自然條件惡劣,雙方傷亡慘重。由此,人們猜測,三號墓主人作為長沙國武官率領部隊和叛軍作戰,不幸在征戰中死亡。他被匆忙地運回長沙,匆忙地安葬。

那么,他究竟是誰,和一號墓主人辛追又是什么關系呢?在三號墓中,仍然沒有找到關于墓主人身份的明確線索。人們開始把希望寄托在二號墓上。

二號墓離一號墓西壁只有23米遠,從1973年12月開始,人們對二號墓進行挖掘。挖掘開始不久,就接連發現了幾個盜洞,在其中一個盜洞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唐代的瓷碗,這說明早在唐代,二號墓就可能被盜墓賊光顧過。

由于墓室被毀壞,里面一片狼藉,考古人員不得不在泥水中摸索,忽然有人從淤泥中揀出了兩顆印章。從印章上看,二號墓的主人確定是轪侯,名叫利倉。轪侯字樣的銘文在一、二號墓的隨葬品上曾多次出現。轪侯利倉曾在西漢初年擔任長沙國丞相,如果墓主人的身份確鑿無疑,那么還應該有一方“長沙丞相”的印章。

為了方便工作,考古人員當時決定文物清理完以后,把槨底板連槨底板下面的淤泥全部運回長沙博物館里。經過了沖洗,人們在槨底發現了一枚印章,正是這枚印章證實了人們的推斷,上面的印文清晰地顯示出“長沙丞相”四個字。

三枚印章成為二號墓里最大的發現,三個墓葬主人的身份終于有了確切的答案,所有的傳說和猜測就此結束。二號墓主人是利倉本人,一號墓的主人毫無疑問,是利倉的妻子辛追,侯爵夫人。三號墓的主人應該是利倉的兒子,墓主人的身份雖然有了定論,但人們的疑惑反倒增強了。根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93年,長沙國丞相利倉被漢文帝封為轪侯。八年后,利倉去世。利倉墓狹小的墓坑和簡樸的隨葬品顯示,當時轪侯家并不十分富裕。利倉去世后,他的兒子利豨繼承了封號,成為第二代轪侯。

丈夫去世時,辛追只有三十多歲,家境也比較一般。之后,利倉的兒子利豨繼承了侯爵的封號,一家人仍舊留在長沙。

利倉死后,轪侯家的府邸不僅沒有衰落,反而越發興盛和熱鬧起來,辛追到底靠什么積蓄了如此多的財富呢?也許她投靠了什么權貴,或者有什么特別的手段,答案早已沉入歷史的深處,我們只能靠想象去描繪辛追的人生。

她也許是快樂的,錦衣玉食寵壞了她,她在家里為所欲為,不懂得節制和收斂。當衰老一步步逼近,她充滿了恐懼,于是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了死后的宮殿上,驅使大量人力為自己營造另一個豪華住所,還不惜揮金如土,定制昂貴的漆器和絲織品。辛追只顧著營造死后的世界,卻沒有意料到,她苦心經營的家族在后來的發展中并不順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阆中市| 英吉沙县| 清新县| 宁国市| 梓潼县| 黄大仙区| 慈溪市| 临颍县| 和平县| 游戏| 华安县| 郎溪县| 额尔古纳市| 静乐县| 宁蒗| 吴忠市| 龙井市| 乃东县| 双鸭山市| 临沧市| 阿拉善左旗| 永修县| 芒康县| 彭泽县| 邵阳县| 林口县| 栾川县| 安丘市| 凤山市| 伊吾县| 苍梧县| 青海省| 河间市| 黑河市| 湘西| 云浮市| 绥棱县| 旅游| 齐河县| 汉中市|